评分及书评

4.4
7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深度的小册子

    全篇篇幅不大,却花了很多时间去消化,特别是前几章的理论前提和结构,读了两三遍才算是理解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体系框架,与以往的读到的宏观理论和体系都有不一样的地方,有很强的独创性。也因此而顺藤摸瓜地发现了一批优秀的中国作者可以继续享用,可能成为我阅读路径上的一本很重要的书,值得推荐和再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大历史观的痛苦

      轴心文明起源的本质是将不同类型的终极价值追求(终极关怀)注入社会,形成不同的超越视野,包括希伯来救赎宗教、印度解脱宗教、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认知理性和中国以道德为终极关怀的传统文明。其中,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认知理性因最终证明无法提供超越生死的意义,与希伯来救赎宗教结合,形成西方天主教文明,其在现代性起源过程中又进一步演变出现代科学。总之,这些超越视野使得个体能够从社会中跳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即实现超越突破。正因如此,文明在演化中不会灭绝,人类才有如此辉煌的现代文明。但是,我发现终极关怀在现代社会是不稳定的,它日益遭受现代科学的冲击,以致最后有可能解体。换言之,终极关怀正在日益丧失其真实性。大历史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使人们透过纷乱的表象看到文明的结构。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终极关怀慢慢退出社会,这件事人人皆知,但唯有透过大历史观才能理解其后果有多可怕,因为这意味着人类文明将回到超越突破以前的状态。无论科技多么高超,经济多么繁荣,没有超越视野的文明终将难逃灭绝的命运。如果我通过大历史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对的,则意味着现代社会是不稳定的。这种忧虑终于转化为大历史观的痛苦。​大历史研究带来痛苦的根源在于,明明知道大倒退将会发生,却不能阻止它。历史学家常说,历史给人类最大的教训是那些我们不大记得的教训。事实何止于此,历史真正的教训是人总是会忘记历史的教训。这必将导致过去的苦难再一次重演。对此,我们难道真的无能为力吗?有解吗,看这本书就对了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

        社会中有一个有趣的症状,那就是,丑闻总是与腐败相关。它是丑闻最主要的名称。奇怪的是,腐败总能成为丑闻,因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社会从头到尾都是腐败的。甚至可以肯定,腐败是社会的内在法则,为了掩盖这个完全真实的系统的腐败,丑闻最终变成了替罪羊。书中非常多可以省思的篇章,非常耐人寻味,很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消失的真实:现代社会的思想困境

          人文真实,科学真实,心灵真实?哎妈呀,现代社会的思想困境?我反正是在各种真实里成功的被困住了。时而我觉得作者要表达的是先有猜想 / 假设,然后去验证,判断真实。又或者是真实是不能被证伪的存在。可时而我又困顿了,总感觉科学和哲学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东西。科学具有唯一真实性,而哲学则是多面体共存真实性。作者说,现代真实心灵的重建,首先是去彻底研究科学真实的拱桥。可我还是觉得心灵的真实还是用哲学来解释更加合理一些。外部世界被称为经验实在,人的主观想象只有和外部世界符合,主观世界的观念和认识才被认为是真的。符合论构成历史上判别科学经验真实的核心方法,这和数学真实有本质的不同。一开始哲学同时面对如下三个问题:第一,必须找到现代价值的非宗教基础;第二,现代科学作为现代性的一部分,是和现代性同时成熟的,哲学应说明科学是什么;第三,为了保持真实的心灵,在真善美不断分裂成互不相关的领域时,必须重新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进行科学、人文和艺术的整合,寻找一种统一的真实性哲学。然而,差不多所有的现代哲学都没能同时面对上述三个问题,提出整全性的解决方案。原因很简单,因为科学是什么与现代价值的非宗教基础以及人文和艺术能否整合,是完全属于不同领域的问题。这三方面的研究表面上是完全无关的。这样一来,随着 “大分离” 的展开,哲学研究越深入,越会失去整体性。康德哲学之所以成为欧陆理性主义解体后差不多唯一的例外,是因为它没有受到意义世界 “大分离” 的影响。它是现代价值系统和现代科学诞生之初第一个同时回答上述三个问题的整全性哲学系统。一知半解的一本书,或许,我应该读一下《什么是科学?》再来重新理解这本书。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新的哲学探索

            金观涛先生寻找现代真实心灵和终极关怀的思路很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第一次完完全全认真地看一本哲学书,确实难以理解,非常费神。我能大概读出来的内容如下:从梳理科学真实,数学真实之间的混淆入手,重思康德猜想,试图重建哲学意义上的道德真实(即人文的真实),最终指向终极关怀的真实。这是金观涛先生哲学思考历史篇努力阐明的内容。在如今这个社会,科学既是事实,连我都如此认定事物和关系,总感觉人文似乎没有出路,但是我这个学物理出身的,面对每天学习、工作的遭遇,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之后,总会觉得科学的背后隐藏的思维逻辑或者情感诉求,因为万事万物都是靠人去总结提炼出来,任何科学的规律都包含当初提炼之人的情绪动机,总感觉科学也仅是人文的一种理性化表达方式,只是它更加适应我们这一代的社会模式。本书读着确实朦朦胧胧,感觉明白了一点,又仿佛面前有一层迷雾遮住,也许有恍然大悟的一天,多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实性哲学非常棒的引领

                金教授将何为真实何为受控科学实验,数学与真实的关系等等重要问题深入的进行了论证式阐述,为我们后来人对真实性哲学的研讨奠定了基础和指明了方向,非常棒的一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如以前金观涛的几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难懂,但指引了学习的方向

                    看傻眼了,恢宏。里边细节很难一时搞明白,但大体意思明白了。受控可重复实验加数学符号表达对象科学为二者经验和逻辑中间之拱桥。期待快点更新金老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科学?哲学?用哲学解释科学真实?一本有读没有懂的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翻开这本书,而且还读完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语言使现实失真

                        我不知道有多少读者像我一样,看完 “序言” 和 “导论”,兴趣盎然,再读一圈下来觉得能看懂的还是只有 “序言” 和 “导论”,仅这一部分已经值回书钱。书中探讨了一个真实性问题,如果说物理世界是客观的,精神世界是主观的,主客观之间就没有一个转换吗?是有的。这就是语言学(或者说符号系统),数学是表达符号世界的基础语言,数理化作为客观世界的基础理论,他们产出科学技术,要通过数学来进行表达,但必须经由人的主观转换为经验世界的信息,才能加以利用。原本真实的世界经验,需要把经验转换成数学,数学再通过理科基础知识转化为科技才能被人接受。你在原始部落感受到了非常棒的音乐,你必须通过音符(类数学符号)记录下来,通过声光电才能大范围传播,这个时候大家感受到的原始音乐失去了意味,这是我理解的消失的真实。书非常棒,值得细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点烧脑的书,但很有启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值得读读

                            1944 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出版了《生命是什么》一书。在书中他提出染色体是遗传密码的载体,生命以负熵维持组织的 “秩序”,以及它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不矛盾等观点。他据此推出物理学和化学定律可以解释生命现象。薛定谔甚至大胆地猜想:基因是一种非周期性的晶体或固体,其突变是由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跃迁引起的。在薛定谔著作的启发下,一批物理学家投身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研究中,举个例子,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都受到了《生命是什么》的影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近年阅读书本中为数不多的几本很难完全读懂的之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真實性哲學,是一門哲學的認知地圖,需要非常強的歷史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点抽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消失的真实

                                    然而,在现代科学基础完备后,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难道不会发生普遍定律被证伪吗?如果有,这不恰好说明证伪主义对科学发现的定义仍然有效吗?如前所述,如果一个全称陈述被证伪,它一定建立在普遍可重复受控观察之上,而立足于普遍可重复受控实验之上的全称陈述不会被证伪。这表明,如果发生某些原以为普遍成立的定律被证伪,只是意味着在受控实验的不断拓展过程中,因为原来不为人知的控制变量会被创造出来,一些原先基于观察得到的普遍可重复受控实验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前提下不再成立。对此,我要强调的是两点:第一,被证伪的定律只是建立在受控观察之上,它本来就是一个等待证伪的猜测;第二,对科学真实而言,这只意味着发现了某些普遍可重复受控实验之间确定关系的有效边界。我以宇称不守恒的发现来说明这两点。所谓宇称守恒是指自然定律的镜对称。20 世纪上半叶,物理学家认为所有自然界基本定律都是镜对称的。所谓自然定律 “镜对称”,是指两个普遍可重复的受控实验之关系。如果把一个受控实验的可控变量换作它的镜对称的可控变量,其相应的结果(可观察变量)也是前一个实验的镜对称的可观察变量,那么这两个受控实验是镜对称的。我们总是可以设计一个和既有实验呈 “镜对称” 的实验,比较这两个实验,看其是否一样。宇称守恒断言所有受控实验都是镜对称的。显而易见,和宇称守恒这一全称陈述相联系的只是受控观察而非受控实验,即并不存在一个有效的原则,保证镜对称的受控实验通过自我迭代和组织的新受控实验也是镜对称的。换言之,该全称陈述只是一个猜测。这样,在受控实验自我迭代和组织的过程中,随着受控变量的拓展,有可能发现并非镜对称的受控实验。宇称不守恒的发现是由 θ 和 τ 这两种粒子衰变不一样引起的。θ 和 τ 的质量与寿命完全一样,所以应该是同一个粒子,但 θ 粒子在衰变时的行为模式和 τ 粒子不同。到底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1956 年,李政道和杨振宁通过深入复杂的计算指出,θ 和 τ 两种粒子实际上是同一种粒子(后来被称为 K 介子),其衰变结果之所以不同,只是因为这两种衰变过程并不互为镜像。换言之,相应受控实验的表达不是镜对称的。李政道和杨振宁大胆地断言:弱相互作用的法则不再满足镜对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发现,科学真实最早来源于数学真实,然后由于某种原因总是被归为一种经验真实。亚里士多德时代,科学被称为物理学,而数学经常被归为逻辑(甚至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启蒙运动之后,“客观实在” 成为经验真实的代名词。与此同时,一种观念日益流行并笼罩我们至今,那就是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问。在历史上,科学真实的每一次革命性拓展(“科学革命”),都伴随在观念的层面上,从科学经验真实中解放出数学真实,但科学革命之后,数学真实又会在观念上被等同于科学经验真实,正因为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反复出现,时至今日,科学真实仍被错误地等同于客观实在。对科学真实的误解是今天建立真实性哲学、重塑真实心灵的主要障碍。破除该障碍是找到当代真实性哲学基石的前提。因此,我首先要讨论观念史上数学真实是如何被想象成科学经验真实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讲到很有道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再看看

                                          这是一本体量和野心同样巨大的书,为了在意义丧失、迷惘失序、功利主义盛行的后真相时代,找回现代人的真实价值和意义。・作者认为,现实世界的危机与思想层面的困顿是一对孪生兄弟,这背后是现代社会价值的混乱和人文精神的衰落,而人文精神衰落,又源于繁荣的物质文明下,科学革命让大量知识、数据、信息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时刻都沉醉于虚拟体。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