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笑对枯荣
如果说读一本书能达到文字、文学、文化三重享受,我一定首推祝勇老师的《故宫》系列。祝勇老师说,千古风流人物,他最想写的就是苏东坡。这个诗词文书画样样登峰造极,一贬再贬的坎坷政治旅途中依然时时刻刻襟怀天下苍生的小吏,是磨难中和大自然打成一片的苏东坡… 是无须 “摧眉折腰事权贵” 而真正获得自由和快乐的苏东坡…“他在朝廷上逃离,好似一场精心策划的私奔…”,这场私奔里,无论多么艰苦,他都尽己所能,去创造好酒 “蜜酒” 好肉 “东坡肉”,并无偿分享给天下百姓。朝廷失意,人生得意,苏轼的一生早已超越了他置身的时代,在无法抗拒的命运里笑对枯荣,活出了真正的自己。也用自己的一生告诉世人:不要提前预支烦恼,从脚下的土地中汲取营养,水到渠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逛街累了,坐在书店里,泡了一杯茶,朋友随手拿了两本书,说休息一会,我一看,是讲苏东坡的书,安静地看下来。当读到:“一个人生下来,原本是健康的,但官场会把他培养成残疾人 —— 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残疾,死无全尸,因为在死后,他的灵魂也是弯曲的。” 已是一小时以后,却无心再逛,转头回家。上次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还是懵懂的少年,因着课本上背了几首诗词,忍不住拿来看,什么感情、政治、人生,都只是故事。但这本书,唤起了那时的回忆,和已经走过不少人生路的经历,书中的很多文字,处处扎心。终究,做一个真正乐观积极的人,是自我认知的强大,和自我肯定的无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不一样的苏东坡第一次比较全面的了解苏东坡,属于一本苏东坡的入门书;说来惭愧,对于古代诗歌,尤其是名家名篇,自己总是读的多记得少,而且经常用到他们时,都会背错一些句子(这些句子可是千古名句),所以老婆经常说我是文盲,无法反驳。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苏东坡,也让我知道真正的士大夫是怎样的。我们一般说到,儒家学者或者官僚,总是默认他们是一群伪君子,这也不算是种偏见。事实上进入官场的儒家学者,又有几人不是道貌岸然,不是表面上仁义道德,背地里男娼女盗的,真是数之不尽。但是苏东坡不是这样的,他是一个率性而为的人,他也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更是一个君子。也因此,沈括可以欺之以方。世界对君子总是不公平的,用王烁老师的话来说,我们究竟要保持多少的君子成分,保持多少的小人成分,需要视情况而定。但苏东坡是一个纯君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苏轼的小传虽然打着从故宫寻找苏东坡的名头,这本书其实结结实实的对苏轼自入仕后的人生进行了传记式的描述。苏东坡的故事,从各种边边角角的故事里总能听到一些,但文中作者把时间线理清楚之后,苏东坡的人生际遇、心境变化和书画诗词创作突然就变得生动有趣了起来。对于失意的人来说,苏轼活出了一种范本人生。政敌总站在高处,虽然受制于北宋不杀文人的限制,但是总在殚精竭虑让苏轼过的不舒服。谁能想到,写出梦溪笔谈的沈括,出卖了好友苏轼,导致了乌台诗案,也是苏轼的第一次人生跌落。然后第二次也是苏轼身边的朋友背后扎刀,苏轼直接被贬至岭南。在此惨淡的人生大背景下,在萦绕不去的孤寂里,苏轼无论走到哪儿,都能发现生活的美好,有兄弟苏辙偶尔相伴,有朋友来访诗歌相和,老百姓也是真心爱戴他。这种人生真是一半是冬天,一半是夏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那时的郭纶逆光而坐,默数着河流中的船只。苏轼看到了他粗硬的轮廓,却想象不出蛰伏在那轮廓里的巨大能量,更不曾见过他身边那匹瘦弱的青白快马,曾像闪电一样驰过瀚海大漠。这位从前的英雄,曾在河西一带无人不识。那名声不是浪得的,定川寨一战,当西夏的军队自地平线上压过来时,人们看到郭纶迎着敌军的方向冲去,用手里的丈八蛇矛,在敌酋的脖子上戳出了一个血窟窿,让对手的满腔热血,喷溅成一片刺眼的血雾。这般的勇猛,没有在西域的流沙与尘埃中湮没,却被一心媾和的朝廷一再抹杀。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 1044 年),范仲淹写下著名的《岳阳楼记》那一年,宋夏签订和平协议,战争结束了,英雄失去了价值,郭纶于是骑上他的青白马,挎上曾经让敌军胆寒的弓箭,孤孤单单地踏上远行的路。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到四川来的,更不知道下一步要去哪里,只是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与苏轼迎面相遇。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