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金庸在这里“杀死”了武侠
▶️3 年前的今天,金庸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我经常跟别人说,没有金庸,这个世界上也许就不会有我。📕千万别以为我是在开玩笑,据我亲爹说,当年他追我亲妈时候,就是借两人传阅《射雕英雄传》机会,悄悄在书里夹了一封情书,才有了后来的故事。📕但很奇怪,金庸先生的作品里,我最喜欢的并不是《射雕》,而是这部《鹿鼎记》。什么原因呢?羡慕韦爵爷娶了 7 个老婆吗?可是羡慕又有啥用呢?重婚是犯法的呀!📕再仔细想,有什么比他娶了 7 个老婆更让人觉得有趣的吗?当然有,那就是,《鹿鼎记》把武侠小说逼到了绝境的墙角,金庸先生亲手 "杀死" 了武侠。📕金庸先生亲手 "杀死" 了武侠,此话怎讲?看过武侠小说的同学们都知道,从梁羽生以来,武侠小说有一种属于自己固定的套路 —— 英雄之旅。📕"英雄之旅" 的武侠小说里,一定要有主角,主角一定要是英雄,英雄一定要是大侠,大侠一定要有绝世武功,最好这绝世武功还是循序渐进得来的,有如坎贝尔所谓 "英雄之旅" 的概念,有启程、启蒙和归来,有离开舒适区的开始,有到充满挑战的陌生世界去完成梦想的勇气,虚假短暂的会被烧尽,留下的是烁烁真金,等到结局时候,我们终将见证大侠闪闪发光地拯救世界。📕在《鹿鼎记》之前,金庸先生写过的武侠小说,我们都可以归类为 "英雄之旅" 式杰作,偏偏到了《鹿鼎记》时候,一切都变了。📕主角不再是英雄,而是个泼皮无赖;泼皮无赖不是大侠,甚至几乎不会武功,"英雄之旅"?别开玩笑了,小说开头时候的韦小宝,和小说结束时候的韦爵爷,有区别吗?他还是他,只不过年纪大了些,身边的人多了些。📕为什么金庸在《鹿鼎记》之后就再也没创作过长篇武侠小说?为什么金庸先生之后的武侠小说家都没办法超越他?📕答案也许早就写在了韦小宝这个人物里。他是 "反英雄小说" 的主角,他是反套路、反权威、勇于挑战英雄概念的存在,他演尽了武侠故事在这一阶段的可能性,他逼迫我们去想:我们到底为什么需要英雄?我们需要的英雄,真实存在吗?📕《鹿鼎记》后记里,金庸先生如是写道:"有些读者不满《鹿鼎记》,为了主角韦小宝的品德,与一般的价值观念太过违反。武侠小说的读者习惯于将自己代入书中的英雄,然而韦小宝是不能代入的。在这方面,剥夺了某些读者的若干乐趣,我感到抱歉。"📕随即,他话锋一转:"但小说的主角不一定是‘好人’。小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创造人物;好人、坏人、有缺点的好人、有优点的坏人等等,都可以写。在康熙时代的中国,有韦小宝那样的人物并不是不可能的事。"📕真的吗?韦小宝那样的人物,真的只存在康熙时代的中国吗?《鹿鼎记》提醒我们 ——📕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做梦时候,别忘记现实,现实世界里,韦小宝远多过真英雄。📕从这个角度来说,是金庸先生亲手 "杀死" 了武侠,也是他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了 "英雄" 之于我们的意义,即:看清真相之后,还能依旧热爱生活。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34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还好,我们还有“老子不干了”金庸最后一部作品,我认为也是最重要、最耐看的一部作品,韦小宝不会武功,自始至终性格没有改变,以一副混江湖的嘴脸混庙堂,金庸对此没有批判,他只是冷眼旁观,为世人描述这么一个现实 —— 侠之大者,也逃不出江湖,江湖就是拿来混的,我们日常很难碰到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侠,我们也很难成为、甚至不愿意成为大侠,反而作为中国人,像每个人骨子里多少都藏着一个阿 Q,看完《鹿鼎记》,你会发觉中国人骨子里都是喜欢甚至愿意成为韦小宝的,鹿与鼎都是人之所向,食色人之性也,韦小宝对于这些好东西,总是多多益善,毫不避讳,他不信仰什么帮派、排斥主义,他对于周围的人有的是情,这个情不是一往情深,而是经过包装的,但不管怎么讲,这个人可爱,你对他恨不起来,他就是我们身边的这么个朋友,也可能就是我们自己,读此书也要从人性上去理解。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金庸小说终章怀念看完有一段时间了,真的好长啊,看了许久。不知道已经是第几遍看了,第三还是第四遍,看的时候的感觉在大多数情节上都不是很强烈的吸引了,因为比较熟悉了,而且去年刚看过连续剧,不过忘记了有没有看完,似乎没有看完,至少在俄罗斯那段就没有什么印象了,张纪中版应该有拍的吧。记得前几次在看的时候总是将施琅打台湾的那段跳过,这次倒是有耐心看了一下,呵呵,感觉金庸就是以这种对话讲故事的方式来写历史。可惜除了武侠小说之外,金庸曾说过要写历史小说的话不知道有没有兑现,如果有的话,倒可以看看他的历史小说,这一回看鹿鼎记的确是看到了与其说金庸在写武侠不如说是在写历史。搞笑的是少年时比较喜欢历史有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金庸的武侠小说,而且只喜欢中国古代史不爱看近现代史,屈辱史是一个原因,另外的一个恐怕就是对于古代史有很多想象发展的空间,可以在武侠小说中的历史人物上找到感性认识从而会更加认可小说当中作者的见解和作者的人物构造。再加上如果在学习历史当中看到与小说大致相同的部分会更加认同小说家言。我觉得台湾可以将历史课本进行篡改,但是当这本鹿鼎记在台湾发行,被台湾人看到的时候他们应该会有所感悟的吧。只不过不知道台湾有没有把他禁掉,还有就是 80、90 后的人大概早就已经不把武侠小说作为成人的童话了,他们只看穿越、都市、魔幻、修真等等适合于当代人口味、情节的网络小说了吧,其实也不是他们啦,我现在都很喜欢看这类的网络小说,只不过我可以说是一种与时俱进,哈哈哈哈。而他们则不大会去寻找 60、70 年代的小说翻来看的。台湾版的鹿鼎记当中的阿珂是最漂亮的,也不知道是因为少年时候眼界还不够宽广的缘故还是什么,反正当时看完录像后久久不能将其从脑海中挥去,那里的阿珂可谓和书中相同,其他六个加起来也不如她一个了。我以为鹿鼎记的选角只要选阿珂一个人就行了,其他人都是比较好选的。郑克塽这个人物不知道在真正的历史当中是怎样的,估计金庸也不会完全曲解吧,至少他弑兄夺位的事情是有的,那么这个人物也就不冤枉他了,被韦小宝捉弄也是活该了,只是在前面看到他被怎么搞都不过分,然而在他投降到了北京之后还真的对他产生了一些些的同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啊。或许是他真的很可怜吧,但却又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