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这本书解决了我的一个大问题
我找到了一家网站,LangGPT,提供全面详细的提示词,很高兴,这样我的课程内容丰富许多。可是我感受到的是失落,复制粘贴,人人都会,没什么好讲的,而且为什么我写不出如此好用的提示词。持续学习的好处是,总会有惊喜。王树义老师在得到有两节课,如何写论文,使用的工具是秘塔和智谱清言,听嗓音看面貌,特别像我的研究生导师,自然有好感,介绍标签上写着,天津示范大学。我也在天津,希望能碰上,找个小餐馆聊一聊,因为天津深入学习 AI 的人太少。一次的团队内部 AI 会议上,我说天津有位大学老师,叫王树义,在得到还开了一门课,讲得不错。大家很好奇,继续搜索,哇哈,原来这位老师是南开大学的本科硕士博士,还做过国外访问学者。算了,没法儿跟人家聊。怪不得我觉得王老师不一般,原来功力深厚呀,再一查,发现了这本书,智慧共生。一个晚上读完了,我本来是怀着对王老师的兴趣读的书,而读完之后,我知道应该怎么讲课了。补上了我的理论盲区。王老师在书中列举了很多工具的使用,我相信他一开始也是把 GPT 当作工具用的,后来发现不对,这是个智能体,超越了之前的一切工具,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王老师的兴奋和好奇。带给我最大启发的是:不要重复创造轮子。别人也这么说,王老师却从社科领域和数据科学领域给出了依据,打消了我的疑虑。读这本书,我像是被作者邀请去家中做客,不仅得窥主人家中宝贝,还在席间遇到更多高手,没错,王老师着重提到信息质量的重要性,还推荐了几位他一直跟随学习的人。重器轻用,以人为径。我站在傍晚的夕阳下,回味持续学习带来的欣喜,AI 时代,人与人的差距会更大还是会更小呢?我觉得是更大了。虽然学历,相貌,收入,背景越来越不重要,但只有善用 AI 的人才能不断突破。萧峰一套太祖长拳,打得虎虎生风,王老师用他深厚的学术基础,写出来一本工具应用的书,我们不只要学会其应用,也要领略其方法。ChatGPT 出现的 2024 年,出版的书中不提到人工智能便不值得一读。这本书里,你也能感受到王老师传递的惊喜,龙宫借宝,定海神针铁,用起来却是如意金箍棒。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本书对于投资工作的思考~1. 书中对方法论的阐述可以帮助提升对 AI 技术如何融入企业管理和产品开发过程的深层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利用 AI 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 2. 书中关于个性化工作流的讨论,以及如何在不会编程的情况下实现高效工作流,对构建或优化内部流程,以及评估和引入新技术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3. 书中提到的 “在 ChatGPT 时代,见识和品味比记忆和经验更为重要” 这一观点,强调了创新思维和领导力在技术驱动型企业中的价值。这启发在评估投资项目时,不仅考虑技术可行性,还要考虑其创新性和市场潜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