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4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42天才之为责任,哲学家之为哲学家

    维特根斯坦的传记简直多如牛毛,而且还在不断的有新的出现。不过,这本还是有它不可撼动的地位的。有些人从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入手做的是思想传记,有的是从生活入手,多少有点八卦的意味。还有些就是类似于身边人回忆录,或者收集来身边人的回忆凑出来的形象。能把这些都综合起来,还不是外在的贴在一起,而是有一个整体上的内在感觉的,这本书应该是目前做的最好的了。维特根斯坦确实是传奇,同样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评价亚里士多德的时候说他出生,他思想,他死去。大概用这个来说明哲学家的一生就是他的思想的一生。维特根斯坦肯定不能,不仅仅因为他是富二代,当过小学教员,编过词典,当过兵,当过俘虏,拿拨火棍跟波普有过争执,被凯恩斯,罗素,摩尔等一大批牛人推崇。而是,他紧张而严苛的自我要求之下的一生,被他称为幸福的一生,在众多断裂中,这一生仍然是一个整体。艺术品一样的整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本很难读的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天才之为责任

        结尾的这段真的是精彩,也算是和书名完美的呼应了。“维特根斯坦寻觅的与上帝的和解,不是被接回天主教会的臂弯;那是一种伦理上的严肃和忠实的状态,那种状态甚至将经受住那位最严厉的法官的详尽审查,那位法官便是他自己的良心:“那住在我胸中的上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维特根斯坦的自我救赎之路

          质疑上帝鄙夷上帝存在危机探索上帝理解上帝归信上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只能沉默

            2022 年上半年,以一种二手和粗浅的方式,了解了西方哲学史。在此之前,我一直深信,其后我将精读的第一位哲学家,会是亚里士多德。最终,居然是柏格森和维特根斯坦。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及他的 duration 绵延理论迷住了我。确切地说,是 赫拉克利特、奥古斯丁、柏格森等人,我甚至把他们编制为 “时间流动流派”。他们把自由意志 与 时间流动 拧成双螺旋,以此表达对世界、宇宙、生命的哲思。第六感告诉我,绵延理论离我从事的数字艺术事业的哲学根基很近很近。了解到柏格森精通科学与技术,以及美学与艺术。他的哲学著作《创新进化论》还获得过 诺贝尔文学奖。找来他的几部代表著作深读。无奈,它们无一例外,都翻译得晦涩,包括 商务印书馆的版本。实在读不下去。又不可能专门去学法语以读他的原著。终于明白为何他在中国如此小众。于是,“逃” 向了维特根斯坦。他用亲历的一生,践行了自己的哲学认知。两部巅峰哲学著作《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分别完成于一战和二战后,有趣的是,后者完全颠覆和重构了前者。作为哲学家、数学家、神秘主义学家,他对语言与认知论关系的解读,赢得后世的人工智能 AI 领域对他的尊崇与传承。终于读完了这本传记,据说它是公认的关于维特根斯坦生平的最好版本。它翔实地白描了他的一生。以及,经由这一生,他的哲学理念如何形成、演变、转化、应用。而这个过程,正是他一生的意义。这种互照,似乎也呼应了他后期的 “语言游戏说” 核心观点,“词语的意义在于它在语言中的用法”。“凡可说者,皆可说清。不可说者,只能沉默。”“告诉他们,我幸福地度过了我的一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哲学是作为一个人基本的素养

              感谢这本传记能让我一个普通的人体悟到一个伟大的天才哲学家的素养特别是坦诚,遵从内心,勇敢,以及对于学术的认真负责!不惧权威独立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哲学家的一生

                我们很少能够看见别人的一生。在年少时,我们或许能目睹生命的离去,但直到长大,我们或许才会明白他们也有一生。哲学家的一生很少被人当做生活的可能形态才考虑,当我们说哲学家的生活时,仿佛在说一个佛教徒或者一个苦修士。实际上这也并不是误读,一个哲学家所追求到和宗教所思考的都是关于思辨的问题,对于维特根斯坦而言,想要理解他的工作,也必须从这个角度入手。一般而言,这本书到读者会惊讶于八岁少年为何思考谎言和真诚,而普通孩子似乎还在接受不要撒谎的教育。以这种方式开启一个人的哲学起点看起来十分值得肯定。维特根斯坦的进路是语言,用语言来消解问题,因为问题本身并未被澄清,可有趣的是,这些问题本身尽管似乎被错误的指向,但他们仍就存在那里,这是我理解的维特根斯坦的神秘主义倾向。我曾经也很好奇,自己是不擅长数学吗?应该不是。可为什么我不理解数学呢?数学似乎在直接向我宣告着什么,可没有原因去证明它自己。黎曼几何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唤醒人们对于熟悉的观念世界的冲击,可也仅此而已。所以维特根斯坦出手,想要向数理逻辑发出挑战,我理解这种挑战的意思是,数学的语言并不根本,需要澄清,它所指也受限于人类的局限。我常想自己是否没有足够天才,以至于能容忍周围人的谈话而不会拂袖而去。渐渐的我越来越不敢给出确定答案。维特根斯坦让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对于自我批判,有人想用绝对的诚实,也就是不加掩饰的话来表达自己面对所有人的想法,结果当然很糟。这只能和自己对话,写在日记里,向上帝忏悔。总而言之,哲学家工作在于澄清人类最根本的忽略之处,实际上也就是强调人之为人的独特之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于精微义理的思辨,也都是出于这种追求。那么如何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工作?他想表达的是如何判断我们的思考和问题是否有意义?我想他的工作太过基础也太过重要,以至于常人难以理解其重要。接下来是我理解对哲学未来的理解,从语言分析角度来展开哲学已经被现代抛弃,用科学来展开也只是权宜之计,我希望人类的未来能成长为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而不是没有稀缺的世界,我认为只要哲学能做到这一点,我想,维特根斯坦尽力了。接下来,这份人生的经验将会给我无尽的从容和自洽,感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不容易读懂的书。奇特的一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闪耀的人类之星

                    真想穿越到上世纪 20 年代的欧洲去见见这些非凡的大脑,看它们迸发的火星不过生活里恐怕是大多数人都无法接近或者不想接近的人,能与天才相交本人也得是个非平庸之辈啊,看来光有时光机器还不够呜呜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