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2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寻找意义

    遇见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一个偶然,那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但这个偶然就在心中种下了种子。我是一个纯工科的细腻男,来自陕北延安一个清贫、安详而又勤劳的小山村,我是在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的教诲中逐渐长大的。不知不觉间已被这句话已把我塑造成对 “文科” 有偏见的人,而这种偏见也延伸到对 “文科” 同学的偏见。对于中学时文科同学他们所成立的 “驿路文学社”,我是坚定又狭隘的旁观者、反对者,而这种感觉在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淡化了些,因为我不用再听、再看他们那细腻却又卖弄文笔的抒情文。随着大学毕业,工作,那种 “走遍天下都不怕” 的优越感几乎不存在了,你会发现你学的、你会的和你能解决的问题就那么一点点,由此对自己的能力便有了怀疑,而这种怀疑也会延展,它延展到对人生意义的怀疑与焦虑。工科的 “工具” 与 “技能” 属性它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能解决的恰恰是被我之前所鄙视的文学和哲学书籍,零零碎碎看了些书,但总想找一本能够结合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书。这本书恰恰在一个偶然的场合听到,在一个追寻意义的过程中再次见到它,便试着去读,冯先生对中国哲学的梳理整个过程清晰又相对完整,读完这本书我的感觉是,中国哲学立足于 “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不断在这个大前提下演化和发展,尊重生存和生命是其一大主要特点,它也是适应社会和个人的学说,对于社会会有文化认同和意义追寻;对于个人它会让你成为更好的人,当然成贤、成圣那是哲学的高级目标和终极目标。西方哲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和体系性很强,而这是中国哲学所欠缺的,冯先生也预测两者的结合会对世界哲学产生有意义的推动。在你找寻意义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无意义的事。正如一个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才能保持静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 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侣起主导作用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持续时间很长,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因此很多前面内容有所遗忘,后面内容不甚明白。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中国各个学派是如何形成的?可能是西周时期,礼崩乐坏、制度解体,原本都是高高在上为统治者服务的各种人才,落魄成庶人,遍布全国。就相当于现今的失,为了糊口和生存,出卖自己看家本事,然后有了各种门派和派别…… 还有就是讲到不同派别,儒家道家墨家,我比较关注法家。法家思想强调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认为人性本恶。法家是霸道,韩非子是集大成者。礼用来约束君子,刑用来约束小人,即平民。这是不是有点像,现在很多规章制度本质上是为了防范一般的普通人,管住大多数就好了。打破规则的人,可能本身就不是防范的对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哲学从老子、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等为主要代表人,道家,儒家,法家等各种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代的各种思想影响后世几千年,在社会思想和政治统治中各领风骚。后世的传承者也是不断在前人思想基础上发展壮大,至今仍然在方方面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华夏文明的精神源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名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