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育儿的底层逻辑
非常荣幸遇到此书,或者说是名副其实的 “感激和感谢”;非常顺畅、自然的读完了全书,就像被一种力量所吸引,“津津有味” 不是很恰当,至少不是全部,或许是一种 “需要” 的牵引;有的家庭教育机构称之为 “养分”,老师这里叫 “心理营养”,原创的哦;这也是我所说的养育孩子的 “底层逻辑”;老师总是娓娓道来,并且一语中的,直戳要害,让人恍然大悟,“育儿真的不难,如果感到费劲,一定是方法出了问题”,其实称 “理念” 更恰当一些;希望每位父母和孩子都能读到此书,因为这本书还能让你自然想到其他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林博士的启发!林文采以心理学博士的功底学习萨提亚模式,是知名的心理专家,是少有的理论架构与个案治疗并重的心理导师。在心理学界,“心理营养” 这个名词是林文采博士在 2008 年正式提出来的,从 1990 年开始,林博士就在马来西亚大量做个案,接触了很多所谓有 “偏差行为” 的孩子。很明显的事实是,专注在改变孩子的行为不是根本之道,令父母和老师特别头疼。在实践中,林博士发现根本之道是要改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一旦孩子和他的 “重要他人” 的关系得到改善,这个孩子的行为就会渐渐好起来,孩子会变得更有朝气,更快乐,目标也更明确。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是,我们也许不知道,就像需要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还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幼年时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在其后的一生中他都会不断寻觅,并因此引发各种状况,直到找到曾经缺失的心理营养。心理营养,孩子一生的底层代码!迟来总比不来好刚出生不久,有人无条件地接纳他,让他认为自己最重要;接下来安全感使他能够独立,然后得到肯定、赞美、认同;到了六七岁有学习的模范。如果孩子能够拥有这些心理营养,等他再大一些,就能够自己选择,去学习其他生活上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能。总之,未来所有学习能力的基础,决定于 7 岁前有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如果有,孩子自然会有生命力去探索、学习新东西。如果没有,他就会耗费大量生命能量,寻找曾经未被满足的心理,比如过于渴望他人的肯定、赞美,而不能够展现那个年龄阶段最好的生命力。心理营养,能早开始最好。如果没有从一开始就给孩子,也不存在晚或不晚的问题,只要你意识到、发现了,任何时候开始都可以。如果因为缺失太多而导致问题的话,先要处理的,一定是妈妈爸爸与孩子的关系(要给孩子称赞、肯定,告诉他 “你很重要”;愿意听他说话,他有需求的时候满足他),以及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关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