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欲望来自模仿
《模仿欲望》一书是由美国企业家柏柳康所著,全书以模仿欲望理论为核心主线,探讨了人类欲望的本质和模仿欲望的力量。“模仿欲望理论” 最早由法国思想家、社会学家勒内・基拉尔提出。基拉尔认为,人们的欲望往往是从他人那里学来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人们总是会以他人拥有的或渴求的东西为目标,以此设定自己对物质、身份甚至人生道路方面的选择和欲望。基拉尔认为,人们并不是通过内在的个体欲望来确定自己的欲望对象,而是通过模仿他人来决定自己的欲望。这种模仿的过程导致了社会中的欲望对象变得标准化和集中化。在基拉尔的模仿欲望理论中,有一个核心的 "欲望几何学" 概念,用来描述人际关系中的模仿和竞争。基拉尔认为,欲望是通过模仿他人而产生的。我们观察他人的欲望对象和行为,然后模仿他们所追求的目标。这种模仿行为形成了一种欲望的几何结构,其中个体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种三角关系。三角关系中的三个角色可以用 A、B 和 C 来表示。A 是模仿者,B 是被模仿者,而 C 则是两者之间的欲望对象。三角关系的形成可以被视为一种竞争关系:当 A 模仿 B 的欲望对象 C 时,B 可能感到威胁,因为 A 的模仿可能会减少 B 对 C 的独占性和特殊性。这导致了一种竞争态势,其中 B 希望保持对 C 的独特欲望,而 A 则试图模仿并争夺同样的欲望对象。这种竞争关系可能导致冲突和紧张。B 可能会感到嫉妒和不平等,因为 A 正在试图获取 B 所渴望的东西。这种紧张情绪在社会中会传播,导致更多的人参与竞争,并可能引发暴力行为。基拉尔认为,这种欲望几何结构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并对社会动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欲望对象来决定自己的欲望,这种模仿的过程形成了一种标准化和集中化的欲望。三角关系也推动了社会中的竞争和冲突,进一步加剧了模仿的循环。人类欲望的本质是模仿,这是因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行为和欲望都受到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我们会模仿他人的行为和欲望,以此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例如,我们会模仿名人的穿着打扮、购买他们使用的产品等等。这种模仿欲望是深入人性的本质,也是商业、经济和政治的关键。柏柳康在《模仿欲望》一书中进一步发现,模仿欲望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在模仿他人,这种模仿行为是一种关系网的一部分,当人们否认自己受到周围人欲望的影响时,他们最容易陷入一个不健康的欲望循环,甚至不知道去反抗。在一定程度上,模仿欲望可能会导致人们失去自我。因为当我们过度地模仿他人时,很容易失去自己的特点、独立性和创造力,成为他人影子的一个 “复制品”。在商业、政治等领域,为了追求市场份额或获得选票,一些组织或政治家可能会通过营造成功者的模式,让人们追求和他们类似或一样的生活、消费和信仰方式。这种模仿带来的压力可能会造成人们的焦虑、厌倦和疏离感,使得个体迷失在自我认同和存在意义的追寻之中。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模仿都是负面影响。适度的模仿可以通过与他人互惠互利的方式,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例如,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并加以改良使得工艺、技能等得到提升,以此实现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创造。因此,模仿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可以充分认识自己的需求和价值,以便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失去自我。由此可以看出,模仿欲望虽然存在通过过度模仿导致人们失去自我等问题,但合理的模仿也可以促进社会和个体的增长。我们需要在充分理解自己需求及价值的前提下,在模仿中实现自我升华,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和可能性。此外,本书还深入剖析了维持社会稳定的机制,其中模仿欲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作者还提出了 15 个反模仿策略,帮助读者掌控并运用模仿欲望的力量,找到内在驱动力,最终发掘并实现真正的人生梦想。模仿欲望对社会的安定和秩序会有多种影响:首先,模仿欲望串联成的一系列关系网构成了社会秩序的主导力量,它维系着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使各种文化、制度和传统规则得以传承和发展。其次,模仿欲望也有助于人们减轻决策负担,因为当人们做出选择时,他们倾向于通过模仿周围人的行为来降低决策的复杂性,并同时加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然而,对那些不能追随主流的人来说,模仿欲望也可能成为一种束缚,它可能会支配他们的想法、行为和追求。这会导致他们失去独立思考和主动创意的能力,甚至可能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说模仿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秩序与安定发挥了正面的作用,但同时人们也需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欲望,不要盲目追随大众行为,而是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掘自己内在的动力,并树立起自己的信仰和目标。“从众” 好处是不容易踩坑,别人的经验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借鉴,这对生存而言是有利的。坏处就是当从众过度时,就丧失了自己的选择权,模糊了自己想要的。所谓跟风,就是只顾着去跟,而忘了为什么要跟。欲望可以是一个中性词,但被欲望裹挟,一定是件危险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每日一书:《模仿欲望》。模仿欲望表现为不断渴望成为某人或获得非实物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形而上的欲望)。人们选择引领者,是因为他们认为欲望的引领者掌握着一扇门的钥匙,而这扇门恰恰可能通向他们一直在寻找的东西。成年人对此的解读是,曾子在维护一种社会等级秩序。“礼” 的本质就是等级,儒家认为等级必须得到尊重,你是什么身份就用什么档次的物品,曾子不是大夫,因此那个席子他就不能用。这是孔门的标准思维方式。孔子说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也是反对越级:你级别不够,就不应该享受那种规格的舞蹈。马克思认为,冲突发生是因为人们有着不同的属性和立场,现实却是,争斗更容易发生在相似的人之间。竞争性模仿让我们非常在意彼此间微小的差异。维护秩序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等级制度。把人分成不同等级,每个级别有对应的待遇,大家各安其位,那也就谈不上嫉妒了。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在《蓝图》一书中总结了好社会的八大特征,其中的关键一项就是存在一个温和的等级制度,否则这个社会就会不稳定。儒家倡导礼乐制度,礼就是等级,乐就是温和,礼乐其实就是为了维稳。我的欲望是他人影响下的衍生产品,它只是大到我不能理解的欲望生态的一部分。拥抱独立欲望的谎言,只是在欺骗自己。但是拒绝真相的同时,也会让我否认自己的欲望带给别人的影响,以及别人的欲望会带给我的影响。事实证明,我们渴求什么,要比我们知道什么重要得多。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模型很整齐。事实上,当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便会进入一个没有任何稳定结构的欲望宇宙。引领欲望是让脸书变得异常强大的特效药。在脸书诞生之前,一个人的欲望介体来自一小群人 —— 朋友、家人,也许还有来自工作中、杂志里、电视中的人。在脸书诞生后,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一个行走的欲望引领者。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米兰・昆德拉,法国作家我们经常会对那些和欲望有着不同关系的人着迷,不管是真实的还是感知到的。如果有人似乎不在乎别人想要什么或并不想要同样的东西,他们就会看起来与众不同。他们似乎较少受到模仿欲望的影响,甚至完全不受影响。这很吸引人,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不是这样的。如果人类天然会渴望周围人所拥有的东西,甚至渴望周围人还没拥有仅仅是想要得到的东西,这代表着竞争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核心。这种竞争只要不被打断,就会永久地危及人际关系的和谐,甚至危及任何人类社区的存欲望的传播方式和信息不一样:它更像是一种能量的传递。它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那里,就像在火爆的音乐会现场或者政治集会上人们之间的那股能量一样。这种能量可以引发一个积极的欲望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健康的欲望获得动力,并引起更多健康的欲望,以积极的方式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也可能引发消极的欲望循环,此时模仿冲突会导致暴力争端和不欢而散。复仇的循环是如何开始的?模仿欲望打开了这个魔盒。“我越发认识到这一点,” 基拉尔在这本书中继续写道,“现代个人主义呈现出一种对事实的绝望的否认,即通过欲望的模仿,我们每个人都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的同伴,虽以爱为名,但更多的却是轻视。” 这些人际间的小冲突是威胁着整个世界的大冲突的缩影。而先于世界毁灭的,是我们的家庭、城市和组织。当重点放在如何设定目标而不是如何选择目标时,目标很容易变成自我陶醉的工具。大多数人并没有对选择自己的目标这件事承担起责任,他们追求的是欲望系统提供给他们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往往是引领者为我们选择的,而这意味着目标的球门总是在移动。唯一真正的发现之旅…… 不是访问陌生的土地,而是拥有其他人的眼睛,通过另外一个人、一百个人的眼睛来观察世界,观察他们每个人所看到的一百个宇宙,每个人都是一百个宇宙。—— 马塞尔・普鲁斯特,法国小说家惠特尼・沃尔夫・赫德拥有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约会帝国。她旗下的在线约会应用程序 Bumble 改变了约会这件事的游戏规则:系统在进行异性配对时,禁止男性主动发起邀约。沟通是否开启,取决于女性。2019 年底,赫德表示她最重要的项目,是打开印度的约会市场,这个国家在 2018 年被汤森路透基金会评为世界上对女性最危险的国家。模仿欲望表现为不断渴望成为某人或获得非实物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形而上的欲望)。人们选择引领者,是因为他们认为欲望的引领者掌握着一扇门的钥匙,而这扇门恰恰可能通向他们一直在寻找的东西。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种形而上的欲望带来的是一个永不终止的游戏。毕竟我们更换目标比换衣服还要快。尽管我们获得了引领者促使我们渴求的某物,但这种成功反而使我们确信,自己一开始就选择了错误的引领者。因此,我们转头开始寻找另一个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内在驱动力能打败你那些浅薄的欲望为你提供具体而持久的行动力量1. 我们和欲望对象之间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和引领者一起构成了一个三角形,这就是 “模仿欲望”。2. 最激烈的争斗往往发生在相似的人群之中,一个社会越差异化,这个社会反而会越稳定。3. 当一个人的自我认同与模仿的对象完全融为一体时,他将永远无法脱离这个引领者,因为这样做意味着摧毁自己存在的理由。4. 内在驱动力能打败你那些浅薄的欲望,为你提供具体而持久的行动力量,在你的一生中引导你去追求某样东西。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在穷尽一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在驱动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关于欲望的底层逻辑网络平台上的带货主播为何火爆,我想要与众不同是因为我和别人相似度高,买买买背后的心理机制怎样?本书作者基于基拉尔教授的"模仿欲望"这一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基拉尔发现,大多数欲望是 “模仿” 的结果,而不是从内激发的。人类学着去 “想要” 那些别人想要的东西,用模仿的方式学习,就像学习如何说同一种语言,如何遵守同样的文化规则一样。虽然人们不愿意承认,但模仿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作者的解决方案是:1、对价值优先级排序,好东西不排序模仿就成为决策主力;2、分享带给你成就感的事情;3、投资几天时间深度沉默;4、培养存在思维让自己安于当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模仿欲望自从出生就开始模仿身边的一切来快速成长,于是我们从小就学会了模仿,并且在不断地强化过程中越发炉火纯青。模仿就这样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就好比学习,也是一种模仿。但大部分的模仿,都是一种同质化,一种阻碍。于是,模仿成了一种难以节制的欲望。我们要寻回自己的价值,探索我们内心中深刻的部分,找到其中我们最看重的那些东西,然后死死地抓住它不放手。在欲望爆炸的时代里追寻内心的价值,正念冥想和做自己是最合适的路径。因为大多数的模仿,并不是来自内心,而是一种外在的攀比和竞争。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关键是要知道临界点在哪儿,并把资金投入最有价值的事情中。我们也许很快就能改造自己的欲望,或许真正的问题不是‘我们究竟想要变成什么’,而是‘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如果还对这个问题视若等闲,那就是真的还没想通。第一次听说反身性(Reflexivity)是在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里,总是有种模糊不清的感觉,却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所谓反身性,就一种感知与环境彼此影响的双向反馈回路。在模仿竞争中,任何一方的行动都会对另一方的感知和欲望造成影响。这在金融市场里影响力尤其大,而想要脱颖而出,恰恰需要克服反身性。🌹模仿欲望:1. 模仿欲望会劫持我们最崇高的抱负。2. 同质化正在制造欲望危机。3. 可持续性取决于可欲性。4. 如果人们找不到积极的欲望出口,他们就会使用破坏性的方式。🌹策略 1 命名你的欲望介体策略 2 找到值得被模仿的智慧之源策略 3 对不健康的引领者创建边界策略 4 用模仿推动创新策略 5 开启积极的欲望飞轮策略 6 建立和传达清晰的价值优先级策略 7 以反模仿的方式做出判断策略 8 绘制出你生活中的欲望系统策略 9 考验你的欲望策略 10 分享带来深刻满足感的成就故事策略 11 提高真相传播的速度策略 12 为自己投资几天深度沉默策略 13 求同存异策略 14 练习冥想策略 15 为别人的欲望承担责任🌹一个成就故事,包含 3 个基本要素:1. 这是一个行动。2. 你相信自己做得很好。3. 它给你带来一种成就感。🌹技能 1:转移欲望的引力场技能 2:理解真相传播速度的重要性技能 3:拥有卓越的洞察力技能 4:在沉默和独处中思考技能 5:过滤反馈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模仿欲望》读后有感欲望真的是无处不在!人活于世,往往不是你自发地想去干什么,而是被欲望驱动。你想上清华,是因为大家都觉得上清华好;你想挣大钱,是因为你看到那些有钱人都光彩照人;你想变好看,是因为大家都喜欢好看的人;你想做领导,是因为大家都很尊敬领导。你以为你有自由意志,其实不过是被欲望驱动着而已。这本书帮我们梳理出了我们的欲望,总结来说属于两个方向,一个是纵向一个是横向。纵向说的是我们对那些名人、领导的模仿,这些人往往离我们更远,成就也很大,我们对他们的模仿是我们进步的动力。在书里,这样的模仿对象被称为 “名人堂成员”。另外一种横向说的是我们对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的模仿,这种模仿带有强烈的竞争性质,发展到最后可能会导致冲突甚至更大的暴力。这样的模仿对象在书里被称为 “新生堂成员”。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比较是幸福的杀手”,一旦你开始攀比,你的幸福感就建立在把别人比下去之上,幸福指数不升反降。作者强烈感觉到我们需要更 “大” 的东西来抵抗现代社会强加给我们的欲望,虽然这个东西是什么还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出发,我们可以想一想,有什么是比世俗的欲望更有价值的事情,如果能找到,那恭喜你,你已经跳脱出了欲望的陷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你以为的,真得就是你以为的?李笑来讲,本来很多人是很聪明的,但教育让他们变傻了,没那么有激情了。本质就是欲望不再那么纯粹,有更多其它东西。这些东西可能对国家、对社会来说 OK 的,但对个人很有可能是桎梏和枷锁。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欲望,而 “思想教育” 的邪恶😈之处在于,你和我是不同的立场,但我要你和我有一样的欲望。所以《模仿的欲望》这本书很解放思想。很多时候,我们自认的价值观 世界观 人生观真的是自己的吗?还是 “引领者” 让我们模仿的?如果这个系统让你变得更好,更有希望,那就去模仿吧。但你得看到这种模仿的结尾是什么呀?别被有心之人给我们套上欲望的枷锁,认知的枷锁,那就 gameover 了嘛!我们就这一次生命,为啥不按照自己的价值去活呢?所以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构建自己的价值观,按照自己的立场去生活。国家、社会责任,食肉者不谋,我们何须操哪些事情。先想清楚自己的欲望,想清楚自己怎么活吧。别被别人的立场引导到暗渠里。按照 “自己的价值、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立场” 设立自己的欲望,但你怎么知道这些欲望就是你的,就是纯粹的呢?所谓 纯粹,就是你自己认为如是,并付出行动,知行合一,内外一致,没有内耗。不纯粹就是你还有怀疑,还有别的心思,别的担心,以至于不敢押注。没有正确,只有适合,懂了不。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努力让人模仿自己或者努力模仿他人1. 模仿并无对错,所以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毕竟这是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最安全的方式。所以,如果不确定会发生什么,不妨先模仿,再静下来观察。2. 引领者很诱人。但想要做到引领,需要的不仅仅是洞察力,影响力和决断力也缺一不可。马斯克要改推特图标了,看起来很丑,但他可以说 “我愿意,你管不着!” 他影响力和决断力足够,放个屁都是香的,而缺少这两者,一般人做不出这样的决策,而且即使做出也吸引不了太多人模仿。看看小米的 200 万搞了个那么个玩意儿就知道了(没有哪个人会模仿他这种人傻钱多的行为)。当然,除非看它是用这 200 万买个热搜蹭热度,LOGO 本身不重要。中国人很会做模仿者,但真的引领者并不多见,至少孤陋寡闻的我并说不出个一二来。3. 没人想做替罪羊(我更愿意称它为背锅侠),但如果注定自己是那个要背锅的,不如站起来坦然面对,博取同情,也许有反转的时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儒家拼命维护等级制度,其实不是为了奉承贵族,而是为了保障社会秩序。基拉尔有个关键洞见是,我们不是天生就想要什么,而是跟人学来的。你的梦想为什么是上哈佛大学?那是因为大家都认为上哈佛大学是一种荣耀。基拉尔研究过一段时间的文学,他发现如果经典小说中的主人公追求一个什么事物,从来都不是他自己想追求的,都是别人告诉他的。包括《圣经》的故事,夏娃为什么想吃苹果?因为是蛇告诉她的。欲望出自模仿。我们各种各样的追求,从想上名校到想要读金融、法律、医学、咨询之类的热门专业,到在朋友圈的各种炫耀,更不用说对奢侈品的追求,都是社会性的模仿。等级观念不强的社会不容易维护秩序,经常陷入混乱。但是这些社会有一个能迅速从混乱状态中解脱出来重归秩序的机制,就是替罪羊机制,这也是基拉尔的洞见。和平时期就用等级制度维稳,秩序失控了就抓个替罪羊出气,随时结合思想教化。要想社会稳定,就得控制人的欲望。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如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和嬉皮士运动,当人们突然不再相信等级,横向欲望就爆发出来,造成动乱。欲望是个简单的机制,背后却有一个关于社会的可怕真相,我认为那就是:人是一种非常暴力的动物,必须被管制。封建等级也好,教授评奖也好,真正的作用都是把你管束起来,好让社会稳定。因为人必须被管,所以绝对的自由和平等就是不存在的…… 这个认知很残酷,你有权知道。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