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未来已来,直面不确定性,迎接挑战
《未来的冲击》出版与上世纪 70 年代,记得上世纪 80 年代初这本书在中国上市时影响巨大,那时还是学生的我也凑热闹在成都春熙路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读后似懂非懂,理解也不算深。但是,阿尔文。托夫勒书中的论断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无论个人、组织或国家都会因变革太快而无所适从,成为未来冲击的受害者。我想,这段话对于身处大时代变迁的中国人来讲,可能会依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不同程度的体会。老先生不愧是未来学泰斗,对未来发展有穿越时空般的洞见力,令人钦佩。1980 年,托夫勒推出另一部力作《第三次浪潮》,再一次风行世界,引起了雪崩般的评论,被称为是 “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杰作之一”,由此创造了充满睿智的术语 “The third wave(第三次浪潮)”,促成了许多新产品、新公司,甚至新雕塑、新交响乐的诞生,影响了文化思想的各个层面。在 80 年代国门初开的中国,《第三次浪潮》的影响力同样是空前的。托夫勒有一句名言: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明天会使我们所有人大吃一惊(The sole certainty is that tomorrow will surprise us all.)。未来已来,愿我们面向未来,直面不确定性,勇敢前行。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未来的冲击#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730 本)#2024 年读书主题(九)社会学 - 前沿视野《未来的冲击》(274)大家好!2024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再次升级,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社会学的领域开始,选择前沿视野的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八本是《未来的冲击》,“未来三部曲” 开篇之作。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未来学进入美国文化的主流领域,成为社会学课程中常被引用的书。当社会受到变革冲击时,究竟会出现什么状况?面对种种变革,人们如何适应?会不会应为无法适应未来的种种状况而错误百出?今天,变革浪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颠覆我们的组织,转变我们的价值观,动摇我们的根基。我们来不及适应便被变革击溃,孤独无依、迷失方向。短暂性的信息不断袭扰人们的感知,新奇性的事物不断撞击人类的认知能力,而多样化的选择不断搅乱人们的判断能力。当无法适应这三股联袂而来的变革浪潮时,人们便患了 “未来恐惧症”。在未来的袭击下,他们开始退却,拒绝迎接。社会异化程度日益加深,核心家庭趋向解体,毒品泛滥,犯罪率上升...... 而大多数社会问题本质上就是源于 “未来的冲击”。2、精彩内容:①长久性的终结 “文化的冲击” 是 “未来的冲击” 的平行词,它的使用已日益普遍。所谓文化的冲击,是指一个缺乏准备的人,在陌生的异域文化中的反应。一位和平组织的志愿者在巴西或婆罗洲可能会有这种体验,马可・波罗在中国元朝可能也有过这种体验。这种我们熟悉的、足以帮助个人在社会上发挥表现功能的心理暗示动作突然失效,而被一种新奇的或令我们无从理解的方式所取代的现象,就是文化的冲击。未来的冲击,是一种时间现象,是社会加速变革的结果,是新文化对旧文化的压迫。这是同一个社会里的一种文化冲击,而其影响力往往比一般的文化冲击更深刻、更巨大。大部分和平组织的志愿者或初到他国的游客在经历文化的冲击之后,皆可回到他们原有的文化世界。如果进入新世界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社会、整整一代人,包括最微不足道、最笨、最缺乏理性的成员在内,突然被抛入这种新世界,结果将会如何呢?不难想象,那将是一场集体性的大混乱,是一场特大规模的未来的冲击。这就是人类面临的未来。变革伴着雪崩之势而来,而绝大部分的人仍未准备就绪。②时间与变革世界上没有一种绝对的方法可以衡量变革。在瞬息万变的宇宙中,每个社会都同时有无数的变革之流在躁动着。从最细微的病原体到最巨大的银河系,一切 “事物” 都不是其本身,而是种种变革过程而已。世界上没有静止点,没有不变物,更没有所谓的 “以静制动” 的准则。因此,变革必然是相对的。在完全不同的变革过程,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变革过程进行衡量,而这个标准就是时间。倘若没有时间,变革将毫无意义;倘若没有变革,时间也将会停止下来。时间可被视为事件发生的 “间隔”。正如金钱能使我们赋予苹果或橘子价值一样,时间能使我们比较各种不同的变革过程。当我们说,建造一座水坝需要三年时间,意思就是,这个时间是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三倍,或是削一支铅笔所需时间的 3100 万倍。时间是一种通货,可以让我们比较各种不同变革的速度。当谈到变革的速度时,我们指的是各个不同事件在一个固定的 “时间范围” 里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仔细界定这些 “事件”,必须适当选择 “时间范围”,小心验证和衡量变革所得的结论。我们会发现,衡量具体事物的工作比衡量社会进程的工作要先进、准确多了。③短暂化我们已经置身于种种人造物品的海洋中。随着技术的发展,由技术造就的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却越来越密切。水泥、塑胶制品,夜晚中车灯的闪烁、从飞机窗口看到的城市景观…… 这些都与个人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造物品早已进入我们的生活并改变我们的看法,目前人造物品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取代自然物品。这种现象在超工业社会里更为显著。在过去,凡是持久的总是好的。不管制造一双鞋或盖一幢教学楼,大家的精力与创意都在设法让该产品的持续时间增加。“建” 的最主要目的,就是 “长久” 使用。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少有变动,每一件物品都有明确的功能,这样的经济逻辑便形成一种持久性的方针。即使东西偶尔需要修理,但总的说来,50 元一双的鞋子穿 10 年,总比 10 元一双的鞋子穿一年要便宜许多。由于社会加速变革的影响,持久性的经济势必会被短暂性经济所取代。用完即弃的文化在逐渐扩大其影响范围,短暂性及组合性的结构越来越普遍,而它们具有相同的心理影响力,都会造成人与物的关系短暂化。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