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27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告诉我们该如何学习的书

    这本书 5 年蝉联亚马逊认知心理学类目的榜首,是让你能在当前 "复杂时代" 游刃有余的学习方法。可以说是认知科学,在 “如何更好、更有效果的学习,提升自己”,这个课题上取得的最新成果的总结,和手把手的讲授。看看这本书巨长的参考书目就知道,这本集合了太多人的智慧。有很多真知灼见,能让人醍醐灌顶,任何一个领悟,都值回票价。比如讲一些如何学习,足以给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中的某些困难,不是有害的,而是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所学,把它们记的更牢固;轻松的学习并不是有益的,往往只能获得肤浅的知识,而且很快忘记;要在获知答案前思索一下新问题,比不思考就看答案效果要好很多;从本质上来说,努力绝对会带来挫败,但恰恰是挫败,才能提供重要的信息,让你调整策略,从而实现精通。...... 一句话,这本《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不是鸡汤书,而是由 11 位世界顶级心理学家,写给大众如何才是学习的书,非常易读;连续 5 年亚 马 逊认知心理榜单 Top1;讲透了最新的心理学发展得出的学习,和认知的规律,很多顶尖的大学,公司在使用,效果非常显著,应该试试!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为什么学的东西总是记不住?

      《认知天性》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非常刻苦的学习,但是学习效果并不好,学的东西总是记不住?


      一、四个观念转变
      1、从轻松学习到吃力学习
      我们有一种误解,认为学习越轻松效果越好。实际上,学习中的某些有助于牢固学习成果的合意困难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东西,把它们记得更牢靠; 轻松的学习往往只能获得肤浅的知识,而且很快就会忘记。
      2、从反复阅读到检索练习
      很多学生把学习等同于记笔记,在书本上划线、标亮、做索引、画思维导图,然后反复地阅读笔记。但是,反复地阅读一本书、笔记或课本,并不能带来长期记忆,也不能代表已经学到了真正的东西,只能说明我们对书本的阅读越来越流畅,产生已经记住、掌握这些资料的错觉。
      检索练习,也叫自我检测,要比反复阅读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干扰遗忘过程。其目的是验证什么是我们真正知道的,什么是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不过,即便我们知道检索练习是好的方法,也很难坚持住,因为自我检测会带来生疏感和沮丧感,尤其当回忆不起来相关知识的时候,让我们感觉还不如反复阅读笔记和课本中的重点段落有效。
      实际上,每次费力检索知识都是一个加深记忆的过程,只是我们感觉不到这一点。
      为了降低学生们对于自测的恐惧感,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三点:一是要给学生打好预防针,告知大家这种学习方式一定会产生挫折和困难,但是很值得坚持。二是降低测试的权重,用低权重的测试缓解学生对测试的压力。三是让测试简单易行,而不是大张旗鼓兴师动众,降低学生对测试的敏感度。
      关于测试的形式,按有效性来排列,写短文 > 做简答 > 抽样卡练习 > 填空题 > 选择题 > 判断题。
      3、从集中练习到间隔练习
      间隔练习要比集中练习更有助于长期记忆。集中练习会让我们迅速地看到提高效果,但这种收效只是短期记忆上的,很快就会减弱。而向长期记忆中存放新知识是需要一个巩固过程的,记忆痕迹得到加深并和已知知识建立联系需要很多时间。
      间隔练习很多人不愿意选择,是因为它让人感觉上成效不显著,让人觉得花了很多精力但是收效很慢。但是,如果真的要彻底掌握一个知识,就必须不断地进行间隔练习。比如,如果使用抽认卡检索练习,那就不要去除那些已经正确回答了好几遍的卡片,而是要不停地打乱卡片的顺序考查自己,直到你掌握得相当熟练。之后可以把它们放到一边,但是你还要定期复习。
      想要记住东西,就必须定期回忆它们。推迟的后续检索练习比立即练习更能强化记忆,因为延迟后再检索需要更大力气。
      4、从段落练习到穿插练习
      段落练习就是把知识模块化、章节化,逐一击破,先练习某类问题,再练习下一类的问题,一章一章按顺序学习。但是真实的世界,我们并不是按章节顺序面对问题的,考试的卷子也是混杂了不同类型的问题。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在固执地、反复地练习某个题目或某项技能,就要改变这种做法,加入其他的科目、技能,持续不断地考验自己辨别问题类型的能力。
      这当然会消耗更多的脑力,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东西才会让大脑有更好的适应性。
      二、四种操作方法
      1、生成
      生成是试错的过程,也就是在得到答案或者解决方案之前,先尝试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回答疑问或者解决问题,然后再从专家、课本或互联网那里寻求答案,这样能记住解决方案的概率要远大于别人教会你现成的东西。
      在阅读新资料的时候,为了练习生成,可以尝试提前解释资料的核心概念并和已有知识建立关联,然后阅读资料判断自己是否正确。
      2、细化
      细化是把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真实生活建立联系,用自己的语言向别人解释。有力的细化形式是为新知识提供比喻或视觉形象。
      3、反思
      反思是指花几分钟复习最近学过的课程或取得的经验,然后自问: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事情可以做得更好?你想起了其他什么知识或经验?想掌握得更好,需要学什么?为了下次做得更好,要采用哪些策略?
      4、校准
      心理学上存在 “邓宁克鲁格效应”,是说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而且感觉不到自己的表现与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觉得没有必要试着改进。
      自我测试可以校准对自己的判断,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更正确地了解自己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

        1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快乐学习,不存在的

        本书总结起来,就是三个词:学习,建模,应用。《学习》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从小学入学到大学毕业,长达 16 年的学校生活。但是真正会学习,了解为什么学习的人不多。但是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点意味着效率;第二点则意味着方向、目标。而错误的学习方式,主要是由于简单机械重复造成的。考试的目的是通过这些变化多端的题目,来考察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的程度,而不是只针对这道题的掌握。书中提出了利用分散练习、交叉练习、以及多样化的学习,这些方法与我们所认知的学习方法可能有点出入。其次就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反思,以及把知识运用起来,把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建模》也可以换一个词,知识体系,就是总结知识间的规律,然后分门别类的储存在大脑里。当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快的从大脑里调出相应区域的知识,以求能高效有序的解决问题。至于知识体系的建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是自己总结,例如:假如你需要经常做 PPT,你就在平时的时候注意收集一些模板,找出他们应用的范围,然后分门别类放好,在接到任务的时候,就可以很快的从模板库里找到最优的方案。第二是学习别人总结过的规律,然后拿来为自己所用。平时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就是属于这类,一般来说理论知识是人类对这方面问题的高度总结。但是很少有人喜欢理论知识,因为它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但是理论知识学好,是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的。再谈到如何学好理论知识呢?我认为需要做好两点:第一、大量的实践;第二、不断的总结,反思。《应用》换成一个高大上的词,就是创新。所有的创新其最初的目的,只不过是帮人解决某一个问题。用所学的知识帮助我们解决真实的问题,探索未知的世界。个人应用知识解决了个人问题叫小创新,个人或者组织应用知识解决了人类的问题叫大创新。学生应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开了一道题,解决了考试问题;员工利用平时学的到知识完成了老板交待的任务,解决了工作问题;妈妈利用平时学到的能力照顾宝宝,解决养育问题。这些问题在每个人面前其实都是全新的挑战,解决了以上的小问题,就是一种小创新。题目是你未曾见过的,可是你利用已学的知识,稍加变通的解决了;老板交待的任务是你未曾碰到过的,可是你利用你的知识,稍加变通的解决了;每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你利用平时学习的到经验,稍加变通的解决了。解决了特定的问题,这些都是创新。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心理学科普读物

          以考代学,记忆曲线,尝试回忆替代重复再认,控制时间间隔和内容间隔,克服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调节正迁移和负迁移,用生动例子把这些学习心理学理论和现实相结合,值得家长,老师和自学的学生阅读,前 4 章为通用学习技巧,对于心理学专业以外的读者来说干货较多,后 4 章为个性化的、社会性的学习心理内容,读起来相对轻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学习本身就能塑造大脑

            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本书讲的就是如何学习。  看完还有印象的方法:回忆,主动式回忆。把要记内容通过一张默纸写下来,回忆越困难,再次记忆的越深刻。  困难是更好的帮我们记忆深刻的好朋友,因为困难才有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把“考试”作为家常便饭。

              读书最容易记住,记牢,把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的经常测试自己,看看自己回忆的起来没有,自己学了什么,自己经常给自己考试。记就是输入,忆就是输出,读书就是输入,考试就是输出。把学过的东西久不久输出一下,那你记忆就牢啦,如果很久都不输出,那你记住的就会忘了。所以学习的方法也就是使用的方法,如果你学到的东西,你反复使用,比如你像教师一样,把内容告诉同学们,那你就真正的学到了东西。本书的文字太多,真正的观点不多,所以打了三星。当然,这些观点还是挺有用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高效学习和记忆

                只要读这一本就够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高效学习的秘籍

                  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在书籍上用五颜六色的记号笔一遍一遍的画线,也许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真正有用的是 “读书千遍不如默写一遍”,把学到的知识按照 “检索,间隔,巩固,细化,迁移” 的过程默写出来,就是一种很有效的内化。两个基本的学习原则:有间隔地重复关键概念,以及穿插讨论不同但相关的话题。知识是层层递进的,新知识需要以旧知识为基石,需要通过链接才能延展和巩固。从新知识中提取关键概念,并把这些概念组织成一个心智模型,同时把这种模型和已知联系起来。能做到这些,就能更好地掌握复杂的知识。心智模型是外部现实在心理上的一种表现。知识具有滚雪球效应,而且有三个非常关键的步骤:编码、巩固、检索。只要能把所学和已知联系起来,我们就能学无穷多的知识。我们所学越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越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立意非常不错

                    本书集合了十三位顶级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如何通过学习提升我们的认知。可能是我看过同类型的书并不新鲜,个人感觉有些高开低走,五点启发仅供参考希望有帮助。1. 强化检索路径,让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2. 间隔学习比集中练习更加有效,给予知识缓冲地带 3. 穿插练习,步骤打乱,避免错觉和机会扭曲 4. 开启多样化学习,一件事多角度分析回忆 5. 真正的学习并非容易,轻松的学习方式是无用的但假如你只是一味的看书而不去写的话,那永远也不会促发大脑的这一神奇功能。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让学习更高效?这里能找到很多学习理论的科学例证。

                      这是一本基于脑科学研究成果,教你如何高效学习的学科原理类书籍。在这个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学习新东西,但却很容易忽视「重新升级学习系统」的重要性。通过本书能帮你更了解自己的大脑,并获得一套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本书适用范围👉 首先是关于适用边界的提醒,书中内容解决的是如何让你学得更好、记得更牢,但无法为你解决学习动力的问题。除非阻碍你学习热情的原因就是学习效率和信心,那看了这本书或许也能帮你获得一把开启终身学习的钥匙。刷新学习方法,为什么要读这一本?👉 和其他讲学习方法的书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本书的深度性和易读性都很高 —— 体现在:一、书中讲述的学习规律都是基于作者及其同事长达 10 年的科学研究成果。二、本书第三作者是一位故事作家,能把复杂的科研思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 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很轻松地翻完,却能对书中提到的原理内容和具体方法都印象深刻。💡 或许还有另外的原因就是,书中很多理论都是颠覆我自己以往认知的,这让我的大脑体验到新鲜的刺激。💡 还有一点就是作者也提到的,他们在写书的结构中也应用到了他们建议的两个学习原则,即有间隔地重复关键概念,以及穿插讨论相关话题。这有助于让读者对知识和方法的记忆更加牢固。🌟 所以如果你对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也建议按照书原本的章节顺序去阅读。关于这本书如何速读的小建议👉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阅读需求也容易从原书的设计里得到满足 ——1、如果你只是想快速浏览全书内容,几乎每一个章节末尾都有一个「小结」,可供你跳跃查看。2、如果你只是想要快速获得学习方法,可以直接看第八章内容,根据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策略。🤔 当然这样会错过书里大量的思维模型和情景案例,考虑到本书在同类书籍里整体内容质量比较高,建议根据需求进行取舍。关联推荐最后推荐可以关联阅读的书籍或课程:👉《好好学习》成甲 —— 带你重新思考我们究竟应该学什么。👉《刻意练习》Anders Ericsson—— 可以用《认知天性》的高效学习方法设计自己的刻意练习方案。👉《动机心理学》Roman Gelperin—— 推理论述动机成因,易读性高。可用于完善你的动力系统。🌟《脱不花・怎样成为高效学习的人》—— 一站领略完整高效学习心法,最重要是学完去实操。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检索学习+间隔练习+穿插主题

                        整书提出三个核心学习方法:一是检索学习,通过任务驱动或小测来激活记忆,而不是反复看资料;二是间隔练习,同一个主题间隔一段时间再重复检索活动,抵抗遗忘曲线;三是穿插主题,可以同时穿插两个以上的学习主题,更有助于对每一个主题的巩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知天性

                          读完本书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的学习方法是多么笨拙,如果上小学时就知道测验式学习,学习就会更加高效。通过本书了解了学习从来不是轻轻松松的,我们要不断地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检索、思考和细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和《如何学习》这本书很类似,更多是从大脑运行机制的视角出发去讨论学习这件事。很多时候,我们讨论了太多有关于学习的方法和实践,但学习到底是如何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大脑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让大脑帮助我们提升学习效率等等这些底层问题,我们似乎没有考虑太多。这本书就是通过很多研究以及鲜活的案例故事来阐述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 “学习真相”。在我看来,这本书好的地方就是给了很多例证,而不是自顾自的阐述理论或者自己的思考。不过,我觉得这本书就是太关注在用各种事实和例子去证明自己的观点,我反而希望作者多一些理论阐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知升级

                              认知升级的过程就是对: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这三个纬度充分认识的过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看过超过10本学习方法类畅销书籍,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本是最好的,没有之一

                                本书把一些关于学习的所谓 “常识” 掰开揉碎、用脑科学和实验的方法去分析,告诉你哪些常识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为什么。有理有据,有启发,有实操性。


                                随便举一个书中的例子:很多人以为重复学习、重复学习就是最好的 —— 上小学的时候语文作业题往往是 “朗读 10 遍”“抄写 10 遍”;英语单词的学习方法常常是 “艾宾浩斯曲线”,变着花样让你重复背很多遍。本书会告诉你,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重复学习根本不是有效的方法。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只要看完前三章,你就会发现,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
                                作为终身学习者的你,千万别错过。五星推荐。

                                  3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在「记」却没有思考#每天解读一本书

                                  在刻意练习之后我读过不少关于学习很棒的书,但是这本书可以说是将学习的理论推上了新的高度。本书是 “通过认知心理学强化教育实践” 科研项目的成果,非常详细的拆分并讲清楚了学习的过程。


                                  学习是个主动的过程,和大多数想象中不同,读书、听课这些过程实际上是被动的,因为我们的神经系统没有被主动的调用 - 思考,结果就是我们获得的只是学习的感受,就像很多人读书划线,做了很漂亮的脑图,而结果是这些过程只让他们记住了关于知识的路径,却没有懂得知识。
                                  当然,我还是要习惯性的提出一些反思,从记忆曲线到刻意练习,关于学习的研究更多都还是宏观上的规律,这本书也不例外,我们至今还未了解学习过程的底层逻辑,这意味着任何建议或者方法都是概率层面的,它们对每个人的效果都并不相同,应用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以下是我的解读。
                                  一、学习的反思
                                  书中指出了长久以来社会中都存在的一个对学习的误解,那就是学习 = 记住,由此衍生出了各种 “重复练习”“超级记忆术” 类似的关于学习的谬论。
                                  以认知心理学为依托,作者提出学习的本质是生成心智模型,参照刻意练习的说法就是找到某个事物运行的规律,也就意味着形成新的条件反射。而记忆和重复带来的并不是关于知识的条件反射,是关于 “掌握” 知识的条件反射,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强化短期记忆,同时让学习表象上的规律取代知识本身的规律,就像反复背单词可以让你甚至不用打开书就能直接按顺序说出每个单词的意思,但是当处在交流中时,我们就失去了即时理解单词的能力,因为此前的练习并没有学会语言结构的规律,掌握的是单词书的规律。
                                  二、学习三个基本原则
                                  学习的本质是让我们在不需要亲身体验的情况下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如果想要学习的效果良好。
                                  首先必须要保障思考在学习过程的每个时刻都存在,看书不算思考,听课也不算,只有自己主动去考虑知识的含义,去想象实际应用,去提前猜测课程的方向才能让我们真正的将知识内化。
                                  其次要有间隔地重复关键概念,重复是保障记忆不会衰退的有效方法,但只有搭配上间隔才能让知识从短期记忆中转化进长期记忆,变成可以被调动嗯资源。
                                  最后是穿插相关的主题,单独重复一种学习会让学习效率呈现出快速的边际递减现象,这会加速对知识表象的掌握,比如一本书的知识结构。而通过多种相同主题下知识的交差学习,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间隔的作用,同时通过交叉还能让学习者脱离来固定的视角,避免学习存在太多盲区。
                                  三、学习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学习的过程总结起来就是一段信息被编码记录,然后经过心理活动化为长期记忆巩固,最终在需要时可以被快速检索调用的过程。
                                  针对这三个步骤和前面的三大原则,书中给出了一套学习的建议,需要说明,这套方法用起来会很辛苦,但是值得。
                                  1. 用回忆取代重复阅读,当学习完成后,利用回忆为自己创造自我测验的条件,对比记忆中缺失找到自己没有掌握的部分重新加强。
                                  2. 间隔穿插其他主题,不要集中在好几天突击单一的知识,要互相穿插,相互间隔,这样的过程会让我们感到困难和生疏,但这种阻碍会加速长期记忆的重建,也为我们创造出比对不同概念差异,找到各自规律的机会。
                                  3. 具体学习时要关注内化(书中为生成)和校准(我把反思融合到了一起),前者指我们需要把知识纳入我们自己的知识网络,可以在学习前提前做自己的假设然后进行对比,在学习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将其内化;而校准则要求我们关注自己学习的进程,我们是熟练的掌握了书本,还是书本后的规律,如果换一个情景我们能否同样有效的处理类似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相信孩子是相信他有能力经过努力做到,而不是无条件的相信孩子

                                    🎧书中提高了一个实验结论,认知扭曲。故事是源自于一个被侵犯的女性给警察画罪犯画像时,画的是被打晕前正在观看的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这个故事里讲到的一种现象就是认知扭曲,或者说记忆错配,或记忆扭曲。🎧说到记忆修改,人类本能对因果解释的需求,也会出现修改记忆以求认知一致的情况。🎧那和育儿有什么关系呢?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也会出现自以为记住了掌握了,这也会形成认知扭曲的现象,把自以为掌握了当成事实。怎么知道自己学习的真实程度减少系统一的误判呢?测试,检查,尽量真实场景的练习(回顾下警察夺枪后马上还给歹徒的那个真实故事)。🎧相信孩子有自己的罗盘和方向感的想法是危险的,我们的学习中会出现系统一和系统二的矛盾,这个在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里有过详细论述,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机组人员因为空间定向障碍,高度表异常时相信了自己系统一的判断,直到飞出云层看到地面时才察觉。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呢?航空公司如此专业的飞行员也被系统一带走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否会更容易出现这种系统一直接带来的类似于空间定向障碍的错误。就像我们以为自己会了,是对的,但是真来个测试的话,结果是记忆扭曲背后的真相,我们并没有记住也没有掌握。例如社交时记忆他人的电话号码,再三确认记忆后以为记牢了,可能回去后就想不起来了。🎧从这一个角度来看,我们要反思把学习的权利和节奏交给孩子是否正确。倘若如此,孩子是否会出现类似的认知的扭曲,时间上的扭曲,记忆上的扭曲,认为自己很厉害了,从而出现错误的判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学习,要足够困难才好

                                      本书适合一直在学,却效果不佳的朋友。适合每一个得到的同学我的收获:1. 加强检测:考试是大的测试,学习过程中也要把检测作为复习的方式。不断在脑中回忆所学内容 2. 详细解释:对知识进行解释,就像教给别人一样。并且思考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检测方式:时间上间隔开,方式上要进行交叉练习和复习 4. 提问之前先自己进行思考和解答 5. 重复读书,重点标记,都是没有用的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一本教授学习的书

                                        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这就是一本教授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书。从人们大脑的构造,到成长的各个阶段,以及不同群体的人,学习方法和策略基本上是相同的,但也有一些区别。掌握这些相同的方法,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原来我们的记忆方式一直都是错的

                                          # 记忆革命


                                          ——《认知天性》书评
                                          还记得我们学生时代,为了记住一个知识点,反复背,反复记吗?
                                          做了很多的练习题,就为了一个小小的知识点。
                                          在教室里,操场上,寝室里,一遍又一遍的大声朗读英语单词。
                                          以上这些记忆的方法,都是低效的。怪不得我们打开书本就会,合上书本就忘。
                                          那么高效的记忆方法是什么?
                                          一、检索练习
                                          学习一遍知识点以后,把书本合上,尝试着回忆刚才的内容。记不住的不急着马上翻看,要努力的回忆。整体走过一遍以后,实在想不起来的部分,再去翻看。如此往复。这是一种主动记忆的方式,和那种通过反复阅读的被动记忆完全不同。
                                          二、穿插练习
                                          穿插练习的短期记忆效果并不明显,但是 只练习独立的知识点,是低效的。因为真正的问题,往往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来解决。另外,穿插着练习各个知识点,对记忆有极大的帮助。
                                          三、间隔练习
                                          集中练习很多遍,不如每一遍练习中间有适当的间隔。大概可能是长期记忆需要一个巩固的过程,而频繁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阻碍了长期记忆的形成。
                                          就说这么多吧,其它的可以自己读这本书去寻找。
                                          我准备去开挂了。

                                            2
                                            2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