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真的,我有一个朋友
据说,一拿 “我有一个朋友” 开头,无论接下来是聊天、写作还是脱口秀,别人都会认为是在欲盖弥彰,想过暴露隐私的瘾又不想承担后果。所以我得认认真真地先声明一下:真的,我有一个朋友,叫周晓枫。 每次跟新朋友提起这句话,听者通常会分成两派。一派是 “周晓枫是谁?” 另一派是 “你怎么可能和周晓枫是朋友?(这句话特别值得换逻辑重音多读几遍,简直是一个播音员考试题)” 久而久之,搞得我有点困惑,不知道是我和周晓枫到底谁的人品有问题。当然,我首先必须承认自己的私心。在某种客气到疏离的社交场合里,通过貌似不经意的说出 “我有一个朋友,叫周晓枫,她是一位散文家,她对形容词副词的使用非常变态” 这种话,可以帮我瞬间识别出那些潜伏在对方队伍里的文学老中青年们。接下来就是隔着巨大的餐桌用眼神热烈地握手:同志,可把咱们的队伍盼来了。 这些年,我靠周晓枫的名字,发展了不少 “卧底”。用时髦的词儿来说,周晓枫于我,算是一种发行量极小的 “社交货币”。周晓枫本人一向对自己的书卖得不好感到非常沮丧,朋友们安慰她这是因为她的作品很高级所以太 “小众”。她就更悲叹不已:“这小众心也不齐啊。” 这她还真是说错了。反正据我观察,读过周晓枫的人非常相似,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长成什么样子,无一例外,浑身上下都好像安装着最尖端的 “传感器”,对于人和环境的感知力极其发达。只不过,他们也无一例外的各自修炼出金钟罩、铁布衫什么的,来试图掩饰自己的这种敏感。毕竟,敏感,往往被和脆弱联系在一起。混迹江湖,怪不好意思的。 周晓枫本人也是这样,像个寄居蟹,用夸张的外壳来保护自己敏锐的触觉。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她,是大冬天的一群人去一家江西菜馆吃饭。她到得比我们都早。当然这也是她的一个特点,就是从不迟到。她总是说自己没见过世面怕吃不上头茬好菜,其实是因为怕给别人添麻烦。从我混在一群人里进门开始,就听见她一个人在喋喋不休地悲鸣。真的,汉语里没有什么词可以形容她当时的状态,很多年后我回忆起当天的景象,BGM 还是挥之不去的《天鹅之死》。我只记得她用尽了各种成语、比喻、小众文学名著里的冷门细节什么的,来面面俱到地形容当时她所遭遇的不幸:她刚做了牙齿矫正。我们每点一道菜,就能听到一声凄厉的悲鸣,她又会吐出一大串形容词副词来表达她为什么矫牙了就吃不了这道菜了,所以她吃亏了她伤感了。当天大概点了十几个菜,我目瞪口呆地听她吐了十几遍主题统一但绝不重复的槽。总之,十几年过去了,我还记得当天晚上那家餐厅只有一道菜能满足她脆弱的牙床:肉汁烧萝卜。因为她一个人愤愤不平地吃了两份。 只要周晓枫愿意,她的自嘲可以撑得起一台晚会。简直把我笑到下巴脱臼。但是我那时候还是个青年妇女,没啥同理心,对她关于牙齿的一系列滔滔不绝不禁狐疑:至于吗,这女的,也太事儿了吧?特别是没过多久,我就不顾她的反复劝阻跑去做了牙齿矫正,不仅过程的痛苦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至今都认为这是我花得最值的一笔钱。这就更让我觉得,这文学啊,真是没啥搞头,全靠哼哼唧唧小题大做。 结果,就在她漫长的牙齿矫正疗程终于结束的时候,她发表了一篇散文,获了奖,题目叫《齿痕》。我第一次听说这篇文章有两万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周晓枫啊周晓枫,我知道矫牙挺贵的,但是也不至于写这么长吧。我还记得在自己的印象笔记里复制粘贴了她的一部分文字: “我曾经的牙颇具特色,里出外进,排列不整,像露天电影的观众似的不对号入座,保持着自由散漫的天性;现在它们被迫向公众标准靠拢,变成枯燥的会议,充满听从安排、妥协而乏趣的听众…… 它们将通过一一的验证,进入寡然的顺序。尽管喜欢自己小吸血鬼般的生动虎牙,以致我经常在手腕上咬出曲折的牙痕,然后向旁人炫耀它的层次,我还不是在外人轻巧的推动下,立即同意去除让自己骄傲的部分 —— 那么痛快的决定,无论如何看起来都像蓄谋已久。难道,我从来没有学会取悦自己? 一直如此。不仅难以取悦自己,且我对痛苦似乎有着某种潜在需求…… 微妙的习焉不察的自虐。 …… 但无论如何的悲欢,像蚯蚓,所有走过的路都必须经由自己的身体开采。用脚走过的常常是既定而可视的公共路线,另外还有一条隐秘路径藏在我们的体内 —— 从牙到肠道。我的齿痕就是我的路。经由咀嚼,经由牙的切肤之痛,那些我们吃过的食物,吃过的亏,吃过的经验、真理、教训和秘密…… 它们搅拌在一起,被缓慢消化,继而组成个人秘而不宣的成长通道。”《铅笔》和《齿痕》,是我最早逐字逐句读过的周晓枫的作品。和她本人在生活中给我留下的印象截然相反:生活中的周晓枫总是表现的慌慌张张诚惶诚恐,只要身边有一个外人,她就是那个予取予求怎么都行的周大善人;而在她的作品中,她却是极度地 “计较”,像一个变态的地主算计长工盛到碗里的每一勺稀粥一样,去苛刻地计较那些读者可能根本难以觉察的微妙感受。当然,人生苦短,囫囵吞枣的过下去,固然不错,倘若有机会雕梁画栋,又为什么不呢?所以,我对周晓枫最初的理解就是,她的写作是巴洛克式的,而我呢,我的文学素养最多算是包豪斯式的吧。 按照这个起点,我和周晓枫的交往,应该是沿着冒牌文学女青年觐见文学导师的模式发展下去。但是不知道哪里出了岔子,总之是周晓枫对于我这种俗不可耐又热火朝天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们的文学友谊完全没有建立起来,而是迅速的滑向了一种十分诡异的关系:周晓枫、还有她著名的闺蜜我的另一位朋友方希,开始成为我这个大龄女青年找对象相亲活动中的特约评论员。 没见过这么不靠谱的娱乐项目。那几年里,经常是我有了一个相亲的机会,然后这两位狗头军师就在男女双方还没有见过面的情况下进行长篇分析。然后把每一场相亲局都变成浩浩荡荡一群人一起去试吃新饭馆儿的欢乐大 party。吃完之后全然不顾男女双方根本没有机会单独交流,必然是在回家路上就开起不可行性分析的电话会来。登峰造极的历史纪录是在某一次相亲时,我方一共纠集了八个热心亲友前去 “陪相”,以至于整顿饭吃完回家,我接到介绍人的电话,说男方只问了介绍人一个问题:“今天真开心啊,不过哪个是你要介绍的那女的?” 那段时间,周晓枫的先生每次见到我就要苦口婆心的劝:脱不花啊,你给自己留条活路,你千万别听周晓枫和方希的,你把她甩掉才有可能找到对象。但是,她们对人性的观察入微,她们貌似刻薄实则过度保护的不客观立场,再加上妙趣横生的表达方式,实在太欢乐了,以至于我早就把找对象这个目标甩在了脑后。相亲变成了借口,扯淡才是正事儿。 直到有一天,周晓枫忧心忡忡的对我说:你这样不行,你把机会全都浪费了。我心里一惊:怎么说?她说:你反正也相亲屡战屡败,说得这么热闹有什么用,你把它写下来吧。当时她正在《人民文学》做编辑,极力劝说我把我的相亲历程写成一篇非虚构,老天爷,我连什么是非虚构都分不大清楚。周晓枫就开始对我进行漫长的说服工作和作文辅导,以及气急败坏的稿件催逼。最终,在我去做完近视眼手术、一个人孤独地瞎目糊眼回家那天,悲从中来,违背医嘱,在近视眼手术的第二天就开始写,三天之后给她交了那篇最终让我意外得了一个人民文学新人奖的《相亲记》。关于这篇稿子,周晓枫只给过我一次评价:“我们人民文学没见过错别字这么多的作者。” 尽管事后我从很多文学界的老师那里知道周晓枫至今还在上蹿下跳地跟别人推荐我。 当然,最终还是周公(周晓枫的老公之简称)猜中了结局:对天发誓,我只有一次甩掉了周晓枫和方希,就是这一次认识的人居然成为了我的先生。而且在我们这个年龄,得算是闪婚闪育。迅速地,我变成了两个小粉团子的母亲。 巧了,周晓枫在这几年开始写童话。一开始她把她写的童话送给我时,我都是插在自己的书架上,心想等孩子们上到小学四五年级,能独立阅读了,我就给她们看晓枫阿姨的书。让她们知道妈妈很厉害,妈妈有一个朋友是周晓枫。没想到,偶然的机会,我在家里念了一段《星鱼》,当时只有三岁的二姐竟坐在旁边默默地落下泪来。我惊叹于孩子们天生的感受力和晓枫隔山打牛的功力,我去告诉周晓枫别着急,等我娃长大了,她可能就畅销了。她连理都没理我,又端出了《你的好心看起来像个坏主意》,这下子,轮到我恨她了。因为这本书,孩子们太喜欢了,不仅每天晚上都要我们大人反复地逐字播讲,导致我无数次困得被书砸到脸,还动不动就在客厅表演长臂猿 “哎呦喂”,把家里搞得一团糟。 若不是为了给孩子们讲故事,我很少晚上读周晓枫的书。我总是在大白天的办公室里,或者人多嘈杂的地方见缝插针的读她的书。读别人的书,总是追求个 “沉浸式阅读”,读她的书我要精心追求一个 “不沉浸” 的场合。因为她的文字在心里回声太大,怕夜深人静的吓着自己。 我最近才突然意识到,这十几年里,我从一个青年妇女变成了一个中年妇女,我现在就处在当年认识周晓枫时她的年纪。而周晓枫呢,跟个老妖婆似的,从来没变过。倒不是说她长得多么地年轻,而是她好像真的没什么年龄感。她写了很多东西、处理了很多事、去了很多地方,但是又好像什么都没有经过一样。一如既往地在她的金钟罩里入定,用她自己的词儿说,“自我挖掘”。 周晓枫自我挖掘的新成果是《幻兽之吻》,我最喜欢的一篇是《行云》,写的是在逼仄的飞机机舱里所能感受的一切琐碎、无聊的细节。但是当我把书的第 76 页拍照发到社交媒体上之后,引发了很多人时隔多年第一次去网购文学书籍:那段儿不过是描写一名中年女性在飞机上因为上厕所而产生的种种不雅体验。但是,每个人都从中看到了人生的逼仄。无聊、无奈、无力,分不清哪个先来。干脆到网络书店里下个单,买买买,就是释放压力的最好办法,何况买书,成本这么低。有陌生人给我留言:姐,我买还不行吗? 为了这本书的宣传,周晓枫被自己的编辑刀架在脖子上押送到我们公司登台直播。化妆间里,当天请来了两位化妆师给主讲和嘉宾化妆。周晓枫走进来之后,看了一眼两个化妆师的工作台,迅速坐到了明显是更初级的那位化妆师的面前。工作人员请她换个位置,告诉她另外一位资深化妆师是为她服务的。作为当天绝对的主咖,她死活不起来,慌慌张张地说:化妆品这么贵,别在我脸上浪费了。事后她悄声说:让另外那个孩子觉得我们挑剔她,不好。 周晓枫近来得了腱鞘炎,又得了肩周炎,一度每天早上起床都会因为肩部的剧痛而难以起身。我们就讽刺她是因为给新书签名儿落下了病根。这倒是我的一个愿望:希望有一天小众能团结一点儿,让周晓枫为自己的畅销而羞愧难当。我太爱看我的这位朋友慌慌张张的样子了。
98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9947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好的作品要用心、花时间去欣赏之前一直不大看这类散文性质的、动物体裁的书,听了作者周晓枫的专场启发俱乐部后,加上得到平台的大力推荐,有点 “艰难” 的开始阅读,中间还停了一段时间,至今终于看完,收获有以下几点:1、作者非常了解笔下的人物和动物,描写的极其精准、到位,并能与现实世界融合。2、我们基本都认识的字,经过作者的组织后即变得优美,我们也会清楚的知道自己达不到这个水平,那么好好欣赏即可。3、推荐《野猫记》、《男左女右》和《幻兽之吻》这几篇,因为看下来这几篇印象深刻。4、最后的 “跋:安静的风暴” 很好,作者描述了她在写作上的心路历程。印象深刻的包括:专注、温度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7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标准的高考范文专业作家的新作,因 “得到” 的精彩推荐,才来看一下,周作家提出写作的 “真诚”,“精准” 和勤奋的耕耘 “坚持”,用新鲜巧妙的修辞,抵达了既无情感也无思想性的 “精准” 描绘,身为作协副主席确实达到了 “星宿满天的虚空”。新一代专业作家,终于从五四时期的半白半文和解放后的标语口号,进化成现代化的中国汉语,精确而专业,每篇都可当做中学生范文,作者也得意她的光宗耀祖。细看都是范文,只是可惜了这么好的身手,笔已经修炼如精钢脊骨,不指望舌头上生成硬骨和反骨,起码能写出接地气的 “山海情”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5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幼兽之吻》读后感周晓枫老师的文笔让我丝毫感觉不到半点儿她在自嘲里说的 “害羞” 性格。她的文笔犀利,通过讲述大大小小不同动物的故事,清晰地揭露出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所有这些细腻甚至是揪心的描述,想必都离不开晓枫老师对生活细致入微的热爱与观察,以及多年写作练习的点滴积累与感悟。唯有经过岁月沉淀过的头脑,才可能如此得心应手地做到在故事讲述中,轻松自然地呈现出人与动物间的相通之处,恰到好处地揭示着人性的真谛。若为周晓枫老师的写作风格打个比喻,我会选择活脱脱一个雷厉风行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因为晓枫老师的语言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书里特别喜欢的一个章节就是,小长臂猿面对自己的饲养员与周晓枫老师之间艰难抉择的那段描述:『✨过了几分钟,小弹簧突然从惯性中大梦方醒,它愣在自己的处境之中。小弹簧焦虑地吮吸着自己的拇指,不知所措地蹲在与我们等距的某个中间位置上 —— 既不靠近我,也不靠近饲养员,只是仰起脸,轮流观察着郝先生和我,眼神游移不定。它恍惚而迷惑,不知如何选择立场;它犹豫,陷入分裂般的痛苦,它不知在两个老大之间如何判断和选择。时间,就这样按下暂停键。郝先生弯下腰,略带强制性地把它揽过。小弹簧终于明白:这个郝先生,才是能给自己带来长期实惠的老大,而我不过是带来短暂喜悦的过客。✨这时,我惊讶地发现,小弹簧就像受了多大委屈般,紧紧缩在郝先生的胸前,不再抬头看我。它又变成那个羞怯而紧张的小长臂猿,深埋它的小脸,紧缩它的小手。甚至在郝先生的劝说下,小弹簧才试探性地触碰了我的指尖…… 尽管这样,似乎依然难以克服它的害怕似的,小弹簧的黑眼珠里流露着陌生,脸上的表情更见勉强中的忧郁。』我的心随着文字深深走进故事中,跟着晓枫老师的描述捕捉着小长臂猿的每个动作与眼神的变化,仿佛感受到了它的感受,嗓子发紧,眼泪跟着掉了下来。。。读晓枫老师的作品,除了有潸然泪下的时候,还有反思自己的时候。比如,蜂鸟与渡渡鸟对照描述的那个章节中,晓枫老师从体型、力量等因素上对两者做了对比,不难理解:强者与弱者从来都不能仅从块头、力量等外部因素来做判定,唯有经过漫长的时间考验,坚持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才可能成为竞争中笑到最后的强者。总之,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值得坐下来塌心地读一读。可以先从自己喜欢的章节读起。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被幻兽吻过的灵魂🌸 文学奖收割机原谅我的孤陋寡闻,知道作者周晓枫还是因为得到的 “启发俱乐部”。在那期节目中,周老师被罗老师称为 “文学奖收割机”,而且周老师名副其实。贾行家老师对于作家的天职是这样描述的:守住中文的尊严和优雅,去继承和探索,为生活提供可以学习的语言样本。
以这个作为标准,贾行家老师对周老师的写作评价是 “具有典范意义”。周老师自己说,成为作家是她唯一而始终的梦想。🌸《幻兽之吻》这是一本中短篇散文集,由八部作品组成,各自独立成篇,而我相信这些故事中存在着联系,这些故事有魂魄。🍀《野猫记》一众小区中的野猫,每一只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性格,故事中的人类主角和它们相处,有快乐、也有伤感;爱猫如她,也难免想要控制猫族的行为,决定猫族的基本生理权力;幸福是她给的,也只允许是她给的,之后,她变身成为了猫族的上帝;她也为猫哭泣,但,难道这一切并非因她而起吗?从第一次她注意到窗外猫儿们的存在,念头升起的一瞬,这一切已经注定。这样的故事,在人类世界中,每天也都在上演。🍀《池鱼》是一个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的故事,写的是鱼的生死,我看到的是持刀者的内心。作者用这句话作为结尾,“爱,甚至不能阻止杀戮 —— 人们就在绘有鱼图案的餐盘里,分割鱼的骨和肉。爱与恨,远远不如骨与肉那么便于分离”。🍀《血童话》将童话美丽的皮囊解剖开来,给读者看里面的鲜血和内脏,我甚至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被这幅画面迎面暴击。在城邦和朋友聊起《小美人鱼》,说到故事结尾,小美人鱼为了王子,甘愿化身为泡沫;而这一切,王子甚至不知情。小美人鱼的出现,如彩虹般绚烂而美好,又如彩虹般随风消逝。大海里少了一个美丽而纯洁的精灵,人世间留下了一段故事。而王子呢?只见公主殉情,不见王子落泪。🌈 不忍释卷读周老师的文章,情绪是复杂的,有会心的笑、伤感的痛、意外的欢喜、注定的悲伤;好故事和好文字让你不自主敞开心扉,而下一幅画面可能就是一次始料不及的恐惧;不敢开卷、不忍释卷,错在我。🌈 中文之美中文之美,只用于闲谈,未免过于浅薄;用于流行的谐音梗,未免过于粗俗;如果对于中文的优美仍心存敬畏和向往,那么请打开这本《幻兽之吻》,会再次对于中文之美产生敬意。我愿意相信人有灵魂,而周老师的灵魂该是被幻兽亲吻过的那一个。毫无疑问,五星推荐。⭐⭐⭐⭐⭐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52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文字和文字碰撞,会产生美好的乐音这是一本散文集。周晓枫一如既往用细腻而温暖的笔触,轻松而诙谐的腔调,简洁但绝不简单的文字描绘了她眼中的千千世界。还是更喜欢讲述小动物的章节,《野猫记》中的梦露、斗斗……、《男左女右》的左左、右右,这些小精灵们一个个活色生香,魅力十足!人类自认是世界的主宰、万物之灵,我们自大而残酷,将自己的喜好与善恶强加在他们身上,圈禁他们,改造他们,到头来总是好心做了 “错事”,在他们眼中,也许人类才是那个奇怪的存在😅《雌蕊》由一个个鲜艳 “有毒” 的女性群体组成,其中苏珊・桑塔格和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第一次了解就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想要进一步去探索。摘引书中那些领我着迷的文字:🐱雪白的猫,刚吃过一只羽色斑驳的鸟,会飞的肌肉融化在它摇晃的胃囊里。——《野猫记》🐱整个冬天,这里都是斗斗嬉戏的乐园;现在是春天,它不来了,它身体的花朵关闭了。斗斗一声也没有叫,携带着默哀的身体,远离 ——《野猫记》(斗斗是刚做了绝育手术的母猫)🐱开膛破腹的裂口又短又窄。我像小偷一样,只能勉强伸了两根手指,从有限的口袋塞进去,掏取它赃款一样的脏器。——《池鱼》🐱可飞机上的海绵蛋糕,不像蛋糕而更像海绵 —— 如同嚼着一块从洗碗海绵上剜下来的什么东西。——《行云》🐱她的人生,就像一台别人需要维修而她却不做丝毫保养的跑车,带着青春一路的噪声驰骋。——《雌蕊》(法国美女作家萨冈)🐱别看左左和右右个头不大,圆圆的小肚子,是比印钞机速度还快的制屎机。我有段时间完全听不得 “史料丰富” 这个词,给我非常不好的画面联想,眼前浮现左左和右右的深色屎粒。我不断用一把扁小的扫刷,从土色的垫砂里,扫出密集的黑色颗粒,跟考古队员发掘考古现场似的。——《男左女右》书中最后一章是她对文学创作的领悟与解读,与得到直播中的讲述异曲同工:🌸文字和文字碰撞,会产生美好的乐音 —— 有如最为宁静的掌声,我听得到。在左左右右中欢笑,在猫中感受温情,在阅读中反思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热情与冷漠,吝啬与慷慨,自私与利他,结合在同一个体之中…… 这是我。🌸训练敏感,训练精确,训练自己如何去制造一种并非习惯之物。🌸不要以看似专情实际空洞的眼睛去观察素材,心神足够凝聚,才能使它们释放火焰。专业写作,最重要的是专注写作。写作是漫无尽头的、倔强而绝望的努力。每当有人自述在写作上高开低走,我就怀疑,写作开始阶段的高,高能高到哪儿去呢?我相信持续的自我训练。唯此,才能把词语的偶然性,过渡到趋向完美的必然性。🌸温度特别重要,凉了的热咖啡和热了的凉咖啡,根本不是咖啡。形容词的温度,一掌定乾坤。同样,需要精确控制写作的温度。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32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书中住着一位细腻的反脆弱者文字,可如刀,似钝器。如刀,越锋利,越快活。似钝器,越精短,越质沉。写作者,往往神经脆弱 —— 细腻的敏感强韧如丝,干脆,精于自我情绪的捕捉和梳理,善于交互生命中一切虚弱的情致和娇憨的心机。写作者这个操作界面的背后,是一整套复杂的运作机制 —— 敏锐地捕捉到脆弱情丝断裂的声音,并迅速地拉住两边头绪,结出心网,这种反向力,不带一声犹豫。甚至在漫长的岁月里,格物如斯,像是随时可以抓起的钝器,锃亮如新,时不时敲打一下网格,聆听多样的回音。这是生命的反馈。钝器捶打过的文字,力有千钧。何不称呼他们 "职业反脆弱者"。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