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于金银器中,看大唐盛世
《花舞大唐春》围绕何家村遗宝的发现、宝物的解读研究和历史猜想,从遗宝的美丽灿烂窥看大唐历史。何家村遗宝从被埋入地下,到发掘出土,与世人相见,它的经历本身就是一段传奇。它曾经归何人所有?为什么被埋藏?为什么被遗忘在岁月中?宝物自有生命。🌼如何看待何家村遗宝,还是要回到本来的历史语境,应该用当时的社会意识、社会形态来看待历史文物。何家村遗宝中有玛瑙、琉璃、水晶器、金银器皿、珍贵药材等,还有中国古代以及波斯、东罗马、日本的珍贵钱币,反映租庸调税收制度的银饼,代表高级官员等级身份的玉带,等等。目前普遍的共识是,它们来自国家府库。这些宝物一方面凝聚了劳动者的智慧心血,一方面体现了国家的强盛繁荣。还有当时社会的多方面,比如帝制社会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的享乐生活、道教思想的兴盛、精妙的艺术和发明等等。但是无论怎么说,并不应该把何家村遗宝,以及所有的古代文物遗存与腐朽没落,或是阻碍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画上等号。甚而如果说,有这一批窖藏遗宝,就看作封建帝制由盛转衰的节奏,也不尽然。不要忘了,在宝物埋入地下的时刻,我们的古代帝制社会才运行了一半时间,还有一千年要发展。【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 "决定论"。】这也是一种 "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只有认识清楚自己从何处来,才能明确当下的定位,才能知道自己将往何处去。所以书中也特意强调了 "学术发掘"。【器物的背后是人的行为,古代文物最终要用来研究社会历史。何家村遗宝凝聚着唐人的钟情,中间既体现了唐人东方式的审美,也蕴含着他们对西方的好奇。这些遗宝除了实用功能,还有象征意义,反映了唐人的观念和追求,遗宝由物质领域突显于精神层面,每件文物都是通往盛唐的一扇窗户,每件器物都暗藏着一个 "按钮",按下所有按钮,它们就会 "孔雀开屏" 似地,展示唐代历史的复杂、优美和离奇。】对何家村遗宝 "发掘" 研究的历史意义最起码有两点:一是了解大唐。这个其实有点远离今天中国人底色的朝代,如此繁荣、欢乐、自信强健。所谓梦回大唐,梦要落到实处,就落在这里。二是体会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回看过去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前方的路。从古代丝绸之路,到今天的 "一带一路",古今交相辉映。🌼今天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可以看到大部分何家村遗宝的精品。如果你作为参观者,面对那些奇珍异宝而目眩神迷,这并不庸俗。因为你的确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历史、热爱祖国的人。"花舞大唐春" 出自唐代卢照邻《元日述怀》。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用这句诗形容何家村遗宝,真的非常贴切。正是,繁花似锦、舞刀跃马、有容乃大、春意盎然。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何家村珍宝的确能满足你对盛唐的想象今天是何家村文物出土 50 年,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看过几次展览,并且接触过几乎每一件金银器的复仿品,虽然说不上对它们的细节了如指掌,但对于这批国宝却也是十分熟悉的。
《长安十二时辰》上映时导演借地下世界老大葛老之口提到了何家村的宝物,我恰好早就看过原著知道书中并无此剧情,这段剧情来得特别突兀、莫名其妙,估计是导演和编剧恨不得能把西安的好东西都塞到这部剧里。
说回到何家村珍宝,这本书详细讲述了怎么发掘、怎么研究、怎么展出的经过趣事,更大书特书了这批珍宝的同时代历史,书中关键词基本覆盖了整个 “盛唐” 的概念图谱 —— 安史之乱、唐玄宗、南北朝、丝绸之路、朝贡、府库制度、钱币制度、赏赐规矩、盛唐奢侈华贵气象、长生不老、祥瑞神兽、仙丹、香囊、宴饮、诗文唱和、葡萄美酒夜光杯、粟特人……
可以说,如果要去陕历博参观,在花 30 元买票前认真读完这本书,一定会比什么准备都不做就去的收获大得多。我能肯定滴说,馆内讲解员的解说词都没有这本书这么详细。
但是,这些就是何家村珍宝的 “真相” 了吗?
无论是本书或博物馆内讲解,都在极力渲染一个 “盛唐意象”,仿佛何家村就应该是美好、奢华和万国来朝的代名词。遗憾的是,这些联想都建立在一个被人们一笔带过的事实之上,即这批珍宝大概率是安史之乱年间被人私自从官府内库中窃取的。
花团锦簇的巅峰珍宝,与安史之乱的纲常离乱前后脚,学者们不觉得这里面充满了吊诡和警示吗?
何家村珍宝中无论是玉石或金银器,其工艺无不极尽繁复,材质无不世所稀有,可是它们和普通老百姓有关系吗?大唐的子民可曾拥有过一件这样的财宝?军队可曾因为这些珍宝而变得 “上下同欲”“将士用命”?远方的敌人可曾因为这些珍宝消除纷争?
我以前去何家村珍宝馆的时候,经常听到讲解员说到 “这是赏赐给谁谁谁的” 这类描述,游客每每听到这里时总会一脸艳羡,向往之心立即显露出来。但是不用接触更原始的考古材料、只需常识就会知道,绝大多数御赐之物是只能做摆设不能拿来日用的,这意味着大量财富原本在社会各阶层和人群间流动,可是到了这一环就停滞了,除非改朝换代或是盗窃。这种统治阶级消耗社会财富存量、导致原本增量就有限的民间财富存量无法进入市场发挥资金应有的配置价值,实在是中国古代王朝周期性由盛转衰的真实写照。
当然,这些牢骚不能怪在一本书上。毕竟,把故事记录下来,就是一本书的使命了。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