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63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80后的焦虑

    作者是 80 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的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副教授。本书脱胎于《信睿周报》上的专栏杂文,很好读,锻炼时戴耳机收听很快就刷完了,对比前辈们散文名家,作者行文透露出 80 后的迷茫和焦虑,80 后和他们的父辈 50 后正好赶上青年时被塑造的三观和进入中年后遭遇的社会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如果能够打通任督二脉就可大成,可很多人会茫然若失。人大可是重点红色双一流大学,哲学学院更应该为四个自信理论创新。前几天看《环球人物》介绍上海华东师范任教的美籍教授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他为学生开设了 “马克思主义”“西方政治哲学史” 等英文课程。马奥尼先后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和大峡谷州立大学任教。2010 年,他来到上海,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哲学与思想史专业教授,2020 年起又兼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作者感慨社会变化的迅速,书中记述的旧物件和习俗,岁数大的觉得你玩的不地道,年轻的已经不屑,努力追求的欧美风景和大房子突然变成了负担,最气人的满口的西方哲学思想理念居然会被攻击为 “土殖”。很理解作者整天来往于帝都拥挤的地铁,只要挤过几次早高峰的 4 号线大兴线肯定会痛恨内卷的工业现代化,怀念求学地荷兰的田园牧歌的恬静,身为科技哲学专业的学者,最终认为 “家庭的接续” 是自我的根基,算是向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

      5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莫道当时是寻常

      这本书读完了,值得一读的一本关于日常的小书。读这本书之前,我在想,我应该会有断舍离的勇气。读完它,我在想,我应该会有认真对待我所拥有的物品的勇气。这本《日常的深处》风格如名,讲的是日常的事物:吃,穿,住,用。还有更深层次的,你怎么去看待吃,穿,住,用。作者没有掉书袋,用高大上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文字。而是用平常的,朴实的文字来描述。这是书籍中很真诚的一种风格。我喜欢这种风格的书籍。例如周华诚的《素履以往》李娟的《记一忘三二》三毛的《我的宝贝》都是类似的风格:日常的风格,真诚地描述。这本书之所以这么多人喜欢阅读,读完感觉轻松就是因为它表达了一种感觉:回到你自己本身,去感知自己的日常。而不是让我们去拥抱世界,去了解这个不断变幻的大环境。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越来越累,越来越力不从心?身边的人和事都在奔跑,都在呈倍速地成长。而你掉队了,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更加扎心的是,你想要奔跑,却不知道要跑向何方。仿佛大家出发前就已经有了目的地,有了向往的远方。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奔跑到自己想要抵达的远方。而你还在徘徊,还在彷徨。你张望,恐惧,忧虑,不知所措。像一个迷路了,找不到爸妈的小朋友。但这本书给我一个感觉,就是即使你迷路了,即使你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你也可以就地安身,就地寻求安全感。因为你的身边有那么多有生命力的物品。它们时时刻刻与你待在一起。与你一起创造过故事,或者正等待着与你一起创造新故事。在敲这篇笔记的时候,我抬眼看了会我眼前的行李箱。它的箱面上多处贴过标签的痕迹,仿佛英雄的伤痕一样。那是我们去过不同地方留下来的印记。一起乘车,一起赶路,一起去遇见或陌生或熟悉的人事物的证明。而今,我们还在一起,还处在同一时空里。这本身就是令人欣喜的日常状态。日常的魅力是因为日常有你,有我,有我们。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日常生活的细节 蕴藏着丰富的美感

        🌸 一本好书,值得推荐日常生活中,每一件物品,都有它的价值和使命。在我们的使用当中,如果去思考它的意义,突然就会发现,人生有太多的哲理,就蕴含在衣食住行当中。🌸 微信是不是让我们与人群隔绝了?人的交流模式的变化,也是现代孤独的诱因。🌸 这本书从饮食到日常的穿衣,还有我们通勤的奔波和回家的小路,每一步都有一些思索。🌸 真的很佩服作者在那些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日常中发现生命的真相。现代社会,我们会焦虑,会忧伤,是因为奔跑的太快了,让我们静下来看这样一本书,去思考人生的真谛。🌸 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会因为书中的细节,发出会心的微笑。让我们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在日常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中去构建自己的人生轨迹。

          3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时代回忆录

          本书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家电,手机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作者试图透过自身的经验和长辈的回忆去 “向后看” 这段历史。读这本书很容易把人带进美好回忆之中!这是一本 “回忆录” 的书,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却能把人带进那段儿历史里去,适合 70 后,80 后读者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431: 日常之物的深处是我情感的寄托

            1、也是疫情三年,我完全理解了爸妈囤东西是因为记忆深处刻在基因里的对于物品稀缺又金贵的怕和恐惧的记忆。2、现在不排斥老物件,会具体了解老物件背后的故事,由来和承载的感情。家里的缝纫机,是老妈对老爸怨意的具化,也是三十年的愿望被终于满足的见证。老家的老房子,是爸妈幸苦操劳一辈子的见证,是风雨三十六年的磕磕绊绊与相互扶持,是苦难的同历者,也是现在希望起飞的地方,还是我们一家努力奔小康的后盾。太多太多值得被我记录下来。3、提到手机,绕不开手机成瘾。主要是太好玩了,根本停不下来。谁要是说他可以,我上去就是一巴掌。但有没有方法和办法可以戒除呢,有的,一个是我听蔡钰老师说的手机监狱。我不知道具体效果,可以试试看。还有一个是和菜头老师前几天文章里介绍的电脑和手机通过设置设置为墨水屏。很香,现在我一点也不想玩手机,效果对我很有用。4、说到微信,我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微信让电话,语音及视频因 4G 的基建普及惠及到了我,省了很多话费。恨也算不上是恨,是那种被扑面而来的信息深深吸引而不能自拔,慨叹时间从微信溜走的内疚与反思。我对待微信消息以及朋友圈的点赞,评论与回复也是经历了玻璃心到现在整挺好的正反馈的转变。5、日常读书,日常读文献,享受日常,平常心共情力的正念。日常到深处,万般皆美好。特别是读书,共读认识到的朋友们带给我的积极影响和正反馈。咱也是有人的那一个人了。咱们可真是太棒了。《日常的深处》,五星墙裂推荐,不接受任何反驳。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书在提醒人们,警惕感官情感钝化

              常说 “待人接物”,如何 “接物” 也是反映 “待人” 的态度。这本书的序言我读了两三次。《推荐序:简单又扎实的生活》这个标题是起得真妙。已想不起是如何偶遇这本书,看下来还觉得挺惊喜。作者从一个 “技术哲学”、又有点宅男的观察角度,分享他对身边小物件折射时代变化的思考,有些东西已经退出江湖了,例如 “大哥大”;有的现象还非常活跃,例如人们的 “微信恐音症”,怕收语音、怕打电话。这本书对我最大的警醒是,要回到简单而扎实的生活,不要成为生活中的工具人。如何 “简单”?何为 “扎实”?简单,首先在于 “断舍离”。时下越来越多人到乡村去生活、到寺庙里禅修,是客观上物理上给生活做减法。然后是通过反思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减少往身边增加东西。扎实,我理解是专注。注意力是现今往后的稀缺资源。专注于物品的使用,专注于行住坐卧时自己的感受,尽量不让生活中的快捷方式去让人类的感觉钝化。一周中找一顿饭放下 “电子榨菜”,专注吃饭,正如某港片里的一句台词:虽然只是吃盒饭,但吃盒饭都可以有要求、有追求。认真吃,才知道怎样提要求。说到吃,书中关于人成为咀嚼机器的描述挺发人深省的。个人口味的偏好来自哪里?来自家里饭菜的味道。但如果越来越多人点外卖、家里常备预制菜,以后可能不存在 “百人百味” 的口味偏好,毕竟都被 “标准化口味” 驯化得一模一样。人似乎变成一个用食物解决温饱的咀嚼工具。啊想想都觉得很无趣。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妈的兄弟姐妹一半人从事饮食业,外公舅舅更是大厨。近厨得食,他们是吃过好东西的一批人,餐厅出品行不行,一吃就知道;而经过我们家认可的东西,推荐出去基本不踩雷。但到了我,已经是属于坐尾班车,进入大规模养殖时代后,听他们说得最多的是 “不是小时候的味道”;再加上后来我也变得爱重口味,味觉更难免钝化,以至于吃到他们认可的农家菜或者有儿时味道的一款菜,我会想拼命去尝去总结去记住这个味道。讽刺的是,阳了的时候味觉嗅觉短暂消失,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完全恢复到以前状态,甚至有时只能尝出很淡的味道。很无力,心中的黑洞越来越大,正被迫成为咀嚼机器。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难免有消失的东西成为摩擦力。怀念吗?怀念。但要的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创造出更好的,优于过去。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塑生活,找回附近的深处。

                这是一本从哲学角度去探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生活细节,以及物品在我们生活中所传达出的深刻意义。虽然是哲学书,但是它非常好读,它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提醒我们对食物、居住环境、穿衣出行是多么的缺乏细致的关注和体验,我们总是走的太快一直在追求远方,可是我们却忽略了附近的深处,而这些深处的日常往往都藏着幸福的生活。书中还提到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总结四个字就是待人接物,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人都是物品依恋者,"物" 是走入精神深处的梯子。我们经常说待人接物,接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待人的态度。一旦开始真正重视物的介入,反而不会随意让大量的物进入人生。这让我想到我一个朋友最近跟我讲的一件事,她说她清明假期回家去看了她外婆,外婆已经不在了,外婆生前特别喜欢她,每次去外婆家外婆总是会给她买她自己在家里都喝不到的哇哈哈,她跟外婆说我很快就能赚钱了,到时候你就可以花我赚的钱了,可是最后外婆还是没有等到就离开了,我这个朋友每年清明节都会回去看她外婆,她很遗憾没有来得及孝顺外婆,更遗憾的是她没有一张外婆完整的照片,唯一的一张照片还是领居家小孩无意间拍到的,可是现在已经模糊到不能修复了。这个时候我好像理解这张照片对于她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作者在书中所说的人与物的关系,物和生活衔接得那么紧密,几乎没有没用的东西。每一个东西里面都凝固着人类的劳动,都是很稀罕的对象。东西在生活里不仅被使用,而且被照料,它能够帮助组织生活关系,生出很多意义感。就像那张小小的照片一样,它可能凝结了对外婆一辈子的思念。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物品来填满我们的生活吗?我们为什么越是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快乐就越是不快乐?为什么长期点外卖的家庭容易塌火,这些也都在书中所被提到,看这本书真的会让我们理清人与物的关系、关注附近的深处,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以及我们该怎样在日常生活中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据统计,1949 年,全国棉布人均分得量仅为 3.5 米,到 2007 年,数字就达到了 51 米。为了消耗这么多的布,人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一种思路就是强迫性地增加款式和功能分区。以前的衣服大概只分内衣和外衣,现在就不同了,周一到周四要穿商务正装,周五可以穿休闲正装,上面一件修身夹克,下面一件牛仔裤搭一双布洛克雕花皮鞋,甚至可以搭上洞洞鞋。回到家里就要换成家居服,出去健身要换成健身服,睡觉的时候要换睡衣,去户外要穿冲锋衣、防晒服等。大概在 10 年前,跑步还不需要穿得像蜘蛛侠。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真好

                    哲学需要沧桑,就好像船长需要独眼,黑社会大哥需要刀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止向往诗和远方,更关注日常的浅处和深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日常的深处

                        作为 80 后,真是感触历历在目,太多的回忆和经历,深刻又值得深思,到底生活该是什么样子?穿过老物件的时代,走到了物欲横飞和信息的时代,我们更多人的焦虑和茫然,甚至抑郁,是不是可以回首这些日常的深处,来疗愈自己,给自己一个自洽的逻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物”无间

                          每日的习以为常,让我们对物的价值数视无睹。涌入生活的物品,只是在交易的那一瞬间才和我们发生关系。他们只是在淘宝购物车里的时候才会和我们培养感情。准确的说,是买方单方面的暗恋。与其说我们需要物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倒不如说想要通过与自己更适配的物,来呈现自己真实的状态。这状态虽然是给别人看,但会先由自己进行审视,是否可以给别人看。这是一种社会性的心态,是需要把自己放到社会上去之前,所要做的准备。很难想象一个没有 “物” 的人,如何在社会生存。没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没有对未来的憧憬。唯一可以参照的只是一具从鲜嫩到干瘪的肉身。当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时,我们会给不同的人添加不同的标签,于是有了一个又一个 —— 人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和物始终是交融在一起,同时出现在世人面前的,以此来被别人判定是否可以在一起。看起来这样的生活过得有点肤浅,简单的用一些符号来标记别人,同时也标记着自己。如果去掉物的属性,我们只是同一个物种罢了。也许 “物”,只是我们通过某些特征,定义自己属于某一个物种之后的,第二次分类索引。他们之所以会成为一种集体记忆,是因为在以往长久的生活中进行了足够的积累,以至于我们可以不加思索地进行 “直观” 判断或 “价值” 衡量。而在积累之初,在日常的深处,在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表象之下,在那些 “物” 为了帮助 “人”,并提供对应的实用或情绪价值时,“人”“物” 早已亲密无间,互相依赖,彼此依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家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安不下灵魂。

                            当你面对 “家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安不下灵魂” 的困惑时,当你被那些高大尚、伟光正搞得晕头转向时,你读一读《日常的深处》,或许能让你解惑,或许你知道自己该要什么。书中通过 “为什么会如此怀念过去的物件?为什么自行车比汽车似乎更能承载?为什么炉子比暖气更暖人心?” 等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讲事理来让你理解你的生活,而不是讲道理。如果你不能理解当下的很多事,书中很多像:“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对老人来说,旧物实际上是不是将来用得到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将自己看成一个有未来的人!每个人在生命意义上都是一位老人,我们真正持有的只有 “过去”,每当你注意到自己的 “当下”,它其实已经成了过去。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过去时的物种,却要用最大的野心去盘算未来。"这些话,你只要琢磨琢磨,你会豁然开朗。书中的洗脸架,的确凉等旧时词语,能让我们回头望向来时的路,停下来等一等被我们落在身后的灵魂。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哲学应该是放在身边的(《日常的深处》读书笔记)

                              我很喜欢这本书,真的很喜欢。王老师是个哲学家,据说研究的是技术哲学。我不懂,毕竟哲学这件事,对一个像我这样一个不太爱动脑子的人来说,实在是没有深研的欲望和勇气。不过,王老师是一个实在有趣的人,这种勇气可能是来自己哲学家的深邃,但我更愿意以为的,是王老师对生活本身的喜爱和观察。就像这本书的名字一样,他写的是身边的日常。我跟王老师应该是同龄人,所以在读王老师的文字,就像走在一个睿智的朋友身边,他浅浅地开着玩笑,不时从玩笑中突然又有那么一点点深刻,然后你就会觉得:哦,对啊,可不就是嘛。我特别喜欢书里面的那种幽默感,这种幽默感不是逗笑,而是对这个世界深刻的理解和对那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但又好像哪里有些不对劲的体察。“作为大型哺乳动物,视线相交会引起警惕,感觉有被捕食的风险。作为人,视线在别人身体上停留久了会显得鲁莽。手机既可以协助整理视线,又少占空间,伸手举出还能当作界碑来用。在地铁上不看手机简直是不礼貌的。” 是的,真的是不礼貌的。所以当你从这个视角再去看每一个人在公共场合都在默默地盯着手机,尤其是在等孩子放学的家长堆里,没有一个人不是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略带焦躁地等着下课的时间的时候,你会发现,对啊,我们只不过是想借用手机这个东西来减轻自己想要打量别人的不礼貌。技术哲学,我想可能就是在讨论这样的事情吧。在人类的技术文明下,我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技术,从吃到穿到用,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技术手段下成为了工业品,也成为了消费品。而这种工业化的技术,和人类千百年来本来的手艺拉开了巨大的距离。我们现在每天都在用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不知道它们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不知道它们是怎样制成的,只知道它们能够给我带来便捷,能够解决我们的一些问题。但是问题在于,这些问题被解决了以后反倒又成为了新的问题。就拿衣服那一章来说,王老师帮我们回忆了我们小时候的衣服,他说那时候的衣服本质上都是制服,穿上什么样的衣服就意味着什么样的角色,这是当时衣服的功能。到了现在,衣服讲究衣品,可能品味、可能是消费水平、可能是价值观,但是很难再说衣服代表了角色。点出这件事的时候,好像总有那么一点不舒服。但是,王老师又笔锋一转,他说:你突然感觉到人和人之间的隔阂是巨大的,很难把穿奢侈品的人称为 “同志”,因为他 / 她的穿着必然只能是少数人的特例。不过,奢侈品消费交了重税,经过再分配很可能用在了缓解贫困的目的上。奢侈衣物可以被理解成一种捐赠凭证,就像一个人捐了一千万获得了一张奖状一样,买几万块钱的化纤衣服也形同此理。这样看起来,奢侈品也不是那么令人反感。传播学上说,媒介即信息。我想技术可能也一样,技术不仅仅是更高效地解决了问题,同样也影响了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说实话,我还是多少有点怀念当年学会缝扣子、补袜子和修自行车的时候,无论如何,我对经过我自己的手和这个物件产生了一些链接这件事有那么一点点体会,就好像我投入了劳动在里面,它们就像有了一点点生命,或者说和我的关系更加紧密了。但是现在身边的东西,可能都定义为消费品更准确,毕竟都是要消失和花费掉的,坏了、破了就扔了吧,反正也不重要。那重要的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我很喜欢王老师这句话:“不能因为我们想问什么,人生就必须有什么。追问人生意义通常是一件非常自大的事,无非是要证明自己是配享生活的。” 没错,我觉得意义这件事,不是天生应该存在的,它不过是我们自己需要。当有需要的时候,就会把一些东西看成非常重要,但是这个工业的现代文明又在告诉我们所有的物质东西都是工业品,都是消费品,都不重要。我想可能,现代人很辛苦的一件事,就是没有办法再把意义赋予在身边的东西上了,少了那么一个一个不起眼但又非常重要的锚,可能就是会觉得轻飘飘的。我想,这本书可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摆在床头,不时拿起来翻一翻。毕竟王老师说:“哲学如果是一堆概念,把听众侃晕,那哲学家和饶舌歌手是没有差别的,拼的主要是语速和愤怒。哲学应该有另外的样子,它要不就去找世界的根本结构(这通常是分析哲学家们的野心),要不就去回应每个人生命中非常具体的真问题。” 我想,有这样的放在身边的哲学,不时就能提醒提醒我们,也挺好的。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日常深处对价值观的影响

                                这是一本随笔薄薄的书籍,在假期中,宅家与旅游路上阅读完。书中关于衣食住行以及现代生活中出现的新物件新变化对人的影响,以及作者观察到的人的价值观的变化。整体呈现对现代社会批判的论调,跟随作者的文字,会容易陷入思考。作者谈论的都是我们每一个人日常所看到所经历的,衣食住行电视手机微信学校医院,来了一场日常深处的思考与评判。我不怎么认同作者看法,也不是觉得作者看法是错的。在翻完这本书,我在想,书中哪些看法与现在的我持有的价值观是冲突对立的。我想文字梳理出这些冲突对立,来清晰自己所选择持有的价值观,也重新分析思考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更好的嘛?有没有更好的价值观?有没有哪些需要调整的?我阅读理解到的价值与我现在选择的价值观,冲突对立的有以下:有些偏悲观且活在过去。比如手机、微信,划时代各方面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将个体拉入了信息时代。我喜欢电子阅读方式,手机让我有了阅读书籍的习惯,手机极大方便普通人获取信息,让知识实现了平民化。而书中对这两个时代的基础产品,都持有很悲观的评判看法。说出那些有对应现象去验证,可有没有全面统计去分析,按我个人去分析判断,手机这个工具,还得看个人注意力怎么去用。整体当然对人好处大于弊端,用钱投票,不要把群众当傻子。手机工具,能让很多普通人可以打造自己的服务产品,能高效输出生产市场需要的服务和产品。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生产劳动工具。当你用活在过去还有点悲观去看它,当然无法理解会去批判,会为过去好找各种借口。手机,还在新技术下,不断迭代创新中。我们回不到过去,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我们需要活在未来,去指导我们当下的行动。作者说,留下老物件,未来可以用上,这是一种活在未来的心态,有一定道理,但很莫名其妙,确实有点诡辩。活在未来的人,无论新物件还是老物件,都是围绕怎么更好利用注意力,怎么让注意力用的更好,产出更大,增加更多幸福感。新物件比如手机、微信以及各种智能设备,从保守主义渐进去看,都能很好积累数据,能把过去探索改进变化都积累成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可以用科学逻辑思维,去迭代创新,不犯重复的错误,站在整个人类的肩膀,向前迈进。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物我两忘的碎碎念

                                  一个男人心肠变软,常常要眼含热泪的年纪大概要从三十五岁开始,单身人士要往后顺延五年,作者如是说。这本书记录了八九十年代的一些器物也感怀了时代的变迁和那个年代的意识形态至此物我两忘的青葱岁月蹉跎燃烧的热烈时光步伐蹒跚的一路走来总有些器物让你放不下心或放心不下因为有些睹物思人有些思人睹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物质的回忆

                                    我是一个上世纪 70 年代出生的人,物质匮乏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常态,一半米饭一半玉米面,那是我们的主食;轮胎底的布鞋、打补丁的衣服,那是我们的穿着…… 一切的一切,都还围绕着吃饱穿暖。这样的日子,虽然已经远离我们近三十年了,但却在我内心深处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是一抹永远都抹不掉的记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从大约30-40年前的日常出发

                                      也许不是这个时代的读者,看起来也没所少共情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随处可见的哲学

                                        对未来保持乐观和保持希望是两件不同的事,前者可能是幼稚的,后者无论如何都要深沉得多。为了消解这种愚蠢的乐观,需要我们在科技进步主义之外对生活进行想象,以便应对技术挑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不以物喜

                                          咱老祖先往往对物质的繁荣持有审慎的态度,认为过度追求物质象征着一种堕落。他们更重视精神层面的富足,而非物质的堆积。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观念逐渐发生了改变,物质开始被看作是值得追求和珍视的东西。随着生活世界的去政治化,与技术改善所带来的物质生活提升,技术、物质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变得中立,不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而仅仅被视为一种服务于目标的工具。这种普遍的工具理性让我们能够拥抱更高效的技术,但同时也使我们陷入了所谓的 “系统” 困境。我们发现自己离不开 “物”,却又时常被 “物” 所束缚,仿佛失去了自我。在这种背景下,作者通过引用柏拉图《会饮篇》中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隐喻。故事中,原本四手四足的人类因本领过强而被天神一分为二,成为男女。这一变化似乎预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与分离。过去,家庭空间有限,人们蜗居在一起,情感深厚;如今,夫妻分屋而居,物质的稀缺和共享被忽视,而这些原本应是维系家庭关系的纽带。如今我们与各种技术物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往往只将它们视为提高效率、达成目的的工具或占有的对象。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道路” 仅意味着通勤的路线,“吃饭” 也只是为了获取营养,我们与日常生活细节的有机联系已经断裂。为了重新建立这种联系,作者呼吁我们回归生活的本质。他建议年轻人少吃外卖,多自己做饭;闲暇时养养鱼、种种菜,体验生活的乐趣。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活动,实际上有助于我们恢复与物的有机联系,让物重新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通过这些点滴的努力,我们才能逐渐摆脱 “系统” 困境,找回生活的真谛。同时,作者也提醒我们不要过度反思生活。虽然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一过的”,但过度审视反而会使我们陷入无尽的困扰。很多时候,治愈我们的并不是理性的分析,而是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日常细节。当我们凝神注视面前的鱼缸、花草时,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这种 “心流” 体验让我们忘却烦恼,重新找回生活的美好。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与物质的关系,不被其所困,也不应过度追求。哲学不应该只关注抽象的概念或世界的根本结构,更应该关心每个人生命中具体而真实的问题。幸福往往就隐藏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之中,等待我们去发现和珍惜。只有当我们真正懂得 “不以物喜” 的道理时,我们才能找到生活的真谛,过上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转发
                                            2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