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无处不在的荒谬
《玩笑》作为昆德拉的早期作品,其政治隐喻非常明显,而我也一直认为路德维克的际遇正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结果。但本书的译者在后记中特别提示,政治背景之下更深刻更永恒的东西才是值得读者关注和思考的地方。 合上书,在已经形成的固有层面上我试着去追问一些问题:如果抛开政治环境,书中人物的命运就会完全的不一样吗?答案显然是不一定,露茜的命运其实与政治环境无关,考茨卡似乎也是主动选择了他想要的生活。 人生充满无常,会被各种未知的力量左右,那是更恒古的力量。就像《三体》里那句冷酷的台词 —— 毁灭你,与你无关。作者用一个近乎闹剧的结局,让读者意识到路德维克的仇恨也好报复也好爱也好恨也罢都显得那么的荒谬和无意义。 这本书里的人物,我最喜欢考茨卡,一个有着虔诚宗教信仰的人。他内心单纯、宽容错误、崇尚真实、脚踏实地。是一个把自己深深扎根在平凡生活中的人,而这,正是抵御荒谬人生的利器。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3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关于《玩笑》的两个问题《玩笑》是昆德拉写长篇的第一次尝试,有人说这部作品的价值甚至超过了《轻》,是否果真如此,见仁见智。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提出了 一些历久弥新而有趣的主题,这些主题不仅将在作者日后的作品中被反复讨论,也直接体现着昆德拉文学作品的价值。我想就两个问题写写自己的看法。第一,昆德拉作品的一个恒久主题是 —— 对人与人之间是否真的可能相互理解的深切怀疑。这一问题在本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尤其因为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当几个主人公分别以他们自己的视角和口吻思考和叙述问题时,张力随之而来,人与人之间主观观念之间的冲突给人以深刻印象。比如路德维德仅仅将自己与埃列娜的感情看做复仇的手段,而埃列娜却以此为全部寄托,再比如路德维德与考兹卡关于 “信仰” 的不同理解,又比如路德维德在得知露西不为自己所知的不幸经历时,对当初对她的所作所为产生的荒诞而追悔莫及的感受。同样的主题,在《轻》中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萨利娜对背叛的痴迷相较于弗兰茨对她的忠诚和迷恋,萨利娜对政治运动(她所理解的媚俗)的不齿相较于托马斯对 “伟大进军” 的崇拜等等,昆德拉把这个主题单设一块,名为 “不解之词”,我认为这是个贴切而精彩的概括。这个主题或许是昆德拉作品中最令人感到绝望的一面,政治不幸或许也要位居其后。因为这种怀疑将直接导致一种可怕的形而上的孤独感:人与人的相互理解本身是个伪命题,人唯一能做的只是基于自身而对其他人做出假设。正如路德维德在从考兹卡那里得知露西过去的经历时所产生的荒谬感那样:“我原来并不认识露西…… 别人全部都只是我活动的镜子,我从他们身上只能看到自己的感情、自己的迷惘、自己的价值的影像。” 第二,关于亲身经历政治不幸的人应该怎样生活。《玩笑》的主线是路德维德的复仇,因此对于他复仇的动机是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昆德拉这样描述这种动机(它穿插在路德维德与泽马内克狭路相逢后的心路历程里)“人,这一生物总喜欢平衡,谁把沉甸甸的恶加在他身上,他就要用沉甸甸的恨来回报…… 但一个人无法去恨全人类,或者抽象的人的概念,所以凡是人要发泄他的仇恨,他总得把恨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 简而言之,路德维德需要为自己曾经在政治运动中遭受的不幸寻找一个解释,这个解释在他看来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一个不好的解释甚至好过没有解释,他的解释是为自己的不行找出始作俑者 —— 泽马内克。然而,当他们俩再次见面,路德维德却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再去恨泽马内克,因为后者已经摒弃了曾经的政治信仰,这时他陷入了巨大的迷茫,因为他的不幸已经没有任何解释可寻了,那仅仅是历史给他开的一个玩笑。在这样的 “打击” 下,路德维德走向了一种虚无 ——“任何事情都无法改变,哪怕是错的,而任何事情又终将被遗忘” 这是他最后的寄托。坦白说,路德维德面对政治不幸的所作所为是可以被我理解的,因为昆德拉为此找到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动机。巧合的是,在看这本《玩笑》的同时,我也同时在看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同样的问题背景 —— 政治运动下人的不幸。然而,王小波笔下的王二却是另外一个面孔,当他们无力改变外部环境的荒诞时,他们选择的是一种 “游戏人间的达观”(我还无法准确表达这种精神的内核),比较之下,这似乎是一种更为有力的存在方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昆德拉很了解读者的阅读心态,每一小节的长度都恰到好处,每当读者在一些形而上的说辞中将要迷失时,让你松一口气,这种刻意毫不加掩饰,读者和作者都因看透了对方的小心思而窃喜。“玩笑” 除了路德维克寄出的那张明信片是一个玩笑,路德维克打露茜的一巴掌又何尝不是命运对他们开的一个 “玩笑”,就此两个人分道扬镳,他们本可以在寒夜中依偎在一起温暖彼此,只是他们太年轻,“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识不破的谜,哪里会注意到自身以外的那些谜;在那年岁,别人(哪怕是至亲至爱的人)全都只是你的活动镜子,你从他们身上看到你自己的感情、自己的迷惘、自己的价值的影像,你感到惊讶。” 用考茨卡的话说:路德维克生活在地狱。他总会把一切美好的最终搞砸,无论是露茜还是后来的埃莱娜。当然一开始谁也不愿生活在地狱中,路德维克选择复仇,最终竟找不到一个该对一切负责的具体对象。感觉是在一个错误的系统中发生的盘根错节的故事,路德维克和他的几位朋友们,都是认真的执着的求生存,却因性格特点被大大小小的玩笑和与之而来的代价一次次捉弄,走向被毁灭的结局;唯独泽马内克这个始终踩准时代脚步的胜利者是幸运儿。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可以当纯粹的爱情小说来看,也可以通过小说进入书中的世界,反观我们在真实世界从未看到过,或看到却又回避的真实的那一面。小说的构成以及叙述方式,可以说与自十九世纪以来小说这个文学 “类型” 在形式上的基本要求相去不远:现实主义和对历史与地理范畴的基本尊重;主要叙述的线性编年结构(小说是在三天里展开的,而在这三天里,事件几乎是按照一个小时一个小时来叙述的),其中不断穿插着以回忆形式叙述的人物对于过去的回顾;情节进展的连续性,传统上的三大层面相继出现:序幕与开端(前四部,全都发生在星期五),扭结(第五和第六部,在星期六展开),冲突的结束(第七部,在星期天展开)。可以试读一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米兰·昆德拉《玩笑》米兰・昆德拉的第一部小说《玩笑》,描绘的是从二战结束后到 “布拉格之春” 前的捷克斯洛伐克,前后差不多二十年的光景,也刚好呈现了一代人从 20 岁出头的年纪到 40 多岁的这段人生历程。尽管有无数的严肃文学评论家提醒我们,不要再把这部小说当作讽刺官僚斯大林主义的政治小说甚至社会文献、政治宣言来读,因为在这种类型小说的视角下,《玩笑》背后的文学性会被掩盖,但是我并不认为,即便从社会政治方面去解读,《玩笑》就只能被视作一本对斯大林主义的控诉书。米兰・昆德拉,与那个时代欧洲大陆的严肃文学家(抑或知识分子)一样,总有一种检视社会政治的冲动。他在《玩笑》中,其实是把共产主义运动和基督宗教设定为了一组矛盾,而非把斯大林主义和政治民主化设定为矛盾体。小说中描绘了许多传统宗教信仰与当时的政治实践之间的撕裂,表面上是后者反对着前者,而实际上却是后者模仿着前者。宗教审判所和受洗仪式变成了思想审查委员会和蹩脚的集体庆祝仪式,一切都变了,但一切又都没变。我认为,昆德拉在小说中把捷克斯洛伐克的共产主义运动与其基督教传统做对比,并不是以此去讽刺那个时期的政治运动,而是在探寻两者之间的共性。从写作手法上来,昆德拉让不同人物都以第一人称去表达观点,也是为了让读者能够从单一人物中抽离出来,体会到这其中的共性成分。从严肃文学的角度来说,米兰・昆德拉并不是在写那个特殊年代对人的改变,而是借那个年代去写人如何定义自我,如何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立自我是什么。他笔下那些年轻人的政治狂热,是年轻人找寻自我过程中的迷失。路德维克在落魄潦倒时追求露茜,他对自己境遇的不满,他内心的焦虑和他对另一个人的渴望,都在表现人在环境中重新定义自我的过程。路德维克是真心爱露茜吗?或者说路德维克有可能不爱上露茜吗?我觉得,米兰・昆德拉想要表达的,是人不可能脱离环境和境遇去说自己是怎样一个人,那才是不真实的幻想中的自己。小说中,路德维克在 20 多岁的年纪被迫离开大学去服役(“劳动改造”),之后想尽办法去 “征服” 露茜,以此来证明自己没有被打垮。整个那一章显得非常荒诞,但却非常有力量。读者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路德维克的内心冲动所制造的力量感,无论是悔恨、仇恨还是对命运的不甘;同样地,露茜的近乎无声的拒绝中更流露着一种不屈的力量感。荒诞,作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尤其是法语文学)的核心主题之一,背后潜藏着的是一种严肃的存在性,西西弗推动巨石如此,路德维克的反抗、征服、复仇亦是如此。而当二十年后的路德维克在复仇行动后,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复仇是多么失败,此时此刻,作品展现的不是荒谬,而是冷漠和无序,此时这个世界里有幸福,但却没有了正义,也并不严肃。处在荒谬中的人依然向往着某种正义,而冷漠和无序中的人走向的是毁灭。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米兰・昆德拉创作的《玩笑》是关于毁灭的,而非荒诞,书中人物都在用生命完成对毁灭的学习。因此,努力征服露茜的路德维克是荒诞的,而借埃莱娜向泽马內克复仇的路德维克,在放弃反抗后则是学会并最终走向了毁灭的。小说中其他人物,也在各自第一人称的叙述中完成了对毁灭的学习。初一开始读《玩笑》的过程中,我有一种感受:承认自己不特殊与希望自己越来越好并不矛盾,人在孩童时期才会无来由地觉得自己非常特殊,有命运的眷顾,随着对世界和人的了解越多,越会打消这种自己很特殊的幼稚念头,但人依然会努力变得更好,也期待自己越来越好,一个国家和民族也是这样。读完整部小说,我才意识到,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不是坦然接受自己的不特殊,而是放弃反抗,走入一种毁灭的幸福之中。另外,我认为,米兰・昆德拉在《玩笑》中还尝试延续了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就是理念世界的存在性问题,他通过埃莱娜这个角色,表达了他的思考。最后,说一说自己的阅读体验。就像米兰・昆德拉自己说的那样,这就是一部关于 “情爱” 的小说,这一点确是吸引我读下去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人物大段落反思自我及人生的过程中,不断穿插着一些令人心悸的故事情节,米兰・昆德拉的叙述技巧在他的处女作《玩笑》中就已展露。另外,小说中的几个人物在不同章节各自以第一人称出现,叙述自己所见的世界,这种手法并不新奇,但还是给了我极好的阅读体验,尤其是我一直希望能以第一人称出现一次的露茜,读到最后也没有出现。虽然期待落空了,但作品却更 “高级” 了 —— 这个与当时的政治运动几乎没有什么关联的人物,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路德维克和考茨卡中,谁对她的描述才是更真实的?她自己怎么看待自己,以及路德维克和考茨卡?这些问题读者永远无从知晓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露茜是一个话很少的人。在一个各路思想交锋且聒噪的年代里,最动人的,是一个话很少的人,而且,也只能如此。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玩笑》丨 出走半生,归来最好是中年几十年来,关于《玩笑》“反映历史”、“时代画像” 等等类似的讨论数不胜数,这的确是一部伟大作品的特性,但《玩笑》的伟大之处更在于它从个体的叙事出发映照出时代背景下的命运与人性,引领读者发现历史的荒诞性、个体命运的悲剧或喜剧都无可避免且没有意义时,又将历史弥散的光芒归还给了其中的个体。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阅读一本书的并不是抽象意义上的 “人”,而是一个个有生命有情感的 “人”,如果这份光芒没有照回到个体层面,人很容易迷失在那些抽象的失望中。因此,我也仅想从个体的层面去探讨《玩笑》带给我的思考。其一是人的蒙昧 —— 一个人究竟知道什么?由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与感受都无法脱离主观,生命似乎注定在偏见与误解中不断行进,那么我们真的有能力了解他人吗?他人之于自己,是否只是一种自我的反射?复调形式的叙事一直在无声地阐述这种蒙昧性:《玩笑》以路德维克、埃莱娜、雅洛斯拉夫、考茨卡四人分别以第一人称穿插进行叙事,我们由此得知每个人的故事和感受、同一段故事在不同叙述者眼里如何展开、每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其他叙述者对他的评价。其中有重合的 “事实” 部分,更有充满分歧的 “理解” 部分,分歧有时候甚至大到我们无法看清事实 —— 露茜的真相就像她本人一样被抹去了声音。我们会很悲哀地看到,再亲密的关系都充满误解,再确凿的事实也会被解读地面目全非,事情怎样全看叙事主体是谁。我想昆德拉正是看透了这种贯穿人类始终的蒙昧性,意识到历史也可能只是个玩笑。其二,如果说复调叙事强调了叙事者的差异性,那不同叙事导向的结局其实是在揭示同一个命题:中年后的如何获得自洽。为什么是中年呢?因为中年意味着一部分拥有和一部分失去。就像四个主人公一样,他们拥有整个青春时代的经历,同时也(在毫无知觉中)失去了青春赋予人的某些特权。路德维克的青春是矛盾又愤懑的,中年的他因蹉跎的命运失去了相信的能力;埃莱娜的青春是激情和昂扬的,中年的她失去了容貌和代表整个青春的丈夫的爱;雅洛斯拉夫的青春是得志的、活在理想中的,中年的他发现现实早已与他的理想背道而驰;考茨卡的青春是神圣的,中年的他终于开始怀疑自己的虔诚…… 无论在谁的故事里,我们都能发现这条影影绰绰的分水岭,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又完全对立开来。那么究竟要如何获得自洽呢?书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几乎可以称得上壮烈的不破不立。埃莱娜的爱情之梦被彻底摔碎,求死前下定决心如果能活下来也要变成 “轻佻” 的女人,这对她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因为她自始至终渴望着欲火。考茨卡回忆往事时审视到内在的欲望和软弱,他一直坚信不疑的神圣感开始松动,虽然考茨卡的叙述到这里就结束了,但 “觉察” 正是 “校正” 的第一步,考茨卡已经走上了精神重建之路。雅洛斯拉夫犯心脏病的结局跟他本人一样是彻底浪漫的,这也揭示了一种可能性,你可以 “破” 了之后不 “立”。路德维克在对整个青春的报复失败后,不无苦涩但是终于,卸下了青春的担子。于是我们看到他各个层面的自省和释怀,他终于发现自己对百般嫌弃的故乡满怀深情,终于发现他一直爱和相信着雅洛斯拉夫这个 “被人偷走的” 朋友,他在放下青春的时候,拥有了中年的新生。也许我们会迷失在世界中,我们认不清他人甚至认不清自己,但没关系,内心真正的渴望在阅历中会愈发清晰。出走半生,归来最好是中年,那些该放下的放下了,才有空间拿起自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哇哇大笑《玩笑》是米兰昆德拉的长篇处女作,用复调式的第一人称讲着几个人相关又发散的故事,随后戛然停在了这些粗粗细细故事线束的截剖面上,让读者恍然,原来作者至此已经毕其备述。如将主人公路德维克经历的一切称之为历史的玩笑,那实在是对个体命运的抛洒与不解。文末附的书评很有水平,作者弗朗索瓦・里卡尔堪称昆学家,他认为《玩笑》里的荒诞境遇是一种伴随毁灭的学习。是啊,悲剧往往都拘泥于天真,天真地以为世界有一成不变的信念,直到一厢情愿的幻灭。故事开端于一张被误读的明信片,但悲剧的根源不在此,而在于主人公无时不刻的受害者心理,那之后的每一次选择中他本都可以做出与那张明信片无关的更积极的选择,但他却永远只从自己的眼睛望向自己内心的愤懑,对人生的无常恨恨在心,对亲密的心灵耐心不足。可以说,是他自己选择背负着时代的历史蹒跚不前,放弃了可以随时开始重振生活的自在的心。不可否认,时代裹挟有时命运难违,也许不管怎样选择,结局都可能依然是过错与错过。但无论如何境由心生,从来没有什么是错付了,有的只是尽情。仰望星空,谁不曾迷茫,或许让人迷茫就是造物布星空于天穹的根本使命,谁不迷茫谁就辜负了这人间的灿烂星河。时过境迁之后,不妨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至少如果路德维克能打开心结这么想想的话,就不会陷入仇鄙的漩涡再行荒唐之事去伤及无辜了。中学刻奇跟风读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知所云一言蔽之:高考作文无效素材。十多年后再读昆德拉,这本《玩笑》也不好笑,但考虑到成年人就该多笑笑,于是哇哇大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开了玩笑,别当真凡是谈及当下的诺贝尔文学奖,其中最大的遗憾,就绕不开两人。一个是村上春树,而另一个就是米兰・昆德拉。尤其是米兰・昆德拉已经 93 岁了,估计他这辈子与诺奖就此别过了。而作为昆德拉出道的第一篇传世小说《玩笑》,里面充满了看似荒诞,却无比真实的情景。男主人公路德维克,本来是一名优秀的哲学人才,却因为被同学告密,而被迫滑向 “四类” 分子。原本已经触手可及的爱情,却在关键时刻失之交臂。之后,自以为已经通过给仇人 “戴绿帽子” 出口恶气时,却发现是对方故意仍掉的 “破鞋”。而这一切的造成,看似命运开的玩笑,其实都是特权制度的必然。原来我们不过是群提线木偶。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