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推理小说-从壶中来,到壶中去
可能又会有剧透,刷到的朋友们小心了这本小说的悬念在作者设计了一个围城,主人公没有办法分辨到底是在城外,还是在城内,同样的读者也无法分辨小说最后是作者与主人公的对话,类似于自白。提到这个悬念的由来 "庄生梦蝶",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作者表达的是否是 —— 人如何认识真实?小说开始给了一个极限的条件就是 "克莱因壶" 能完美的再现生活场景,人无法分辨(前提是需要参与者的输入),这就给哲学命题成立的条件 —— 人无法知道自己是否在虚假的梦中,因为梦即所见所得。主人公穿梭在游戏中,游戏中又层层嵌套,以至于无法分辨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生活,他每次选择可能都给了游戏以输入,随便变量的不断增加,真实性也就越来越高,可能最终主人公仍是在游戏中徘徊。我们是否也生活在自己的 "克莱因壶" 之中?我到底是真实的我,还是由我所受的教育,接触的观点,规则的限制组成的我,那如果是后者我还是真的我么?由一个小说去上升到这个问题,有点矫情。"盗梦空间"、"楚门的世界" 也是基于类似的观点,所以小说有趣,能把平常不去想的问题放到明面上去讨论,并且还整的津津有味。又想到《庄子》老先生很多观点还是蛮有小说价值的啊,比如子非鱼,这个点也可以推导出个小说来,类似于《三体》中三体人想法都毫无保留展现出来,这时候加入一个想法不被感知的主人公,由于主人公(变量)的加入,其他人的想法开始逐渐隐藏…… 啧啧啧,我这脑洞又堵不上了,话说,有没有以上类似题材的小说推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假作真时真亦假哲学上有个经典的话题叫 “缸中之脑”,由此可以引出最根本的灵魂之问:“我们感受的外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 没学过哲学的人可能认为这么问太奇葩了,从而更加坚定地认为哲学家都是疯子,然而,细想想,除了自己的知觉,我们真无法证明任何东西是真实存在的。 为什么在推理小说话题下讲哲学?因为这本《克莱因壶》的确极具哲学趣味。克莱因壶原本是一个几何概念,在本书是伊普西隆研发公司研发的一种游戏装置,你可以把他想成高端的 “VR 眼睛”,能让人身临其境的玩体感游戏,在虚拟世界中获得和现实世界一样的沉浸式体验。 本书的情节和人物关系比较简单,读起来不乱。主人公上杉彰彦被邀请和女二号梨纱一起参加克莱因壶的游戏测试,上杉总在游戏中听到 “快逃!” 的警告声(声音出自前任游戏测试员百濑)。没几天梨纱就神秘失踪了,上杉和梨纱的闺蜜七美一起寻找梨纱,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伊普西隆研发公司恐怖的计划...... 本书被讨论最多的是,结尾上杉割腕自杀时,到底是在游戏中还是在现实中。我认为那时上杉已经被困在游戏里,因为他割腕前一次进入游戏,就没有了百濑的警告声,说明研发公司在游戏中给他套了游戏。当然了,我水平低,资深读者还有很多论证,大家可以查一下,很烧脑,更烧脑的是,有人认为上杉早已被困在游戏中,连后面的调查过程都是虚拟的🤣真真假假,假作真时真亦假。这本书有无限可能啊,正如克莱因壶游戏一样。 你说,我们现在会不会就在克莱因壶里刷得到城邦呢?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8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克莱因壶!这本书读完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读完,这一切就像一场梦一样。越往后读,就越困惑,越茫然。我也成为壶里的人之一。分不清书籍内部和现实世界的分界线。这可能跟我读书全情投入的方式有关系。所以在看的时候我就尽情看,看完就直接忘掉它。如果我一直沉浸在情节中,我怕自己出不来。就像上杉彰彦一样。已经分不清壶内和壶外的生活。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上杉彰彦呢。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克莱因壶。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哪里都能走得通,哪里又都走不通。我们从这个世界中来,最后也长眠于这个世界中。这一生,就走不出这个壶。我在想意识到壶的存在的人,跟没有意识到壶的存在的人。两种人生有什么区别呢?再者意识到壶的人,可以回到没有意识的阶段吗?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世界是真的么?本书是一本三十年前出版的科幻推理小说,现在看起来居然没有一点的年代感。在三十年前看来应该是一本科幻为主的作品,推理过程并不困难,主要是对世界认知的讨论。感觉更像是作者借着推理的外壳,向你提出了一系列的哲学问题,世界是真的么?你如何判断真假?你的判断是对的么?
・
从结构上来看符合大多数推理小说的特点,以结尾的反转或出人意料结束。不过这本书的反转不是普通的推理否定。而是对于你推理的基石,事实的否定。这一招釜底抽薪用的实在是漂亮与高级。
・
全书语言平实,情节合理,除了名字比较特别外,读起来十分顺畅,往往是一口气看完。最可贵的地方是没有采用寻常推理小说常用的神秘技巧和恐怖气氛吸引读者,在推理小说里算是比较另类的一本。如果你是推理或者科幻小说迷的话,相信你一定会喜欢这部特殊的作品。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超前的想像 巧妙的构思在 30 多年前,就能把虚拟现实描绘的这样精确,每读到精妙处,都忍不住为作者的奇思妙想拍案叫绝,这是作者写作细腻的地方,而且用克莱因壶这个内外不分的的四维循环空间,把上杉是在游戏内还是游戏外的迷茫之境形象地比喻了出来,立意也很有趣味,在情节的推动上,环环相扣,用耳环、钥匙、名片等游戏采集信息时不可能穷进去的元素做为索引和破绽,吸引着读者跟着情节去追寻真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通篇读来,真的是有那种解迷语的成就感。唯一感到吐嘈的是,作者篇尾的解迷有点画蛇添足,也把结局的开放性封死了,而且用那个外星人做为 K2 项目的最后归属,不仅破坏了文章的整篇意境,也留下了许多圆不回来的 BUG,再就是前面说了那么多,上杉是否能从壶中出来,并不决定于上杉,而是决定于 K2 的游戏幕后者,最后竟然说上杉在游戏中自杀就在现实中 “活” 了过来,这是最大的败笔,只是为了配上那句唯美的句子 “从开始的时候开始,从结束的地方结束”,句子是有诗意了,可小说的诗意就因为这个硬伤而荡然无存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我们是否真的活在壶里?不朽的传奇之作,最顶级的娱乐作品,将 "娱乐" 的解释发挥到极致,定义 "超越时代" 的标准。无人能拒绝它的流畅度吸引力,可谓畅游于梦幻边境的阅读体验。1989 年的 VR 题材科幻推理,完全可用 "不可一世" 来形容它的前瞻性。极多人知道《盗梦空间》,而《克莱因壶》的诞生比他们更早,同时具备后来者只能仰望致敬的设定。崩坏到令人窒息纠结议论未果的结局是整个主题升华,彻底将世界观玩得团团转,犹如盘古开天地又绞为一团,握紧,然后使劲撒落绽放烟火,留给读者在合上书本之后冒险于脑海中自行浮游探秘,在绝望拷问的边缘华丽邂逅。故事是真实的吗?创作于 80 年代是真实的吗!作为三十年前的作品来说确实具有非常震撼的一面,比起推理更像是一部出彩的科幻小说,全程通读下来非常激动,就是被那个《解说》整懵了。感觉我好像看懂了又好像没看懂… 确实全文还存在着很多没有解释清楚的地方,作为一个开放式结局它确实太开放了… 或许活着的我们也像书中主角一样,迷迷糊糊存在于谜壶中,这个世界到底是真还是假?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停不下来难以置信这是 1989 年的作品,也太超前了!当然,脑洞极大的我在看到一半时基本已推理出了前因后果和发展脉络,甚至脑补出了恐怖片《万能钥匙》里的情节,会不会通过 Klein2 进行了灵魂互换(哈哈哈……)“克莱因壶” 壶内壶外的转换,虚实世界,现实与理想,有种蜜汁哲思。作为推理小说来说,从主人公进入壶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让人停不下来,想着一口气读完虽然末尾有一段看似番外的补充,但总觉得现实里莉沙已死,而上杉则永远生活在壶内再也没能醒来…… 番外是作者怕现实太过残酷而做的弥补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