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4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理解亦能胜任

    丹尼特先生的书非常难,但很颠覆,意识的产生不需被管理,哈哈达尔文的推理倒置,生物圈中所有可见的设计最终都来自无目的、无理解力的自然选择的副产品,这是一个变革性观点,心智也是适者生存,随机,共频,共振,意外的产物。无需问为什么,即无需问为了什么?怎么这样或者怎么来的,自由浮动是王道,可爱勇敢的瞪羚冲天一跳是何等自然无需自我理解,未来的智能亦是如此。被管惯了只会等答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生物之前的世界并不完全随机,它有类似于季节、昼夜、潮汐之类的宏观循环,以及在原子和分子层面上发生的化学循环。这些循环会探索化学可能性空间。一些部件被组合在一起,形成差异,循环会淘汰一些差异,保留另一些差异。经过漫长的岁月,保留下来的某些差异开始了越来越复杂的进程,最后导致了生命的出现。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好,值得推荐。

        另外也包括了很多像一位人创造出来的东西。小孩子不不仅能看得懂,而且能说出他在干什么?然后还能画出一些手抄报。什么的,我觉得这本书写的很好啊,在这本书里面我能改。收到,有很多东西。小白头有一丢丢 0.1% 是多的。然后在这个小细节里面,小朋友让小孩子也能煮的东西。这本书我非常的热烈推荐。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成长

          本书作者丹尼特用了三十万字的篇幅,综合了哲学、语言学、人工智能、进化生物与神经科学等各个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为我们解释了人类心智与认知活动的本质、起源与发展历程;虽然丹尼特提出的很多理论还处在假说阶段,但依旧不会损害这种全新思路所带来的启发性与前瞻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丹尼特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极大进步后,人类的命运,还是比较乐观的。简单总结来说,他的观点是,既然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更有效率地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复杂问题,这就等于为人类自身认知能力的发展,安上了加速前进的引擎:也就是说,把繁重的低层次认知工作,比如翻译、统计、数据收集与初级分析交给人工智能,而人类可以专注于所谓的 “核心智能” 工作,也就是通过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生长,推高人类心智的极限,重新定义人类文明未来的方向。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真正的危险不在于机器变得过于聪明后会篡夺我们作为命运的掌舵人的身份,而在于我们会高估最新的思考工具的理解力,过早地将远超其能力的控制权交给它们。即使我们允许核心智能和边缘智能的边界线变窄,但也有一些通过使其变得对每个人来说都清晰可见的方法来强化这条边界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超越基因之旅

                《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超越基因之旅这本书拿到手上就很纳闷,这名字起的也太怪气了,什么个意思?整了半天,其实就跟我们喜欢打游诗的韵脚要押韵,丹尼特老人家也是玩了一个谐音梗。英文原名当中的 “细菌” 和 “巴赫” 的打头音其实都是一样的,看来我们喜欢押的是尾音,他们喜欢押头音,挺有意思。按照这个逻辑,用语义翻译的话,那是不是我应该把这本书名翻译成中文,《从细胞到离骚,再回来》[偷笑]。尽管书名很怪气,但毕竟是丹尼特的鸿篇巨著,怎么的都得看看。他老人家以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的思想为基础,用大量的科学证据,对心智的各种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如果说老子的 “道可道 非常道” 和维特根斯坦的 “语言游戏论” 对语言符号的不完备性做了比较好的阐述。马克思对人做出了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的定义。那么丹尼特则跨界升华出了这样的观点 “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区别在于模因和基因的协同进化” 书内用生物进化的轴线,一路推演。大体分为三段,先是从细菌到智人段,心智主要由基因控制,以本能和行为模式的行为出现。关键词是 “无需理解亦能胜任”;然后是从智人到符号使用者,这一段人类发展出语言和符号,能够进行抽象思考和文化传播,从这儿就区别开人类和其他物种了;最后就是从符号使用者到巴赫,这个阶段人类创造了艺术、科学和技术,心智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段的主要推手是文化进化,文化模因是这一段性质演化的关键因素,语言、符号和文化使人类能够超越基因的限制,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学习和发展进化。最后我总结成一句话:文化模因叠加基因进化 心智涌现 超越单线程基因演化 ps. 推荐同步扩展看看这部科幻短片《爱、死亡和机器人》系列当中的《齐马蓝》(Zima Blue)这集。看完这本书,再重新看一看这部短片,身体上你会得到一种独特的体感。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书评

                  浪费时间是对生命的亵渎,但每当我拿起这本书,我都会觉得时间在为我停留。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哲学作品,更是一次对生命、对心智、对文化的深度探索。丹尼尔・丹尼特,这位被誉为 “下一个伯特兰・罗素” 的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在《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中,以他独特的逻辑学家型人格,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既宏观又微观的世界。他从一个简单的细菌开始,逐步引导我们走向巴赫那样复杂而丰富的人类心智。书中,丹尼特运用了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思想基础,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为我们揭示了心智演化的奥秘。他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从自然演化的角度,试图解释生命是如何一步步演化出像巴赫那样强大的人类心智的。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让我深感震撼,也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认知视角。丹尼特在书中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我们很容易因为感知到心灵与身体的截然不同,于是先入为主地把意识或心智看作一种神秘现象。但他告诉我们,拥有一种能力并且发挥出这种能力,并不需要以理解这种能力为前提。这种观点让我对心智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不仅仅是一部哲学作品,更是一部科学的探索之作。它让我对生命、对心智、对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这本书对于任何渴望了解心智的产生机制和工作方式的读者,都会是一次受益匪浅的阅读体验。读书是对自己最好的救赎。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自己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和深化。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答案和启示。让我们一起跟随丹尼特的脚步,从细菌到巴赫,再从巴赫回到细菌,探索生命的奥秘和心智的奇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者从第一人称认知世界的角度 由微小的原子推导到复杂的人工智能 并对未来人类发展趋势做了理性的分析 倾其毕生之学讲述从微观到宏观的宇宙叙事 语言浅显易懂 信息量却十分丰富 既适合儿童启蒙认知整个世界 又可以帮助热爱思考的成年人梳理逻辑启迪新知 实为当今信息爆炸时代不可多得的思想饕餮 如果有时间希望各位读者以三种不同的心境去反复阅读 敬畏之心 接纳之心 批判之心 相信每个深邃的灵魂都会有独特的收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现阶段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了一个进化发展的框架

                      这本书我给 5 颗星,丹尼尔・丹尼特确实值得在历史上留名,算得上智能时代的哲学家,通晓古今而且还懂技术的发展。这本书提出了一个人类心智进化的底层逻辑框架,在我来看这个也是 AI 发展尤其是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进化的底层逻辑,也许基于作者提出的假说,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就拥有自己的心智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宗师放大招

                        老爷子集几十年的修为与功力,终于放了一个大招,他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论证了人类的心智与意识并没有太多神秘之处,不过是生物演化和文化演化之下的产品罢了。对比宇宙里的其它事物,人类没有任何特殊或可骄傲的地方。这个做法堪比当年天文学家们对宗教与神学的各种说法的质疑科,只不过那时候科学家破除的是群体迷信,而这一次,丹内特老爷子是破除的每个人内心对自我个体的迷信与骄傲。他告诉我们心智产生并不神秘,而基于心智的意识与意志都是我们每个人的幻觉罢了。我们既不自由,也不伟大。在 AI 已经在决策与学识上超越大部分个体人类的事实面前,人类要接受 AI 早晚要超越整体人类的智慧,这像一瓢冷水,让我们一直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能卑微且客观看待自己。很赞的一本书,如果《生命 3.0》等书还是开脑洞讨论此类问题,那这本书已经开始严肃论证这些脑洞式的结论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解决该问题的第一步是达尔文的奇怪的推理倒置,即生物圈中所有可见的设计最终都来自无目的、无理解力的自然选择的副产品,这是一个变革性观点。心智不再被视为万物的根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启发性很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智进化的整个故事:通过巧妙运用达尔文基于自然选择的进化论,笼罩在人类智力和心灵之上的神秘性将会消失。从细菌、植物、动物,最后到达人类的科学文化艺术成就,哪怕是音乐天才巴赫都可以通过进化论来加以解释。假如丹尼特是正确的,那么人类的心灵或者心智就是自然进化的一个产品,而且只是一个中间产品。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