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关于《时间》,请阅读这本书!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学校的教育里缺失的是关于死亡的教育、关于财商的教育、关于性以及亲密关系的教育,结果遗漏了一项更重要的,那就是关于时间管理教育。关于时间这个概念,人类一直处于一个浅认知状态。从时间规划维度,我大概将其划分为以下十一个等级:一级水平:思考一天的规划(幼儿园或普通职员水平);二级水平:思考一周的规划(小学生或副科级领导水平);三级水平:思考一个月的规划(初中生或正科级领导水平);四级水平:思考一年的规划(高中生或副处级领导水平);五级水平:思考五年的规划(大学生或正处级领导水平);六级水平:思考十年的规划(硕士生或副厅级领导水平);七级水平:思考二十年规划(博士生或正厅级领导水平);八级水平:思考三十年规划(博士后或副部级领导水平);九级水平:思考五十年规划(副教授或正部级领导水平);十级水平:思考一百年的规划(教授水平、副国级干部);十一级水平:思考五百年的规划(两院院士水平、正国级领导);十二级水平:思考一千年的规划(顶级思想家、科学家水平、地球村村长级别);…… 从时间颗粒度划分:一级水平:时间按十年为单位利用(重复性劳作,周而复始,一成不变。农耕思维),也就是十年前是这样,十年后还是这样;二级水平:时间按一年为单位利用(听从领导安排,重复性工作,创新极少。职员思维);三级水平:时间按月为单位利用(部门经理思维,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四级水平:时间按周为单位利用(副经理思维,具有一定创新能力、一定的决断能力);四级水平:时间按天为单位利用(总经理思维,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决断能力、较强的规划能力);五级水平:时间按小时为单位利用(副董事长思维,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决断能力,较强的规划能力,较强的领导力);六级水平:时间按半小时为单位利用(董事长思维,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很强的决断能力,很强的规划能力,很强的领导能力,很强的战略部署能力);七级水平:时间按 10 分钟为单位利用(董事局主席思维,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极强的决断能力,极强的规划能力,极强的领导能力,极强的战略部署能力);八级水平:时间按 1 分钟为单位利用(神一样的存在,本书描述的柳比歇夫就是这样的存在);九级水平:时间按 1 秒钟为单位利用(上帝一样的存在,全知全能无敌的圣人)。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很大,并不能简单以职位或学历来进行粗暴的划分。例如:有的普通职员也拥有着神一般思想与时间管理能力。有的博士也有可能只是或者,活一天算一天的生活…… 上述的划分,并非科学统计得来,只能作为简单参考或玩味。话说回来,柳比歇夫用了 56 年的时间,无微不至地计划、利用了自己的时间,让自己在哲学、数学、生物学、昆虫学等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最令人折服的是,他 56 年如一日地记录了自己的时间利用,例如:今天几点起床、几点到几点写作、几点到几点休息、几点到几点见了谁、几点到几点看了戏剧表演、几点到几点看了什么书、几点到几点睡觉,每个月、每年还有清晰的统计表…… 他 “苦行僧” 般地记录着、分析着、享受着、驾驭着自己的时间直到离开这个世界。在这里,我还想尊称他为:时间学家!他是真正见过、拥抱过并亲吻过 “时间” 的人。相信他是幸福的!他用了 56 年的时间管理,为我们揭示了时间的真实面貌与本质。向他致敬!自此,我也有了对时间的理解与未来的规划。希望你也能够拥有这样能力,打开这本关于时间的书吧!
4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行文比较枯燥乏味柳比歇夫对于时间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他独创的 “时间统计法” 上。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对消耗时间的记录进行分析,以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时间利用状况,并养成管理自己时间的习惯。具体来说,柳比歇夫的时间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记录时间:柳比歇夫运用各种各样的耗时记录卡准确地记录时间耗费情况,保持时间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真实是指工作现场的记录,而不是补记的。准确是要求记录的误差不大于 15 分钟,否则记录就无使用价值。二。统计时间:每个月底,柳比歇夫都会把之前每天记录的工作时间加起来,进行分类统计,看看用于不同项目的时间比例有多大,并绘成图表。三。分析时间:通过分析,柳比歇夫可以了解自己在一定时间内能做什么,什么时间是最高效的,从而调整时间分配计划,消除时间浪费。四. 反馈时间:根据前一个阶段的工作,柳比歇夫会制定下一个阶段的工作计划,形成一套集时间记录、总结、规划一体的系统工作办法。柳比歇夫的时间控制方法不仅帮助他高效地完成了大量的工作,还使他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多彩。他能够定时去游泳、散步、旅游、看电影、听音乐会等,同时还写出了很多的著作和信件。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坚持和不断调整,柳比歇夫一共坚持了 56 年,每天都没有间断。这真的就是苦行僧了。😅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时间不是管理出来的人生短暂,仅有三万天,怎么度过值得思考,生命我们决定不了长度,我们可以拓展宽度和深度。本书作者通过时间统计法,让自己达到了不一样的人生高度,其实时间很难管理,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时间很容易流失,成为碎片,利用好碎片时间,统计好一天的时间,总结好一周一月一年时间,你会知道自己,最近一个月,干了什么,成了什么,还期待什么,会知道自己重点在哪里,突破口在哪里,接下来该怎么调整。通过这样统计分析时间的方法,来充分利用好每一点分钟,让时间不流失,可控制,达到真正的时间管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奇特的一生七年多前就知道柳比歇夫的《奇特的一生》,了解了一个皮毛,要做时间开销记录。直到三个多月前(104 天前)才正式开始,这执行能力我也是犹豫了好久才写出来的(大胆全网打脸自己)。我一直努力把记录变得好看一些😅😅😅然后最高记录有一天达到 13 小时十几分钟,然而就只有那一天做到了,大部分记录都在 10 个小时左右,平均为 10 小时 4 分。为此我不惜拼命压缩睡眠时间。。。但又时刻惦记着《我们为什么要睡觉》里睡眠的重要性,为此,尽量保证五个睡眠周期(410 分钟左右)的时间。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人家如此高效,还是每天睡 10 个小时的结果。。。我果然又陷入了另一个极端 —— 形式主义。我总在提醒自己,活在当下,可又对结果念念不忘。我其实很怀疑我这每天十个小时的记录的,我真的全然专注了吗?人家柳比歇夫都只能做到 5 个小时 29 分,但是人家是真的投入其中了。他这一生成就都在路上了,到达的里程碑反而没有那么亮眼,但是却依然过得精彩绝伦。道理两三句,践行万万难。所以,我真的需要一个榜样,去追随他的脚步。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把心思放在当下!从今日起,挤出记录里面的水分,认真对待记录下来的每一分钟。🌹学习如何生活和思考。人们似乎好不容易找到了这样一个人,他明白自己因何而活,为何而活🌹塞涅卡所说的:“我们的一大半生命花在了错误和坏的行为上,很大一部分在无所事事中流逝,几乎整个生命都没有用在该做的事情上。”🌹他热爱时间,珍重时间,从不把时间当成工具,而是把时间当成创造的条件。🌹关于柳比歇夫,永远不能说 “他成为”,而只能说 “他正在成为”。🌹道德不是循规蹈矩,而是克服与修炼。🌹几乎每个人都必然依靠某种牢靠的、绝对准确的东西。倘若没有绝对而完全的权威和信仰,即使是高智商的人也很难生存…… 对权威的追随并不是无意义的,它能够促使人的思维在特定方向增强,防止其散漫生长,就像给果树剪枝一样🌹一个从不犯错的人,等于从未尝试过自己的极限。🌹除去时间统计法,他还有以下几个原则:1. 不承担硬性任务;2. 不接受紧急任务;3. 一觉得累,立刻停下来休息;4. 保证充足睡眠,一天 10 小时;5. 将累人的工作与轻松的工作穿插进行。🌹少了那么点儿不管不顾、无所畏惧的冲劲。光有思虑还不够,还需要性格。🌹当幻想与灵感消失之际,创造能力也会随之退化。创造力需要发散,否则科学家就只剩下了对事实的追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5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时间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时间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一如矿藏、森林、湖泊。人类既有可能会合理利用它,也有可能会毁掉它。总有一天,小学里将会开设一门时间课程,教会孩子们像热爱大自然一样热爱时间,教会他们如何珍惜时间,寻找时间,开采时间。最重要的则是学会统计时间,对时间的利用情况加以总结。而柳比歇夫自然是理想的范例。主人公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也许没有功勋,却有着比功勋更可贵的 —— 度过很好的一生。这一生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外人眼中的奇特之处,在柳比歇夫看来恰恰是自然而然的。这是一个谜,一个秘密。或许,这正是理性的自然生活?这种自然性或许恰恰是最难达成的 —— 抓紧每一秒钟去生活,让每一秒钟拥有意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如果可以打100颗星那就给他打100颗践行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已经有五年,越来越有感觉它对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最开始我也不喜欢这本书感觉很枯燥也感觉柳比歇夫很刻板,他过着非常人的生活。直到我自己跟随当代版的柳比歇夫,也就是我的老师剑飞开始从柳比歇夫所用的时间记录开始实践后开始慢慢懂了他一点乃至更多。我很庆幸我的生命在 2018 年至今有了非常详尽的记录,即便我还没有像柳比歇夫那样一丝不苟的分析但我已然感受到了时间记录对我来说的意义和价值。我知道我的有生之年都会被记录,客观、有依据。我也变成了柳比歇夫那样的老古董但我觉得很快乐。因为我感受到我的生命时间的流动以及它所富有的极大的创造力。正是这样的创造力让我不断进步,把写作从梦想变成了一本真的会上市的书,甚至还有了写多本书的能力。如果没有时间记录,便无法衡量我是如何在写作上积累的,当然,其他事情也是一样。比如,我做了多少次产检,与医生交流了多少分钟生下了一个孩子;我练习了多少语写才有了面对高层侃侃而谈的能力。时间记录了一切,它不一定是一万小时,而它对于个体来说一定有一个质变的时间点,它确实记录下来了,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和分析的话。因此,只有加以分析的记录才最有用,这一点我还需要改进。最后还是要真诚的感谢时间统计法的祖师爷柳比歇夫,也要感谢我的老师剑飞,是你们带我走向了用时间衡量自我的道路。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