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在《李商隐十五日谈》出版之际

    (成稿于 2022.8)两周前,出版人何老师告诉我《李商隐十五日谈》已下了印厂,今日便听闻它将不日上架了。心中很感慨,也实在为它高兴。与《所思不远》不同,《十五日谈》的创作没有在公众号或我个人任何的其他平台中露过面。它从无至有,从雏形走到成稿,从头至尾只有我和寥寥几位朋友陪伴,从未曾见过外人 —— 如古墓中的小龙女,如桃花源里的避秦民。这让我忧心:离开我身畔,它能有多大的能力去面对一个全未接触过的世界。这本小书从策划到出版说不上很顺利,曾两经转托,在时间上同步见证了人间最艰难的三年,能如约出版实在不易。是以如今在它即将面世时,我想写下一点我们间的回忆,聊以壮行。写它的决心下在我 2020 年生日那天中午。此前因余世存老师《己亥》一书与我相识的编辑文雯姐约我见面,说起在策划一套与李商隐相关的文创产品:有诗集点校、有无题诗集字帖、有抄诗花笺,还会附一套讲解课程,她想邀我去做最后一项。课程这样的表述令我很踟蹰,因我以为自己并没有一个合适的学术身份去占据一张讲席 —— 哪怕只是虚拟的。但文雯姐劝我说,声音或文字都只是思考的载体,而思考要经过自己的重审,总需要一个凝固的状态。她诚恳地答应我,变成课程只是一步前因,未来产品做完后,她会亲自设计,将之成书。彼时书架上浙古寄来的《所思不远》墨香犹聚,许多读者经微博、公众号或各种其他渠道传递来的回应正深深浅浅地滋养着它,令我对一个 “凝固” 的实体有了信心,于是再三确认将 “讲” 改为 “谈” 后,我应允了这个邀请。因主策划者对义山诗的定位在 “传情”,文雯姐的公司原计划要在去年的情人节上市这件产品,我也遂依照这样的节奏去安排了自己的后续写作。事实上,在此之前,我从未用过临界时间的概念束缚过自己的输出节奏,按工作习惯逐日排了一下写作计划我才发现,这是一场有氧转无氧的狂奔 ——《所思不远》我前前后后写了将近三年,而《十五日谈》完成九万字初稿,则只用了不到三个月。那段时间我每天晚上九点半会准时坐在电脑前开始写作,直至凌晨,一时一分不能浪费,连出差也不曾停歇。为保证进度,我每完成一章都会立刻发送给文雯姐,等她第二天早晨回复的 “鲜花” 或 “握手” 表情包,确认自己在稳步行进 —— 回想起来,那实在是一段急行军般的输出过程,对健康的消耗也在后两年分明地显现了出来,但不得不说,过程虽然粗粝而艰苦,却也很令人上瘾 —— 瘾头可能恰恰便来源于这样集中的输出节奏。事实上,这本书的最终成稿已较我动笔前所列提纲有了很大差异,写第一篇时,我也全然不知它会长成现在的样子。与《所思不远》和他日另册宋人小书那般不疾不徐的线性延展不同,《十五日谈》的创作时间被极大压缩,思考也便随之如地壳重叠般挤压一处,这意味着除横向铺陈外,纵向的腾踏也必然同时趋生:当一种倾诉与另一种倾诉被时间交叠,它们原有的动能便必要向碰撞里去博索一条新的生路,旋而催发出预设之外的第三种、甚至第无数种倾诉来。在这个过程中,每种倾诉不断形成新的张力与碰撞,它们互相影响,也互相交融。这种聚变的魅力,是我所习惯的细水长流式写作所不会触发的。没有公号读者的陪伴与反馈,那几个月我的写作很是寂寞,一日与好友云衣聊起,兴致来时,便发她看了一些。文稿前几节不得不涉及接受史、人物生平、交集圈云云科普,那并非我所擅长,写着也觉艰难,我恐看来无聊,就只先发了诗作鉴赏部分,及她索要其他,方半推半就将前文一并奉上。云衣读文当然比我写来快得多,于是存稿告罄后,很快成了你追我赶、两三日一更新的单向连载,也枝枝蔓蔓引出许多衍生交流。交稿前我郑重地问了一次她的意见,她则坦率地表示颇有所得,且每一篇 —— 包括一些我自认为浅显的段落也是整场漫谈所不可或缺的。她说: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姿态,少掉任何一部分,都会损失一些重要的信息。这反馈当然平复了我的担心,但同时也印证了我的感受:身体直觉总比套路理论更可依赖,也正以此,如此高速而近乎无暇反应的写作节奏,反而催生出了更为合度的结构。这个苛刻的交稿日,倒让我的大脑在紧张状态中偶遇了一个自在和自洽的时间场。后续的推进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虽然文雯姐团队中的每位朋友都对我的稿件给予了极热忱的肯定。文创产品毕竟涉及多方的工作,时间当然不易统筹,我也便在等待录课的过程中继续开始细细地重新修改这套文稿。快速的写作能带来很多想法和方向,但同时不能避免的是表达不够谨细 —— 即使这本书基于口语表述,并不能期待文采,但线条总是要精准肯定,不能带着毛刺。第一次大修中,许多不及沉降的念头在语言表层的失序渐次浮现,为了调整这些失序,我少不得要把每句话都拎出来重描一遍。这过程大抵断续耗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如此堪堪磨完一遍,文雯姐便开始和我约录课的时间了 —— 这是去年 4 月前后的事。经这样一番大改,我对文字的肌理不再心虚,但对其变成声音的效果还是没有把握。幸而好友瓦罐听闻,自告奋勇说愿意在录制前帮我再看一遍,让这套文稿能尽量在转化成语声时减少对内容的折损。瓦罐本是专事此类稿件审核的专家,他非常清楚文字稿和口语逐字稿之间细微的分别,也对听者的接受效果有极清晰的画像能力 —— 据说以此常把手里的作者审到叫苦不迭,却又心悦诚服,是以请他把过关,我当然便更放心。基于交情和信任,瓦罐对这套文稿很上心,他大概用一天一篇的速度完成了《十五日谈》的审阅,也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抛除一些操作层面的调整,我感触更深的还是他在语言层面的建议。瓦罐说:无论是讲述,还是出版,我都建议你在虚词使用上再克制些,表述尽量更直接。你看似总在害怕冒犯旁人,说什么都带着小心,文字就难免丧失力度。好文字当然要美,但更要自信。以你的内容质量,也没有必要时刻保持着这样的犹豫谨慎。十几年的朋友是能看出问题表象下的心理底色的。事实上,文字上蜿蜒回转的风格,正基于我犹疑怯懦的口语习惯,这底色当然还是骨子里的不自信,以及对与世界深度遭遇的恐惧 —— 我颇享受和自我的碰撞、和古人的碰撞、和无数有趣灵魂的碰撞,但我害怕真实可触的世界。在心理层面,我于这种胆怯深切自知,但它对文字的影响却是这次瓦罐点出后我才意识到。和他聊过后,我尽力删掉了很多不必要而多少带着自我保护底色的虚词,也平展了大量用来掩盖态度的技巧 —— 他看了十五天,而这次修改,我大概又花了近一个月。五月中旬,我依约去文雯姐的公司完成为期两天的录音。公司担忧听者无法理解,要求在音频录制删掉了其中李贺一章与写宗教与诗歌关系的两章,又加了一部分导论 —— 这部分增删,在书中又原原本本地调了回来。录音之于我并不完全是体力劳动,虽然那过程确实很费嗓子,但真正将文字带回到口头后,我感受到了更肯定的表达带给心灵的安抚。在文雯姐办公室,我看到了那套产品的雏形:很漂亮的礼盒,据闻出于名家设计,每一样物事都精美有韵致。这同时,我也切身感受到了出版业的艰难。文雯姐闲时与我聊起许多实际的行业窘境,有经济上的、有规则上的、有环境上的,而最终它们都会切实反落回每个实际耕耘其间的人身上。大约又过了三四个月,盯完了这套产品全套设计流程的文雯姐歉然告诉我,她将不得不离开这个行业,从事另一种能暂时解决生活困境的工作,但她依然记着与我的约定。文雯姐恐自己离职后图书的出版流程被耽搁,在征得原公司同意后,另寻了一位信任的出版人朋友接手这套稿子 —— 这位出版人便是胡杨文化的何崇吉老师。何老师是个果断利落的人,看过稿子不几天,他即刻表示确认愿意策划出版,到见面又不过几周功夫,他已在许多细节上都有了很具前瞻的构想。见到何老师是去年 11 月,不多时,他发来了长安出版社审过稿件后待确认的问题,并提醒我要找人写一篇序。序是诗友兼前辈天台作的。天台诗笔沉雄,思力精捷,为人却促狭擅谑,很爱捉弄人,不过,活泼锋锐底下仍有难掩的热忱 —— 作为成名甚早的诗人,天台待人极厚,序虽如例嬉笑诙谐着,却也真下了死力在夸,令我甚觉惭愧:这夸奖中当然首先基于他对勤奋的鼓励和与我的私交,但另一方面也存着他对后学的寄望:他希望有人能在古今割裂的断层里,得体而清楚地用中国人的视角和语言,讲好中国的故事。是的,不是作诗学批评或著文学史,是守好讲述者和被讲述者之间调和的氛围,只老老实实地用中国人的口吻讲好故事。天台在序尾简短回忆了我们十几年前的初见也是唯一一次见面,并带着偏心地将彼时的我比作小郭襄 —— 实则襄儿出场的风陵渡本就很适合用作形容读这本书的氛围:一些不曾谋面的人,被偶然同困在一个小小的渡口,大家闲来无事围聚火边,热烈烈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江湖中事。他们口中的传说当然不见得完全符合真实,但究竟当一朝雪尽船行,他们再次各奔前程后,或者都会因为这个七嘴八舌拼凑出来的故事变成一个稍不一样些的人 —— 其中最甚者,当然就是郭襄。这可能也是这本小薄书的意义。回忆到这里才觉得该说说这本书了。当然我自己去说,怎样都难免偏心。何老师对书的每处设计都倾注了许多心血,样书掂在手里很精致舒服。它不厚,兼之写得很口语,应该可以挺快看完,但我觉得翻过前面两回科普,往后也不妨看得懒些慢些。它不全面,也带着我的强烈主观,以此,读者面对它时,最好心里也存个另样的定见,然后任其随着我的漫话变得柔和,也或更坚固 —— 碰触和变化,正是我所坚持的 “谈” 的意义。我以后可能还会写些东西,也可能不,但无论如何,我想《十五日谈》对于我来说都会是非常特别的一件成品。受限于身体状况,我应该很难再让自己进入那样狼狈艰苦又生机勃勃的写作状态了,正如每次浓厚的谈兴都只会在人生中出现一回。比起其中的种种观点,我更珍惜那段奇迹般的时光,而现在,这段时光终于要汇入洪大的时流里了。尾音消失在空中,世界已不同。希望会是好的不同。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李商隐十五日谈》李商隐为何如此神秘?又如此令人惋惜?他的诗为何如此难懂,晦涩,充满生僻的典故?有哪些话不能说,不敢说?环境和性格决定命运。天生的才气,抵不过时局的混乱;远大的理想,怎奈时态的炎凉;苦闷却成不了绝世的孤作;也只留下 “心有灵犀一点通” 的惆怅。追仙,隐世,还有那夹在中间的百口莫辩。明明有机会,却造化弄人;明明很深爱,却同床异梦;明明为理想,却两头嫌弃。借酒消愁,愁更愁。寻仙问道不知路,梦中庄周蝶梦中。看不懂是不是也算朦胧美,管他是皇帝老儿,还是十万天兵,管他是柴米油盐,还是暮雪春风。我们只要觉得美,只要感觉有共情,只要还有诗再唱和,我想应该也就足够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李商隐在他那个历史环境中,在哪个时态潮流中,选择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窗口,来表达自己彰显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巴山夜雨》是我小时候学的一首诗,诗中的深情令人难忘;初中阅读《红楼梦》,记得黛玉说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心中一惊;后来又听郦波品千古情诗,熊逸讲唐诗,都是音频课,且这么多作家作品,李商隐的诗只能拿出一小部分,切片似的观察赏析,然而华美的意向,迷离的情愫,多元的解读令人欲罢不能。今天这本小书以讲稿的形式,每日一讲,从李商隐的时代、身世、情感,到其诗作的美学内涵以及宗教对其创作的影响都有深入浅出的讲解。“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李让眉的《李商隐十五日谈》来得恰逢其时 —— 暑假,阅读好时光,一口气读完,真有美餐一顿的舒畅,感谢得到电子书!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