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35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脑中挥之不去的,究竟是什么?

    从小到大,不同的阶段,我们脑中总会不同的挥之不去的问题。


    小时候,或许是 “我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有打雷、闪电和下雨?”“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长大了,或许变成了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能不迷茫?”“什么叫成功?”
    更大一些,我们开始思考那些更深刻的问题了。“人类为什么会有爱情?”“那么多原始人,都是我们的祖先吗?”…… 而这些,恰在这本书中能找到答案。
    看这本书,理由太多了:
    1、非常喜欢卓克老师的课程,也喜欢卓克老师本人;
    2、好奇心很强,想知道这 20 个问题为啥挥之不去;
    3、想拥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从卓克老师的回答中学到点 “不一样的方法”;
    4、想看清伪科学长什么样子;
    5、单纯就想看看科普书,涨涨知识
    ……
    那么,这本不厚的书,值得被你翻阅,甚至可以带到地铁上,没事儿拿出来看几眼。
    看完我们脑中或许有更多挥之不去的问题了,那是好事,好奇心、求知欲和质疑精神,让我们愿意推开更多的门去寻找答案。
    我们脑中挥之不去的,究竟是什么?
    是我们从未停止的思考、探索、追求科学与真相、求知与践行啊!
    既然如此,和这本书相伴同行吧!
    我有幸在得到首届 423 破万卷节成为这本书的领读人,而若你能看到我的文字,也同样是有缘。
    那就,翻开看看吧!

      1
      8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科学不能解释很多问题,但能被科学解释的问题一定是靠谱的。

      科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要想说清楚,解释起来就会很复杂。卓老板厉害之处在于用简单的话语表达专业的知识。本书一共 7 万多字,几个小时就能看完。书中的 20 个问题大部分都跟生活相关,当作生活指导也可。推荐阅读,从中你能感受到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我节选几个给大家看看一、人类为何有爱情?因为一个人没办法育儿所以才需要两个人。而想要维持两个人在一起,爱情是基础。二、专家能品尝出葡萄酒的好坏吗?答案是不能,大部分人买酒买的是标签,是品牌。酒与酒之间的区别实际上是分不出来的。三、转基因三文鱼是一场阴谋吗?别什么事都往阴谋论上靠,这样做人很累的。四、为什么会堵车?运力有上限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有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都可能导致一场交通拥堵。五、为什么净化器上的 PM2.5 数值不准?因为想测准有成本,而且净化器关键是净化空气。在大多数应用场景,对 PM2.5 的要求很低,所以即便测不准也无伤大雅。

        2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用科学的思维去👀问题,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第一篇:人类为何会有爱情?想知道在科学思维下会做如何解释?那就自己去阅读咯~哈哈哈哈哈 🤪🤪🤪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相信科学,保持求知欲,保持进取心

          本书读完给我最大的感悟是我们看待事情不能只从事情的表面上看,有时候我们的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可能是某个特定情况下为我们 “刻意准备” 的,我们无法进行真正的辨别。科学思维强调:(一)质疑精神(尽可能地减少假设前提,无必要,勿增实体)(二)逻辑精神(全局性的看待因果关系)(三)探索精神(知行合一,不断认知)(四)实证精神(来自现实的可重复的真实证据)科学决策包含四个步骤:第一步,看清自己有哪些选项。一般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陷入狭隘思维,没有给自己足够多的选项,甚至根本没有选项,我们要做的是主动给自己增加选项。具体的方法有比较机会成本、寻找亮点和并列选择。第二步,分析选项,也就是评估每个选项的优劣。怎么做到冷静客观地分析选项呢?设立反对派、站在远处看选项和验证基础比率。第三步,做出选择,系统分析之后选出一个相对最好的。其实好不好都是相对的,要学会尊重自己的价值观,要捋清楚对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最好时不时反省一下自己的价值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第四步,管理预期,决策后要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一个心理准备。这个环节里,我们可以用小剂量现实去验证假设,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还可以通过 “事前验尸” 的方法,强迫大脑思考极限情况来延展感知能力。 我们在做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未来,还要考虑所有可能事件的影响,密切关注哪些事件可能发生、哪些事件不太可能发生的概率;科学思维给我们的认知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使直觉在形式主义推理铺设的大道上自由驰骋。同样,科学思维是一种思辨,在不确定性中找寻到尽可能多的可能,人生也是一样,找到自己的风格,不断学习,找寻你成功最佳的时机,那么你就有可能达到顶点,相反你就可能一落千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脑中那些挥之不去的问题

            虽然对囚禁生活不满,但没有几个犯人真的想要越狱。肉体上的越狱如此,精神上的越狱也是一样。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说服一个习惯被 “囚禁” 的人和你一起 “越狱”。本书是卓老板的第一本书,从写作手法上看,与喜马拉雅、得到等平台上的专栏差不多,性情中人,胜在技巧之上。所谓技巧之上,就是真诚。本书提到的诸多问题,确切地说,应该是卓老板脑中那些挥之不去问题,他试图带着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这些问题,在很多人来看,并没有思考的必要,也不是什么挥之不去的。而这恰恰就是本书所要倡导的思维方式:科学思考而不是思辨式思考,理性分析而不是冲动型判断。每个试图自圆其说,给世界一个解释的人,都应该试着去了解什么是科学思考。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才是挥之不去的感觉。本书评分:5 星,强烈推荐每个路过的人看一看,如果可以,还想再加一颗星,给作者的诚意。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趣的好书

              人类出生时脑容量只有成熟大脑的 23%,平均 22 岁大脑发育结束。人类 15 岁时就性成熟了,也就是已经发育到可以交配了,但还要再等 7 年来完善他们在社会合作中要掌握的各种技巧和知识。相比之下,黑猩猩在出生时脑部已经发育了 80%,1 岁时脑部完全发育成熟,10 岁性成熟。人类硕大的大脑还拖累了母亲,幼儿不能等大脑发育完全,就要从产道中出来,出生后还要经历 12 年的照顾,母亲才能完全放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真相,你原来如此有趣

                用科学思维,带你一探究竟。 这本书讲什么呢?讲你生活中常见的,但一时半会,或左思右想也琢磨不出来的问题。 当我们面对怎么也想不出答案的问题时,我们会倾向于逃避它。我们的好奇心早已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磨殆尽。然而,当有人问我们这些问题时,特别是孩子闪着明亮亮的大眼睛,向他们心中 “万能” 的我们发问时,我们却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想想那个场景,是多么令人尴尬! 这些问题都有用吗?那要看你怎么定义 “有用” 了。有的人认为能满足好奇心的,就是有用;有的则认为生活中能用上的,才算有用。知道了现象背后的原理,你就能多一个科学的视角,破除一些伪科学的说法,看透一些忽悠的成分,发现科学的有趣之处。让科学为我所用,才是终极的 “有用”。 比如,为了环保,大家都提倡电动汽车。但很多人都认为,电动汽车用的电不还是来自化石燃料吗?只不过是把污染往前推了一步,对环保有什么帮助?卓克老师用详细的数据,从汽油车和电动车的发动机效率对比,让你直观地感受到,汽油车的浪费是多么惊人,而电动车的能耗,简直不值一提。转基因三文鱼,科学家是怎样做到从基因、繁殖,从饲养的环境等方面,隔绝了其对种群、对生态的破坏。书中对转基因三文鱼的安全性所做的论述,详细到令人发指。如果你喜欢红酒,你可能会经常看一些 “专家、教授” 的 “真知灼见”,各种形容词和听不懂的术语满天飞。你肯定发现了,当然是越贵的酒口感越好了。不过,等等,他们有没有 “看价下菜碟”?如果是的话,给我一份价格表,我也能瞬间让你云里雾里。还有,老虎怎样在绿色背景下隐身?难道它变色了不成? 好了,不说了。你还是自己去探索吧。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科学思考方法的养成

                  本书分享了两个科学思维的习惯:一个是拒绝思辨式思考,我们应该紧扣事实证据做逻辑推理,这样得到的结论才更加有理有据。还有一个是要排除情感因素去思考,把自己的主观感受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去。除了拒绝思辨式思考,抑制情感冲动思考外,书里还有其他类型的科学思考方式,比如认识数学的重要性,用工程师的视角看问题,用演化的观点理解现状,每一个都有详细的例子,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找原书来看看。今天的世界文明很大程度上是 1500 年到 2000 年前,由不同的宗教信仰结成的不同利益团体,形成的格局。而我猜 2000 年后世界文明格局就不以宗教为区分的基础了。很可能会以不同科学结论来区分,这个分歧也许不比今天小,但他们一定有一个更基本的共识:认同科学思考方式和科学方法。《我们脑中那些挥之不去的问题》就是这样一本启发你科学思考的书,是一本可以让思想更现代化的书。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科学视角只是众多视角中的一种,它最大的作用是帮你高效积累知识,因为经过核实和订正的内容是最不容易推翻的。科学是一种思考方式和纠错机制,它包含 500 年来那些尚未被证伪的具体知识。这本书提及了很多科学知识,也渗透了不少科学视角的观察,可以算一种用科学视角看世界的示范。在生活中,用这种视角可以过滤掉很多垃圾信息,它们有的是纯粹赚取流量的短视频,更有一些是骗局。用这种视角看待历史人文领域时,那些和数学规律相吻合的,那些体现着演化特征的,那些证据清晰推理严密的,那些排除了主观情绪影响的,那些不强说理由的内容都会被你首先挑出来阅读。而这些往往也是学术主流最认可的高质量内容。这种特别的阅读 “品味” 会很快把你牵往某一个领域的学术主流方向,客观上就达到了高效积累知识的结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不然你永远活在迷信之中

                      我记得有一次,家里暖气漏水了。地上铺的地热,地热上是地板,暖气水渗入地板,把地板泡湿了。暖气修好以后,为了让地上的水尽快干,我妈把屋里的窗户都打开了。因为她坚信,只有让湿气都跑出去,地板才能干。当时是东北的十月份,无风,天气略显寒冷,尤其天黑以后。我和我妈解释,影响水份蒸发的因素只有三个:温度、水表面的空气流动程度,以及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从来就没有空气湿度这一条,更何况东北秋冬的空气也是很干燥的,远远达不到湿度的饱和。现在开着窗户,屋里温度低,地热也发挥不了作用;而且没有风。我们能利用的因素都不能排上用场,地上的水自然干的慢。


                      我妈不信我说的这些,窗户一直开到晚上。果不其然,地板还是湿的,几乎没有任何干的迹象。最后还是我撒个娇,说,妈我冷了,她才同意关上窗户。关上以后,屋里的温度上来了,没多一会儿,地板就干了。
                      你看,有个科学的思维,多么重要。
                      卓老板在这本书里,讲了 20 个我们容易误解的问题。而且讲解的通俗易懂。核心思想就是,我们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来解读日常的现象,用科学的方法来怀疑人云亦云的事物。
                      简单举几个例子。
                      1. 激活锂电池需要三充三放吗?

                      很多销售人员,甚至产品的书名书上都说了要三充三放才能激活产品里的锂电池。事实上完全没必要。三充三放是针对以前的镍镉电池的,现在锂电池的激活都是在工厂里完成的,一般家里是没有这个条件的。如果锂电池没激活,三充三放也没有用。

                      适当了解一下产品的原理,你就会明白很多。甚至比厂家还了解这个他们自己的产品。
                      2. 葡萄酒的好坏有那么明显吗?

                      Robert Hodgson 做过一个实验,在加州的每年的葡萄酒大赛中,对于品酒的评委做一些品酒流程上的改变。相同的酒,用同样的杯子,在不告知评委这些是相同的酒的前提下,端上来三次,让评委品评。这个实验持续了七八年,结果每年只有 10% 的评委可以对同一种酒保持一致的评价。而这 10% 的评委,在其它年份里,又没有这种一致的表现。也就是说,能精准品酒的评委,第二年又不准了。这充分说明了,品酒师的话,基本没有可信度。

                      其实这里有一个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叫 “双盲实验”。只要对品酒师多做几次双盲实验,就可以分辨出来他们到底有没有品酒的能力了。

                      3. 空气净化器是不是越贵越好?
                      空气净化器分两种,一种是滤网式的,另外一种是静电式的。滤网式的,就比较便宜,但是得经常换滤芯,当然,滤芯也要钱。静电式的,不用换滤芯,但是容易产生臭氧。臭氧处理不好,对人体的害处比 PM2.5 还大。而能解决好臭氧问题的静电式净化器,都比较贵。所以,你就可以判断,什么样的价格买什么类型的净化器了。

                      而不管是哪一种空气净化器,自带的传感器对 PM2.5 的检测都不太准。但是检测 PM2.5 很准的仪器又非常贵,不仅一般家庭承担不起,而且若非专业人士,也不太会用。这就是一种成本和功能的权衡。所以,不要过分在意家用空气净化器上 PM2.5 的数值。担心 PM2.5 去的不干净,就一直开着好了。大多数产品都有静音功能。
                      结尾我还要说,即使有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在说服别人的时候,也不见得要直截了当的说出具体的原因。因为,如果对方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他和你就不在同一频率上,你说的再对,对于他来说只是噪音。而且,他的认知被你推翻的时候,他会觉得受到了冒犯,就会不自觉的反驳你,并且更加坚定了他自己错误的想法。就好像,我和我妈解释水蒸发的三因素,就不如直接告诉她 “我冷了” 来的管用。因为她不关心科学,但是她关心我。
                      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如果你的认知被颠覆,不要急于在思想上对抗。就算你不关心科学,但是你绝对关心你的财物、你自己以及家人和朋友的生活质量。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科学视角

                        超级棒的一本书!俺觉得吧,用全书的最后一段话做书评就挺合适 —— 科学视角只是众多视角中的一种,它最大的作用是帮你高效积累知识,因为经过核实和订正的内容是最不容易推翻的。19 世纪初曾经出现过一个词:科学主义。这是一个偏贬义的词,它把一切事物都理解成机械式的、公式化的,认为只要测量准确,就可以无所不知。科学主义的兴起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密切相关。由科学引发的财富和自信心的爆棚让很多人太过自信。但这种心态是对科学的错误理解,它代表不了科学。科学是一种思考方式和纠错机制,它包含 500 年来那些尚未被证伪的具体知识。这本书提及了很多科学知识,也渗透了不少科学视角的观察,可以算一种用科学视角看世界的示范。在生活中,用这种视角可以过滤掉很多垃圾信息,它们有的是纯粹赚取流量的短视频,更有一些是骗局。用这种视角看待历史人文领域时,那些和数学规律相吻合的,那些体现着演化特征的,那些证据清晰推理严密的,那些排除了主观情绪影响的,那些不强说理由的内容都会被你首先挑出来阅读。而这些往往也是学术主流最认可的高质量内容。这种特别的阅读 “品味” 会很快把你牵往某一个领域的学术主流方向,客观上就达到了高效积累知识的结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科学思维

                          卓老板的这本处女作针对 20 个常见问题,从科学思维的角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近孩子三岁了,开始问一些特别的问题,比如白天月亮去哪里了,为什么树叶绿了。卓老板这本书虽然只有 20 个问题,不能回答所有的问题,但是给了一种回答问题的方式,科学思维。你沿着这个方向去回答孩子的问题,可能孩子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或者你也无法说清,但是起码不用去编故事骗孩子。等孩子大了不会有一种受骗的感觉。・我小时候一直想不明白火是什么。问过我爸他说是一种元素,后来上了高中发现并不是,直到听了卓老板的科学思维课才明白了火究竟是什么。我一直在想如果当时能有人告诉我该多好。・希望卓老板能每年一本出个系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就是科學精神!

                            這本書裡面的知識雖然大部分都看過,但卻沒有這麼系統的解讀。關於地球生命的演變,能量和時間這個方面了解得更清楚了。對於愛情,一對一的配偶關係的由來也有了更加全面的看法。這是從古至今延續生命的必要條件,因為雄性不想辛苦養育長大的是別人的孩子,雌性又沒有能力獨立養大自己的孩子,所以就產生了一對一的配偶關係。但古人實在活不長久,配偶易死,改嫁就變得很容易了。現代的社會生活導致女性有能力獨立養育孩子,男女接觸頻繁,誘惑眾多,出軌行為簡直就是非常難以控制了。理解了之後,對待愛情和婚姻的看法會再多一些理性層面的思考。這是一本開闊視野的書籍,推薦給想要提昇認知的朋友拜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脑中那些挥之不去的问题》作者:卓克关键词:双盲实验、秩序、科普 1、这是一本科普书籍,作者通过自己多年来对于各个领域科普知识的研究,为我们解开了 20 个在我们脑中挥之不去的难题。在一篇科普短文后面,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解读版,通过阅读解读的内容,让我们更容易理解那些生涩的知识。2、比如,作者就给我们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了人类为什么会有爱情,通过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知识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为世人的依据,通过制度的设计和行为习惯的改变才可以解决大城市堵车的问题等等。3、我觉得这本书好玩的地方就在于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让我们养成科学思考问题的习惯,作者说,真正的科学是获取具体知识的方法加上具体知识的总和,这种科学思维能够让我们更加理性的去分析身边发生的事情,推荐阅读。金句:在有充足双盲实验证据的领域,承认自己的感觉是不可靠的,是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最大差异之一。建议分类【科学力】阅读难度:5/10 推荐指数:7/10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人不能只学科学知识,还要学科学思维

                                了解科学,既要了解科学知识,同样也要了解科学思维。一个人科学素养的高低,并不能仅仅只看这个人掌握的科学知识的多寡。如果一个人分不清观点和事实,不懂什么是证据什么是故事,不知道要用统计的眼光看现象,分不清因果性和相关性,不了解基本的逻辑规则,把类比和推演混为一谈,分辨不出信源的可靠性,对举证责任没有概念,不晓得科学共同体到底是怎么回事,把哲学思辨也当成科学思考,大谈西方的科学不能评判东方的经验,不要迷信科学、唯科学论等等,那么,他掌握再多的科学知识,总体的科学素养依然是不够的。


                                卓克的这本书就是一本非常好的既讲科学知识,也讲科学思维的书。我们从这本书中不仅能获得科学知识,还能获得这些知识背后的逻辑推理和实证过程。非常值得一读,诚挚推荐给大家。

                                  4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尝试用五分钟速刷了一本书,只看自己感兴趣的。现在脑子里只剩下这几个点:关联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爱情的产生与延续后代有关;对于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一般要相信科学共同体的结论;科学解释不了一些归属于复杂系统的东西;阴谋论之所以更容易传播,是因为相信它的门槛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压力不大的科普书

                                    推荐看看,全书不到八万字,讲了二十个问题,有些熟悉,有些不大熟悉。个人认为学习重心应放在学习作者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上。书中体现出的作者所拥有的理性、严谨作风,很对胃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生活中需要有科学思维

                                      本书通过对 20 篇短文的阶段,让我们能够了解如何把科学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从而来对他人的观点能够有自己的判断。有很多观点貌似很有道理,但是通过运用简单的科学研究的方式,例如双盲测试,统计学知识。本书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大问题,例如人类的祖先,星体是否有生命,地球变暖还是变冷,大问题的论证运用的其实恰恰都是基本的科学方法和科学原理。有一些科学的思维,有自己的判断逻辑,这样才能够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认识,科学不是一门课,需要在生活中经常去使用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书名很干货

                                        1. 卓克老师一个妙人 2. 书中内容就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看起来很过瘾 3. 总之就是看就对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两个科学思维的习惯。一个是拒绝思辨式思考,我们应该紧扣事实证据做逻辑推理,这样得到的结论才更加有理有据。还有一个是要排除情感因素去思考,把自己的主观感受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去。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