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2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丝丝入扣,大师是永远的大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说,哪部小说对女性有着深刻的警醒作用,我想《包法利夫人》可以算作是一个。《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的作者是福楼拜,出生于法国卢昂一个传统医生家庭。因为擅长刻画该年代的市民阶层,被称为 “现代小说” 的鼻祖,即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近代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李健吾先生曾说:司汤达深刻,巴尔扎克伟大,但是福楼拜完美。这部小说在 1857 年曾引发了著名的出版官司,罪名是 “冒犯公共道德” 和 “亵渎宗教”,幸而最终被宣判无罪,小说解禁,成为畅销书。这部小说内容很简单,就是一个家境尚可的女孩子,受到过一定的正统教育,读过一些浪漫派的书,成年后嫁给了一名不太有生活情趣的乡镇医生,于是,女孩内心有了躁动,先后成为了一位风月老手与一位年轻书记员的情人。为了取悦情人,她不惜挥霍丈夫的财产,还借了高利贷,后来情人对她厌倦了,她被高利贷追债,最后服毒自尽。如果我们仅仅是看故事表面,觉得就是讲了一个 “淫妇” 通奸偷情,自食恶果的故事,那就没有看透作者的本意。我们能从这部小说感受到什么?1、作者福楼拜想通过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巴黎之外的生活状态,那是个单调、狭隘、闭塞的世界,容不得人们对高尚理想、幸福生活的追求,而一些欺世盗名的伪君子,却能无往不胜、游刃有余。2、关于 “包法利主义”,即:人所具有的把自己设想成另一个样子的能力”。简言之,形容一个人总是不切实际、想入非非。当今世界的人们对明星、对有钱人的崇拜,也是 “包法利主义” 的一种变形,即:对奢侈生活的向往和追求。3、在女性利益得不到保证的年代里,女性的生活出路非常的 “窄”,要么放弃自我,安分守己做男性的附庸,要么成为男性的玩物。在电影《包法利夫人》开场婚礼一段,就能看出那个时代女性的无奈。镜头细致展现了女主人公穿上层层叠叠的礼服的过程,暗示着,她的婚后生活将在重重束缚中度过。到了丈夫家的当晚,需要宽衣解带,她甚至无法自己将衣服脱去,需要在丈夫的帮助下完成,这个镜头同样暗示着,那个年代女性连最基本的自由都需要仰仗男性给予。4、生活理念、思想意识不同步的男女勉强生活在一起,对于彼此都是一种悲剧。女主人公渴望浪漫的、富有的、有激情的生活,男主人公却是平庸、安于现状、不解风情,总是逃避现实的人。在生活中,这位男主人公也没有真正把妻子放在心里重要的地方,很多时候,竟然是他一手促成了妻子的婚外情。5、包法利夫人,这位最有争议的女性形象,她对浪漫主义文化的接受来自阅读,来自大众媒体,她对美好生活不切实际的幻想,导致了她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不甘。但她又不具备改变现实生活的能力,最终走向毁灭。6、包法利先生,平庸、迟钝、安于现状、不解风情,却不乏善心,他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困在狭小的生活空间,害怕面对真相,没有立场,最终也是选择了死亡。7、故事中的商人勒侯,属于认清现实,鼓励消费,诱骗纯真的商界高手,他是浪漫幻想的推波助澜者,而他非常清楚商业的真相,就如现在很多人在宣扬所谓的潮流风向,让众多女性盲目地,在医美、化妆品、服装、包包、饰品上不断地过渡消费。8、包法利夫人的两位情人(罗多尔夫和莱昂),都属于玩弄女性的渣男,在包法利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都拒绝了她的请求,导致了她的自杀。很多人看完这部小说,会非常鄙视女主人公,认为她的死罪有应得。如果读者只是止于对故事表面的理解,那就是没有真正体会到福楼拜想表达的意思。判断一件事,要了解这件事发生的背景;判断一个人,要了解这个人的过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想要幸福,你得有必要的现实感

        我读《包法利夫人》夏尔・包法利并不是一个聪明人,福楼拜在书的开头,描写少年时的夏尔・包法利时,就用很直白的语言向我们介绍这位有些木讷的少年,福楼拜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把一个怯懦的,呆板的,还有些可怜的少年介绍给我们。 去做个医生,也不是他自己的选择,那是他母亲的想法,他也就顺从地去读那些自己也不明白的医学书。 遇到艾玛时,也没有表现出多么强烈的追求和爱慕,只是心里想念着。 而艾玛,好像从来都是从各种书籍中获取自己的想法。 婚后,包法利先生觉得自己得到了幸福,而包法利夫人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象中的爱情。 日子还是照常过,只不过包法利夫人的情绪却越来越封装在自己的内心,包法利先生继续发挥着自己的木讷,怯懦,呆板,他沉浸在自己的小安稳中,而包法利夫人则为内心的情绪无人能应,而苦恼。 书的第一部分结束在艾玛患上了神经功能症,于是他们搬家,希望通过换换环境来改善健康。 在新的地方,艾玛遇到了两个曾经短暂能满足她对爱情的想象的男人,一个是罗多尔夫,一个是年轻人莱昂。 艾玛在当情妇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也和她的老公的推波助澜分不开。 第一次是艾玛心情不好, 作老公的对妻子爱爱爱不完,但又不知道怎么才能让艾玛开心,于是就把妻子交给罗多尔夫,一个大帅哥,让他带着她去骑马,只要妻子高兴起来, 开心起来就好,可她因为另一个男人而产生的兴致,只能让自己丈夫显得更加不顺眼。他们解决问题,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途径,总是要从外界求帮助,还把自己彻底摘得干干净净的,让自己和妻子的快乐一点交集都没有,悲哀!而第二次,则是去鲁昂看演出, 丈夫居然把妻子独自留给一个白面书生,让他们一起去看戏。我想起王庚和陆小曼的婚姻。 本来郎才女貌,在外人看来是美满的婚姻,但陆小曼要浪漫爱情, 王庚更是务实,两人在感情上越走越远。 不过王庚作为陆军少将,钱是不少,还经得起陆小曼的庞大开销。 王庚爱陆小曼,但却把让爱人开心这件事情交给了徐志摩去做,都知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王庚先生把陪伴的任务推给别人, 只把女神放在心里, 女神本神放在哪里,王先生也不计较,到最后,也不得不大度地和爱妻分手,看她与徐志摩大诗人走到一起。 要爱情,但不能在理想王国中爱,那样陷于幻想的爱,只能让自己一次次失望,一次次崩溃。 从心理健康上分析, 艾玛明显就是缺乏现实感。都说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有多好,但从艾玛的例子看,只看书,不看人,让自己活在戏里,是多可怕。 人,想要幸福,最好还是要更多关注现实中的内容,在现实中找到让自己内心充盈的东西。其实钱就是一种很好的让我们和现实建立联系的东西 —— 能看到人们的需求,能提供产品去满足人们的需求,以此来挣钱;懂得生活中钱生钱的方法,用合理的方法去增加自己的财富,这也是建立自己的现实感的方式,如果只是想着花钱去买买买,以此来填充内心的空虚和无力,像包法利夫人那样,回避眼前的麻烦和烦恼,总有一天,清算会来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舔狗不得“house”

          包法利夫人出轨的原因源于对生活和爱情不切实际的幻想,并且把生活的不如意归咎到丈夫的软弱和无能上,渴望其他人的出现能满足她对爱情的幻想和填满精神的空虚,先是罗多尔夫,再是莱昂,从希望到失望绝望,再到对灵另一个人重新燃起希望,最后陷入可悲的结局。人和事物都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注定了它承载不了我们对爱情的无限期望。如果一位的去追求这些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注定会失望。包法利夫人的结局是可悲的,但却不值得同情。如果她长得再普通,或者丑陋点,受到的诱惑和勾引就会少些,不过小说更讽刺的是,包法利夫人的每次出轨都是在丈夫的 “建议” 下促成的,先是骑马,再到后面留在城里看喜剧,去学钢琴。。。这个可怜的男人,活的就像是一条 “舔狗”,竭尽所能的爱着爱玛,为了她不惜和母亲决裂,可惜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妻子的爱。如果没有遇到包法利夫人,他的一生可能会平平淡淡的度过,会是一个好丈夫好儿子,一个乡里颇受尊敬的医生,可惜对包法利夫人没有原则的爱,让自己陷入了深渊,最后这个老实人成为包法利夫人虚荣和堕落最大的受害者。失去了妻子,失去了目前,失去了房子,失去了一切。。。所以说,爱情不过是生活的屁,折磨着别人也折磨着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王庚的选择,逃离烂泥潭

            《包法利夫人》作者福楼拜是法国十九世纪中后叶重要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为现实主义写作流派提供了重要的范本和原动力,以对小说技艺精益求精闻名于西方近代文学史,同时也因为擅长刻画该年代的市民阶层,被称为 “现代小说” 的鼻祖。《包法利夫人》的婚外恋题材虽然卑微琐细,但展现的法国布尔乔亚阶层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烛照了一百多年来现代人的幽深隐微的内心,福楼拜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今天在全世界大城小镇街道上行走的每一个人,也许心中都住着一个包法利夫人。2016 年,冯小刚导演《我不是潘金莲》,而英文片名竟然译成了 I Am Not Madame Bovary ,直译就是:我不是包法利夫人。潘金莲和包法利夫人是不是一回事,但这个标签本身,也多少能看出本书在全世界读者和影迷心中的影响力。同时代的文学批评家将福楼拜的写作比作 “操作解剖刀”,一位画家据此绘就了一幅享誉后世的漫画:解剖桌前的福楼拜一手持放大镜,一手抓着叉了一颗血淋淋心脏的手术刀,背后的台子上躺着一具女性躯体。医学、生理学从十九世纪起,成了现代社会的显学,这个现象背后是对科学、进步这些观念的普遍信仰,作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往往被人们脑补成一种医患关系,社会患了病,需要作家来会诊,分析病情,开出药方予以诊治,这也成了我们理解十九世纪文学现实主义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爱玛对浪漫主义文化的接受来自阅读,受制于她的幻想,而她的幻想基于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假设,一方面她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她认为自己生活的那个世界、那个地域总是乏味、单调而悲哀的,而她订阅的杂志上的巴黎才是她心心念念要前往的乐土,比起男权视角下面貌单一的荡妇潘金莲,包法利夫人的形象更加立体,蕴藏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包法利医生平庸,迟钝,安于现状、不解风情,却又不乏良善之心,爱玛到临终前都不能原谅他,将自己不断下沉的命运归咎于当初认识了这个无能的丈夫。但是包法利几乎是全程以德报怨,于爱玛的放浪形骸,包法利与其说是不能知晓,倒不如说不愿知晓。一辈子困在他个人的狭小空间里,活生生的乃至血淋淋的现实是他不堪忍受的。从这个角度看,爱玛和包法利都是与现实绝缘的人,前者习惯于把琐屑、细小的东西想象得无比宏大,而后者却可以对所有清晰可辨的脉络视而不见,事实一进入他的视野,便失去了立场,模糊成一片。福楼拜以 “药剂师新进膺获了荣誉十字勋章” 结尾,语调极具反讽。与爱玛和包法利相反,他们都是认清现实、适应时代需求的,他们鼓励消费,诱骗纯真。他们是浪漫幻想的助推者,自己却不会真正陷入泥坑。药剂师、时装店老板、莱昂和罗多尔夫这些人并没有亲手杀死包法利夫妇,手上却都间接沾上了他们的血。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