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3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修行的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自述,法师深信因果,身逢末法乱世,不能匡扶正义,治国安邦,投身佛门,持修最严格自律的南山律宗,63 岁安然圆寂,被尊为律宗十一世祖师。现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有一个很古怪的现象,就是经济越繁荣,普通人的感受越差。老一辈不解,对比 40 年前,现在普通人都比过去的大多数人衣食住行都好太多了,但是为何现代人的幸福感非常糟糕呢?这就是叫 “丰富性悖论”。资源越丰富,对普通人越不利,但对少数人越有利。比如说,食品越丰富,少数人因为有各种选择,所以吃得更健康,体型越好,但是普通人呢?食品越丰富,肥胖的可能性越大。信息也是一样。信息越丰富,普通人在信息垃圾中就越是难以自拔,但是也总有少数人能够在丰富的信息中找到更多的机会,丰腴的社会 “取” 会被淹没,要学习 “舍”,这时候更应该向弘一法师学习,懂得舍弃和不取,放下固守的执着心。寡欲故静,有主则虚。“寡欲” 就是少欲,和佛家所讲的 “清心” 是一个意思,但程度有所不同,“清心” 有种超凡脱俗的意味,世俗人难以做到,“寡欲” 却是可以做到的。人心不静,往往是因为欲望太多。佛教不是宗教,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律宗更是一种修心,按照法师的要求,现在刷手机的和尚都属于红尘未了的。一念花开,一念花落。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5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弘一法师:从容淡定过一生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443 本)#2023 年精读作家(50)《从容淡定过一生》大家好!今天阅读李叔同的第一本作品《从容淡定过一生》,走近弘一法师李叔同,让他用佛思禅语解读现实人生,帮助我们解决人生的困惑与苦恼。如今,我们身处喧哗浮躁的现代社会,从容淡定过一生的梦想是那么遥远,或许你已经遗失了生命里那份曾经纯净的初心,或许你依然在紧张忙乱的节奏中寻找自我。本书从李叔同 “初到世间的慨叹” 出发,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遇到精神出生地时的兴奋和在艺海畅游的乐趣,惊讶于他在南闽十年间精神世界的脱胎换骨,同时从李叔同与丰子恺的诗信交流中,体会师徒情深。2、精彩内容:①弘一法师的过往民国初期,我来到杭州虎跑寺进行断食修炼,并于此间感悟到佛教的思想境界,于是便受具足戒,从此成为一介 “比丘”,与孤灯、佛像、经书终日相伴。如果谈到我为何要选择在他人看来正是声名鹊起、该激流勇进的时候出家,我自己也说不太清楚,但我记得导致我出家决心的是我的朋友夏丏尊,他对我讲了一件事。他说他在一本日本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绝食修行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身心进行更新,从而达到除旧换新、改恶向善的目的,使人生出伟大的精神力量。我并不想去昭告天下,我为啥出家。因为每个人做事有每个人的原则、兴趣、方式、方法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这些本就是永远不会相同的,就是说了他人也不会理解,所以干脆不说,慢慢他人就会淡忘的。至于我当时的心境,我想更多的是为了追求一种更高、更理想的方式,以教化自己和世人!诸位要晓得:我的性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常常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善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一个人如果事情做完满了,那么这个人就会心满意足,洋洋得意,反而增长他贡高我慢的念头,生出种种的过失来!所以还是不去希望完满的好!②惜福 “惜” 是爱惜,“福” 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 “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我记得从前小孩子的时候,我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是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 “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习” 是练习,“劳” 是劳动。现在讲讲习劳的事情:诸位请看看自己的身体,上有两手,下有两脚,这原为劳动而生的。若不将它运用习劳,不但有负两手两脚,就是对于身体也一定有害无益。换句话说:若常常劳动,身体必定康健。而且我们要晓得:劳动原是人类本分上的事,不惟我们寻常出家人要练习劳动,即使到了佛的地位,也要常常劳动才行,现在我且讲讲佛的劳动的故事。“尊” 是尊重,“自尊” 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可是人都喜欢人家尊重我,而不知我自己尊重自己;不知道要想人家尊重自己,必须从我自己尊重自己做起。怎样尊重自己呢?就是自己时时想着:我当做一个伟大的人,做一个了不起的人。比如我们想做一位清净的高僧吧,就拿《高僧传》来读,看他们怎样行,我也怎样行,所谓:“彼既丈夫我亦尔。”③人生宇宙之所以然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做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若专修净土法门者,尤应先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若发此心者,自无此误会。破除世间一切谬见,而与以正见。破除世间一切迷信,而与以正信。破除世间一切恶行,而与以正行。破除世间一切幻觉,而与以正觉。包括世间各教各学之长处,而补其不足。广被一切众生之机,而无所遗漏。若佛法则不然,譬如明眼人能亲见全象,十分清楚,与前所谓盲人摸象者迥然不同。因佛法须亲证 “真如”,了无所疑,决不同哲学家之虚妄测度也。何谓 “真如” 之意义?真真实实,平等一如,无妄情,无偏执,离于意想分别,即是哲学家所欲了知之宇宙万有之真相及本体也。夫哲学家欲发明宇宙万有之真相及本体,其志诚为可嘉。第太无方法,致罔废心力而终不能达到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容淡定过一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弘一法师从容一生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