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把记录作为一种方法
一直想找到一个捷径和方法,有效整理信息。看完这本书,我想可能永远找不到那样一个有效整理信息的通用化方法,但是有几条原则是可以借鉴的。第一,随时记录,需要养成记录的习惯,降低记录的难度。无论是这本书里提倡的一元化笔记本,还是卡片笔记,还是说用实体笔记本,抑或是用现在的 APP 进行记录,记录本身应该是一件非常值得提倡的事情,生活中的点滴值得被记录。第二,不需要过分整理,整理和分类本身就是需要时间成本的,其实普通人最节省时间的做法就是不整理。万维钢老师有一次在精英日课中提到,普通人不应该整理文件,文件按照新旧往上堆叠,定期清理旧的文件即可。虽然不需要刻意整理,但是建立索引和标签是值得做的。第三,需要定期回顾笔记,笔记的一大意义就是每一段时间后可以翻出来回顾,并在笔记和笔记之间找到连接,或者在老的笔记中获得启发和灵感,产生新的想法,这是一种有效的知识生产方式,可以让我们充分利用自己的笔记。笔记没有捷径,记录本身充满意义,需要的是长期坚持。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带我们亲历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知识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已经确定,以及肯定的成了现在我们时代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碎片化,信息爆炸,需要在关联信息中顺藤摸瓜,抽丝剥茧,都对信息整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实,无论在读书中,还是踏上社会,大家都有这个体会了,有效整理信息,是启动创意,产生新 idea,甚至是把工作往前推进的先决条件。学会这个技能,可以一直用到老,说实话,都不用说启动新 idea,只能够快速,有条理的把有效信息分门别类,已经超过了很多人。工作上带过小弟的都懂。这本日本畅销书《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是快速学会这个技能的一本书,作者写了两本书,一本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一本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就靠这两个技能,闻名日本,打下很大一片天地。所以,这两个技能是相当有用的。总之,会有效整理信息,现代社会必备,这本 how to 的书秉承日本的一贯风格,系统,详细,可操作性强,手把手教。很简单很有用,还不会的可以看看。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作者:奥野宣之关键词:一元笔记、索引、极简日志 1、这本书里介绍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笔记法则:只是用一个笔记本,所以笔记全都记录在上面。这样当你想再次阅读和加工的时候,会发现所有领导都在上面,只需要重构就能变为自己的知识。2、一元笔记的核心是要做好知识管理,尤其是记录内容的索引,如果不能及时搜索到所需知识的话,这就是一个失败的笔记。3、作者本人记录了几十年的一元笔记,出的很多本书都是来自这些笔记的思考。个人觉得这种笔记重在平时积累,想尝试的可以买来看看。金句:从再寻常不过的事物中,挖掘有趣、值得一谈的东西,这便是好点子的来源。建议分类【学习力】阅读难度:1/10 推荐指数:7/10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记录即生活,重建情境,触发回忆今年最有启发的一句话是:像管理金融资产一样,管理你的知识资产。最近我在尝试各种不同的笔记软件,寻找合适的知识管理工具。正好看到得到推荐 flomo。于是就尝试了 flomo,然后认真阅读了产品手册。flomo 开发者少楠在产品手册推荐了本书,他开发 flomo 的部分理念就源自本书。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通过重建情境来帮助我们记忆。作者会把咖啡厅的纸杯垫贴在笔记本里,这就让他能够通过这个杯垫,回想起那个下午,那个咖啡馆,那杯咖啡的香味,由此想到他和朋友交谈的内容。所有的这些感官,都是非常重要的记忆线索。如果我们只用文字去记录,这些线索就全部丢失了。另外就是记录那些能够触发自己情绪的事情。情绪也是最好的记忆索引。只用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瓶胶水,记录自己的生活。这是最简单的记笔记方法。但这又是最容易坚持下来,最有效果的方法。记笔记,宜简不宜繁。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写,就是目标,因为写,所以思考。多动手,思考才会有深度。生活日记,让记忆不在模糊,不只是记住难过的事,更多是亲眼看到自己曾经的努力和辛苦,即便没有任何结果,曾经的努力也会成为自己内心的支柱。在上班途中,你可以记下对昨晚看的电影的感想或会议中不经意间冒出的想法,也可以把杂志上时尚服饰的图片贴在笔记本上,无须根据重要程度来区分对待,无论什么事都可以轻松地收录在笔记本上。工作中的创意、读过的书的摘要和感想、报纸和杂志剪报、他人的留言贴、信件和明信片、名片、出席会议或参加培训时的记录、打印的邮件和文件、对电影的记录、私人日记、用完的票据等纪念纸张…… 你要做的,是把所有这些可以纳入笔记本的内容都放进一册笔记本中。总之,什么都不要考虑,尽管记下来即可。将《创意的生成》一书中提到的获取创意的过程,以自己的方法整合成以下 5 个步骤。步骤 1:收集 —— 积累常识与作为研究课题的知识步骤 2:咀嚼 —— 阅读、回想、深入思考积累的信息步骤 3:发酵 —— 脱离课题,在潜意识层面思考步骤 4:顿悟 —— 创意的诞生,突然之间惊呼 “明白了!”“找到了!” 步骤 5:具体化 —— 将创意化为成果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记笔记也需要技巧回想我自己的人生历程,或许是我见识有限,但是大概率我们所受的教育中还真没有过关于如何做好笔记的课程。这本书恰好补齐了这个缺陷。这本书的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给读者提供一份实用的笔记方法。通读完本书,我有三点收获。一是坚持记录。作者说不能为思而写,而是要为写而思。这是本书的核心观点,在作者看来,需要秉持这种观点,我们才能够把记笔记给坚持下来。不能坚持记笔记,再好的方法也无用。这是底层逻辑。二是要有次序。在作者看来,记录次序比按照不同内容进行记录更为重要。因为,这会降低我们记录的压力感。作者强调 “一元化”,也就是不分主题,在一个笔记本上记下所有内容。同时还要做好索引。这才是我们日后用好笔记的前提与基础。三是活用标识。比如说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缩写用语。还比如说用符号来指代事实与自己的思考。比如说,作者建议用 “O” 来指代自己看到的事实,用 “★” 来指代自己的思考。这三点收获,给我的启发很大。我不禁想到了 FLOMO 这个轻量笔记软件。我也是在用 FLOMO 来做自己的日常记录。FLOMO 的一个很好用的功能,便是标签。我可以用 FLOMO 记下我的所思所想,同时用标签来做好索引。当然,用笔记录,是一种电子时代都不落伍的方式。相对于智能记录设备,手写更能够刺激大脑。这本书非常适合快读。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提高笔记水准。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很有趣的笔记方式小红书浏览的时候被种草的一本书。思路比较直接了当,通过固定本子,不固定内容,来减少动笔的心理障碍。就好像如果准备运动,可以先把运动服换上,万一想运动了可以直接开始。简报 / 贴纸等,就是正常的手帐思路,可以记录生活,也可以记录工作,就是所有的一切都在一个随身携带的本子上。一元笔记本带来的就是检索难的问题。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包括:写日期,不同日期直接可 --x--x-- 线条分隔加标签。比如吃饭固定写 E,图书馆固定 TSK 之类的。在回顾的时候通过标签来看,有点像分类 tag 加封口标签。外接的标签纸来做区分,很多博主分享的看书方法里面都会提到写卡片,重点信息以卡片的形式做二次整合写索引索引 EXCEL 化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试了一下,真的好用最好的整理就是不整理,把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东西一股脑放到一个箱子里。这是书中提到的一个理念。读过这本书,我发现一元化的笔记,省去了我费尽脑筋找到分类的麻烦,按照顺序拿起就写,增加了我记笔记的可能性。有的时候真的会因为在脑子里想想这件事,应该记在哪个类别里就耗尽了全部精力,以至于放弃了记笔记这件事。另外,作者任何事都可以记得理念,也鼓励我敞开了记笔记的门扉。记笔记之前,要再三思考这件事,是不是值得记下来?时间久了,就会让自己,在记笔记这件事上生成极大的阻力,管他三七二十一,什么事都记下来,人生倒也是痛快。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一元化笔记这本书主要讲什么?就像书名里所说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包括使用笔记 1 本自由地搜集信息,完成信息整合 2,进行知识生产 3。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一种叫做 “一元化笔记法 4” 的笔记法,也是作者使用多年,记录上白本笔记的方法。“知识生产” 一词是什么意思?知识生产即产出新信息。我们通常认为,这里所说的 “知识生产” 指的是人们通过脑力劳动创造出新信息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所指广泛,包括智慧、思想、念头、新闻报道和口头叙述,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东西也可被归入信息。总之,简单来说,所谓的知识生产是让大脑运转起来,用人们知晓的形式提出某些新的事物 —— 信息。—— 梅棹忠夫 5,《知识生产的技术》,岩波新书日本人开始呼吁重视知识生产活动,是从通常所说的制造业开始陷入低迷的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的。上面引用的中文书名应该是《智识的生产技术》 里面提到一种卡片写作的方法,叫京大卡。德鲁克也提到过对知识进行管理,或者知识型人要进行自我管理,但我还没搞清楚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另外,这本书出版的年份,2008 年初版(2013 年再版)跟我第一次听到 “知识焦虑” 这个词的时间差不多,大概 08 年 09 年那会,各种知识管理技术应运而生,知识太多了,传统的分类整理已经应付不来。知识生产技术在应用中为何存在这么多缺陷呢?原因是,以大量分类整理 6 为基础的体系太过复杂。作者说:从理论上说,或许 “利用分类整理的方法可以活用信息”,但对多数人来说,实际情况却是 “都怪分类整理,让我无法活用信息”。也就是,分类本身的难度已经超过了知识本身。任何人都可以掌握的是何种技术呢?这就是本书要介绍的 “一元化笔记法 4”。就是不要分类,全记在一个本子上的方法。平时按时间线将感兴趣的所有信息都保存在一册笔记本中。因为在且只在这一本中,无论想找什么,翻阅这个笔记本都可以找到。通过反复翻阅,不断激发灵感,之前搜集到的信息,就能作为知识生产的素材而灵活使用 7。一元化笔记法的优点是什么?① 简洁而简单,不会造成混乱② 可以无压力地持续使用③ 自由度高,能够随意调整稍微解释一下就是,记录的时候阻力小,不需要想这东西是什么类别,需要记在哪之类,反正就一个本子,记上去就行了,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想找的时候反正也是这个本子,顶多就是多翻几页的事情,不存在找不到这一说。没有分类,就不会出错。用作者的话,因为这东西,它从一开始就浑身漏洞。反而可以达到上面的三条优点呢~一元化笔记法进行知识生产的流程是什么?第一步,把东西一股脑记在一个本子上。第二步,翻开这个本子,回顾一下,激发灵感,拿来再生产。具体要纳入哪些信息呢?任何你感兴趣的信息。而不是你觉得 “可能有用” 的信息,如果搜集可能有用的信息,有两个问题,信息类似,信息无趣无法激发灵感再生产。所以,一定要选你觉得有意思,引发你兴趣的东西。这种类似的标准也出现在近藤麻理惠的整理术,留下让你 “怦然心动” 的东西,以及 GTD 方法,把引起你注意的事情通通写下来。我再加上一条,已经不知出处,那就是读书的时候,尽管扫过去,如果有抓住你注意力的东西跳出来,那么就该仔细读一下,其它的都大概扫过去就行了。相信直觉,没抓住注意的,很可能是你现阶段搞不明白的,或者至少是不能轻易搞明白的,或者再退一步说,就算能搞明白,也没什么兴趣搞明白。总结一句,就是交给直觉,搜集感兴趣的东西,它们自然是围绕固定主题出现的,而不是随机的,它们可以通过你相连,只是,当时你还说不清楚。一元化笔记法的三条规则规则 1 一元化 规则 2 时序化 规则 3 索引化一元化就是记一个本上,时序化就是按时间挨个记就行,索引化是之后整理使用过程中添加书签贴纸或者索引页之类实现的。帮助活用素材的知识生产技巧创意是对既有信息的重组 “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这是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James Webb Young)撰写的《创意的生成》(A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Ideas)一书中的名句。・尝试对既有事物进行出人意料的组合・将既有事物用于意料之外的地方・在意外的情况下活用既有事物参考《创意的生成》,作者整合成 5 个步骤步骤 1:收集 —— 积累常识与作为研究课题的知识步骤 2:咀嚼 —— 阅读、回想、深入思考积累的信息步骤 3:发酵 —— 脱离课题,在潜意识层面思考步骤 4:顿悟 —— 创意的诞生,突然之间惊呼 “明白了!”“找到了!” 步骤 5:具体化 —— 将创意化为成果总结一下知识太多了,分类太难了,所以干脆不分了,都记一个本上,叫做 “一元化笔记法”。但这么记其实并不是偷懒,其实是暗和了直觉偏好,记感兴趣的,先记下来,之后再翻一翻,留出时间,让那个想法孵出来,就可以生产了。这么省心的方法,用吧。纸质笔记的方法对现在是否还有用?一个本子就是指一个本子,任何感兴趣的东西,可以是剪报,照片,图画,甚至可以用胶带贴别的东西上去,任何就是任何可以搞到本子上的。其实这本书里还介绍了很多记录的细节,还有工具推荐什么的。它很适合买一本纸质书,在一个悠闲的下午,慢慢撇几眼撇几眼的看,甚至拿出一个本子涂涂画画记下一些感想,时间都会慢下来。这是其中的意义之一。另外,在电子笔记中其实也很需要类似的 “一元化”,毕竟知识真的是太多了。在电子笔记中如何实现 “一元化” 呢?就需要提到现在的双链笔记,在我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又看了一些别人的使用,发现大家最后都落在 “一元化”,“时序化” 上,当然,双链的概念是从卡片笔记的概念衍生,同样是不那么注重分类的。在电子笔记中非常好实现,所有的东西,都记在当天的 “日记” 中,其实并不是记在同一个文档,但通过链接,就好像又是记在一个文档中。于是,“一元化”、“时序化”、“索引化”,竟然就这么实现了。允许一定程度的混乱,在混乱中前行,相信自己的直觉,跟着感觉走,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的药。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一直记得一句 slogan,记录成为更好的自己。记录其实并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更多的问题在于如何构建自己的记录方法和记录的体系。于是这本书给出了最直白的回答,直接记,不做分类、不做结构,想到什么就记录什么。纵然并不是最高效的方法,但是确实认知负担最小的。就像是微习惯一样,一旦开始做了,就容易坚持下去了。至于说什么记录体系,当自己有了足够的记录量之后就会逐渐成型。方法没有通用的,个人的记录习惯和记录内容不同,对于记录的查找频次也不同,就像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对于数据结构的定义要看实际的使用场景。好在日常的记录不像是编程有严格的定义,只需要不断调整,然后找到自己最方便的记录方式即可。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笔记是在向自己的思想致敬笔记是在向自己的思想致敬,就因为这句话,这本书也足够价值了。作者是自由撰稿人,生活工作的笔记内容确实很难分清,生活中的点滴都可以成为工作的素材,主要是给自己看,混合记录,贴上各种图片照片,问题不大。对于我这样的打工人,还是尽量 “专业” 些吧,曾经为了兴致,在工作笔记上贴了很多手帐素材,但总觉得被同事看到,显得我很 “幼稚”,就只好把工作笔记和自己的感想手帐分开。另外,一般工作笔记,也是记录日程和待办,很多自己的思考感悟,会另外写。不过作者的这种,事事记录、时时思考的好习惯,倒是应该学习。功夫在点滴中。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