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东北纪实
香港 “亚洲文坛” 评选的,20 世纪 100 部最重要中文小说里,前 10 位中有两位女作家,张爱玲的小说第四,萧红的《呼兰河传》第九,被誉为 “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贾行家老师对萧红和张爱玲的比较是:张爱玲像那种教堂上的花玻璃窗,当一种生活穿过她的描写之后,就会蒙上瑰丽离奇的色彩,这是一种非常迷人的变形能力。萧红则像最纯净的玻璃窗,我们读她时,总以为眼前并没有任何介质。在很多领域里,高纯度和直接,都是宝贵的属性。《呼兰河传》被归入乡土抒情小说,描述的呼兰这个地方,那时那里的生活状态,萧红用最直接的感知(从 6-7 岁小女孩的眼中),用最简练的描写,冷静的记录下一幅幅社会风俗画。如果对比沈从文的《边城》,鲁迅的《阿 Q》正传,萧红可能因为是东北人,文字已经是现代白话文的范文标准了,又有中国古典文风的短句节奏,朗朗上口。小说结构精巧,开始的步步铺垫的各处风情描述都不是闲笔,暗藏玄机,步步为营,写大水坑的无聊,豆腐的金贵,扎纸人的,跳大神的,直到铺垫出老胡家的 “团圆媳妇”(童养媳),写恶婆婆的真是一绝,请看这段:有一次,她的儿子踏死了一个小鸡仔,她打了她儿子三天三夜,她说:“我为什么不打他呢?一个鸡仔就是三块豆腐,鸡仔是鸡蛋变的呀!要想变一个鸡仔,就非一个鸡蛋不行,半个鸡蛋能行吗?不但半个鸡蛋不行,就是差一点也不行,坏鸡蛋不行,陈鸡蛋不行。一个鸡要一个鸡蛋,那么一个鸡不就是三块豆腐是什么呢?眼睁睁的把三块豆腐放在脚底踩了,这该多大的罪,不打他,哪儿能够不打呢?我越想越生气,我想起来就打,无管黑夜白日,我打了他三天。后来打出一场病来,半夜三更的,睡得好好的说哭就哭。可是我也没有当他是一回子事,我就拿饭勺子敲着门框,给他叫了叫魂。没理他也就好了。” 打亲生儿子都这样,更不要说童养媳了,整个过程写的惊心动魄,可以想象后来东北土改阶级的仇恨和相互报复的惨烈。・当你觉得 “团圆媳妇” 太惨的时候,写出长工 “有二伯” 插科打诨的孤老长工,再出场的是卑微的磨坊长工 “冯歪嘴子”,在东北那片苦寒之地,没什么反抗,《静静地顿河》几百万字才写出的无奈苍凉,萧红几页就写出来了,那片土地上的人就是不死,如同 “冯歪嘴子” 的小儿子,顽强的活着。・萧红童年有祖父庇佑,但幼年生母去世,和继母父亲关系不好,19 岁逃婚开始漂泊,到 1942 年 31 岁在香港病逝,那年月的东北人真是 “国破家亡”,但萧红笔下并没有 “凄凄惨惨,哀哀怨怨”,而是冷静克制,留下不朽的名篇。《呼兰河传》版本很多,推荐这本,因为这本没有序,没有作者介绍和图片,干干净净的文字,看完后再去看有作者背景资料和照片的其他版本。(果麦经典那本和这本完全一样)
4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51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倔强放大了语言的诅咒我是从看过电影《黄金时代》后才看萧红原作的,大概是 2014 年。一个短命但横空出世的女作家,只能通过她自己的文字去发现她对有限生命的体验,所以萧红的文字才读起来格外尖锐。
《生死场》《呼兰河传》和《商市街》是她的三部代表作,而我觉得这本书最能体现萧红创作的黄金时代。通常一个人只有在自己的巅峰时期才会开始写自传,尽管本书并不完全是自传,却显而易见是透过萧红自己眼睛呈现的。可是本书的写作背景又是怎样呢?
网上关于萧红与萧军、端木蕻良的感情纠葛很多我不介绍了,但是《呼兰河传》的写作时间是在抗日战争中经历了武汉失陷、独自托着怀孕的身子流落宜昌、辗转重庆生子夭折、与丈夫端木重逢而后因病羁留香港的过程中。
这个经历一听就很传奇迷幻,如果没有刚硬的内心和倔强的性格,即使拥有和张爱玲、丁玲同等级的文坛地位,也是不足以应对人生中这么多磨难的。在那个时代,人们面对生活磨难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面对,宁可残缺地活下去而不是自杀。
对自己生命节奏有预感的萧红,是把这种面对磨难的态度,带入了呼兰河那个她与祖父一同生活的童年的。这种情感也被许鞍华拆成了两幕场景放在了电影开头和结尾处,用来给萧红的一生定调。
应该说,经过了从电影到小说再到电影,就能理解许鞍华为什么拍出来一部 “不好看” 的电影 ——《呼兰河传》写于 1940 年、去世前两年,萧红自己定义的黄金时代是她 1936 年与萧军发生矛盾去日本、距离第一部奠定地位的中篇小说《生死场》发表后两年;她的人生因萧军而留下文名,也因文名而与萧军出现世界观的裂痕;电影对她的日本时光表现得格外温暖,那是她对萧军深深思念的时光,因而,那深深的思念让她胸中原本就激烈的爱意满溢冲淡了分离的不快,她认为这样的人生就是黄金时代。然而电影第 1 分钟就让萧红对着镜头说自己什么时候死了,很显然就是用了她在写作本书时以愁病的身躯审视自己一生的视角。
一言以蔽之,不通过这本《呼兰河传》,很难理解《黄金时代》中那个倔强固执的萧红,而没看过《黄金时代》又很难让人对《呼兰河传》报以温暖柔软的眼光。
萧红是语言的天才这早有定论,但是语言又像一个诅咒,把她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推到了旁人不会选择的路上 —— 出生官员家庭从小读私塾,被订下婚约却跟结了婚的风流表哥私奔,以及认识左翼进步作家、认识萧军,进而搞创造得到鲁迅的首肯…… 我并不觉得语言和文字的天分让她得到了幸福,她自己也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想要 “稳稳的幸福” 的女人 (保持创作自有除外),但是语言显然让她与平凡人生绝缘,一句开挂留下了风格凛厉的杰作。
其实这都是倔强加持的诅咒。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呼兰河传》作于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作者是天才而短命的女作家萧红。这部小说描写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哈尔滨市呼兰县)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小说的语言洗炼,毫无刻意雕饰的痕迹,一般都是口语化的语言、很短的句子,而且还运用了一部分当地的俗语,更是增强了语言的描摹功能,很有表现力,使得描写人物、事件、景物非常生动而形象,读者很容易就进入了小说的境界,而且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开篇这几句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人的手被冻裂了。天再冷下去:水缸被冻裂了;井被冻住了。” 几乎都是口语。再看这一句: “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独特的比喻和意象,增强了语言表现力。小说的结构是比较松散的,大概是按照作者对呼兰河的各个层面的描写来结构全文的。但我认为,如果按照现在的大散文标准来衡量,《呼兰河传》也可以称作散文,是一篇标准的大散文。如,作者分别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景物、人物、不同风俗习惯、发生的故事等等进行了描写和叙述,读完小说,使人对呼兰河这个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我记忆中的街坊邻居,我成长的经历、当地的风俗习惯、老百姓的精神状态等等,仿佛都历历在目。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和老百姓吃瘟猪肉之间的微妙关系;十字街上拔牙的洋医生、胡同里卖麻花的、粉房里挂粉条的人的生活情况;小团圆媳妇在当地人愚昧和迷信的折磨下的悲惨遭遇、我跟着祖父学唐诗、在后花园里拔草等等情节都写得非常生动,栩栩如生,简直呼之欲出,这些生动的情节和故事时而引人发笑,时而发人深思、时而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小城中的那些事儿有幸在一年前阅读到了《呼兰河》,更有幸了解到了一个叫做萧红的才女作家。这本书是我在培养阅读兴趣之初开始阅读的,为什么选择读了这本书?因为随手翻开,里面的故事娓娓道来不生硬不晦涩,让我这个阅读困难症提起了兴趣。说实话,一年之中只读过一遍这本书,很多内容已经忘记了,甚至连它讲述的背景我都忘了。依靠着模糊的记忆和生硬的 “造作” 斗胆发表一些感慨,以此为念,不负萧红先生的著作。但有一个小故事印象很深,记得好像是萧红先生领居家一个童养媳与婆婆的故事。童养媳生病之后婆婆既着急又害怕,看到这我心想这个婆婆挺好的,在那个以男为尊的时代一个女人生病了何况是一个如奴隶般的童养媳能够得到婆婆的关切,已经不失为一桩美谈了。接着看下去,婆婆原来着急的是童养媳病倒之后没有人收拾家务了没有人帮忙了,害怕的是如果童养媳就这样病倒死去的话,那她们家不是白养她这么多年,白花那么多钱买了嘛。我才知道,原来她和当时那个时代的人一样,是可憎的,而那个儿媳妇同样是可悲的。可悲的事情不断接踵而至,为我们展开了时代与人性的徐徐大幕!婆婆怀着 “关切” 的心思不断为儿媳寻找 “名医”“良方”,想要让儿媳的病早日康复。名医登场了。这个名医兜里鼓囊囊的,从兜里掏出了她的医疗工具,一个摇铃,一顶帽子,还有一个像围裙一样的衣服。名医好一阵术前准备,终于开始治病了。眼看她左脚一迈右脚一跟一前一后,就这样按着 π 的步伐一直循环🔁,手中摆动,口中不停。手脚口并用的医生,你能说她是庸医吗?实在是太敬业了,就连扁鹊华佗这些千古名医也不过才用了头手两种工具啊,复杂程度连华佗都要叹一声 “老夫自愧不如啊”。“pia pia” 手术似乎做完了,医生空洞地眼神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女人又看了一眼坐在床上的女人。坐在床上的女人赶紧起身,竟打了一个趔趄,从兜里掏出了几块大洋向医生表达了敬意。医生的劳累似乎也值了。一段时间过去,躺在床上的女人似乎更加憔悴了,前几天还能吃几个窝头,现在只能被人扶着和几口水。小小的窝头代表的是生与死的距离。婆婆又开始害怕了,去找那个闻名远近十里八乡兄弟的名医。名医说她这是有污秽的东西附身了,得拿与之相克之物驱逐。“泡在滚烫的水里,再用滚烫的水冲洗几遍” 婆婆赶紧去准备,邻居们听说她家来了个名医要治病,赶忙去观摩,作者萧红也在其中。一切准备就绪,那个只能被搀扶着的媳妇颤颤巍巍的问婆婆这是要干嘛。婆婆细细说来,眼看那媳妇好像有了些生理变化,身体好像颤抖的更加厉害了,牙齿上下碰撞的声音好像要赶紧逃脱这个身体一般。旁边的人也在附和 “赶紧吧”“治病要紧”“开始吧”,带着嬉笑的为你好声音不绝于耳。赤裸的身体缓慢进入水中,可只进入了几公分就被那物理伤害所劝退,她是被按下去的。歇斯底里的哀嚎声让一些人更加兴奋了,一盆又一盆的热水换来的是分贝更高的哀嚎。一些人开始把孩子的眼睛捂上,自己也默默转过身去。哀嚎声似乎停了,她被拉出来。此时一些声音又出现了,“可怜啊”“受罪啊” 映入他们眼前的是一个一丝不挂的像烧红的碳火一样的身体。就像那及时雨一样,来的快去的也快,人们观摩完之后又得各忙各的去了。没过几天,村里传出了一条消息,前几天治病那媳妇死了,死的时候太惨了,身上没有一块好皮肤。这一场神医治病的故事告一段落。这是真实的故事,是那个时代屡见不鲜的故事。和吃喝拉撒一样,人们对于这样的事情完全提不起兴趣来。这样展现时代和人性的小故事在萧红先生的书里有很多,且都是萧红先生小时候真实的事情。在那个 20 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小城中的农村,没有比日常生活更能展现时代的事情了。书中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都是悲剧,他们是社会的时代的牺牲品,每一个人都在混沌的世界中而清醒,但他们无能为力。只能痛苦着,承受着。包括萧红先生的一生,一生都在为了爱情而追寻,可惜遇人不淑。如此具有前瞻性的才女作家依然被时代所裹挟着。我们可以说是时代的悲哀,人民的愚昧,人性的复杂,但绝不能也不会只停留在过去。人类的文明是在不断进步的,我很喜欢一段话,“看人类是否在进步,不仅要看科技是否发达、楼层是否变得更高,而是要看是否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思想和冲破这个时代的束缚,文化是否能够更进一步的教导人类,让让人类文明中的善更多一些”。时代确实是在进步,但每一次进步必然有无数万骨而枯,一将而成。而那一将在那最开始的时候也是不被人理解的,被人当做另类的,只有当时代真的进步了的时候人们才会感慨和重视他们,为他们和那些无名的人缅怀。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旧社会小城人们的顽强与抗争呼兰河边的一座小城,是作者的家乡,装满了童年的回忆。书中还原了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小城印象,有在祖父家后园亲近大自然的美好而快乐的时光,有赶集、逛庙会、唱大戏的热闹情景,也有童年时目睹的旧社会的种种毒瘤与陋习:迷信、跳大神、愚昧无知、童养媳、父母做主的婚姻。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翠姨,这些悲剧性人物,在无情的旧社会笼罩下,拼死抗争而无力改变,但他们虽然遭受了桎梏与折磨,却仍是要顽强地活出自我。小城的人们生生不息,自然而然地生活着,虽是平实地叙述,也有十足的控诉与悲悯的力量。无疑,家人对作者保护得是很好的,作者有一个好家庭,但那些不幸的悲剧人物,始终是作者心头深深的烙印,催促着作者把他们讲出来,让他们真实地存在于历史中。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在一次和前辈的出差中,他向我聊起了 “1+X” 阅读,其中说到了这本书,值得一读。在一个午后,我坐在教室一角捧起了这部温婉如诗的小说,萧红笔下的 “我” 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满怀着对于广阔世界的好奇和烂漫的童真,用一双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我特别喜欢那一段对童年花园的描写。童话般的意境,诗般的语言: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如果只读这一段文字,是幸福的,是自由的,但当你了解了故事的背景,才能感知心底的荒凉,孤寂。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童真与鲁迅萧红笔下是孩童与鲁迅灵魂并存的。呼兰城的故事是充满人间悲剧与荒诞的。一条水沟阻碍出行, 本该被填平,可从来没人去提起,因为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自我安慰,阿 Q 式的自我欺骗。可不这样欺骗自己又能如何呢?没办法!阿 Q 的生活如此,呼兰城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阿 Q 感觉人吃人,对待那团圆媳妇不是吗?再冷酷的笔,也掩饰不住内心深处那一抹悲凉,怎一个可怜聊得啊!吃人!吃人!吃人!所有人都是帮凶,是虚伪至极的帮凶!何其无耻无知无赖。可这又怪谁呢?怪他们吗?他们又是因为什么才成为这样的人呢?这是吃人的时代,这是吃人的呼兰。看到有二伯带着 “我” 去赶集,可笑的小心翼翼生怕我花钱,若是不穷会这样吗?这样的世界还会好吗?无力的询问,也无力回答。可还好有冯歪嘴子的故事告诉人,还是会好的。一不偷二不抢,还会给我吃糕片,辛辛苦苦勤奋努力赚钱,结婚生子阖家欢乐。哪怕妻离也子不散,依然努力生活看见光明。他的心中有光,他的生命有希望,何其有幸,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环境还能有这样人。平凡的呼兰城,平凡的生存故事,演绎着这个世界真实的荒诞不经,无耻无知。也展现着世界的可爱至极,依存希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振宇老师说,经典要重读,所以我又读了《呼兰河传》有些书,像《边城》,《城南旧事》,《呼兰河传》,年轻的时候读过,觉得很好,虽然不排除受当时老师的介绍,周围人谈论的影响。现在年纪大了,那些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成了头脑中挥之不去的存在,翠翠和爷爷,英子的眼睛,小 “团圆媳妇”,这些偶尔会在眼前跳动,时而鲜明,时而遥远。 身处东北,对《呼兰河传》中所描述的气候人物风俗有一定了解,有些甚至感触颇深。 现在人们大多无需戴狗皮帽子御寒,生活条件改善了太多,孩子们甚至没有从老辈口中听说过 “野台子戏”,“小团圆媳妇”,小时候儿歌也不再说 “拉大锯,扯大锯……”。 时代在变,在进步,生活方式和观念都在变。但是,有时候我在想,像冯歪嘴子打梆子,喝酒,拉胡琴,这样的日子比起现在,真的不可取吗? 小的时候,雪很大,很冷,也说拉大锯,听妈妈讲野台子戏,还有小团圆媳妇的故事。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重读了呼兰河传,写下这几个字,借以怀念远方的妈妈。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雪自飘零水自东 ——评《呼兰河传》中童年书写的自觉性1940 年 12 月 20 日,萧红伏在残旧的红木桌前,凝视着手边的两沓书稿,双腿已经坐得麻木,失去了知觉。良久,她终于在最上头那页纸上提笔写下了最后一段话:“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这段朴实的文字无疑是萧红创作《呼兰河传》的初衷,或许还可以作为本书最重要的一条注解,用于回答其 “自觉性” 的用心与体现。一、我只是故乡借用的一支笔《呼兰河传》是一部独特的作品,没有核心事件,没有宏大题材,没有英雄人物,也没有崇高思想,这种有别于一般名著的异质性时常让读者感到困惑。传记作家梅志回忆起自己当初阅读萧红小说的感受时,便坦言,在感动喜欢之余,总会觉得她的小说既不连贯也不完整,不像是小说的写法。这其实代表了当时一大批人的看法。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民族战争方兴未艾,文学受到政治的影响,左翼文坛言必称政治、救亡、阶级、宣传、群众…… 虽然萧红很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但由于其爱人、朋友和导师均属于左翼作家,所以她自然也就被划归到了这一阵营中,鲁迅先生甚至在美国记者斯诺面前盛赞她是 “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有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但即便如此,她的作品也因 “对于题材的组织力不够”“人物性格不够突出” 和 “语法句法太过特别” 等 “弱点” 而受到许多左翼作家的批评和指摘。不过,萧红对这些声音持保留意见:“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作,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要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她并没有接过丁玲那支担负时代重任的如椽大笔,而是回到故事发生的原点,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气盎然的风俗画卷。的确,《呼兰河传》没有核心事件,没有宏大题材,没有英雄人物,也没有崇高思想,但它有寂寞的凡人小事,有自然,有历史,也有底层沉默的生存之道。换言之,《呼兰河传》所写的无非是生之艰辛、爱之甜蜜、病之痛苦、死之无奈而已,它营造的是一个 “场域”,一种 “气氛” 和种种众生相。这样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的发生地,无疑是写作者抒发内心情绪的最佳出口。我们可以想见,身处风雨飘摇的乱世,个人的命运如漂萍转蓬,对于童年生活的回忆,则为这些倦游者提供了一个支点,仿佛一棵树的根系终于再度被故土紧密包裹,“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或许我们也可以这样来形容故乡与书写者之间的关系 —— 故乡是内置的、先行的,而书写者不过是故事借用的一支笔。萧红笔下的种种 “过去” 其实都是 “现在” 的产物,有当下心结的附体,进行这种书写的目的有两层,一为还原,还原一个群体的生活状态,一为启迪,启迪人与社会的未来方向。其中,后者尤为重要。关于故乡书写的传统研究常常囿于现实主义规范,将对故乡的书写视为对其的现实反映,而忽略了乡愁作为一种 “书写” 是立足于 “现在”,通过回眸 “过去” 而面向 “未来” 的话语实践。也就是说,故乡书写具有想象性和建构性,经由故乡书写而创造的 “家园” 也因此具有了归属性和超越性的价值。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体中,萧红无疑是极少数能在 “故乡” 和 “自我” 之间建立起深层关联的作者之一,“她的自我认同之路就是对故乡的回溯与建构之路”,是一条 “集中体现了现代女性作家自我认同之痛苦与悖论的还乡路”。她拿起笔,回顾所来径,记录下自己的生命历程,写作也因此成为了一剂排遣寂寞、消解痛苦的良药。但她并没有止步于单纯的发泄,即使是在她最早写就的《跋涉》中,她也极其难得地抱有一种审视的态度,把自己的生活视作一个客观的对象 —— 在创作伊始,萧红就展露出了作家的自觉。而在这份自觉的背后,还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 一切终极的小说、文学乃至艺术,无论去到多远,最终都要回到人的世界,回到自己的经验和记忆中去。在这个意义上,萧红、普鲁斯特、曹雪芹和佩索阿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们都是文学汪洋的远航者,孤身进入精神世界中那些不太温和的良夜,试图把关于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讯息传回此岸。二、文字如呼兰河一般流淌 “呼兰” 源自满语,本意是烟囱。满族祖先给这个寒冷的小城起了个简朴的名字,而呼兰的女儿萧红则赋予故乡生命与灵魂。许多年后,被这位文学洛神打动的读者们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前往呼兰小城,寻访她倾情描绘的老家旧居和长满蒿草的后花园,无论是否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书中描绘的故园场景均已不复存在,但 “故居门外老树下,一拨下棋的老人,面孔黧黑、赤膊铮亮,一眼能认出,他们就是萧红书中爬出来的老灵魂”。气象未减的,还有呼兰河。作家何大草在实地考察后不觉感叹:“呼兰河不是一条大河。我在河边盘桓时,感觉它的宽度、可辨识度,正适合写一部《呼兰河传》。如果萧红居住在海边,中国文学可能就少了一部经典,也可能少了一个天才。望洋不必兴叹,因为,所有河流汇入辽阔时,都以泯灭自身为代价。” 萧红就像这样一条呼兰河,不能与汪洋恣肆的大海相比,但胜在独特与灵动。她短暂的一生饱受流离之苦,书读的不算多,可能正因如此,她保持了作家最为可贵的直觉,笔下有丰沛的原始之力,无论是植物的枯荣、人的生死,还是童年的忧伤,都是活生生的。“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俨然是一派孩童的蓬勃朝气,用看似简单平常的字句还原了每个人最本能的通感。“他们虽然是拉胡琴,打梆子,叹五更,但是并不是繁华的,并不是一往直前的,并不是他们看见了光明,或是希望着光明,这些都不是的。他们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的,甚至于根本也不知道,就像太阳照在瞎子的头上了,瞎子也看不见太阳,但瞎子却感到实在是温暖了。” 孩童的天真眼光过滤了许多残忍与艰难,让整个小城故事哀而不伤,但也更让人感到人世间的种种无奈。“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她的孤独,一如童年那座遥远的北方城镇。这些遥远的人、事、物就仿佛是她血液中无处不在的血红蛋白,漂泊在外时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但每当用文字划出一道伤口时,那血红的颜色就会刺痛双眼。这种时候,成人的知觉才得以休憩片刻。少了世故和俗气的童真之眼,实在是一面洞察一切的宝鉴。有人把她与鲁迅比较,说她也达到了对国民灵魂的了悟,这当真不是溢美之词。只不过鲁迅的刀锋露寒光于人前,萧红给人的感觉则更像她自己在书中写的那样,看到亮堂得透着花窗棂的窗户纸就忍不住用手去戳,戳着戳着就戳到老祖母手里捏着的针了。很轻的笔触,写的却是很重的人生,文字干净如雪,内心却又凛冽似刀。也有情难自已的时刻,两种视角彼此交织,难解难分。“听说有二伯死了。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至于那磨房里的磨倌,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依然是童稚的声音,却再也藏不住成年的沧桑和悲凉。扎堆出现的 “了” 字,仿佛在宣告一切曾经美好的、热闹的、温情的抑或是痛苦的,都已经流逝了。而这些落在纸上的回忆,带着南国的潮气,又时刻提醒着她文字上的还乡与现实中的奔波背道而驰。她用文字构建起一个周作人所言的 “第三的世界”,又在这个世界中一边做梦,一边清醒。我忽然明白为什么这本书叫做 “呼兰河传”,这绝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更是一套生活经验,一个美学对象,是祖祖辈辈身上的烙印,呼兰河,毕竟是一切故事的起点。1918 年,祖母去世时,家里来了许多亲戚,亲戚家的大孩子带萧红走出家门,逛到呼兰河边,那是萧红第一次看见河水,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不料除了后园之外,还有更大的地方,我站在街上,不是看什么热闹,不是看那街上的行人车马,而是心里边想:是不是我将来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1940 年底,在香港九龙乐道八号的一间小屋内,她放下笔,看向窗外。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兀自寂静地飘落,兀自寂寞地重叠,兀自漠然地堆积,仿佛世间的一切悲喜都与它们无关。她忽然想起,呼兰河的冬雪又是怎样地落在游子的心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鲁迅之后,又见萧红最近不止是怎么的,疯狂的爱上了批判性文学,看完了鲁迅先生的文集,接着就是萧红的了,作为鲁迅先生的得意门生,萧红虽继承了鲁迅的批判思维,但在表达方式上却更加引人深思。总结了一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反问式结尾,给人一种文章看过,但却深入其中的感受,仿佛就是和作者面对面问答,一下子就忽略了距离感。这种写作方式带来的感受就是,能让读者在阅读中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进行总结,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 二,故事性叙述,内容看似平褶但却暗藏深意。文字描述很平淡,就像一家人在坐着聊家常一样,但每一句话总能反映出问题所在,每一个故事都令人陷入深思。 三,以第一人称为视角,更加亲近的去接触问题,认识问题,反思问题。让故事成为一面镜子,照射出人性的各式各样。这一点和鲁迅先生的文章一样,从侧面进行人性的批判,反映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小团圆媳妇之死的那一段,真的是直指人性的阴暗。 以上就是阅读以后,整体的感受,下面总结一下,自认为写的超棒的句子。 “等真的进屋一看,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母亲,周三奶奶,还有些个不认识的人,都在那里,与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没有什么好看的,团圆媳妇在哪儿?我也看不见,经人家指指点点的,我才看见了。不是什么媳妇,而是一个小姑娘。” “人若老实了,不但异类要来欺侮,就是同类也不同情。” “他们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的,甚至于根本也不知道,就像是太阳照在了瞎子的头上了,瞎子也看不见太阳,但瞎子却感到实在是温暖了。 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那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 当然,好的句子还有很多,但好的故事却需要自己亲身感谢!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呼兰河传》:怀旧与乡愁的交织最近一直在重读经典,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就是因为常读常新,每个时间段的读书都有不同的感悟。 在萧红的《呼兰河传》中,一个东北小镇的生活画面跃然纸上。这部小说不仅是对故乡的深情回忆,更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呼兰河,这条河流见证了无数人的喜怒哀乐,也承载着作者的童年记忆和成长的痕迹。这部小说,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在变迁中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和无奈。但即便生活充满艰辛,呼兰河的人们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韧,用自己的方式与命运抗争。 《呼兰河传》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时代的见证。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怀旧与乡愁的力量,也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期待。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这本书一半天堂,一半地狱。前面四章的童年美好生活回忆,和后面团圆媳妇儿,歪嘴子,有子的人生形成强烈对比。抛开作者想表达的,我看到的更多是无知和愚昧吧,尤其是团圆媳妇儿的婆婆。她们没有思想和思考能力,完全不可能跳出这个时代和她们的生活圈子,也没有这意识,完全就是一代代思维和生活习惯的传承。人类社会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这样吧,看起来人性体现的很复杂,其实简单,在大时代下可预测。除非有启蒙运动,社会革新等等,思想和思维通过几十年,甚至百年时间,从思想先锋慢慢普及到普罗大众。从个体和 "人权" 角度看,故事让人揪心。但是换个角度看,反而没什么可怜,都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芸芸众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呼兰河传》是天才女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萧红因追求人生幸福,离开故乡。1940 年,萧红躲避战乱,寓居香港,虽贫病交加,但她以深挚情感、生动笔墨,写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呼兰河传。不久,香港沦陷,萧红生病未及时救治,于 1942 年 1 月 22 日溘然离世,年仅 31 岁。 在人生的最后岁月,萧红想到故乡河山草木,风土人情,彼时,家乡正被日寇占领,但萧红不控诉什么,不怒斥什么,她将她对故乡的情感,全都寓于笔下的美好世界。 通过她充满童心、诗趣和灵动的笔触,给我们展现了她年幼时故乡的后花园、外祖父、冯外嘴子等许多普普通通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打动人心,除了娓娓道来的文字和丰沛的真情实感。纯真又无忧无虑的童年,丰富又充满地方特色的呼兰河边,作者会拉着你的手,带领你进入一个像世外桃源的地方,给你沉浸式体验。你会惊叹于有这么一个地方,你会庆幸来到这里,你会着迷,也会爱上呼兰河畔。冯歪嘴子的磨坊,翠姨的绒绳鞋,祖父的后花园...... 作者字字句句不提思念,可句句字字又不离思念。七月的晚霞,红得像火似的,奇奇怪怪的,老虎,大狮子,马头,狗群。这一些云彩,一到了八月,就都没有。那满天红洞洞的,那满天金黄的,满天绛紫的,满天朱砂色的云彩,一齐都没有了,无论早晨或黄昏,天空就再也没有它们了,就再也看不见它们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