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1
3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实的情,无果的爱

    —— 读《少年维特的烦恼》【德】歌德一部文学作品,从本国传到国外,经历了几百年风风雨雨的考验,始终受到读者的喜爱。它牵系的仅是一名情窦初开少年的爱吗?只是有关生死的男女之情吗?还是快速发展的时代,额外附赠给人们什么呢? 📝两段情感的糅合这部伟大著作的出品不是毫无来由的。很多是实有其事,它是根据歌德本人在韦茨拉尔的一段生活经历以及一个名叫耶鲁撒冷的青年自杀身死的不幸遭遇糅合而成。🌿女主人公绿蒂也实有其人,她的原型名叫夏绿蒂・布甫,歌德曾经热恋过她,为她苦痛过,她是歌德直到老年还始终不能忘怀的最伟大、最纯真的情人。🌿耶鲁撒冷是驻韦茨拉尔的不伦瑞克公使馆的年轻秘书,和克斯特纳相识,他在莱比锡大学读书时曾和歌德同学。耶鲁撒冷生性比较沉默抑郁,好幻想,他在公使馆里郁郁不得志,和官僚习气很重的上司们格格不入,在社交场合也屡遭挫折。这个受到压制的孤独的青年常常深夜独自在月光底下漫步,在一些悲剧中寻找自己的知己。他爱上了一位同事的妻子,但这和歌德爱上绿蒂一样,是在追求一个没有希望的爱情。🌷正是这两段真实的经历,糅合成了《维特》一书的主线。书中的维特举枪自杀的结局,也正是耶鲁撒冷自杀的真实写照。耶鲁撒冷的死好像点燃了一根导火线,引爆了歌德胸中炽烈的感情,他积极收集有关材料。一七七四年春,他心中酝酿成熟,就杜门谢客,搁下一切杂务,振笔疾书,只用短短四个星期的时间,写成了这部震惊世界文坛、拨动了多少青年心弦的杰作。📝痛苦无果的情爱古语有云:“烦恼因缘合成此身。” 这本书就从少年离开了让其情感纠结的两姐妹开始。还好,维特去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维特或许只是想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却在遇见了女主角绿蒂之后,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那份孤独感少了,更多的是碰上真爱后纯洁的欢乐。就连日常常去的瓦尔海姆,也因为从那儿到绿蒂家只消半小时,而被赋予了意义。我们都听过 “爱屋及乌”。在一眼钟情之前,你我素味平生;在一眼定终身之后,呼吸着你的呼吸,悲喜着你的悲喜,心痛着你的心痛,但爱人总是心满意足的。甚至是绿蒂的未婚夫,维特最初也是极为喜欢的。🌿可惜,好景并不长久。可怜的维特怎么会将阿尔贝特当做知己或是朋友呢,尽管他是多么想把他设定为完美的角色。可年龄、背景、见识和与绿蒂的感情基础,无不像一把把刀子无情地扎在维特似曾天真的心上。维特只好选择了离开绿蒂,可最后又在忍不住地回到她的身边。这一次,难以压抑的剧烈情感宛如火山爆发,激烈地冲撞着这原本看似美满的已婚男女。🌷被砍掉的胡桃树,绿蒂喂金丝雀的爱怜之情,脱下第一次和绿蒂跳舞时穿的那套朴素的蓝色燕尾服,无不再倾诉着维特的不幸和愤怒。📝腐朽虚伪的社会原本以为最严酷的考验无异于离开了绿蒂,离开了一个少年的初开情怀。殊不知,这只是维特另一个烦恼的开始。🌿最最惹维特恼火的是那讨厌的社会地位。他进了一个公使馆当秘书,虽然他也像任何人一样,明知等级差别很有必要,但很明显,在这里,维特总显得不够自由。这与他到这来透气的初衷显然是背道而驰的。🌷维特真的难以融入这个环境里了,尽管部长劝慰他不要太感情用事,但他最终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递交了辞呈。📝美妙生活的向往全文的主线始终贯穿着维特令人悲悯的爱情和对腐朽社会等级的控诉,但我们也不要忘了维特是个能诗善画、热爱自然的青年。🌿文中作者在他面对美景热爱又憧憬的描述上也毫不惜墨,是否也在暗喻着未来将要面对的腐朽官场?他在繁花盛开的春天,来到一个僻静的山村,青山幽谷,晨曦暮霭,村童幼女。面对此情此景,维特不禁吟诗绘画,怡然自得,流连忘返。当他在大自然和诗歌中寻求乐趣,这段文字的描写无疑是美好,也让我们心怀感恩,这样的年纪遇到这样的美景,夫复何求。🌷虽然篇幅不多,却不失为本书的一大特点。🌿我们读过了维特深深的恋情,也会为他陷入了难言的苦楚,可这就是生活的复杂百味啊。🌷山重水复疑无路,美好生活在前方。🌷愿你我都能在杂陈难料的生活中,寻得自己的安身之地,既来之,则安之。

      10
      10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小心少年的激情

      维特与绿蒂          〔德国〕歌德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子谁个不善怀春?这是我们人性中的至圣至神;啊,怎么从此中会有惨痛飞迸? 可爱的读者呦,你哭他,你爱他,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名闻;你看呀,他出穴的精魂正在向你耳语;请做个堂堂男子呦,不要步我后尘。(郭沫若译,选自《外国情诗选》)

        4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少年维特的烦恼》

        两百年前,德国一位刚离开学校不久的年轻人写了一部中篇小说,这部小说曾震撼了整整一代德国青年的心灵,在德国以及整个欧洲引起巨大的反响,这位作者就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和作家约翰・沃尔夫冈・歌德,这部杰出的作品就是《少年维特的烦恼》。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平淡是福

          年少的时候不觉得,等到年龄大了,开始理解,很多人喜欢月半圆,花半开,人情冷暖半欢颜。满则溢,盈则亏,炙热的情,容易碎。我们就平平淡淡的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因爱而生死难择

            爱情使人疯狂。维特对爱情的执着是纯粹的,令人敬佩的。这爱情的纯度使他创造出绝美的文字,令人赞叹。但他逐渐被爱情占据了全部,并最终因爱而不得选择自杀。这是他个人的选择,我们不去评论。这也是爱情的魔力,能让最理智的人做出最疯狂的举动。当一个人被一种情绪占据所有的心神,他也将失去所有。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莫悼少年(《少年维特的烦恼》读书笔记)

              如果是少年的时候读这本,可能会和现在的感受完全不同吧,毕竟,已经不再是少年了。少年是一个美好的时刻,对,是时刻。那个时刻是一个从清纯走向复杂的时刻,很有可能,那个时刻就是一个开关,突然就复杂了。还记得好久之前的罗胖的辩论结词:什么是成长?成长就是变复杂,就是理想中的世界和客观中的世界碰撞的时候碎掉的那个时刻,就是掉下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那个裂隙的时刻。没有爬出来的,或者叫堕落,又或者叫毁灭,爬出来的,就是成长。“我看到,人类的活动能力和探索能力受到束缚,受到限制;我又看到,为了满足种种需要,我们耗尽精力,仅仅企求延长自己可怜的生存,此外别无他求,而且,我们要对某些事物进行探索,只能通过消极的顺从才能达到,正像囚禁在牢房里,只能在墙上画些五彩缤纷的形象和明媚的景色一样。” 多么清澈的表达。是啊,谁不是曾经的努力想打破这个世界枷锁的少年呢。只是,滑向成年的过程总是那么无奈又顺滑。别无他求,不是因为不喜欢,不是因为不热爱,而是知道如果这样总是要碎掉的,而碎掉,实在是太疼了。少年的烦恼,在我看来,或许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撞吧。少年的理想,是每个人都有所发展、有所发现、到处遨游,但现实是大多数人都被心甘情愿地束缚在自己的狭小圈子里,沿着习惯的归到行进,甚至不再左顾右盼。少年的理想,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单纯质朴的欢乐,满怀喜悦的享受每一个瞬间的史观,但现实是大多数人都是不得不在做着延续生存的迫不得已。少年的理想,是每个人都能享受每天的安排,只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遭遇不幸也有足够力量去忍受。人的狂妄自大,或许在于以为能够控制自然,或许在于以为能够控制自己,或者在于以为能够控制他人。我们无时无刻不是破坏者,用自己的行动在破坏着身边已经存在的、无论是已经秩序还是混沌的世界。我们的每一次行动都是造成混沌的一个开始。结果到头来,发现能控制的只有一样东西,就是自己的行为,而这个行为只是选择做什么,但是却控制不了自己怎么看待它。控制,笑话。所以,到底活着到底是因为什么?书里说,寻死比坚韧不拔地忍受苦难的生活肯定要容易。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不管是不是所谓的原罪,人生来或许真的不是因为欢愉,而是受苦。无论是情感还是理智,背后带来的总有难以忍受的折磨,当然这样的折磨背后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幸福。所以,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是有道理,或者说是有动机的。只是,无论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判断,我们都没有理由说,人生选择有所谓的对错。这只是选择,选择以后则是臣服和接受。哪怕是选择抗争和承受苦难。其实这本书看了一半,开始有点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书会成为经典,因为它确实能让我们思考一些事情,尤其是一些难受的事情。“芸芸众生以千差万别的形体栖息其间,人类图谋安全,聚居小屋中,自营巢穴,却自以为统治着这广阔的世界!可怜的傻子!因为你自己这么渺小,便把世间的万物也看得微不足道。” 因为自己的渺小,才以为所有的一切才可控制;因为自己的渺小,才以为可以理性;因为自己的渺小,才以为可以爱吧。至于心灵的安宁和爱,这两件事,我总以为是人生在世最难的两件事。虽然是两个词,但其实是同一件事,就是爱,只不过这个爱和少年理解的爱可能多少有些不同。爱不是那种非要、只要的炽烈和敏感,爱是一种付出和接受,毫无顾忌地付出,欣然无谓地接受,无论是对自己、对他人,还是对这个世界。付出的总是那个真诚的自己,接受的总是任何可能的结果,无所谓什么样子。所以,幸福不是比较来的,幸福也不是追来的,幸福是遇见的。遇见,不是得之所愿,遇见,是不期而遇的欣然。人总归是人,哪怕他有一点儿理智,到他热情奔放,冲破了人性的界限时,理智便很少管用,甚至根本不起作用。当然,话又说回来了,什么都看得清的,又哪能是少年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一次很疯狂的单恋 维特敏感又激进 他说一切不幸的源泉都来自开始的幸福 但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又恰恰是人类的情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难易程度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爱情,值得all-in。但请拿得起放得下。

                    年轻时候的爱情,太美。遇见,是幸运,值得 all-in。但请拿得起、放得下。因为年纪,知道感情不会一直热烈、不会海枯石烂。更喜欢两个人各自独立,不相互依赖成为彼此的负担,而是在一起彼此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时代,每个人都能从社会得到服务,生活更独立,两个人在一起,更需要的是精神的滋养,也更难。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有 “我的维特”,是甜蜜,还是烦恼?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