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管窥中医的智慧
读本书缘起于浩哥推荐,他正在读本书,据说中医有大智慧,很好奇,特拜读。说说读完本书,收获如下:1. 中医的系统论:把天人合一的理念贯彻到了医学中,这是我学西医没有看到的。具体来讲,天人合一讲外部环境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在中医体现为五脏六腑,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实,六腑为空,互相配合,互相影响。2. 中医的诊断方法 -- 望闻问切,不同疾病的皮肤和腠理能够有所表现,结合脉象,可以了解到脏腑的阴阳变化。3. 中医的治疗手段 -- 针灸,也是阳与阴,一个是针刺,一个是管吸。实则刺之,虚则补之。4. 中国的性格划分:太阴,少阴,少阳,太阳,阴阳。结合了外在表现,心理特征和脏腑结构,对人的性格进行了划分。2022 年 3 月 13 日 21:56 分于家中读完本书,花费 15 小时 7 分。【2022 第 6 本】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3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医学典籍,受益终生!我读的是一套六册的《黄帝内经》,得到没找到,就打卡这里吧。一直没勇气开读这套书,直到去年身体恢复漫长无期,才终于决定认真阅读研习《黄帝内经》这部医学典籍。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每部分各八十一篇文章,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以黄帝与岐伯、雷公等人的问答形式将医理展现出来。《灵枢》不仅讲了脏腑、病因等,还阐述了腧穴,针具,刺法,偏重人体解剖,脏腑经络,穴位针灸等内容;《素问》侧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黄帝内经》把人体各部分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这套书相对好读,不但注释和翻译全面,还配有直观插图,读一遍肯定是不够的,《黄帝内经》蕴藏着深刻的养生智慧,通过阴阳五行,四时顺养理论,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和饮食起居,养生之道在于日常,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是养生长寿的最高境界了,加油吧!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2024年第十八本人者,天地之镇也。这个认知是唯一的原则,也是华夏子孙繁衍生息并发展的根本。科学家只用科学手段一棍子打晕了广大因统治者原因(狂妄自大愚昧专横)导致贫穷落后而致使自卑的民众。鲁迅、孙文等众位大先生又义愤填膺不明就里的踩上一脚,以至于中医都被倒戈成了巫术。呜呼哀哉。华夏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时常被牛人构建一坐坐山峰,唯有跨越山峰,方可看见层层叠嶂里的巍峨大川。这本书是中医的元典,博大精深。舀一瓢饮,如之甘饴,我心醉了。医术的事情,我一窍不通并不影响我的阅读体验。但是保健上的事,一窍不通就会命丧黄泉而成了冤魂。八十一个章节,只让我记住一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历史在前进,人们在感慨的时候依旧原地踏步。我想做一个给自己喊口令的人 “1.2.1”!走起。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黄帝内经> 读后感》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宛如一座蕴藏着无尽智慧的宝库,引领我踏入了中医那深邃而神秘的世界。 在翻阅此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医者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一部医学典籍,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健康和自然的哲学思考。 它强调了 “不治已病治未病” 的预防理念,让我深刻认识到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在于提前预防,而非等到疾病发生后才去治疗。这种理念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养生,调整饮食、起居、情志,以达到阴阳平衡、气血通畅的状态。 书中对于人体经络、脏腑的精妙论述,使我对自身的身体结构和机能有了全新的认知。原来,人体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部位的失调都可能影响到整个身体的健康。这种整体观念让我明白了治疗疾病不能仅仅着眼于局部症状,而要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身体的各种因素。 同时,《黄帝内经》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让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遵循四季的变化来调整生活方式。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宁静。 然而,阅读《黄帝内经》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晦涩难懂的古文和深奥的医理,曾让我感到困惑和迷茫。但正是这种挑战,激发了我不断探索和学习的欲望。通过查阅相关的注释和解读,我逐渐领悟到其中的精髓。 《黄帝内经》是中医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健康指南。读完此书,我深感自己对中医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未来还需不断学习和探索,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福祉贡献一份力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