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治学严谨

    认知是个体对世界的理解,认知升级就是在缩短真实世界与认知的差距。知识储备并不等同于认知提升,如今的时代,知识获取非常容易,我们很容易获取自己专业之外任何领域知识。在互联网之前,知识传播的范围非常有限,甚至是贵族上层的专利,到了近代知识普及已经大为改观,但一个人基本只学自己的专业,在大学里,不同专业的同学根本不知道对方学到了什么。但今天完全不同,借助网络的加持和关键词的精准搜索,我们能了解其他学生所学课程的全部内容,而且是全世界高校的课程,也能学到学校之外的全部公开知识。知识高度普及,就在那里,人人皆可学习。只不过,知识交叉融合产生了更多的知识,呈现出信息爆炸的态势。个体的知识边界变得空前渺小,真正如庄子所说 “以有涯求无涯,殆矣”,所以,我们很自然的会产生知识焦虑,而且越是上进勤学越可能是严重的知识焦虑。事实上,一个领域能掌握基本框架、做到分辨真伪就可以有效拓展认知边界。这个 “认知” 学自王烁老师和阳志平老师,他们提出一个知识 “游牧民族” 的概念,以 20% 的时间精力学到一个领域 50% 以上的知识就已足够,这就要求极高效的学习方法,而站在知识源头、读 H 指数靠前的权威的论文就是最高效,没有之一。未来,更重要的不是能学到什么,而是怎样去学习。因为知识的快速爆炸,学什么怎么学就尤其关键,本书讲秦始皇,书中很多细节,这就是治学以及学习的态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秦始皇谜团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极负传奇色彩。他身上的谜团也最多,也最容易让人联想翩翩。出现这种情况与秦朝历史短暂,但开创的制度影响后世有关;也与秦朝传世的文献太少,后人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很大有关。随着考古发掘开展,有关秦朝出土的文献不断增多,当下不少人借助新的资料对秦始皇重新解释、甚至翻案的人也增多。这样不可避免会造成混乱。辛教授多年从事历史研究,通过对考古文献和历史资料的分析,提出自己对秦始皇的看法。帮助读者理清秦始皇身上的部分疑团,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历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生死秦始皇很精采…更期待饮食男女秦始皇…

        《生死秦始皇》… 相比生死秦始皇,我更想知道饮食男女秦始皇…… 皇帝的生死关乎的是旧族新贵的命运,基本上与他牧肉挤奶的子民无关。生死是百年的事,用千年政治的视角看难免更抽象无趣…… 饮食男女并不低俗,文明就是如何饮食男女,这是万年的度,是天地万物的道…… 秦始皇不喜欢别人对他的政治指手划脚,于是烧了《尚书》,他更不喜欢别人对他的饮食男女说三道四,所有他的烧书清单上位列第一的是《诗经》……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历史需要点八卦,现实需要点史观……(石木翻书每天翻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秦始皇生前曾经 “焚书坑儒”,但这并不是出于对儒家的仇恨,而是他想要终结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用权力去控制文化。他虽然下令焚书,但焚的不只是儒家一家,诸子百家的书都在焚毁之列,目的是由国家垄断文化。他虽然下令坑儒,但坑的只是提反对意见的儒,那些圆滑识时务的儒,比如叔孙通这样的人,反而获得了重用。类似这样的细节,能够帮助你重新审视历史,避免走进偏见。第二,《史记》中说,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合谋帮助胡亥篡位。这种说法受到了新出土文献《赵正书》的挑战,按《赵正书》的说法,胡亥其实是合法继位。不过本书作者指出,《赵正书》破绽百出,可信度根本不能和《史记》相比。作者对于《史记》和《赵正书》的真伪分辨,其实暗含了辨认史书真实性的标准:一是看史书作者是否靠谱,二是看史书和出土文物能否对得上,这就是王国维先生所谓的 “二重证据法”。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喜欢的是历史还是故事?

            如果你对秦朝有兴趣,这本书值得一读。当然不要被书名骗了,这本书可不是讲秦始皇的,赵正书才是主角。儒家八脉、到底什么是小说、姓氏之分等。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通过这本书知道自己喜欢的是历史还是故事,学术还是八卦。这很小但却很重要。有些段落证明了这本书就是披着学术的说书话本。看了短评才知道原来是公号合集,那这已经很棒了。至于后记里提到的续编或者增订其实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探究的意愿就是学习的推力,探索的历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作为一个从外行进入历史学研究领域的学徒,我以往的学术经历,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能力。基于这样的经验,我也愿意在阅读《赵正书》的过程中,尝试着再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尝试着利用这些知识解析一些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看其他诸家学说,在朝廷中根本就没有一个像 “博士” 这样专门的官职,更不用说高达七十人之多的博士员额设置了。再结合康有为上述秦廷 “以吏为师” 的论述,愈可知作为一种思想学说,儒家在秦代不仅没有受到特别的压抑,而且与其他诸家学说比较起来,还可以说是独得朝廷的眷顾,有着其他诸家无可比拟的优越地位。后世学人,往往过多集中关注和抨击 “焚书坑儒” 这一暴行,却严重忽略了与此同时秦始皇还在朝廷设置了儒学博士并允许其授徒讲学,而这至少在一个侧面显示出秦始皇对儒学的特别重视。昔清人汪中论荀子在儒学传承中的地位,谓 “荀子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经典”,若《毛诗》,若《鲁诗》,若《韩诗》,若《左氏春秋》,若《谷梁春秋》,若《礼》,其经历嬴秦仍得以传承,荀子的门徒都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秦之立朝,本就是从混沌中走出来,对于中央集权、天下一统的认识还很粗浅,可以算是 “开宗立派” 了。所以我看秦史,更多关注到的是这位是这位始皇帝在制度建设上的 “任性” 和 “随意”。比如,以夏历十月为正、混淆姓氏、废谥号代以数字、巡游 “天下”、打压私学等等。但我想,我们不能以今人的眼光去苛求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对于 “开宗立派” 的秦始皇来说,在那个从无到有的时期,任何制度创新必然夹杂着这些 “任性” 和 “随意”。就好像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够说清橘子为什么叫 “橘子”,马为什么叫 “马”?至于他到底叫嬴政,还是嬴正,还是赵政或赵正,对于我们非专业历史研究者来说,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