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2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做事得从逻辑开始

    周教授从问题谈起,很多问题都有其底层形成的原因,要解决问题得从底层解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改革:就是把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合法化,并不需要什么人高高在上想出一套办法 “指导” 老百姓如何解决问题。政策制定者只要眼睛向下,各地自发的行为里就有足够多的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改革要改游戏规则,也就是要改变经济竞争的输赢准则)。改革有两个力量:1、一个力量早就存在,凡遇到困难、有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总有人想办法突破。​2、一个力量在上层建筑里,就是国家机器的方方面面,对底层的、地方的自发改进和改革的做法,给予合法承认、保护、完善、提升,使之成为政策、成为正规的制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改革就是把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合法化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793 本(66)#《改革的逻辑》️计划命令体制不是从实践中自发建立起来的。它是按照一种理论构想、按照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构造出来的体制。如把整个国民经济作为一家超级国家公司来处理,那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经验。明明行不通,一改就碰上 “主义” 的大词汇,碰不得,只好拖来拖去,把毛病越拖越大。️推进改革,首先就要回到经验的基础上来,也就是确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的理想要坚持,但究竟怎么在中国一步一步实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也要根据实践效果来调整。️经验证明,出错不可免,问题是纠错能力强不强。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个优点,但前提是决策要对。决策错,又集中,那错误也大,且纠错比较困难。改革无非是系统性地纠错。️出路之一,是适度提高粮食种植经营规模。为此需要进一步厘清土地承包权、发展农地转让权。就是说,土地制度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延缓地权改革,只靠粮食补贴,财政能力是一个问题,补来的粮食压库,社会成本过大,管理负荷过重,怕是过不长久的。️更年轻的人群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对体制、政策以及自己所处环境的评价,有不同于上一代人的新参照系,也有他们对理想社会更高的预期。对 “80 后”、“90 后” 来说,他们的参照系生来就有所不同。他们生活在较开放的中国,对世界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那样的,要是不达标,他们就不满意。️不管中国经济遇到什么困难,要解决什么问题,首先自发应对的并不是经济学家,是身在其中的实践者。就像当年,农民穷难道农民不知道?农产品短缺难道城里消费者不知道?都知道。也总有人自发地试图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就是自发的民间努力能不能得到国家政策的合法承认,这非常关键。️什么是改革?改革就是把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合法化,并不需要什么人高高在上想出一套办法 “指导” 老百姓如何解决问题。政策制定者只要眼睛向下,各地自发的行为里就有足够多的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改革开放,思想路线端正了,决策人和决策机关眼睛向下,实行一种当年万里副总理讲的 “事后承认主义”,先各地试验、地方承认,逐步被吸收为中央政策,最后立法承认。️决心面对现实的政治家,愿意用自己的政治权威,为自发的改革实践提供试验的保护和合法的承认 —— 这就有 “戏” 了。从这点看,邓小平和他那个领导集体,对改革的贡献在历史上站得住脚。没有这个条件,底层自发的改革常常自生自灭,不能汇聚成制度变革的伟大力量。️凡遇到困难、有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总有人想办法突破。讲到底,每个普通人、普通家庭、企业、基层和地方,总有改善生活、发展经济的愿望,因此总有人出头来面对困难抓住新的机会。这个力量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上层建筑里,就是国家机器的方方面面,对底层的、地方的自发改进和改革的做法,给予合法承认、保护、完善、提升,使之成为政策、成为正规的制度。邓小平的贡献,是把国家政策的方向,转向了对促进生产力的自发合约提供合法承认与保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改革的逻辑》

          本书是周其仁多年来经历和研究中国改革的体会和总结。在本书中,他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剖析中国改革,指出了传统社会主义在理论假设上的一个误区,解释了计划经济为什么行不通。在这个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分析了改革成功的关键步骤,以及当下继续推进改革的难点和痛点。本书核心内容:本书介绍中国改革的成功逻辑、关键步骤和未来难点。首先,中国改革纠正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预设中的一个偏差,大幅度降低了中国作为一个 “超级国家公司” 的组织成本,这是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就的理论逻辑。其次,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商业,逐步重新界定产权,为活跃的市场交易奠定制度基础,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步骤。最后,渐进式的改革也是不均衡的改革,在很多领域存在伸缩余地很大的制度空间,继续改革的难点,是推进进一步的公权约束和私产界定。中国改革纠正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预设中的一个偏差,大幅度降低了中国作为一个 “超级国家公司” 的组织成本,这是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就的理论逻辑。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商业,逐步重新界定产权,为活跃的市场交易奠定制度基础,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步骤。最后,渐进式的改革也是不均衡的改革,在很多领域存在伸缩余地很大的制度空间,继续改革的难点,是推进进一步的公权约束和私产界定。首先,经济运行中的成本问题。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论预设,忽视了交易成本的存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把私营企业都取消,整个国民经济变成了一个由计划和命令指挥的超级国家公司,组织成本非常高昂,运转不灵的现象常常出现,也没有真正消灭剥削现象,因此,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理论逻辑,就是重新建立市场,削减超级国家公司的运行成本。其次,中国改革中的关键步骤是逐步推进的产权界定,因为清晰的私人产权是盘活市场交易的前提。中国的改革在底层和上层两股合力之下,从农村的包产到户起步,扩展到城市和工商业,在传统公有制的势力范围里逐步把所有权、转让权、合约权给划出来,奠定了一个活跃的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最后,继续推进改革的未来难点和痛点。渐进式的改革也是不均衡的改革,在重新界定产权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伸缩余地很大的体制选择空间。容易改的都改完了,剩下都是硬石头。我们今天面临的产权界定问题,往往出现在稀缺资源领域,涉及方方面面利益的问题,因此改革起来特别困难。再加上自下而上的动力不足,原先那种底层创新、上层承认的路径也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么有效。怎么样才能为新形势下的改革提供充足的推动力,是中国深化改革的一个痛点。在周其仁看来,改革进行到今天,需要通盘考虑顶层设计,为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明确产权提供主要驱动力,把没有彻底完成的私权界定送上轨道,把公权约束这个议题尽早提上日程,以实现全面、彻底的产权保护。本书看待经济的视角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它的逻辑链条是,只有明确了私人产权,自发的市场交易行为才能活跃起来,从而带来经济的发展,政府如果过多卷入市场行为是不好的,需要进行自我约束和调整。这其实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那么,用这个逻辑解释中国的改革以及中国改革的前景是不是合理呢?这就是一个特别有争议的问题了。有的经济学家很不喜欢这一派的观点,比如说,我们之前解读过一本书,叫《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这本书点名批评了制度经济学。它认为,市场从来就不能靠自发的交易行为形成,需要强有力的市场创造者来推进,在过去,政府扮演了这个创造者的角色,而在未来,中国仍然需要一个灵活有为的市场创造者。一个强调自下而上,一个强调自上而下,两派观点唱对台戏,到底哪个才正确呢?很遗憾,目前来看还没有标准答案。对于中国改革这个历史性现象,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看看这些不同的解释,哪个更具有生命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科斯定律真好

            改革的逻辑很简单,真实世界总有层出不穷的交易成本,只能去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尝试降低交易成本的可能。看完这本书,科斯的形象更高大了。经济学说到底其实也是个信不信的问题,治大国,本来就是杂多琐碎的劳动,要小心看起来手握真理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周其仁,一是在财新周刊上读到了这本书的序,觉得很接地气,也很有见地。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成为了上峰的座上宾,参加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我就很好奇他到底有何高论。总体读下来,周的观点并不玄乎,核心就是理解真实世界的市场与政府,需要从交易费用和组织成本两方面考虑。企业何以可能,是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交易费用大于组织成本,换言之,很多事在同一个组织 / 企业内解决更加高效。计划经济何以不现实,则是因为组织成本显著地压过了交易费用,所有的资源通过权力等级加以流通和分配,扭曲了供需关系,抑制了生产积极性,降低了资源分配效率。观点并不多么标新立异,但他坚持针砭时弊,“敢言” 至今,也是值得敬重的。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