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第一,颜色是材料吸收光的一种倾向,也是视神经受到刺激产生的知觉,同时还是化学家探究物质成分的丰富线索。颜料的制造需要技术,购买需要成本,用的时候需要调配,这些基本的物质属性,其实都是一个艺术家在创作时考虑的因素。颜料的历史,把科学和艺术联系在了一起。第二,中世纪的艺术和化学似乎都充满了神秘感,二者都关乎创造,都富含象征意义,但同时也都承担着非常具体的、物质的功能。绘画有非常实用的价值,而炼金术这种听来玄而又玄的东西,在工匠眼中,其实就是一种制造方式而已。第三,文艺复兴之后理性觉醒,人们认识自然的愿望反映在绘画上,为了表现更真实的场景,艺术家想办法调配明暗和颜色,这时的颜料技术,也配合这个目的得到了发展。第四,伴随着 19 世纪化学和物理的突飞猛进,艺术家有了新的材料和理论工具来实现艺术的目的,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也变得更加自知自觉了。画作上前所未有的色彩,昭示着一种全新的、现代世界观的诞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明亮的泥土》第一,颜色是材料吸收光的一种倾向,也是视神经受到刺激产生的知觉,同时还是化学家探究物质成分的丰富线索。颜料的制造需要技术,购买需要成本,用的时候需要调配,这些基本的物质属性,其实都是一个艺术家在创作时考虑的因素。颜料的历史,把科学和艺术联系在了一起。第二,中世纪的艺术和化学似乎都充满了神秘感,二者都关乎创造,都富含象征意义,但同时也都承担着非常具体的、物质的功能。绘画有非常实用的价值,而炼金术这种听来玄而又玄的东西,在工匠眼中,其实就是一种制造方式而已。第三,文艺复兴之后理性觉醒,人们认识自然的愿望反映在绘画上,为了表现更真实的场景,艺术家想办法调配明暗和颜色,这时的颜料技术,也配合这个目的得到了发展。第四,伴随着 19 世纪化学和物理的突飞猛进,艺术家有了新的材料和理论工具来实现艺术的目的,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也变得更加自知自觉了。画作上前所未有的色彩,昭示着一种全新的、现代世界观的诞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一部色彩的历史到底什么是色彩?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今天却常遭人忽视,就连很多艺术学生都想当然地把色彩看成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而不深究它的秘密。诚然,今天的色彩就是画材商店里的颜料或者数码绘画软件中的 RGB 数值,然而在艺术创作中,尤其是在具象写实艺术的创作中,我们对色彩本质及其来源的无知又总有损于我们的创作。
英国科学家菲利普・鲍尔在这本《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的开篇便抨击了这种现象。现代主义带来的二元对立思维,即将艺术和科学粗鲁地分为直觉与理性的对立的刻板思维,明显阻碍了两者的共同发展。实际上,在 2000 多年的艺术发展史上,艺术家对色彩等创作工具的处理方法与今天的科学家并无差异。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艺术家还是在医药学行会中购买他们的颜料的。艺术家们通过研磨、研究各种材料的特性,研发优良颜料的配方,最终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艺术创作媒介:从湿壁画到油画,从版画到蓝晒术,甚至是摄影,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艺术创作形式在诞生之初都是一门工程学问题,是一项极具科学气质的艺术研究,同时也都是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结晶。
因此,当我们追本溯源探究色彩和颜料的本质时,实际上我们就从唯妙唯俏的绘画世界返回了真实世界中,并能发现每一种色彩在现实世界中的来源到底是什么?比方说,在中世纪的圣经题材绘画中,我们往往能看见圣母穿着鲜亮的蓝色斗篷,而画中的天空却是灰暗的色彩,这种厚此薄彼其实证明了当时人对色彩和颜料的重视。这是因为绘制圣母斗篷的群青色来自中东地区,是一种价值连城的蓝色矿石,它们的稀缺性和高昂价格导致这种色彩不能铺张整件作品,而只能给地位尊贵的圣母使用。基于相同的原因,我们也常在古代绘画中看见紫色作为帝王服饰的配色出现,这都和颜料的获取难度有关系。
同时,颜料生产层面的问题也左右了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合成颜料诞生以后,类似印象派一类的户外写生才涌现了出来,而梵高一类喜欢使用厚涂法创作富于情感表现力的笔触技法也慢慢为人接受。尽管梵高并非第一个使用厚涂法的画家,然而在此之前,像伦勃朗等古代大师的厚涂技巧只能用铅白一类价格便宜的颜料,这大大影响了画面的表现力。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会发现艺术创作形式,画面风格,甚至是最细节的绘画手法都和颜料有着直接关系,而色彩的这种看似抽象的概念其实也必须承载于颜料这种具象事物的基础上。这本《明亮的泥土》正从科学角度、物质角度为我们解答了关于色彩的浩瀚历史。任何想要深究艺术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小书。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