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2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关于人类政治制度演变的“统一理论”

    我读书感觉,似乎每个当红 “思想家” 都要用自己的视角从头到尾解释一遍整个人类史,像物理学家那样提出一个 “统一理论”,才算拿得出手:《枪炮、病菌与钢铁》、《西方将主宰多久》、《科技想要什么》、《理性乐观派》都是如此。而福山这两本则是一个关于人类政治制度演变的 “统一理论”。


    福山的文笔相当好,有些叙事像讲故事一样,说理论的时候对各家学说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完全没有阅读停滞感,真实令人倾慕。对比之下,哈佛和麻省理工教授写的 Why Nations Fail 一书就差了一个档次。如果每个人都先读完福山这两本书再上网辩论政治,网上会安静很多。另外,福山在谈到法治起源的时候,也反驳了哈耶克。

      11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政治衰败的内在逻辑

      以罗马帝国的衰亡史为例阐述政治衰败,滥发公民权,背后都是经济利益的逻辑在驱动。罗马帝国靠战争掠夺战利品、土地和奴隶维持经济的发展。罗马人慢慢耽于享乐,不愿意生孩子,不愿意服兵役。罗马帝国周边蛮族实力逐渐壮大,为了抵御蛮族不得不发给边疆地区的蛮族公民权,慢慢地连兵团指挥权也被公民化的蛮族给染指了。结合这本书来看,统治精英渐渐腐化堕落,钻制度的空子谋取私利,让国家政治逐渐家族化,这个是人性中自私造成的,不可避免。小赢靠朋友,大胜靠对手。在外部压力下,统治阶级要么崩溃,要么强压着私心任人唯贤。也就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为一个高明的政治理论家的福山,开出的现实药方却似乎不那么高明了。因为他的药方说到底,就是强调政治秩序是一项政府、法治和民主相互平衡的艺术,缺什么就补什么。这个逻辑上虽然非常正确,现实操作的难度却极大。比如说,光 2013 年一年,美国利益集团花费在游说活动上的钱就高达 32 亿美元。在这种牵涉到巨额现实利益的情况下,改革要动多少人的奶酪,难度会有多高,可以想见。同理,我们也不能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政府,刻意去发动战争吧?所以说,现实中存在种种利益捆绑,资源束缚,这些都暴露了福山的药方在操作层面上的短板,招来 “说的好听但却没用” 这样的批评。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是《政治秩序的起源》的姊妹篇,是福山在提出 “历史终结论” 后的又一力作,甚至可以说是转型之作。在这本书中,福山描绘了国家、法治与民主负责制这三大制度,在世界各地由于发展顺序的不同而有不同结果。同时,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福山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反思和修正,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政治制度与政治衰败》

            首先,本书说到政治秩序来源于政府、法治和民主这三种基本制度的平衡。政府集中权力,法治和民主限制权力。一个政治发达的国家,拥有强有力的政府,提供可靠的公共产品,同时政府还受法律和民选的限制,按规矩办事。其次,说到了政治不发达的国家如何实现三种基本制度的平衡这个问题。福山与时俱进,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问题不在于缺乏民主,而在于缺乏有效的现代政府。在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在发达国家比如希腊、意大利,它们都有民主,但目前都存在政府被政治精英控制,裙带政治、权钱交易蔓延的情形。福山把这种披着民主、法治等现代政治外衣的政府叫做 “新家族制政府”。再次,说到福山通过比较德国、希腊、意大利和美国的政治史,指出建成有效现代政府的三大条件,那就是战争、民主化出现在官僚体系建立之后、以及有效的社会动员。最后,本书讲了政治发达不是一劳永逸,人的自然本性和制度之间一直在拉锯,曾经政治发达的国家也有可能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走向政治衰落,比如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美国。福山认为美国政治衰落的两大原因是过度制度化和家族制复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福山心中完美政治发展的标准答案是一种国家、法治和民主三者平衡的状态,但很遗憾,从欧洲到美国,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非到亚洲,完美都没有发生。2. 政治发展的复杂性何止是国家、法治和民主,更有文化、宗教、地理等原因,不如说,一个成熟的政治生态其实一种小概率事件。3. 每当需要解释政治人物决策,或者庇护政治以及依附主义原因时,作者反复强调的是基于人性的亲戚选择和互惠利他,说服性不足!4. 但不可否认,国家、法治和民主,是理解这颗星球上政治的很好的思考框架。5. 总之,读完这本书,下次再遇到嘴边挂着国外 “德先生” 好的人,你会新生鄙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政治何以如此,只能如此?

                我不能走我也不能哭
                因为我的身体现在已经干枯
                我要永远这样陪伴着你
                因为我最知道你的痛苦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只有理想的人,面对残酷的现实会变得脆弱,万念俱灰后可能会演变成 “犬儒主义” 或者 “虚无主义”。只有现实的人,认为社会既然如此,那我就适应规则,进而可能会演变成最势利的机会主义者。但是福山,既让我看到了理想,也看到了现实。一方面 “现实” 有演化的合理性,强大的国家能力与民族认同带我们走到了世界前列。另一方面,“现实” 也有很大的不足,不受约束的权力以及诸多的限制让人担忧进一步创新的潜力。读了福山,我感觉对这片土地多了一层深深的理解,有时我还是会愤怒,但这种愤怒,从恨不得毁掉他的愤怒,变成了对一个不懂事孩子的愤怒。我还是很愤怒,但我得帮助他成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本大部头书籍,第一次看了 30 页觉得太枯燥就放下了半年之久,这个月偶然看到之前的香港大学生的崇美的民主视频就想到了这本讨论政治制度书籍。福山的核心观点是通过强有力政府(国家),以及法治和负责制(民主)对国家的约束,进而实现三者之间的平衡,最终实现非人格化的政府,来抵制人性中亲戚选择和互惠利他的底层代码。同样在拉丁美洲,哥斯达黎加和阿根廷的政治选择迥然不同,破除了庇护主义的哥斯达黎加实现的 “非人格化政府的好政治”,而阿根廷被一部精英控制发展的依附主义进而大众的最佳的选择就是进入政府获取权力来进行寻租获取利益。相对于欧美,我们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实现了庞大的官僚体系的建立并在西汉完善,但法治是服务于皇权,相对欧洲的海洋文明,通过贸易建立并巩固诚信进而实现产权的神圣,以及未发展处让法律赖以为基础的超越宗教的借口。还有关于民族认同的形成,以及从发展角度看战争对于政体改革维度的促进等等。从不同政体的国家的建立,到民主发展的历程,以及政治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状况的变化体制的僵硬进而导致的各种政治衰败。涉及全球史、经济、政治、文化等等,篇幅浩瀚不是看一次能了解的,感觉很多部分没有看懂,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打算过 1 年后再读,相信会有不同的感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政治学经典作品,充满启发

                    真正关心政治,必须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政治衰败的一种解释

                      “没有自动的历史机制可使进步不可避免,还可防止衰败和倒退。” 福山的分析鞭辟入里,我度过最棒的政治学专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丰富而有力的内容,极富启发性,可以极大的拓展读者的视野,更难得的是书的写作时代就在眼前,可以形成极佳的时代共鸣,为我们观察和理解世界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视角、方法和理论框架。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