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叫《自我决定的孤独》,但从目录到内文,扒开每一个字缝,则处处写着 “我不是自愿的”,可能副标题真相定律再一次发挥作用了,这本书实质讲的是 “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宠物经济、抑郁症、皮肤饥渴症、公益拥抱…… 作者从这些 “爱与代偿” 的现代病和衍生经济入手,试图分析背后的原因, 伊丽莎白・冯・塔登认为:能够被触摸,渴望被关注 —— 人相对他人的开放性始终都是最重要的,直到生命的终点依然如此。代偿方案能凑效吗,书中引述的研究认为,我们与非人之间的接触,无法完全替代人际间的亲密关系,接触的对象是很重要的,“你如何确定自己是被爱着的?”,从幼年到老年,统观人的一生,我们与人的身体接触,绝大部分发生在家庭之间,这也许是为什么,从古至今,家庭的纽带是如此坚韧、牢不可破。作者在第二章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亲密接触为什么在现代如此之难的原因:接触带来的阴影仍未远去,这章引述的数据十分令人震惊:这里有一个被现行法律掩盖了的事实,1966 年德国法院的一项判决证明了这个事实的存在,在这项关于婚内性行为的判决中这样写道:“女方冷漠地完成夫妻生活并不能算作履行了婚姻义务,即便女方由于个人的性格或是包括配偶可能的无知在内的其他原因而无法在夫妻性生活中得到满足,也应考虑维持婚姻感情,并表现出牺牲精神,不允许表现出冷漠或反感。””1966 年,德国联邦法院的第四民事审判庭还曾经就女性的义务作出判决,判决并不针对具体的诉讼,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针对的是所有的婚姻。福尔克马・西古希认为,直到上世纪 60 年代末还有 90% 的少女并非因为自己的意愿,只是 “为了配合男孩” 才与其发生第一次性关系。” 认为国家和男性理所应当可以对女性或儿童的身体施加暴力的观点根深蒂固,同性恋也被认为是违法的。避孕药进入市场的时候,扬声器里传来的是滚石乐队的歌声,唱的是 “我不可以不满足”。亲密关系并不是 100% 安全的,在仅仅只隔了 50 年左右的新世纪,亲密关系或许还伴随着暴力和情感伤害,与这些比起来,拥有亲密固然美妙,但是如果倒霉,伴随而来的伤害可能远超愉悦,“无接触” 100% 安全,自然就成了现代人的首选项。除此之外,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也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这个因素就更复杂了,最后两章,作者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了原因,除了文化因素导致的社交距离外,居住条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等,无一不是导致 “无接触社会” 出现的客观因素。重点在于最后一章,作者认为,接触之所以难,因为现代人已经将自我价值的评价权让渡,对自我产生了陌异感,暴力由身体转移到虚拟网络的同时,大众发现,既然一切虚拟、短促,那么最后,自然 “什么都不能触动我”。布尔迪厄主张,工人阶级与其身体之间,往往会发展出一种工具性关系。身体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我们没有多少时间摆脱必须,或许对于这本书的主题,我们可以换一个问法,“接触是必须的吗?” 作者伊丽莎白・冯・塔登显然认为是必须的,且认为我们对此并无自觉。其实我觉得人们内心是认同爱与接触的价值的,不然 “爱” 不会被奉为现代社会的奢侈品,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夺回时间和自我。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拥抱和孤独是一对竞品,不能同时出现"4 个拥抱来存活":这表明拥抱对人的基本需求是至关重要的。人类是社交性的生物,情感交流和身体接触对于满足基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8 个拥抱来生活":这意味着拥抱和情感交流不仅仅是基本需求,而且对于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更多的拥抱和情感表达可以增进人际关系、增加幸福感和情感满足。"12 个拥抱来成长":这暗示着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拥抱和支持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自我认知非常重要。在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和认可下,人们可能更有自信、更愿意探索和发展自己。虽然这句话可能不是一种严谨的科学陈述,但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对于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的积极影响。拥抱和情感表达是构建人际关系和支持个人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读书总结:人总是在亲密感和社交距离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才会像冰上打转儿一样,不知道的就偏离了方向。自我隔离是个恶循环。感到孤独的人,对社会威胁的戒备心更强,从而更胆小,对人更有敌意,精神也更紧张。这种人会始终保持警惕,对亲近他人的渴望也会更强烈,但是一旦他人靠近,他们又更容易感受到威胁。孤独是一种会自己放大的感觉:一个孤独的人很容易会感觉受到威胁,而且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这一点传递给自己遇见的人,并因此阻止他人亲近。书籍与孤独没关系,毫无关系。副标题 “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才是主要讨论的内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