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德国的成功和毁灭

    本书一般,是一本学术著作,了解德国史推荐徐弃郁的《德国简史 30 讲》,顾衡好书榜讲的《俾斯麦》,本书作者是著名德国历史学家,在两德统一前再明确一些概念,但因为普鲁士依然是西方禁忌,所以还是没讲透。本质俾斯麦和希特勒就是代表两类人,俾斯麦是小德意志保皇党,认清形势韬光养晦,虽然完成统一但清楚德意志(普鲁士)的环境危机,并不主动求战。而希特勒是极端的大德意志民族主义分子,主动求战并妄想重建帝国,致使民族走向毁灭。德国民族很矛盾,现在的德国是不出头,闷声发大财的欧洲国家,但国力增强难免民族主义冒头,研究德国历史经常感叹这个民族的顽强和愚笨,西方历史喜欢描述个人对历史的主导,而中国人看历史更久远,看的是无奈和宿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般来讲,政治家的公众形象,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他本人,以及同时代的人留下的文字记录,二是专业学者站在历史后端做出的评判。但是,本书作者泰勒指出了一项重要的事实:历史人物会主动参与到自己形象的建构中。俾斯麦留下的回忆录,就是一种 “刻意为之” 的书写,为的是淡化自己的错误和阴暗面,拔高自己的伟大。这种建构,对后世学者的评判影响非常大。只有回到历史现场,像本书作者泰勒一样,详尽地阅读 19 世纪的文献档案,反复比对甄别,你才能触碰到一个真实的俾斯麦,客观评价他的优缺点。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国家的“青春期”成长历程

        德国,是一个在近现代的世界历史舞台上,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其实这个国家的历史不过才 100 多年的历史。它好像是哪吒一样,出生之后迅速成长,瞬间就变成了一个欧洲巨人,让左邻右舍望而生畏。随后,连续搅动两次世界大战,似乎证明了这的确是一个天生的 “恶魔”。到底,在这个国家身上发生了什么呢?本书相当于一部 “德意志国发展简史”,从 100 多年前的普鲁士建国开始,写到二战之后德国被拆分为止。总结德国这一百多年的曲折历程,我觉得,大概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地理位置原因。德国的位置,有点像当年春秋战国时期的三晋之地,处在秦齐楚三大强国的环伺之中。因此,分裂为赵韩魏的三晋再无可能称霸天下。而从分裂小邦合并为一国的德意志国,自然引起了周边大国天然的敌意。这种天生的不安全感,让德意志国在日后的成长中,始终具备一种攻击性。这种性格上的攻击性,是其日后悲剧的重要根源。其次,在德国尚在年青的时候,赶上了民族主义思潮在欧洲的兴起。就像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容易走上叛逆一样,德国在民族主义思潮的推动下,也一度走上了与世界为敌的道路。最后是人的因素,也就是从俾斯麦到希特勒。俾斯麦是德意志国的接生婆,没有他,大概 “赵韩魏” 难以统一成 “晋国”。希特勒,则是德国在青春期碰到的一个地痞流氓,在那个危险的叛逆期,被他带入了歧途。总之,德国在地利方面,一出生就强敌环伺,充满危机感;在天时方面,青春期遇上了危险的民族主义;在人和方面,在叛逆期遇上了一个恶魔。这就是德国在青少年时期所遭遇的困境,犯下一些错误的原因。幸好,如今的德国已步入壮年。不仅实力雄厚,而且由于他对自己青少年时期所犯下的错误,认错态度非常诚恳,得到了邻居们的原谅。一个理智又有实力的德国已经成为了欧洲的带头大哥,正所谓 “浪子回头金不换” 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德国简史

          俾斯麦极力主张的外交周旋最终还是被日渐鼎盛的国力所带来的盲目自信所击溃。一二次世纪大战如果看成一整段历史的话,起因主要还是当时各国及政治头脑的思维还停留在,战争是扩张的唯一途径,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唯一方法,欧洲错综复杂的结盟导致一发而动全身。。。经过两次世纪大战后,血与泪终是留给后人警醒,现代战争的残酷,任何国家都承担不起。希望现代人们和政客,虽然既没有经历过战争也快遗忘了战争的无情,还能保持克制和理性,留给世界未来一个和平的机会。。。战争就来自于对假想敌的猜疑和对自身的狂妄自负。读历史,要看到少呼吁战争。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