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2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工业化的前提是土地革命,城市化是陷阱

    不同意本书观点,现代化就是工业化是共识,中国的工业化本书认为是近 40 年的成果,否定前 30 年的重工业布局和国家引导的作用是硬伤,工业化需要资本,英国工业革命依靠的是全球垄断的海权下的棉花贸易,通过美洲殖民地掠夺,对印度传统棉纺业的暴击和对中国的鸦片贸易积累的资本,德国是依靠国家集权下的钢铁业的发展,随着世界铁路行业起飞。苏联集体农庄的土地革命更是典型(前苏联已经是工业化国家是事实,问题是布局问题)。中国的工业化前提是 30 年农民在统购统销下的牺牲,全国勒紧裤腰带的重工业基础布局。没有前 30 年的艰辛也就没有后 40 年的全工业化产业链。反例是印度和印尼,菲律宾等国,因为土地革命没有完成,国家如何有资本和土地进行工业化?工业化不是简单的建工厂,需要能源,土地和交通配套,没有土地革命的资金积累和土地重新分配,如何完成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更是一个陷阱,大量农民进城如果是制造业,如果没有退路,后期就是美国的铁锈带。如果城市是金融产业和高科技,当然需要科技劳动力,但如果老龄化(如日本,欧洲)城市如何负担?美国依靠周边的非法移民提供大城市服务,并不承担养老,也是周边国家长期落后原因。如同中国大城市的户籍政策,就是残酷的表面,大城市不可能无选择的吸纳(有选择的吸引高素质人才),如果进城农民工没有退路,就会造成城市贫民窟,委内瑞拉,巴西等国就是城市化过快,掉坑里了。所以中国现在才要乡村振兴。温铁军老师关于乡村振兴有大量论述。

      4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感想 这是我阅读的徐远老师目前在得到电子书库的最后一本书。其他的 6 本都陆续读完了。本来计划是去读《企鹅欧洲史》系列的,但读到第二本实在有点受不了,还是想等着顾衡老师慢慢解读吧。徐老师的书读起来很有感觉,7 本书围绕着投资,城市。徐老师看好大城市的未来。仔细想想,人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各种发明创造的实质,是将人的生物器官功能放大,突破空间和时间。人经常在哪里,就自带那个地方的气质。当下的中美竞争已经是明牌,国内各种政策都突出了效率这个词。效率意味着允许有条件的发展快一些,有能力的就做大做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突围。城市强者恒强,在这个变局中再次发展,拉开差距。新晋城市想要挑战拥有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期待徐老师以后还会推出新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都市化的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城镇化,第二阶段是都市化。城镇化已经结束,都市化刚刚开始,赶紧上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农村逐渐消失是必然!可是土地呢?现在种地的还是 60、70、80 后居多,我们 90 后,95 后又有多少人甘心在家种地呢?土地养不活人,供不起大学生,徐老师的很多观点都非常非常赞同!有一天农民工这个词只存在字典里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才是真正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作为农村的孩子,上了大学,我还是回避城里的!没有足够的金钱作为支撑,肯德基,必胜客…… 这些西餐厅不敢去,融入不了城里同学的圈子!马上毕业了,对家里土地有很多的不舍,尽管就十几亩地,也在考虑土地的未来,土鸡土鸭土鸡蛋。父辈,母辈,爷爷奶奶辈的人更多的还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脚步太快,他们真的适应不了!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徐远先生的这册书开启了我对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思考,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卢卡斯的一句名言 “人一旦思考了经济增长问题就很难停下来”,我看了完这部书真的是十分赞同这个观点。作者评价中国改革开放 “激荡四十年” 的一句话是 “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理由是工业化容易复制,而城市则需要 “缓慢增长”,不可以简单的复制,否则容易出鬼城。中国的第三产业服务业产值仍然不算高,农业产值占比 GDP 总量还是有点高,而发达国家的经济占比是应该第三产业占比最多,其次是第二产业,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应该占比很少,而中国想要发展服务业就需要发展城市化,农村地区是发展不起来服务业的,这倒不是歧视农村地区,而是性质决定的,农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而已。中国的大城市人口占比总人口的比例不够多,人类社会发展就是人口越来越聚集,形成越来越大的城市,大城市相比小城市相比,有规模效应,人均的产出多了,人均的支出少了,创造性强了,服务越来越细化,第三产业能够蓬勃发展。作者给出解决农民生活条件差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农村,涌进城市,减少农村人口,利用现代化机械发展出少量人耕种大量地,发展出越来越多的大的城市群才是我国发展的下一步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繁荣没有秘密 1998 年的时候,我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念书,导师是宋国青先生。当时先生参与一个项目,为发改委的 “十五规划” 出谋划策,带着一群学生做研究。先生平时话不多,可以说是惜字如金,动员会上还是讲了几句,引用了卢卡斯那句著名的话:一个人一旦开始思考经济增长问题,就很难思考其他的问题了。这句话,影响了我半生。经济增速每相差 1 个百分点,70 年后收入就差一倍。对于千家万户而言,这是巨大的差别。从此,增长问题在我脑子里一直挥之不去。这本书是我这 20 年来思考增长问题的一个阶段性的交代。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成绩单,无疑是值得自豪的。十几亿人实现温饱,是这个国家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称为 “奇迹” 并不为过。需要探究的是,这个奇迹是怎么发生的?是归结于历史的偶然、伟大人物的推动,还是有规律可循?有规律可循的话,这些经验能复制吗?能指导未来吗?对其他国家有参考价值吗?中国做对了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分解为两步。第一步,中国做对了什么?第二步,中国是怎么做对的?第一个问题看起来复杂,其实很简单,就像是一个脑筋急转弯。我们只要把所有的高收入国家放在一起,寻找这些国家最重要的共同特征,再看看中国有没有做到,就可以大致知道中国做对了什么。抛开所有的细节不谈,高收入国家最重要的共同特征,就是工业化。历数欧洲、美洲、亚洲的主要高收入国家,没有哪一个国家是没有实现工业化的。除了少数的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国家,比如石油输出国,都是通过工业化实现了经济起飞。即便是石油输出国,也要利用石油换来的资金努力实现工业化,否则后续发展潜力成疑。工业化还有很大的韧性。翻开人类的经济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实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就很难倒退到工业化以前的水平。苏联这样的计划经济国家,虽然经历了动荡,但是因为工业化水平已经很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很快从动荡中走出,实现了 1 万多美元的人均收入。刚才是横向的、国家间的比较。纵向的、历史的比较,也会指向工业化这个关键词。人类漫长的文明史,其实绝大部分人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温饱线上挣扎。人均收入的真正增长,是 18 世纪以来的事情。历史的胜负手,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蔓延到欧洲大陆、北美,然后蔓延到亚洲,以及世界的其他地区。工业革命所到之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工业革命还没到的地方,依然贫穷。世界的经济版图,其实就是工业革命的蔓延地图。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历程,就是一步一步向工业化努力的历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把土地的使用权还给农民,一举解决了 10 亿人的吃饭问题,为工业化打下农业基础,并且释放了劳动力。乡镇企业,是 “离土不离乡” 的工业化。民营企业,是 “离土又离乡” 的工业化。对外贸易和加入 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利用全球商品流通市场加速工业化。房地产改革和大规模基建,释放了大量的需求,因而促进了工业化。金融改革,是为工业化创造融资条件。用 “工业化” 这个关键词,可以串联改革开放以来的一切大事件。从工业化这个 “超宏观” 的角度,我们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会有不同的看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成就,其实就是不断向工业化的方向努力,并取得的一定的成绩。当我们赞叹改革的时候,不应忽视我们只不过是做了一件大家都努力在做的事情。从这个基本方向上,中国并没有特殊之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国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都面临着自己的困难。能够克服自己的困难,推进工业化的国家,就是经济成功的国家,否则就是经济失败的国家。仅此而已。所以,中国经验的最底层逻辑,并没有特殊之处。如果有的话,就是在底层之上的次底层、中层,或者表层,有一些特点。这种特点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各国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即各国都有自己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做法。中国经验的可取之处,就是如何克服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困难。这种困难如果未来还有,研究这种困难就会对未来有启发意义。这种困难如果其他国家有,研究这种困难会对其他国家有参考价值。以上是我对 “中国做对了什么” 的回答。繁荣没有秘密,更没有阴谋,就是努力向工业化迈进。中国怎么做对的?第二个问题:中国怎么做对的?这个问题有两种回答的办法。第一种是回到历史的细节当中,寻找重大的节点,分析当时这么做的选择,回答为什么这样做,阻力在哪里,如何克服的。这一任务艰巨,远远超出本书的范围,暂且留到将来研究。第二个办法,我们可以反问:我们以前也做了很多尝试,但是一直没有成功,以前哪里做得不好?这一次有什么不一样?1978 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一次成功的工业化尝试,但不是第一次尝试,而是第四次尝试。自从 19 世纪中国打开大门,和世界开始大规模的交流以来,中国至少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工业化尝试: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洋务运动。第二次,辛亥革命以后,民族工业兴起。第三次,1949—1978 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尝试。第四次,1978 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分析比较这几次工业化尝试,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次尝试中的两个主要问题。首先,工业化不能由政府主导,而应由市场主导。洋务运动和计划经济,都是由政府主导,都没有给我们带来成功的工业化。二者的共同特征,是政府直接取代了企业家的职能。政府官员既是官员,又是企业家,二者的角色存在重大的冲突。政府主导的工业化,不利于发动亿万人的积极性,不利于培育市场,最后都难以为继。其次,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非常重要。辛亥革命以后的工业化,很难说不成功。大部分史家都认为,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民营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11 年以后的 20 多年间,包括西方大萧条时期,中国经济很难说不好。然而,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爆发,民众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工业化自然也就中断了。反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是一次和平环境下、市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工业化尝试。无论是乡镇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从市场里长出来的,不是政府主导、规划出来的。市场力量的生长,是工业化这枚硬币背面的图章。没有市场的孕育和生长,工业化可能可以发个芽,但是很难长出茂盛的枝叶,更难开花结果。人类社会是个有机体,市场是滋润全身的营养剂,看似无形,实则有力。强调市场力量的生长,并不是否认政府的作用,这种作用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维护基本的和平稳定,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经济建设就是一句空话;(二)顺应市场的诉求,改变制度规则,让市场力量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三)主动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市场的发育。简言之,从基本的脉络看,中国的改革开放主要就是政府与市场合作,推动了工业化。任何成功的工业化,都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从工业化到城市化那么,中国的工业化还有发展空间吗?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了,全世界的市场上,都流通着来自中国的商品。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工业化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吗?工业化支撑的繁荣,还能持续吗?这个问题,是面向未来的问题。要面向未来,最重要的是审视现在。回到我们刚才的分析,市场力量的发育,和工业化是一体两面的事情。要问工业化还有没有空间,就问现在的市场是不是已经很完善了。那么,现在的市场发育完善了吗?只要认真观察过中国经济,就不会认为中国的市场机制已经完善了,就像没有人相信改革已经完成了一样。所谓深化改革,不就是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吗?那么,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的抓手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转向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城市。梳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 “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和主要高收入国家比,我国的工业产值占 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很高,但是城市化率很低,二者呈现出很大的不匹配。城市是市场发育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发展的滞后,使得我国的市场发育还有很大的不足。反过来说,进一步推动城市化,是我国市场发育的最重要抓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城市不进一步发展,想发展市场就是一句空话。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对 “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 这个基本特征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所谓工业化,其实是一个 “复制” 过程,掌握了技术,有了原材料,这个复制过程可以很快。你可以想象一下复印店里的复印机。原件放进去,就开始一张张复印,速度非常快。这里面,复印机和原件是技术,油墨是原材料。工业化也类似,有了技术、资金、劳动力,这个过程可以很快。过去 40 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就是因为工业化是个复制过程,可以很快。但是城市不是这样,城市不仅是钢筋、水泥、道路、桥梁,更是一套复杂的网络,一套游戏规则,甚至文化习俗、风土人情。这些东西,是不能复制的,而必须慢慢生长,需要一个时间。做个类比的话,工业是无机体,可以批量生产,而城市是有机体,只能慢慢生长。这样一来,“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 的基本特征,就容易理解了。因为城市化滞后,中国的市场发育不完善,工业化也受到制约。这种制约,集中体现在各种结构失衡上。比如说,我国经济依赖外需,就是因为国内市场发育滞后,需求不足。内需充足了,就不会依赖外需了。再比如,为什么我国服务业相对滞后?也是因为城市化滞后。服务业在城市里相对有优势,在农村很难发展。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分散、自给自足。因为地广人稀,经济流量低,农村的服务业很难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 是我国经济最本源的结构特征,可以帮助理解很多其他的结构失衡问题。要解决结构失衡问题,市场就要进一步发育,抓手就在城市化。如何发展城市如何进一步城市化?这就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再一次亲密合作。“城” 与 “市” 两个字共同构成城市,其实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古代的城,起源于安全防卫,是和政权、君王联系在一起的,“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市,则是市场,是交易发生的地方,是黎民百姓讨生活的场所。因此,“城” 与 “市” 这两个字,其实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秩序,两个字放在一起,概括了社会形态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城” 是政府、君王主导的,而市,则是平民、企业活跃的空间。城市化的发展,终究是政府支持、包容之下的市场行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能走多远,就看城市化能走多远。最后要补充两点。第一,一般而言,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伴生的现象,差不多是同时推进和完成的,在欧美等高收入国家大致如此。这是因为,城市化能够达到的程度,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决定的。对于走在发展矩阵前列的国家而言,技术进步是缓慢的,而且技术进步会推动工业化进步,会引起人口向城市流动,因此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同步推进的。但是在后发国家比如中国,由于工业化发展太快,城市化虽然也有很大发展,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滞后了。因此,中国的城市化分为两步。第一步是以工业化为主,城市化为辅,是工业化主导的阶段,简称 “工业化” 阶段;第二步以城市化为主,带动进一步的工业化,我们称之为 “城市化” 阶段。因此,我把本书命名为《从工业化到城市化》。第二,我必须承认,这是一本远远没有写完的书。关于中国改革开放过去经验的总结,本书只是个开始。本书提出了 “从工业化到城市化” 的两阶段描述,但是并没有能够回答工业化是如何发生的,如何推进的,以及为什么能够推进,等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本书都没有涉及。关于未来,关于进一步城市化,我也只是看到了未来的潜力,看到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抓手,但是并不知道未来路径会如何演化,路上有哪些荆棘,我们能否过关斩将。本来的研究计划,是要说清楚中国的工业化是如何发生、发展的,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然而,耗时几年,头发逐渐稀少,研究却丝毫没有进展,我慢慢失去了信心。沮丧之余,深感理解这些问题远超出个人的能力范围,可能需要更多人的努力。于是,把这一鳞半爪的观察思考拿出来,谈不上任何体系,错误也在所难免,肯定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愿这些日夜所思所想的点点滴滴,对于思考中国的问题,有一点点帮助,至少帮助大于误导,则可心安矣。是为序。徐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工业化到城市化:未来30年经济增长的可行路径》

                这本书要探讨的,是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是什么?以及,中国未来 30 年经济增长的可行路径是什么?本书认为,在过去,我国的经济增长是由工业化主导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在未来,我们将进入一个由城市化主导经济增长的时代。本书核心内容:1.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是什么?2. 中国未来 30 年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是什么?在 2013 年之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是由工业化主导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也成长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进入 2013 年之后,以服务和消费为主要优势的大城市,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了以工业生产和投资为主要优势的中小城市,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这代表着,我们进入了城市化主导增长的时代,也是一个由服务与消费主导经济的时代。2012-2013 年之前,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当时的中国 “就像一个大工地”,到处都在热火朝天地搞基建,盖房子,所以当时社会融资总额的增速是比较高的,但是在 2012 年之后,这个数字开始大幅下降。伴随而来的,是采掘、制造、房地产、金融等行业的增速也大幅下降,唯一没有下降的就是信息行业。所以 2012 年之后,你可能又会经常听到说,咱们国家的 “总需求不足”。但是,如果我们从 “修筑城市” 和 “建设城市” 这两个不同阶段来比较,其实就很容易理解 “总需求不足” 是怎么产生的了。国家建设修筑城市的投资量,肯定要比建设服务的投资量多出好多倍。所以,纵观世界上的很多主要国家,当它们结束工业化主导经济发展的阶段之后,社会融资总额的增速都会大幅放缓,都会呈现出一种 “总需求不足” 的态势,这是很正常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宏观经济环境跟我们的关系,就像水跟鱼的关系。但很多时候,正因为我们身处水中,所以对周围水体的变化并不能有清晰的感知。那么,也希望今天的解读,能够帮助你在这个新旧交接的节点下,更新自己的认知坐标系,更好地融入到那个,已经初见轮廓的未来中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何谓城市?

                  何谓城市,未来是什么样?徐远老师讲的清清楚楚。或许你能看到一些机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反迷信

                    凡事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是作者在本书中多次提及并付诸实践的原则。此原则同样适用于对本书的阅读。而对于城市与乡村未来的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书观点可作参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极力推荐的好书

                      本书解读中国经济非常全面,细致到位,深入浅出,许多地方令人茅塞顿开,把中国成功的路径非常清晰的展现出来。徐远老师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分析,以及对各种理论与争论的解读,让我收获很大。别的不多说了,对于任何一位想了解中国发展的朋友来说,本书都非常值得一读,对于研究中国经济与城市化问题的朋友来说,本书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为平头百姓,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样大格局的书。

                        我们先来做一个假设,如果让你有机会回到 30 年前,给你的父母或者年轻的自己给一些建议,你会和他们聊些什么?我猜一定有一条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在一线城市买套房” 对吧?可你为啥如此笃定呢?因为你经历了这三十多年来的风云巨变,你就算没有任何经济学的知识,也没有读过任何智库的报告,你也坚信这一建议,因为这是你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可你猜你的父母或者年轻时的自己会相信你吗?我猜大约 80% 的人不会相信。二八法则嘛,能抓到机遇的永远是少数。就如同我现在推荐你读这本书,并告知你未来一定要咬牙在一线城市坚持下去一样,你会举出各种不可能的条件而留在老家一样。所以,有些人注定是那 80% 的分母,没什么好抱怨的。徐远老师的这本书,我今天连着读了三遍,因为我太想理解他说的每一句话了。因为我觉得他就相当于从三十年后回来给我建议的智者,虽然在前言里徐远教授自谦的说,自己研究的只是一鳞半爪的内容,抛出来是为了引发更多高手的参与和思考。可就是这一鳞半爪的东西就已经够我们咀嚼很久了。读完这本书后,我恨不得能一下子把怹的全部著作都读了,庆幸的是【得到】上他的书还有五六本,可以让我接下来读个痛快。要知道这可是香帅老师,何帆老师都请过的驻场大神啊。今天读的这本书的名字叫《从 “工业化” 到 “城市化”:未来 30 年经济增长的可行路径》,这不就是三十年后的穿越者回来给你建议吗?要不要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拼死留在一线城市,如何判断未来城市化的进程,为什么回到老家的发展不好等等一系列话题的答案,在这本书里你都可以找到。注意,这不是基于情绪的预判,而是基于数据的推演。这和陆铭先生写《大城大国》带着个人情绪不同,徐远老师的论证非常严谨。而且我建议如果你对刚才我提到的内容感兴趣的话,请先认认真真研读一下徐远先生的序言部分,因为那是可以很短时间能读完的,避免因为学术性太强,读两页就放下了。这个序言算是徐远老师给你的阅读本书的一把钥匙。千万不要错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客观、系统、科学、明晰

                          回顾过去:客观性较强,总结简练,提出乡镇工业、城市工业、对外开放三件大事,也是三大发展动力,并且与前三次工业变革,进行了大局上的分析、对比,明确了工业化成功的背景及依据,提出稳定环境的保障和有序市场的内因两条基本经验;展望未来:用数据分析,科学系统,提出 "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 的客观结论,同时明确了 "内需不足" 的现实,尤其用 "三个反超" 说明了发展的趋势,得出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工业无机体、城市有机体的表述形象逼真,不仅感觉路径利亮,也不由自己决定细读该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视角:从工业化到城市化。   ・工业化先行。工业化可复制、可借鉴,可以快速形成规模效应获得超速发展。   ・工业化先行后带来的问题: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工业化率偏高、城市化率偏低,造成我国经济结构扭曲:投资高、消费低,出口高、服务低。   ・城市化引领工业化新发展。引导人口向特大和大城市集聚,重视消费和服务,提升城市化率和城市管理水平。总结来看,改革开放 40 年,受到的和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肯定难以用简单的工业化一条来归纳。不过,工业化是底子,只有通过工业化将我们带到了制造业强国的地位,才能有我们今天以供应链优势继续立足于信息时代强国之列。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提升城市化率和城市管理水平,将强大的工业力量导入内需,推动内部基础设施和服务业、消费业升级,是一条未来可行的发展路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城市的优势

                              城乡之前各有各的好,城市终究还是资源配套设施齐全,引领风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要探讨的,是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是什么?以及,中国未来 30 年经济增长的可行路径是什么?用一句话来回答的话,这本书认为,在过去,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由工业化主导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在未来,中国将进入一个由城市化主导经济增长的时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理解中国人口结构的一本好书

                                  曾经我认为中国的人口结构都错位了:城市人的新生代都不愿进工厂做工人了,乡村人的新生代都不愿下地种田了,一 O 年代春节晚会上集体演唱 “咱们工人有力量” 的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兄弟了,曾经给我们对工人阶级留下深刻烙印的石油工人、钢铁工人群体不见了。徐远关于城市化的论述帮我认识到了问题的核心,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国,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深入,从城乡结合到城乡融合到城镇化最终到城市化,是总的趋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城市化是中国的必由之路

                                    从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来看,城市化是穷国逐步发展为富国的必有之路。中国的工业化领先于城市化,更加提升了城市化发展的紧迫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期待徐远老师后续的 “功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于我这个外行人来说 本书有点生涩难懂了 坚持看完了 😂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很棒的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史

                                          核心的一句话我认为是 “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从 1978 年到 2018 年,从 “一穷二白” 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路的发展历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中国的城市化率目前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如果创业和就业选择与城市化相关的行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仔细阅读本书,对于宏观的经济发展判断还是很有助益的。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