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八股文将科举考试标准化
都说八股文不好,禁锢了思想。现在没有八股文了,好多人也不见得思想开明到哪里去,愚昧者依旧愚昧。倒是八股文将科举考试标准化了。文章取士,本来考官就有非常大的主观性,用八股文的条条框框束缚的不止是考生,更多束缚的应该是考官,标准在那里,想作弊也不容易。标准化的好处还有考试易组织,评判易公平,组织考试成本相对较低。在八股取士的时代,还有比八股文更公平,效率更高的人才考核方式么?对于真正的人才,用八股文考或现代高考,又有什么区别?连个八股文都写不好,又有什么资格说是人才?儒林外史等讽刺小说中描写的丑陋面,和科举考试关系不大,只和人性有关。试问何种制度下又没有阴险狡诈之辈,沽名势利之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中学时学过 “范进中举”,隐隐然觉得这本书是讽刺儒生的,如今读完,发现并非如此。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并不好,一方面因为我的年代和吴敬梓的已经大不相同,另一方面,我被简单流畅的文字惯坏了,看这种夹杂着很多生字的白话,着实吃力。 整本书没有贯穿全篇的主角和情节主线,以由一个故事引出另一个故事,这样一串一串形成整个小说。这很有点系列电影的感觉,无论从那里断开看,都可以接的上,不过习惯闭环思维的我一开始真的有点不习惯。 书中提到的儒生以及他们的故事,也可以对应到如今的大学生。有一路顺利做官飞黄腾达的,如周进、范进,也有进入政府机关的,有做大小买卖生意的,很多去当了私塾老师,还有不少编撰考试用书,出版教辅。社会太平,经济繁荣,各色人等利用各种机缘编制自己关系网的同时,或相互帮衬或拆台挖坑,总少不了利益。这让我想起了前同事,不显山不露水,典型的江浙风气。 书中每每餐饮聚会总会报菜名,多次提到南京的鸭子、芦蒿炒豆腐干,还有火腿、栗子、封缸酒,看着十分亲切。同样亲切的还有进香河、水西门、鼓楼、三牌楼、瞻园。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被埋没的佳作谈及儒林便会想起范进中举,其实范进在书中占据的篇幅很少。书中人物很多,人物众多才能成为 "儒林"。 儒林中人,通俗讲 "读书人",有人做官,有人经商,有人一贫如洗,有人家道中落,有人虚张声势坑蒙拐骗,有人朴素一生淡然。各式各样的人因 "儒" 而遇,因文学相知,因品行相伴此生。而物质不过是锦上添花一样的存在。仕途不过是谋生的一种途径,不是生活的全部。 吴敬梓先生创造出了一种放下钱、权的世界。作为即将步入中年的男性,物质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基础。每天疲于奔命,所以书中景象不是世外桃源,却也胜似世外桃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