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个关于爱,信仰和归途的故事

    你或许听过《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那你听说过《葡萄牙的高山》吗?出自同一作者扬・马特尔,比前者更纯粹恣意的写作!这是一本关于痛失挚爱的人们如何面对生命真实、如何寻找自我救赎的小说。有一种跨越生死的深爱, 在名为《葡萄牙的高山》的奇幻旅途上。作者扬・马特尔,在功成名就之后,他所做的,就是要将这个深藏心底、构思比《少年 Pi》更早的故事写出来。这是一场关于生命和信仰的奇幻冒险,也是他在卸下商业写作考量之后,最恣意自由的一次写作!这是一个充满隐喻的奇幻故事。三位失去了挚爱和至亲的主角,各自以荒诞或奇幻的方式,重新开始面对这个无常的世界。三位主角 + 三段式结构,在堪比悬疑小说的精巧和重重反转 "之外,也延续了马特尔作品一贯的深刻性。这是一部荒诞中饱含深刻,金句迭出的小说!失去挚爱的托马斯用倒着行走无言反抗命运的无常:" 一个人倒着行走时,它相对更精致脆弱的部分 —— 脸、胸、衣服上更引人注目的饰物 —— 都免受前方残酷世界的侵袭,只有遇上合得来的人时,才转身以真面目示人。"你可以被他说服吗?扬・马特尔说:" 人最大的痛苦,来自无法接受命运的无常,以及生而为人的脆弱。"如果你是魔幻现实主义爱好者,那么你一定能秒懂这本书如诗如歌的沉郁和深情。如果你还没有读过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那么去看吧,在作者笔下的奇幻旅途中,生命将呈现它的本来面貌:人如何在一场漫长的旅途中被打碎又重构自己的信仰,撇去那些肤浅的" 治愈 " 的话语,这本书以深刻的笔力给出了它的答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那一天,我和万物之灵的祖先,在葡萄牙高山区的阳光下,看到了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7/36

        这是去年阅读书目中令我最为惊叹的一本书。每次有朋友来问推荐书目,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 —— 去看《葡萄牙的高山》吧。去年得到电子版还未上架,前些天再拿出来二刷的时候,发现电子版上架了。罗兰 * 巴特说的:“书本本身仅仅是一种符号的织物,是一种迷茫而又无限远隔的模范。” 于是扬 * 马特尔用奇幻的语言与想象来编织出三个故事。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但它并不宏观。它不为力图展示葡萄牙作为世界第一任海上霸主所从事的贸易背后有多么丑恶的人性,也不为说明在现代文明世界,葡萄牙的高山区仍采用以物换物,自耕自足的生活方式是多么落后。不,它并不阐释时代和社会,它只是在做讲述,讲述一个个发生在人身上的故事。正如原文所说:在时间的河流里,他既不关心上游的源头,也不在意下游的沙洲。 我们无法以符号为工具抵达真相,但马特尔力图带领我们去接近真相。即使真相曝露在眼前的那一刻是令人多么头晕目眩:托马斯终于找到了十字架上的苦像。这尊闪耀的,在尖叫、在怒吼、在咆哮的苦像长着一张猿猴的脸,脸上的毛发、鼻子、嘴都显现着猩猩的特征。他历经艰苦的找寻有了结果,原本以为结果带给他的是带回博物馆的荣耀,但是胜利被汹涌的情绪吞没 —— 那是一种深不见底的悲哀。 托马斯一直都在追求通往神性的道路,祈盼用信仰来寻找自己的人生根基。文中串联着的故事无一例外说明 —— 家,是爱与信仰,包括托马斯在内的主要人物,都是痛失亲人,孑然一身的 “流浪者”,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对待痛苦,也用不同的方式找到了回归了路。 我惊叹于马特尔讲述故事的能力,他编织出的情节就像是一个万花筒,你迷失在他创造出的五彩缤纷的迷宫里,甚至乐于沉迷在其中,那些令人窒息的、悲伤的、绝望的片段就像平静潮水下突然翻卷的一个浪头,那么汹涌地、铺天盖地地直击到内心。当然,也有阳光明媚的片段:彼得和猩猩奥多在高山区的山间徒步,下雨了,彼得背靠树干坐在松针上躲雨,给自己也给奥多穿上了雨衣,他们成了两颗没有身体、四处张望的脑袋。在他们头顶,树冠呈锥形伸向半空,万籁在雨中暗哑。偶尔一头孤零零的野猪匆匆跑过,大多数时间里,他们在聆听森林的勃勃生机,聆听那轻轻呼吸着的静谧。 “思考作为人类的一大特质,为什么反而令我们笨拙不堪?” 读到这一句,我决定停下思考,不再探索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把自己当作书湖之上的庄子,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生的寓言(书评)

          新年的假期,留点时间自己。 井冈山新城区很幽静,喜欢群山环抱心湖的意境,远黛近柳,仿若置身丛林,好不惬意。遗憾的是再也拍不出心目中的美景,是黯淡的光影把枯败凸显,还是心不够澄静。椰子挺喜欢连片绿地的城市,他挺适应同人类的相处的,社牛型。昨天看李健的年度小结,他的小猫挺自在,蜷在吉它盒也不出来。李健与他轻松对话,与小动物相处,会让人更细腻,去揣摩另一种语言和思维。《葡萄牙的高山》最后一节《家园》,猩猩奥多很可爱。彼得在丧失亲人后偶遇奥多,萌生了与奥多生活的念头。他俩千辛万苦到了葡萄牙高山区的一个小镇,那是一个充盈自然与古老之美的原始之地,因为奥多,也因为对都市的厌倦,对至爱的眷恋,彼得与过去告别,来到陌生的世界,回归祖居。他在孤独中尝试与奥多共生,这庞然大物始终让他紧张恐惧,却又心生怜悯。他探索奥多的一举一动,发现奥多真正活在当下,不恋过往,不惧未来。最后,彼得在奥多陪伴下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我们活过,我们追寻着。《葡萄牙的高山》第一节《无家可归》非常精彩,托马斯偶得乌利塞斯神父日记,痛失亲人后决定去找日记中的圣物,他一路艰辛,一路心酸的来到葡萄牙的高山。那是对生命无望时遇见的一根稻草,即便遭遇不幸,日记始终是他的指引。神父的日记里记载当年征服非洲圣多美的点滴,闯入非洲并适应当地的艰苦非常不易,圣多美对土著的残忍举世闻名。神父在圣多美煎熬,他麻木的记录非洲生命的轻贱,直到有一刻,女孩的一个眼神让他体会到生命的平等,而白人的漠视使他痛苦。托马斯怀揣着神父同样的心境,闯进高山区,终于见到神父雕刻的圣物,是耶稣圣像。神父为昭示世人,把猩猩刻上十字架。《归途》是第二个故事,孑然一身的玛丽亚把亡夫的遗体从葡萄牙的高地带出,只为寻求一个圆满,爱的圆满。解剖师欧塞比亚也刚痛失爱人,他解剖了拉斐尔的遗体,竟有只黑猩猩在内脏。玛丽亚探寻丈夫儿子的悲伤,以求究竟。欧塞比亚却把痛苦藏在心底。黑猩猩和高地联结三个故事,在失去真爱的时刻,每个人都期待和质疑信仰的力量。从出走,回归,重建的过程中,痛苦得到平息,升华。每个人都在路上走着,痛着,醒着。书中有一段关于耶酥在福音书上的神迹,揭示耶酥通过故事疗愈每个人,一个故事就是一场婚礼,听众随着故事看着新娘奔向新郎。耶酥透过故事让我们安心,他关注生命,加深信仰。而寓言,就是百宝箱,打开故事的钥匙。我们在寓言中思考,在寓言中重复我们的故事。动人的故事,像首歌。常常听,常常反省。最近听说人的衰老理与心理暗示有关,当你感觉老了,真的衰老更快。所以,我要多关注那些同龄人。李健说心小事就大,心大事就小了。我总是去怀念那些离世的影子,而我们更应活在当下,不是吗?以前总是去崇拜那些高不可攀的出世的精神,世外桃园固然值得向往,手边的生活才是重要的。哪怕遥远的精神家园,东坡兄,不也是困顿与快乐,浮沉与洒脱共存吗?放下高傲,听听林忆莲,俗世的声音不也动听?无论都市夹缝还是林中路,心态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点一点认知的积累~愿你新年学会书写止字,止于礼,止于惑,止于妄,止于废。虚世生白,吉祥止止。庵名止止谁知止,我亦庵中悟止人。怀念白玉蟾止止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魔幻

            如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奇幻漂流

              不读到最后无法发现三个故事的联系,而对自己的震撼和流泪却让我难以自控,在绝望的尽头,都在挣扎着寻找世事的意义,走到哪里可以放弃思考的枷锁,告诉自己这就是家。Thanks for the rideMr.Martel.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