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这样的莫言,你见过吗?
本来今天想停一天书评的,哈哈哈哈哈哈哈。自己也读了好几百本书,我这纠结症犯了,突然不知道写哪一本了,就像买衣服一样,使劲买,买了之后,又觉得不怎么好看了。在写书评的时候,就好像是准备穿这件衣服的时候,拿起来看了看,看了几眼,穿了又脱下,好像没有当初买回来的那种感觉了。选来选去,实在选不出。倒是有几本自己特别想写的书评,但就是因为特别想写,所以就想写好,不能随便写。人啊,一旦犯了完美主义的病,剩下的就全是拖延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但我突然就看到莫言老师的这本书。自己也写童话,一直觉得童话有特殊的魅力。莫言老师的语句有种文学家的故事感,故事中又透露着许多哲学。人真是瞎活,说死就死了,并不费多少周折。我希望在未来的时代里,由恶人造成的恐惧越来越少,但由鬼怪故事和童话造成的恐惧不要根绝,因为,鬼怪故事和童话,饱含着人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包含着文学和艺术的种子。但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变化,很多在当初黑白分明的事件,会有另外的解读。你们大人天天教育我不要撒谎,可你们照样撒谎。这世界不成样子。“我如此地怕鬼、怕怪,但从来没遇到过鬼怪,也没有任何鬼怪对我造成过伤害。青少年时期对鬼怪的恐惧里,其实还暗含着几分期待。譬如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希望能遇到一个狐狸变成的美女,也希望能在月夜的墙头上看到几只会唱歌的小动物。几十年来,真正对我造成过伤害的还是人,真正让我感到恐惧的也是人。当然,作为一个人,我也肯定伤害过别人,让别人感到过恐惧。现在我才明白,世界上,所有的猛兽,或者鬼怪,都不如那些丧失了理智和良知的人可怕。”
在我心中上面这段话直接封神啊啊啊啊,奇奇怪怪。但温暖纯真。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不够奇怪的奇怪故事集这本故事集是我读莫言的第一本书。选它首先是因为 “奇奇怪怪”,其次才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我看书一贯没什么功利性,基本准则是:能看进去,有获得感。所以,如果书的内容或文字本身没有吸引力,即便是伟大文豪写就的世界名著,也只能在书架中蒙尘。这种简单粗暴的筛选方式也许与我的知识 / 认知局限有关,但我并不为有可能错失经典而感到可惜,因为,在终身学习和认知升级的路上,总会与好的作品再相遇。莫言的这本故事集大概就是这种作品,每一章我都选了几篇来读,结果最感兴趣的部分是他为自己写的 “代序” 和 “代跋”。书中的故事,对于看过很多 “奇怪故事” 的我来说实在算不得奇怪,文字表达又相对寡淡,所以阅读体验非常一般。不过,还是有收获的,比如,在莫言的代跋中了解到他受蒲松龄作品的影响颇深,另外,他提到的对细节描写的重视、从优秀作品中获得语感、锤炼打磨语言等观点,我都很认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读书就是读自己读书,看起来是读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读自己。我们阅读时,经常会从一本书里读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因为这部分里有着我们最深刻的记忆,有着我们最真实的自己。我不是山东人,跟莫言老先生也不是一代人,但我却从这本奇奇怪怪的故事书里,读到了大量的童年记忆。其中的很多故事,初读时是文字,深入后似乎就变成了回忆中我的父母叔伯,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讲述。这个过程中,故事会变得模糊,但亲人们的神情却越来越清晰,他们那或平缓或高昂,或沙哑或尖利的声调,他们那或褶皱或舒展,或阴郁或敞亮的面颊,都鲜活的呈现在眼前。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一切又是那么的离奇。一个故事讲完,眼前还是那张桌子,那个手机,那篇文字。这可能就是文字的力量,就是莫言的文字的力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