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24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为什么需要外国人?

    一个普通美国人,21 世纪初生活在中国 20 年的故事。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沪漂”18年

      作者 是个佛罗里达的美国普通人,2005 年来上海半岛酒店当厨师后来开始写专栏,这样每年续签,在中国上海待了 18 年,这本书就是记录他的经历,上海这座城市也从早期的 十里洋场,洋人的乐园成为真正的国际大都会,从他的经历能得到什么经验呢?男性年轻人要发展,要选择去比家乡落后,但发展迅速的地区,因为这样你能更自信,发挥自己的优势。而女士更适合比家乡环境优越的地区,因为更容易生活。所以家里如果是男孩子要培养他能去印度,印尼或中亚,中东发展的能力,如果是女孩子培养在北上深的生活圈。现在美国人拿中国的居留权比中国人拿美国居留权更难,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洋人从小的价值观,让作者还是骨子里有 “传教士” 的心理,注定了水土不服,经历了抑郁症和酗酒等种种不适。他祖辈痛恨义和团,作者最终也并不认同这片土地。这也是去 “落后” 地区工作的大忌,因为个人的智力差别并不大,差别在于平台,而你去落后地区为了求财,而不是去 “传教”。年轻时要勇于安家置业,敢于承担责任,作者失败的婚姻和不置业,也让他到现在还在蹉跎,过去 20 年我看到身边太多安徽和江苏乡下人,在上海都安家立业翻身了,洋人都后悔没有买房子,错过了上海的高速发展期,外国公司离开上海并不是因为营商环境,而是已经没有优势混不下去了。

        3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凝聚五代美国人的远东往事

        —— 读《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笼包》【美】沈恺伟初遇此书,纯因名结缘。大概是因为书名有美食,还有提到在中国的外国人,让我忍不住想:会不会和扶霞的《鱼翅与花椒》有异曲同工之妙呢?细看则不然,迈阿密青年 Saint Cavish 虽有 “沈恺伟” 这样的中文名,其追求和想法仍为典型的西式生活。他在书中描述来华 20 年,不断地尝试、跌倒,再不断地重燃对生活的希望。从香港小憩过度,再到上海,不算体面的出租房,无疾而终的迁徙恋情,恺伟还是在跌跌撞撞找到了自己,也寻着祖辈留下来的线索,找到了早已埋下百余年的中国之缘。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

          在他的眼里,早已把中国当成了第二个家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外部之眼看中国

            从五星酒店的厨师到美食作家,他在最好的年纪闯进中国高速发展的 20 年,以 “局外人” 的率真与好奇,探寻着日渐被我们忽略的 “附近” 和附近的 “人” 的故事,也在自己人生的上升与下沉中,见证了两种文化的碰撞和改革大潮下中国的变迁。《洋盘》书名取自上海方言,指外来者不太了解本地习俗,“虽然进入它、消费它、适应它,但仍然不懂它,以致闹出洋相”。这种状态与沈恺伟的视角十分贴切,他自嘲 “在上海生活了 18 年,我还是没有完全掌握中文”。与此同时,他又游走于本地人常常忽视的城市角落,将个体经验与家族往事相互勾连,以上海为圆心,描绘多样的中国文化风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历史与现实的穿梭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本书的调调。虽然这里边有真实的甚至是深刻的思考。有两段让我印象深刻的桥段。一个是他和妻子从结婚到离婚的两年他自己的内心戏。所谓的想要自由,其中当然有包括他可以随便勾搭其他女孩子,但这中间他的痛苦也是真实的。另一个是关于八国联军进中国之前,被围困的外籍人士以及信教的中国人的处境。这是之前自己不容易想到的叫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只是从序言开始读就会让你,情不自禁想读下去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沈恺伟在这本书中写下了两个不同时代下 “外国人在中国” 的故事。100 多年前,他的外高祖父带着使命来到中国,作为传教士,他一心想援助和拯救当时的中国人。100 多年后,24 岁的沈恺伟带着一颗迷茫的心来到中国,他花了 20 多年的时间,想在这里建立一份有意思又有价值的生活。外高祖父的故事是宏伟的、理想主义的,但在今天看来其实也是带有一些种族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而沈恺伟的故事是细碎的、鸡飞狗跳的、是关于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寻找和建立自我的故事。这两个故事的对比折射出了中国社会在这 100 多年间的发展变迁,由此无论是外国人看中国的视角,还是中国人看外国的视角,都有了相应的变化。如果说 100 多年前,海勒姆想的是谁拯救谁的问题,那沈恺伟和今天的我们面对的则是如何认识自我、并在广袤的天地下安置自我的问题。沈恺伟的故事或许提示了我们,越是想要认识和建立自我,其实就越要勇敢地去探索陌生的环境,并且接纳和理解他者。以他人为镜,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从美国迈阿密到中国上海

                    熟人社会下本地人见到外来的难免会觉得新奇,陌生人社会中往往就见多不怪。从乡村小镇来到大城市,见惯了陌生面孔的也会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外国人有些好奇。除了长相和生活习惯上的明显差异,更令人好奇的恐怕还是背后的观念和文化等。《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笼包》主要讲述了一个美国小伙的中国故事。在他的人生故事中,我们既看到了熟悉的中国,又看到了平日里不曾注意到的角落。1. 起于序言一本书的序言很多时候会给出阅读的理由。对我来说,上海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外国人的视角也是。正因为如此,我才打开阅读了这本最近还算有些热度的小书。上海的弄堂、北京的胡同、四川的茶馆这些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我是很感兴趣的。可要说到我对上海的兴趣可能更多在于其独特的历史。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27-19377》《1937-1941》《1942-1952》)以及《恶魔之城》都是不错的作品,《长乐路》里对弄堂居民的采访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外国人记录下的中国,我首推何伟,《寻路中国》《江城》《奇石》都非常值得一看。梅英东《再会,老北京》《东北游记》也颇有一番滋味。《打工女孩》对底层社会的关注,《少林很忙》里对少林寺的描述,如今看来依然值得阅读。至于在序言里提到的外国人扶霞确实是一个我尝试了几次也不怎么感兴趣的作者。或许是对于美食题材不那么感冒,本书中作者对小笼包等食物的描写也没怎么勾起我的兴趣。即便如此,我还是打开了一本由前餐饮行业从业者写的书,恐怕是因为更感兴趣这种独特的外国人视角。在阅读的过程中确实也带给我一些新的体验,了解到以往不曾注意到的角落。2. 歧视链条如果要选出本书我最感兴趣的地方,那大概要说所谓的 “泡泡圈” 和相关的歧视链条。一个在华外国人交流的小圈子,既有报团取暖,也有论资排辈的歧视链条。有些让异乡人感受到来自家乡久违的温情,也有的让人觉得莫名奇妙的可笑。必须要声明的是我对作者以及书中描述的人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只是单纯地就事论事,觉得很有趣。当然我也知道这很大程度上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未必客观中立,更不代表其真实的情况。对于书中的其他内容我目前也是这个态度。或许更为准确地说,我是抱着好奇心去了解,中间又难免带了点猎奇心理。作者讲述外国人在中国的境遇还是蛮有趣的。比如结婚离婚以及签证事宜。这些我之前不怎么关注也没有深入了解的地方确实会有些涨知识的味道。相对于有些引发出读者的贪婪,作者讲述的内容就明显有点少了,多少会感到有些不过瘾。至于对于祖上在中国的经历、关于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的部分,确实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外国人视角。这和我们以往熟悉的,乃至于最近了解的《太后西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鉴于其并非拥有足够的历史研究背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应该谨慎一点。3. 关于美食作者在后厨的从业经验以及后来到处品尝美食的神奇经历,确实可以给读者一种新奇的感觉。比如采用科学仪器对小笼包排座次,用一种较为科学的态度对待美食倒也蛮有特点。即便如此,书中关于美食的内容也没有太多让人感到眼前一亮的地方,至少是很难引起我的注意。可能也正因为作者本人此后的写作经历,在书中某些地方的表述还算不错,尤其是作为一个外国人来说。倘若抱有太高期待,可能会失望。调整好预期,倒是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地方。跟随着作者的视角我们会见识到一个别样的中国,也是一个外国人可能更熟悉的中国。4. 光环褪去书中有些地方比较隐晦地提及外国人的境遇,由此也可以看得出外国人头上曾经闪耀的光环在褪去原有的光彩。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自身的发展,更少不了民众对于世界的了解与认识。原来哪怕是歧视链条最低端的外教,什么都不会,凭借一口英语也可以享受到较好的生活水平。现如今这局面已明显发生了变化,不敢说完全不吃香,也至少不再那么受到热捧。一些视频和短视频里以外国人作为人设所吸引的眼球也没有以前那么多,甚至可以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一家之言,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书中提到一个比较有趣的地方,那就是外国人的死亡。或许会让人想到电影《花月杀手》里印第安人的离去,但明显要比《美国式死亡》里的故事要好点。或许死亡有一种残忍的公平,不管你是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罢,它总是以一种独有的平等出现。对于外国人来说,入土为安,还是最好选择上海这块地方,否则一副骸骨处理起来还真有些麻烦。5. 人至中年看到作者曾经的年少轻狂,想到如今的人至中年,有些情感上的触动是可以理解的。可不管是作为一个文学作品还是非虚构作品,我是不那么买账的,尤其有着太多的噱头和营销。得罪人也要说的是我个人的一点阅读建议,若非太大兴趣不是很建议。不管是关于上海还是外国人,总有更好的选择,前文就列举了一些我阅读过的。就形式而言,书籍之外还有更多的视频和短视频。客观来说,本书还是有一定的价值。有些地方带给我惊喜,有些却带有小学生作文的味道,甚至会让我怀疑现在作家这么好当的吗?还是希望作者提高一下水平,至少要保证比我写得还要好,不然我用什么理由去阅读?6. 写在最后崇洋媚外可能被不少人吐槽过,但我还是比较喜欢外国人的视角,哪怕未必客观中立。这多少会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不像鱼跳出水面看世界,也多少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侧面。一座城市的存在是客观的,可它在每个人的眼中却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本书中作者讲述的只是他眼中的上海,未必就是其他人所熟悉的样子。读者认同也好,批评也罢,都必须要意识到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本身就所包含的复杂性。忘掉标题和营销吧,一本书好不好,内容自然会说话。我相信读者的眼光,更相信大多数人不是傻瓜,更不是可以被轻松愚弄的。出于销量的操作可以理解,但切不可毫无底线。

                      转发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因为听介绍作者是曾经想量化小笼包子的外国人而试着读读的,没想到就一下子被吸引而读完了。想到贾行家老师说的非虚构文体,这应该算是,因为是作者亲身经历,所以特别写实、有些地方很有趣,还有些压迫感。设身处地站在亲历者的角度,强烈感受到一个外国人在异国他乡生活的努力和不易;也从作者广泛的经历、历史研究的写作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和城市,不一样的行业和人群,看到国家百年来的巨大变迁及变幻莫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部外国人用中文写的私人杂文集

                        很私人化的个人杂文式叙述,混杂了作者的一些私人职业,感情经历;一些旅行与美食体验;一些家族史;一些对于外国人在沪圈子的概述。低于个人期望,不过外国作者用中文角度的私人叙述确实之前没看过,值得鼓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都一样,财米油盐酱醋茶。

                          我们根本不算特殊,和旁人毫无二致,哪怕我们和旁人交流起来有点磕磕巴巴。我们只是普通人,这,就是我们能带给中国的最重大的信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笼包

                            摘录:“24 岁的沈恺伟离开家乡迈阿密,以厨师的身份游历至中国香港地区,又机缘巧合得到了一份在浦东香格里拉酒店翡翠 36 餐厅的工作。2014 年,他走访了 52 家知名餐厅,用卡尺和电子秤,以 “皮薄、汁多、馅大、肉鲜” 为基准,创作了海报《上海汤包指南》。在上海方言中,“洋盘” 指外来人不太了解本地习俗,作者用此作为书名带有自嘲色彩。到了中国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家族与中国深刻渊源 ——100 多年前,其外高祖父带着传教士队伍,曾经从俄亥俄州远赴大清帝国;他自己则在改革大潮中见证了中国的变迁。他透过食物的镜头去看中国,花 10 年寻访一位手工锅匠、到兰州学做拉面,去阿勒泰了解驼奶……”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外国人来中国寻找机会却意外找到了祖辈的故事

                              一个外国小青年,来中国寻找机会,因为喜欢中国美食,特别是上海的小笼包,做了一份详细的小笼包 “田野” 调查报告,一下子就火了…… 火了之后,就开始 “沪漂”,和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外一起混,一起侃大山,一起吐槽沪漂甚至 “中国漂” 的经历…… 形形色色的老外,五光十色的生活,精彩纷呈的故事,仿佛又是一个 “老外眼中的中国” 的故事,大同小异,无甚新鲜。作者的母亲来中国旅游,揭开了家族前辈来华传教的故事,北京崇文门附近那座著名的亚斯利基督教堂随之浮出水面,故事也变得越来越有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他乡为故乡

                                第一代为上帝而来,从未离开。到了第二代,儿子们在上帝和中国的问题上都有分歧。到了第三代,全员离开中国。到了第四代,全员不再了解中国。到了第五代,全员不再信上帝。很优秀的纪实文学,我们自以为熟悉的土地上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时代的变迁,了解他和他祖辈的故事。

                                  后记中作者所言:“相反,我从祖辈在中国的生活中学到的是要谦逊、要见证,要在我的技能允许的范围内帮助他人。当今中国不需要一群奔波的外国人来 “拯救”。我来这里并不是为了拯救别人 —— 我至今仍在卖力地学习如何拯救我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外国人在中国如何生活

                                    断断续续的听完了,一个外国人如何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普通人不容易啊,祖辈和中国有那样的渊源,这让我想到,这个世界的连接是那么的复杂,人的命运又是多么的不可捉摸,在全球化的现在,国家之间的壁垒依旧森严,人类的自由迁移还有很多路要走,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立于世,而是和这个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也未必要上升到民族自信,但对老外的来华政策,不再盲目崇拜,生存之道,同样艰辛。家族情节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人,特殊的老外,对中国和世界有更 “全面” 的体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同的视角看上海看中国

                                        挺有意思的一本书,作者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 20 年的美国厨师,一位美国传教士的后人。从他的视角阐述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上海和中国。# 繁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某些章节里面,比如对于上海外国人的划分,作者的水平已经来到了何伟寻路中国的风格,但是太可惜了,这样优秀的风格没有持续下去。全书显得太割裂了,又有自己祖上的历史,又有他做厨师量小笼包皮厚度的经历,让人很难集中注意力很久。他原本可以写得更好。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