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大时代
本书是宁高宁简单的退休后的感慨,宁家三兄弟还是非常优秀的,虽然主要是个人的努力,但也反映身处时代的幸运,作者比我大四岁,也算同龄人,都应该感谢改革开放,特别是恢复高考,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他 84 年出国去美国(途经日本),通过本书的记述,也能看出当时中国和外国的差距,一幅 “刘姥姥进大观园” 的图景,30 年后的 2014 年,他代表中粮,去鹿特丹并购荷兰头部的尼德兰公司,当时荷兰海关的态度如同英国海关对王传福的态度,海关人员还沉迷在中国人可能是偷渡客阶段,没想到是来收购的财主,真是 30 年河东河西,变化真是天翻地覆。他几次调职和退休,从他的叙述也能看出 “职业经理人” 的无奈,组织纪律性的严厉,虽然他退休时 64 岁,还是精力充沛,他的资历和眼界也是很难得,突然从万众瞩目到灯火阑珊需要适应过程,平安是福,同时也预示新时代的到来。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6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企业不是军队,企业有纪律,但不是军队的绝对纪律;企业也不是政府,政府有责任,但政府不是至少每个季度都要有盈亏的责任。企业经理人的任命,首先当然是有了职务或者权力,可保持企业有序运营。但接下来,他必须能带动经营理念和战略方向的优化升级,如果他不这样做,他和团队就不 “拥有” 这家公司的战略,带动力、投入感、创造力就不够。在推动公司战略目标实施的过程中,把业务发展和组织发展联系起来,用人、用组织的进步和醒悟来推动业务成长,有三种会议是很有价值的,这一是预算会,二是战略研讨会,三是公司年会。我曾让中粮同事把下面这段开会的要求贴在会议室里:“开会提前布置,议题必须清楚,人员必须恰当,议题必有讨论,讨论必有决策,决策必有执行,执行必有结果,结果必须评价,评价必有奖罚,奖罚必须公开。” 华润、中粮、中化都引入了标杆管理,无标杆不预算,无标杆不评价。预算和标杆把我们放到了市场的坐标系里,我们才意识到正处在动态的比赛中。预算在整体评价中所占的权重大幅度减少了,达到预算与否并不能说明公司的好坏,更重要的是看战略目标,是看行业地位,是看标杆比较。这在管理上是很大的理念性的转变。现在许多管理成熟的公司已经不再做年度的预算了,只做商业计划和工作任务,预算不再成为一个讨价还价或者博弈的工具了,它成了让我们深入理解和科学规划业务的过程。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很久,离开后你会记得公司的什么?不是大楼,不是业务,而是公司的人。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挂念他们。人是公司的灵魂,是最鲜活、最动人的。我作为公司的董事长,不能与同事之间有太私人的朋友关系,也不能轻易地太表扬某个人,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直接领导。虽然公司的同事时常让我感动,他们的表现超出我的预期,但我在三字文中没有写太多公司的某位个人,只写了三个人,因为他们很特殊。他们是华润的金志良、付洪炜和中粮的吴恩良。为什么写了这三个人?当时写下来是由于当时的感受,并没有想过他们的共同特点。他们三位在公司里,不管是华润还是中粮,都不是职务高的人,也不是有名的人,公司大部分人并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是在业务上对公司盈利贡献很大的人,他们都是很局部的员工。他们是在公司并没有特别关注到他们的时候把自己贡献给了公司。就像我说付洪炜,他当时来到公司才几个月时间,他的品德和修养肯定不是华润教育的,时间再长华润也没有那个能力。可他出差伤了,有失明危险的时候,不但没给公司提要求,而且还说自己一只眼也可以工作。他的父亲说不给公司添麻烦,自己的眼球可以移植给儿子。他们的态度让我内心颤抖!他们在我们之上,他们在灵魂的高端。公司能用这样的态度反过来对待员工吗?管理学里也有著名的 X、Y、Z 理论的对人管理的理论。我曾经说过公司的未来就是公司对员工的态度,就是员工内心里对公司的感觉。金志良没有调进华润,50 多岁自己创业,过自足平实的生活,遇到华润还想帮助华润。吴恩良是华侨,在中资公司工作本来可能会有隔阂,但他坚守专业原则,去世前还给公司写了真挚的建议。我在三字文里写了这几个人,当然同时也因为遇到了、看到了一起工作的更多人,我说过你必须看到你的员工是美丽的。写这些小文章也是对人、对团队不断认识,不断深刻,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后来写过一篇《你行吗?》,想对人的判断评价理出一个头绪,但思路很乱,没能做到,只是罗列了一些观察。可能人太复杂了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三生万物之哲学思辨!我们创造我们敬仰宇宙的壮丽,我们也探究原子的细微。看这地球上,万物都有分类。仰头问世界,我们是谁? 曙光初照是好奇,春雨润物是智慧。我们的使命是创造,创造才是生命之最。我们创造,我们创造,从火焰到清水。 我们崇拜精神的高尚,我们也欣赏物质的纯美。看这地球上,万物都有分类。仰头问世界,我们是谁? 江河奔流是通达,白雪落地是纯粹。我们的使命是创造,创造才是生命之最。我们创造,我们创造,从灵魂到骨髓。 我们沉思远山的静谧,我们也向往雄鹰的高飞。看这地球上,万物都有分类。仰头问世界,我们是谁? 禾苗破土是继往,蜜蜂辛劳是高贵。我们的使命是创造,创造才是生命之最。我们创造,我们创造,从高楼到麦穗。 我们留下瞬间的影子,我们也追逐长远的光辉。看这地球上,万物都有分类。仰头问世界,我们是谁? 众树成林是责任,秋风果熟是丰碑。我们的使命是创造,创造才是生命之最。我们创造,我们创造,从古老到新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道法自然,顺势,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最近在看道德经,有想背下来的想法,无奈,年轻时速记的能力退化了,初中时背出师表,半个小时能背大段,现在背个几千字的道德经看来得花大力气了,哈哈。读这本书就是被书名吸引了,但一读起来发现书如其名,被笔者的智慧折服,原来我这个井底之蛙以前对中粮,华润,中化有那么多的无知甚至是误解。就像那句话:“你以为的你以为,是真的你以为的吗?” 看完这本书后感觉涨知识了,感觉认知也有所拓宽。与其看那些二手资料,不如看经历者的自述。笔者是位出色的企业家,也是位令人尊重的思考者和分享者,感恩遇见这本书和无私的分享,感恩老子,让我以如此方式阅读理解作者的描述,生动多了。一定还会再次拜读第二遍。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读宁高宁的《三生万物》有感宁总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以前崇尚万科的激情,之后贵阳实习时着迷于华润的豪迈,后来才知道,两者都得益于宁总掌舵之时的华润,中国的摩根。宁总自带豪迈、宽广的气息,好一个三生万物,与万象之城、近者悦远者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同样气吞山河,这也是生于华润、华润润之、连续三个央企掌舵者之豪情。宁总的书我爱读,对人生有深入的参悟,工作、人生、生活细小事都能连贯起来,絮絮而谈。“地位和金钱都是结果,过程和经历本身才是人生的钞票,每个人生来一摞钞票,用完为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既是生物进化论的关键,又何尝不是企业生存论的关键,如何竞争,保有持续差异化、创造力和长期竞争力,生物的本质是变化,不断使用新的变化并迎接挑战,当你认知到物竞天择并打造自身的物竞天择,也就发现了变与不变的不变之处。坚持打造不变的能力,迎接不断变化的环境。宁总对工作亦有深刻的认知,尤其是自身主导并深度参与了三家央企、多次坚收并购。带领团队、管理员工、融合组织,从组织和人的角度入手是不会错的,只有合适的人和运转良好的组织才能推动业务的迭代。枪杆子、笔杆子,宁总走到哪里,都会启动内部定期刊物,通过定期文化交流的窗口强化沟通和上下对齐,企业如生物,企业是浑然一体、具备整体性的生命体,文化如血液,要搭建无孔不入的毛细血管网络,让血液自然流通。宁总同样融会贯通于多项经历、行业,自身三大央企的不同板块就已经足够丰富,还有家族内部在医学领域的深度融入和交流,让他能够将所知所悟贯通并用大众可懂的通俗表现方式输出,易懂。当时,也羡慕于宁总强大的家族圈。最后,宁总之气吞山河也是由自身的经历强强相关,华润之十余年鹅成长经历、中粮中化之全球化、科技至上的发展观,正如他所说,回头看,人不过是自身所处环境、经历、被人影响的产物,故宁总也有其局限性,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身处同样处境或需要身处同样处境。人之局限常有之,好学能学重思考。20241007-20141013 周于上海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