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1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深入浅出的法律史科普读本,以作者本人的穿越旅行为线索,讲中国法制体系的发展,文采斐然,笔法老到,简直不忍释卷。强烈推荐。如果再续一本《爆笑西方法律史》就更好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瑕不掩瑜的中法史入门读物

      魏晋南北朝之前例证详实,分析透彻,颇有创见遗憾的是魏晋南北朝之后乏善可陈,论证力度明显弱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深入浅出,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优秀中国法律史了解读物

          “商鞅当年变法所耍的小戏法 “徙木立信” 想必大家还记得。这给秦国的父老们一个信号:政府要开始守信了。从商鞅一直到秦始皇,无数政令法律的颁布和严格执行,都为这个信号加强了后续效果,从而使得秦国人的法律文化心理发生了质变。以前遵守法律,乃是出于害怕受到责罚。反复了几代乃至十几代人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无须思考的常识:法律当然要遵守了。为什么?没有为什么。但是后来急剧的领土扩张,使其他国家的百姓也成了秦国的黔首。那么他们对法律怎么看?也如秦国人一样吗?又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上传下达既不通畅,法律心理又各不同。秦朝的法治实践究竟到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可想而知。再加上立法技术的种种缺陷(由于秦朝时间太短,这个缺陷要到 “汉承秦制” 的汉朝才显现出来),法律本身的合理性问题,以及文化界的不配合,秦王朝摇摇欲坠矣。暴动发生在大泽乡,一伙戍卒因雨失期了。为首一个叫道:“失期,法皆斩。如今报到也是一死,造反也不过是个死罪。兄弟们,反了吧!” 群情汹涌,天下遂起而亡秦族矣。可怜而被冤枉的秦王朝。根据睡虎地秦简关于徭役的《兴律》规定: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也,及诣水雨,除。失期三天以内,无罪;失期五天以内,口头训诫;失期十天以内,罚款;失期十天以上,加倍罚款;如果碰上下大雨等不可抗力,可以免责。换句话讲,按照秦律,“遇雨失期” 的戍卒们,很可能是无罪的。坑灰未冷山东乱,陈胜原来是法盲。普法工作做不好,害死一个王朝。” 造成秦二世而亡的解释很多,这个是我见过最有趣的一个。本书作为中国法律史学习的入门级读物,极力推荐!也是第一次解除到汉朝的法律儒家化这个观点。历史各时期的司法特点通过案例的方式表现出来,通俗易懂,特别是正反观点的碰撞,让人印象深刻。比如董仲舒的春秋决狱,在董工的判案过程中温温情脉脉,但后面张汤等人使用为何又变了样?感觉遗憾的是,明清方面内容讲得太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娱乐穿越手法普法,妙!

            以娱乐的手法来普法,妙亦哉!
            作者以小说穿越剧的手法,化身聊公,穿越到历史现场,和历史人物对话,读起来有很强的代入感,所以这本书我读的很慢,读起来也不累。
            读完之后一个额外的收获就是,我从法律的视角过了一遍中国历史,反而是之前很多没有理解的文化概念,在读法律史的过程中有了更好的认知。
            之前从科技、财政、饮食、服饰的视角都看到过类似的写史手法,每个新的视角都会带来新的启发。其中一个作者在文末说的很清楚,就是放弃作为现代人的优越感,别不自觉的去俯视历史,回到历史的现场看到当事人的无奈和困境,多一分理解和宽容。
            过去学习历史,学习的多是故事,随着年岁渐长,慢慢领悟到,建立多样化的历史观才是最难的。
            回到法律这件事情,大众对于它的刻板印象一向是严肃之事,作者以娱乐的手法编写剧情,把中国法律的演化过程顺着历史脉络,梳理出来,中间历史人物作为某一个理论派别的代言人,穿插其中,很有画面感,甚为有趣。
            作为对比,传统法律教育训练出来的学生只会罗列法条,讲干巴巴的逻辑,缺少人文素养,甚为无趣。作者敢于冒着被传统学界(其实就是无聊的学阀)抵制的风险,开辟一个新的普法空间,既有学识,亦多勇气。
            我 2019 年尝试和朋友合作做一部话剧,把区块链的思想通过娱乐的手法普及给大众,也许以后会有人尝试把普法工作通过穿越剧的方式制作出来。
            回到当下,中国正在经历文明的复兴,我们是当事人,但是如何建立属于自己文明的自信,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文明有不拘泥于成见的认知。国内公知动辄民主法治概念堆砌,似乎天经地义,对于中华法系的道德人伦思想在其中的独特价值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土壤却弃之不顾,这不符合中国的历史现实。
            中国人不能学习西方那一套只管程序正义不顾结果正义的一套,也就是依法缺德,坏事做尽,却不受法律制裁。所以更多的有识之士提出需要法治,也要兼顾道德,秉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建设现代法治中国,理解中国的法律历史,对于我们在当下理解世界的变化也有诸多益处。
            作者说:人能弘法,非法弘人,中国的事情,很少取决于法律文件怎么写,而取决于中国人怎么做。这个我自己深有感触,2020 年,农行每个月强制收取企业每月 30 元的短信服务费,而且无法取消,我把情况反映到国务院小程序,也就是写了不到 200 字的反映说明,后来国务院安排北京银保监会核查此事,彻底取消了这个不合理收费项目,多家企业因此受益。法律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不会自动变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弘法之小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法制史原来也可以这样写的!强推。理由如下:一,这是一本专业人士写的严肃的专业书。本书作者依照历史发展脉络梳理了法制的历史,非常详尽,内容丰富,依我有限的法制史知识,作者是认真的专业的。二,文风活泼,语言风趣。印象中,法律书籍都是法言法语,比较呆板。但本书却相反不仅语言幽默,而且用语大众化、网络化,为田间地头的老百姓看懂理解。这正如作者在本书中所说的,法律要让大众理解。三,为了更好的介绍专业的法制史知识,作者以上帝的视角,化身 “聊公”,出没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与皋陶、周公称兄道弟,与秦孝公、商鞅推杯换盏,与孔孟老庄扪虱而谈。与宋慈、包拯等聊专业问题不亦乐乎。特别是作者深入地穴,手拈尚未出土的秦律令简陷入沉思。真的是别有一番新意在心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法制史最佳入门读物

                法律具有统治阶级意志性、物质性和历史性,中国法制史将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本书是最好的法制史入门读物,和历代法学家对话,了解他们的思想。以亲历者的视角体会古代人如何判案。中国作为最长久的大一统国家,没有人比中国帝王将相更懂得如何凝聚民族的共识。古代法律固有其残酷一面,但是不可忽视其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祖国统一的作用。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