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从制度演变看政治得失,从历史文化看民族性格
每日一书:《法度与人心》。本书讲了一个倒退的故事:从制度演变看政治得失,说的是国家的故事;从历史文化看民族性格,说的是群体的故事。帝制中国的政治文化,在北宋抵达最好状态,然后节节倒退,直到 1911 年清帝国灭亡。这本书故事性不错,体系性不强。如果真想研究中国的制度与文化,个人认为写得最好的还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政治史》和《中国文化史》,10 万余字就能把中国五千年治理体系和文化变迁说得通透见底,全书无一句废话,功力卓绝。从制度演变看政治得失,说的是国家的故事;从历史文化看民族性格,说的是群体的故事。这就是我要讲的两个故事。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说:“历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告诉我们人过去做过什么,从而告诉我们人是什么。” 哲学家梁漱溟先生,看姓氏当为汉族无疑。然而,梁先生自述是蒙古人后裔,而且是蒙古皇帝的同宗。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逃回北方的时候,梁先生的祖先没有随行,而是留在了河南汝阳,把姓氏从一看即知为蒙古人的 “也先帖木儿” 改成了 “梁”。五百年后,周围已经没有人知道梁家的蒙古族血统。梁家人则是靠着家谱的记载传承祖先记忆。梁先生说,几百年来,他家和汉族通婚,不断融合两种不同的血统,自然是具有 “中间的气质” 的。这个 “中间的气质”,就是混血气质。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把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形象地比喻成 “滚雪球”。这个大雪球滚了四千年,最早是黄河下游的不同部落之间碰撞融合,汇聚成雪球的核心;然后长江流域的部族加入进来;到秦汉时期,长城以南的农耕地区基本融为一体,汉人出现;东汉至隋四百年,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入华;两宋三百年间,女真、蒙古相继崛起,以战争促融合;清朝满洲的入主、对新疆的开拓、对西南统治的加强,又为雪球增添了新元素。其他民族的加入,在数量上壮大了华夏人口,在文化上则让华夏趋于多元。宋朝开创了中国式的 “三权分立”:宰相原则上只管行政,另外有枢密院管军事,三司管财政;这三家单独向皇帝汇报,因此,真正能够全面掌握信息从而掌控全局的,有且只有皇帝。宋朝的皇帝很明白这个秘诀,所以再怎么进行制度改革,“分权制衡” 这一条都是 “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元、明、清三代,虽然中枢机构的具体名称发生了改变,但是 “分权制衡” 的追求不变。古人所说的 “封建”。它有三个关键词:第一,“西周”,这是儒家政治理想中的黄金时代,开创封建制度的周公更是孔子的偶像;第二,“贵族政治”,权力世袭;第三,“地方分权”,诸侯是封国的主人,周天子不干预封国事务。郡县制” 总结出三个关键词来:第一,“秦朝”,郡县制是和短命而亡的暴秦联系在一起的;第二,“官僚政治”,官僚的权力不能世袭;第三,“中央集权”。秦汉时期的两版中央巡视制度当中已经包含了帝制时期中央巡视制度的两种可能形态:1.0 版,也就是秦代的监郡御史,特点是一对一,与监督对象同地办公;2.0 版的典型形态,也就是西汉的刺史,特点是一对多,从中央派出定期巡视地方。这两种形态,加上一时一事的特派专使,基本上构成了中央巡视制度的全部可能。科举最实质性的创新点还不是通过考试当官,而是 “自由投考”,几乎任何一个男性,只要他肯读书,就可以自由报名参加考试,通过考试改变命运。一个人,无论家庭出身多么平凡,只要他足够努力(运气也不能太坏),就可以通过某种公开、稳定、制度化的通道实现自身和家族社会地位的提升。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从宋朝开始,帝制中国是真有 “中华梦” 的,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制度通道就是科举考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就是科举时代 “中华梦” 夸张而生动的写照。立功军人想做官,朝廷该如何应对?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看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第一种是 “魏式方案”,第二种是 “隋式方案”,第三种是 “宋式方案”。三种解决方案分别来自北魏、隋和北宋,代表了三种思路,这三种思路在其他朝代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通典》成书两年之后,杜佑入朝为相,一直到死,一共做了十年宰相。这位伟大的时代弄潮儿耗时三十六年完成的巨著《通典》,是中国第一部制度通史。现代学者评论说:“中国史学之具有自觉的和明确的经邦致用思想,当自杜佑始,当以《通典》为里程碑。” 从某种意义上说,吏在道德上的 “集体卑劣” 得到了体制的默许,官通过对吏的批评获得了道德上的优越感和满足感,同时成功地把造成政府腐败、低效的黑锅推给了吏。通过对吏的揭露、惩罚,官向上对朝廷、向下对百姓都有了交代。这仿佛是一个 “黑锅推转机制”—— 皇帝把 “锅” 推给臣下,官僚把 “锅” 推给吏 —— 皇帝是好的,都是奸臣惹的祸;官员还是不错的,都是污吏惹的祸。推无可推,吏只得背锅。这种 “天命观” 是周人的伟大创造。它的最伟大之处是将 “皇天上帝” 塑造成一个公正无私的至上神。相比之下,殷商的至上神 “上帝” 或者说 “帝” 是商人私属的,商人相信,他们是上帝的选民。
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评判历史不应该儒法二元论书一般,只看 “听书” 解读就够了。题目是个好题目,对中国帝制制度成型的探讨和议论,但看后失望,还是简单的儒法二元评论,作者算网红历史学家,宋史专家,本书插图精美,都是中国传统名画。作者想法宏大,本书想评判中华帝制政治优劣,“凡是有利于本朝统治长治久安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这个说法已经背离历史学的角度,各代王朝如个人生命,总会从朝气蓬勃到年老体衰,自然规律,比如作者对王安石变法的描述就太浅薄,还有对清朝为何没有进一步研究火器的感叹等等。通篇读下来,作者驾驭不来这么庞大的命题,太多主观议论,只能当闲书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法度与人心》传统的写史方式,是循沿时间线索以朝代为主体讲述兴亡故事,中间穿插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与关键制度。自先秦以降,秦开帝制,汉固一统;魏晋以降四百年,“五胡乱华”,朝分南北、国裂西东,战乱纷扰,复统于隋;李唐雄张,赵宋文弱;元朝以蒙古而治 “中国”,虽国土广大,然汉化浅而治力弱;朱元璋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明太祖,明朝政治,废宰相、下西洋、迁都北京、抵御蒙古、特务政治、宦官专权,张居正改革之志未遂,满洲之兵锋已起,李自成入京,崇祯帝吊死,吴三桂开门,多尔衮入关;清朝虽异族统治,汉化诚深,知以中国之法治中国,专制加剧,国家机器日益僵化,应变无能。而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的西方列强,又岂能容忍老大帝国之画地为牢、抱残守缺?洋枪洋炮硝烟散去,幸存之中国踉踉跄跄地走上了现代化之路。此后,国人之历史记忆被一断为二,前此之中国遂为 “古代中国”“传统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史”。既有之通史,虽内容之丰俭有不同,而结构之方式概出一辙。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法度与人心》:一部书看懂中国历史概貌🐱以往的历史书往往习惯在堆砌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根据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来给出一个王朝兴替的 “历史必然性” 结论~🐱给读者的感觉,仿佛历史总是在不断进步哒~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赵冬梅教授在这部书中开创性的引入了制度建构、经济发展、文化风气、社会活力等现代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研究的观察维度和研究方法,对历经 1000 多年的帝制中国制度的优劣、高下,做了一次定性加定量分析~🐱这不禁让我佩服、感叹~正如赵教授所说,自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之后,中国史学界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完全有能力向读者交付水平在其之上的作品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历史看上去很宏大,也很真实和残酷将近 7 个小时读完了这本书,终于可以长处一口气了。拉长时间的尺度,从皇权制度、观念文化等角度回望过去 2000 多年的中国,皇帝的选拔成长、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观念的变化和发展等一系列很宏观的东西,在历史的长河中被赵冬梅老师写的有血有肉,灵活灵现。读完此书,有两点收获:1. 制度是越来越先进吗?不是,赵老师说,朝代与朝代之间,永远是继承大于断裂。所以唐继承了隋、宋继承了唐,明朝继承了元朝,大清继承了明朝。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下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却使用了不用的解决办法,当然是越来越破坏的办法。2. 历史是一直在前进吗?不是,赵老师说,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是王安石在宋神宗时期的变法。变法满足了神宗皇帝开疆拓土,制礼作乐,成为伟大皇帝的梦想,却严重破坏了宋朝的规矩。从此中国的历史犹如进入了抛物线的下半段,越来越倒退,至少没有向前发展。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政治与人,从平衡到失控这是一本读起来酣畅淋漓,而又怅然若失的书。 作者积毕生所学,讲述者自己对中国历史的认识,鞭辟入里深刻独道。研究历史要客观,这样不错。但写历史书应该客观嘛?未见的如此,鲜明的态度往往出奇制胜,何为鲜明的态度?有一个简单明了的,符合现代观念价值的标准,对历史进行梳理评述。作者的成功就在于此,在字里行间闪耀着对人的关怀,制度好坏在于是不是能带给人更好的生活。对人的重视,人决定着制度,制度为人服务。法度与人心的平衡才是好制度。制度不是死的,制度是人在运作,没有人就没有制度。脱离人研究制度,只能是空中楼阁一无所得。皇权与相权,地方与中央,不是简单的争权夺利关系,他们是一个共同体,是有巨大的共同利益的。他们之间的权利分配,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共同利益。不是你死我活,这样的理解只能脱离实际,无法探知真实情况下的历史。无法明白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历史的变迁,是人与制度变化,改朝换代往往只是结果,而我们要知道的是因。是当时当地的人,如何在建设制度,与共存制度的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实际。 但制度的改变可以变好也会变坏,无论是必然还是偶然,中国历史上的制度建设从汉代的初建探索起,并非一帆风顺。皇权与相权,地方与中央,臣僚与臣僚,政府与百姓,利益与道义的多种互动关系变化,经历了从平衡到失衡的过程。 相权对无限皇权的制约,从虽然没有强制力,但依旧存在多种手段,可以大体有效的进行制约的状态,逐步失去制约权利,到彻彻底底从臣到奴的失败互动。地方与中央,从共同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平衡划分,到地方政府沦为只有执行权的机构互动。臣僚与臣僚,有执政臣,监察臣,两者可以互相制约监督,保持着政治的平衡,到一切臣僚彻底不分内外,执政与否,都是统治者的附庸,士人的天下责任消失殆尽,政治的宽容荡然无存。政治沦为彻底勾心斗角黑暗角逐,失去了理念原则,对个人党派私利的争夺,超越了天下大义,人间公利。政府与百姓,从统治与服务并存,到彻底的统治集团,一切不是应该而是赐予,口口声声的为民父母官,成了奢侈的清官,以至满清民众已沦为奴隶。利益与道义,从并重的儒法杂用,到道义完完全全沦为表皮,一切都言称为天下大同,为黎明百姓,实质上完完全全的为皇权私利,为官僚私利,至天下与不顾,至百姓与不顾,只为一个阶级的利益,而压榨全体人民,视同奴隶充满鄙夷。 看宋前之政治,虽然缺点不少,可也保持了平衡,可此后历代,平衡渐渐被打破,人性消亡,道义不存。制度与人,成了制度与统治阶级,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江河日下,了无生趣几近消失。不能不让人怅然若失,感慨万千。 历史便是如此,不可能全如人愿,但还好这只是历史,而不是今日的现实,我们还可以见微知著。明白殷商不远,好好建设我们的法度与人心平衡。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细细读完了赵冬梅老师的新书,大呼过瘾,正巧读完电子版,纸书也已经收到,真是精美啊,制作精良,尤其是配图漂亮,纸张质量好,这样的好书,不收藏一本不是我的作风。写历史的希望多一些这样的作品,太好了,具体内容自行阅读,很多东西看了就明白了,如果历史只是历史那确实都一样,看谁写怎么说,如何启发读者认识看待历史,如何引起读者思考更为深刻的东西,联系实际,关照现实,走进历史又走出历史,收获很大,很是开心。赵冬梅教授在文末推荐八本她读完觉得好的书籍,有机会全部拿下,牛人推荐的一定会读,何况很对我口味的牛人推荐的,那就必须收藏起来读起来。希望自己继续坚持阅读,不仅在这个美好的四月,还有今后的每一天。身体和灵魂都要永远在路上,读书破万卷,脚步踏千里,神游纵古今,精进在路上。同道者同路人共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法度与人心》读后分享这本书讲的太好了。从秦朝到清朝每个重大的历史朝代都讲到了。根据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总结: 1、从秦朝重视 “奖军功” 才有秦朝统一六国,从专权的秦朝开始,再慢慢演变到汉末、魏、隋的皇帝无权,再从皇权无权再到宋明时期的士大夫与皇帝共治。最后又回到清朝皇帝的专权而结束。 2、秦朝因为 “奖军功” 而获得天下,也因 “奖军功” 而丢了天才;宋朝因为有不杀文官的祖训,有了最灿烂的文化时代,有了最繁荣的时代。也因为轻视武将,而成为历代认为最窝囊的朝代(当然这是留给世人的错觉,不过确实有这方面的迹象);明朝有了宦官与士大夫的制衡制度,明朝那么多荒唐的皇帝却让国家依然可以正常运转;清朝因为制度演变到了最完备的时代,专治也达到了顶点,所以出现了演化停滞,也导致很难从内部打破的可能性。因为盲目的自信与自大导致中华陷入一百年的风雨飘摇。 3、本书还讲了文官选拔的演化过程,募兵制的演化过程; 最后个人感悟,通过学习本书,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认清形势,顺势才能有所作为。思维过去超前,如商鞅、秦始皇、王莽、隋炀帝、张居正、雍正都成为先驱者。这些伟人虽然人被诋毁,但所做的制度都留了下来并被继承了下来。 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通过学习看清了自己的处境。看清了未来该往哪里走,该怎么避免踩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434 这本书的信息量非常巨大,看过之后感觉收获奇多,但是如果一天就啥也不剩了。我从里边收获了一个思考,那就是中国的贵族时代究竟是怎么被终结了的,我大概理出了一个思路。在唐朝以前,贵族其实是保持着文化和权力这两个方面的,所以无论寒门如何努力啊,不能从权力上对于贵族造成任何的威胁。但是从战国开始,贵族就不断的在遭受摧残,当然这个摧残的意思大家都懂,无非就是无休止的权力争夺一次又一次的,对贵族阶级产生了血洗的效应,等到到了唐朝的时候,黄巢这个来自下层的读书人,带领着无数的流民和农民,把朝堂上的贵族杀了个底儿朝天,于是在节度使那里的小家族和小贵族们簇拥着军头们互相厮杀了,互相清洗…… 等到到了宋朝,皇权和相权勾结在一起,压迫了百官,使得贵族更不可能再次出现,而且出现了文化不断的向更下层深入的效应。于是,平民时代就这么出现了…… 到现在为止,这是我对中国平民时代出现的认知。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