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生命的尽头我会用抱谁?谁又会拥抱我?

    薄世宁老师说:“人的生命走到终结时,应该像人的出生时一样,得到照顾和关心。” 这本书里说:“即便是医学的全部效力加上奇迹,也不可能在临终前几小时将患者从最深的绝望中拉出来,赋予其愉悦的平静。临终梦境和幻觉有助于满足每位患者的独特需求,不论是祈求原谅、渴求爱意,还是获得平静,都能得到满足。” 作者还说,人类的心灵具有惊人的自我疗愈能力,能在生命的尽头找到意义、宽恕和平静,没有任何抗抑郁药物或谈话疗法能与之相提并论。我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怎样以更好的自我度过人生的最后几小时,等到最后终将知道!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爱,生与死的连接

      这是一本关于临终的治愈书。《论语》:未知生,焉知死。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缺憾,后人谈死亡,成为了禁忌,禁忌就成为了恐惧。然而,在临终梦境中,作者发现死亡并非恐惧,而是关于爱,这是一种平和的临终体验,让死者安息而去,让生者学会爱。我们面临死亡,生命的一切外部事物都没有价值,只有人与人之间发生过的爱,是我们生命尽头留下的东西,爱存在于与世间的人,也存在于与逝去的人。因为爱的存在,人的生命与死亡发生了连接,死亡通过爱让人感受到这一生是值得的。因为爱的存在,让在世的人与逝去的人发生连接,逝去的人存在于记忆中,他们更加鲜明,因为留下是爱。生命的尽头。我们追寻爱,得到的爱,失去的爱,爱而不得的爱。我们也释放爱,我们道歉,获得爱。让我们学会原谅而放下,这不是放心别人,而是放下自己,把爱留给自己。祝福离我们而去的人,我们爱他们,他们感受我们的爱而离去。珍惜在世的我们,离我们而去的人告诉我们,爱才是真实一直存在的。生命究竟是什么?不是物理化学反应,不是冷冰冰的负熵。生命是:出生时,寻求爱,离去时,带着爱。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怎样活着,就会怎样死去

        在生命尽头,高超的医学技术只有在符合患者的自我价值和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时才值得令人敬佩。——《在生命尽头拥抱你:临终关怀医生手记》克里斯托弗・克尔这是一本写给生者的书,作者希望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读到它,希望我们可以了解到有关临终前的真相,认真去了解患者真实的感受和需求。这不仅可以帮助到即将离去的人,也可以让活着的人过得更好。然而,认真阅读本身就需要勇气,这个话题是大多数人想在生活中屏蔽掉的。超心理学把临终体验看作超自然活动、附体或者窥见来世;弗洛伊德主义者将临终体验解读为被压抑的欲望;荣格主义者则认为临终体验是在表达内心的期待;信仰宗教的人把临终体验视为某种证据;大多数人把临终体验视为一个 “锁眼”—— 可以解开 “在灵魂深处,在不可探知的远方,究竟有什么?” 而接触这种体验最多的人 —— 临终关怀中心的工作人员,将临终体验看作一条走向平和心境的路径。他们会记录和询问患者的梦境,并和他们一起探索如何解开心结、远离焦虑于恐惧。临终体验往往具有以下特点:(1)与精神错乱有明显的区别。精神错乱的患者往往思维紊乱,无法理解周围的环境,产生的幻觉会引起焦虑不安和恐惧。而经历临终体验(梦境)的人意识清晰、反应灵敏,对周围的环境有意识,这些幻觉和梦境会让他们更加平和、包容,可以预知死神何时到来。不过,也有 18% 的临终体验会令患者感到痛苦,但最终会因向同一个目的地。有时,临终体验会和精神错乱交替出现。对于精神错乱,患者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对于临终体验,患者需要的是临终前的呵护。(2)与 “平常的梦” 有明显不同。经历临终体验的人,都百分百确定梦境的真实感,“它们比现实还要真实”、“就好像真的发生过一样”。有 45% 的临终体验出现在睡眠中,16% 发生在清醒时,还有超过 39% 的临终体验发生在半梦半醒时。91 岁的安妮在临终前梦到了已经去世的姐姐艾米莉,她醒来后告诉大家,艾米莉一直在房间里,就坐在她的床边。安妮坚定的认为:“我不会孤独离去的 —— 艾米莉会陪着我。”(3)能够重建或编辑患者的记忆。“临终体验有时会删除痛苦的往事,有时会提供另一种结局。虽然方法各不相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解决曾经彻骨的创痛,使其得到治疗和矫正。”88 岁的患者斯科特在 10 岁那年失去了右臂,成为了一名残障人士。他的家人把他送到了寄养中心,让他怀疑自己是否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尽管后来他找到了一份稳定的维修工作,但童年的阴影一直困扰着他。在斯科特去世前,他梦到 “工作时的美好时光 “。在梦里,他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经常因为出色的能力被他人赞赏,他又是一个完整的人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斯科特的创伤被修复了。“人类的心灵具有惊人的自我疗愈能力,能在生命的尽头找到意义、宽恕和平静,没有任何抗抑郁药物或谈话疗法能与之相提并论。” 在一些案例中,尤其是在老年的夫妇身上,临终体验会取代现实生活。在一方离去后,另一方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内心世界,继续与另一半共同生活。桑尼和琼就是这样的一对夫妻。在桑尼去世后,无论是在临终梦境还是在幻觉里,她都能看到活生生的丈夫,直到自己去世。他们的女儿也因此知道,父母会在另一个世界里重逢,死亡也不能扯断他们之间牵扯的红线。临终之旅,就是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提炼。我们怎样活着,就会怎样死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安慰人心的书

          记得我小时候母亲把自己好友去世的消息告诉我时因为我表现出惊奇的兴奋而揍了我一顿。从此我懂得了死是一件悲伤的事,是不好的。于是在我小学二年级时意识到自己以后也会死时我失眠了,这么多年过去,我经历了各种生离死别,每一次都让人痛彻心扉。直到读了这本书,我心理的伤口才停止了抽痛。作者拥有超过常人的同理心,在履行自己作为临终关怀医生的同时不停探索临终梦境与幻觉给逝者及家人带来的影响。可以说这些影响大多数是积极的,对于个体来说独特而有意义的。这个观点让我对于死亡的看法大大改观。把死亡看成是黑洞洞充满未知和恐惧的洞口或者看作是与已逝亲人相聚满足心愿的媒介当然会改变一个人如何看待和理解死亡。之前我从这本书中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希望你也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爱是人生唯一的主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的终极追求

            这本书讲了一件我从没听说过的事,临终体验。通常越到临终,以梦为载体的临终体验就会越频繁而强烈。一般的临终体验都是以梦见已故的亲人、朋友、宠物(对于孩子而言)等,这种体验可以让姑息治疗患者得以获得平静的内心,以平和而完满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最后一刻。不管梦到了谁,梦到了什么场景,通常都是让人感受到了爱。到了生命最后一刻,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除了爱与被爱,以及背后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能真的无他了。用神秘主义视角看临终体验,有点说不过去,不符合逻辑。那怎么解释会出现临终体验这回事呢?通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不是到了生命弥留之际,人潜意识中的爱与被爱的底层需求都被激发出来了,所以才有了那些梦,也就是说或是爱与被爱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没有之一。阿德勒说人生有三个课题,工作、交友和爱,这么说来如果要在三个课题中选一个最重要的,那应该就是爱了。但是为什么梦到的都是已故的人呢?不知道,我没有答案。看书的时候想起了我爸爸,我闺女那一次去看他,是她第一次见爷爷,也是最后一次见爷爷。不知道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有过什么样的临终体验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感恩遇见这本书

              父亲时日不多,昏睡的时间越来越长了。专程陪伴的两个星期亲身感受他的日渐衰弱。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临终体验中的梦境和幻想可以让临终之人看见已故亲人,重温被爱的时光,平和面对死亡。因此面对昏睡中的父亲时悲伤和痛苦减轻了,希望他在他的临终梦境里感受到幸福。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