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死亡,是放下自我执着的机会。又或许,不存在更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对 19 世纪下半叶和 20 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哲学、文学、艺术、心理学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了最著名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之外,叔本华还出版了《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伦理学的两个问题》《论自然中的意志》等著作。在 30 岁时完成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一生哲学的巅峰之作,阐述了他的整个哲学系统。但是因为其中思想的超前和极端,长久没有受到广泛认可;叔本华去世后,本书成为了欧洲知识分子的必读书,并且长久地影响了欧洲思想界。在和黑格尔的现实竞争中,叔本华倡导的非理性哲学失败了。那个时候仍旧是理性哲学的辉煌时期。但无论如何,叔本华是第一个将非理性推到了人的核心地位的哲学家。对他来说,生命最重要的核心就是非理性而不是理性。叔本华认为,人既不是外在的上帝决定的,也不是由理性决定的,人的本质不是理性。人是由内在的意志决定的,意志驱使了人,意志创造了人。人内在的意志决定了人的一切,包括人的理性,也就是说,人的理性之下还有意志,而意志是比理性更根本、更基础、更难以动摇的东西。要真正地理解人,就要去理解意志而不是理性。叔本华首先赋予了意志更高的地位,意志才是人的本质。这就是叔本华哲学的开拓性所在。他扭转了现代理性哲学的霸权地位。当意志作为世界的冲动内核的时候,当世界充满意志并被意志冲动所主导的时候,世界就是意志的世界。当意志冲动产生了一个客体化的世界表象的时候,世界就是作为表象的世界。在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人充满痛苦,在欲望满足后,他就充满无聊。一旦无聊了他又产生了新欲望,又充满痛苦,“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地来回摆动着”。当然在这二者之间有一个短暂的无足轻重的过渡,即稍纵即逝的幸福。如果愿望的满足很快就实现了,这就是幸福;而愿望的满足迟迟未能实现,这就是痛苦;如果愿望的满足停滞了,或者说没有愿望了,它就 “表现为致命的苦闷”。所谓的悲剧,就是意志在现实中的巨大挫败。这也是叔本华所谓的黑暗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英国学者贾纳韦当属饱学之士,故能这般自信、凝练、准确地概述叔本华其人其著,宛如塑了一尊精神铜像。为西方哲学开非理性主义先河的叔本华,既擅长系统思辨,又通晓文学章法,竟将其名著《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的四个板块(认识论、意志论、美学和伦理学),写得像音乐那般富有曲式变化。相应地,贾纳韦的文字及其汉译,亦能在精致缩微叔本华哲学建构的框架里,不失语感的弹性和可读性,颇为难得。这大概是对 “牛津通识读本” 之 “通识” 一词的文体承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叔本华》贾纳韦

          叔本华是很有思想的哲学家,反对理性主义并批判,生性孤僻。在孤独中进行了深度思考,完成了很多代表作。对在伦理学方面 "利己、恶毒、同情" 有自己的见解。没有孤立无缘的事物,万事万物之间都有相关的联系,"只有源自内在才能看清事物的真实的本质,通过外部也无法洞察" 概括了 "意志生存论",人的行为是由于意志的支配,世间万物皆如此,理性及其表现形式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人的每一个行为必有其动机上的原因,并从动机上得到解释" 同时,叔本华认为,人生而就是痛苦的,只有减少不必要的苦难,才能避免痛苦,世界只有人的痛苦最深。人有两大敌人:痛苦和无聊。也从悲观、命运、死亡、教育、宗教、音乐、美学等展开了论述。受到的启发是,叔本华最反对的是不思考,如果读书不进行思考,那将会减弱人的思考能力,要善于读书、善于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精炼

            叔本华对于康德的继承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解释了其对黑格尔的对立态度。
            在了解印度和东方思想后的融汇贯通,摩耶之幕和个体与宇宙的同一影响到了叔本华的哲学立场,体现在对宗教和哲学的模糊性上。
            值得一提的是后世对于叔本华的阅读是远超同时代人的,尼采的强力意志,包括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之前从叔本华的素养阅读当中大受影响。
            国人有王国维年轻时苦读康德、叔本华,我想其选择最后也不仅是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决定,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影响不可忽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作为一个十九世纪的富二代,叔本华终身未婚,没有老婆孩子这些 “他者”,也没有柴米油盐的烦恼,他的思想颇有 “大隐隐于市” 的倾向。对于他的谆谆告诫,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社畜万万不可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而是要批判地加以吸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速通识读本,目的不是为了通识,只是为了寻找能够找到喜欢的读本去细读,其余的书皆可速读。这么多通识读本,涉及的领域、知识点、课程很多,有相对熟悉的,更多的是相对陌生和不了解的读本,熟悉的书读起来会好读一些;陌生的书,读起来会生涩点,但会有新的点去探索。总体而言就是熟悉 + 意外的读书模式,能够找到让自己有新的想法或者给自己带来新的想法的书。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