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我们追求的,都曾被我们抛弃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人类孜孜以求,总渴望得出答案,答案似乎越来越清晰,而我们的人生却越来越复杂。
不知谁还记得儿时的梦想,也许大部分人都已经忘却,即便想起来也会觉得那曾经让自己兴奋的追求是多么可笑,多么不切实际。曾经的天真,变成了人们眼中的幼稚;曾经的直率,变成了人们眼中的失礼;曾经的勇敢,变成了人们眼中的冲动;曾经的好奇,变成了人们眼中的无知……
人类在进化的路上走得太快了。第一个想要直立行走从树上转移到地上的猴子绝不会想象得到,它的后代还可以飞向外太空。它选择直立,也许就是为了缓解下长期疲劳的腰椎、颈椎;也许就是为了可以在行进中多捡些掉落在地上的果子;也许只是为了在打斗中可以更灵活地抓取武器;甚至,也许只是仅仅就是为了解放双手,左拥右抱……
推进人类进化的,是人类无休止的好奇、欲望。从想要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要有品味,要有格调,从想要穿得暖,到穿得美,再到穿得舒适,要有价值,从想要住得安全,到住得宽,到住得豪华,要有地位,从想要行得快,到行得稳,再到行得奢侈…… 人类的追求,从最基本的可视、可感的物质浅层次基本需求,逐渐进化到可意会不可言传甚至连意会都很难达到的精神上 “虚无” 的更高境界。
这应该算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只是这样的进步,似乎拉大了距离。距离产生美,也产生了权威,更产生了力量。原始种群中,武力值高,基本上就拥有了资源的分配权,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单纯靠武力,即便暂时拥有了天下,也会如坐针毡,寝食难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三人为虎。不知道是哪位先贤圣人发现,用基本的生存资源挟制,用朦胧的精神力量干扰,或许会是某种社会形态的可以维持长久的有效组合。于是,一系列的道德、伦理、法制、价值观,就被某些人利用。
人之所以为人,最早的教科书上描述的是,人能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现在来看,其实可以把 “劳动” 二字去掉。人比动物高级的地方在于,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 包括精神上的工具。
于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会欣欣然接受这些规矩,我们会信奉各种理论,各种专家,我们开始学得谨小慎微,瞻前顾后。
《北京折叠》是否真的可以折叠?阶级固化后,身处不同阶层的人们该如何面对自己,又该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成年人最大的顾忌就是利益的损失。一句话可能伤了一个人,一句话可能搅了局,失了某个局可能就意味着自己地位权力的丧失,然后,连锁反应后,然后自己大厦的崩塌 —— 物质和精神的。
小孩子不需要太多的顾虑,在他们的概念中,自己的好恶判断可能会排在第一位。越是顾忌利益,可能就越会损失利益。
为什么《皇帝的新装》里讲出真话的要是个小孩子?为什么《侠客行》里丝毫未必社会浸染的石破天最后能习得神功?为什么只有心智不成熟的周伯通和生性愚笨才能左右互搏?
相对纯粹罢了。而这样的纯粹,是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的。
大同世界也许永远都难以来到。
人类最初的分配方式或许有过平均分配,但是人类很快就进化到了按需分配。在这之后,人类开始了漫长的各种分配制度的尝试,最终在理论上又回到原点。人类最终还是要达到经济自由,人人从被动劳动变为主动劳动,按需分配。
我们一直不断地用加法充实自己。加来加去,发现,我们的世界就那么大,我们又不断地去各种权衡、选择,再做减法。我们一生都在追求精神的愉悦,找来找去,原来那句 “无欲则刚”、“有容乃大” 或许更容易让自己快乐,我们追来追去,才想起来,自己曾经拥有过。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同样的描述,不同的境界,或许的确是经历了才会有深切的体会。答案或许在你人生的开端就已经贴在了试卷的背后,只是我们都没有认真阅卷,我们都以为答案握在别人手里。每个人都在去与他人斗,防备着,谋划着,却忘了自己还有自己。
我们追求的光明,并非是被他人夺走了,而是被自己抛弃了。那掩在海面之下,匿在心底的黑暗之中,曾经拥有的纯粹,正直,勇敢。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本关于童年、对立与成长的社会寓言这本书的故事主线说来简单,就是成人世界与 “野孩子” 之间的隔阂与矛盾。但如果带着问题去读,会发现其中有太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为什么这些孩子不肯接受大人社会的秩序?为什么我们没办法与这些孩子交流?为什么 “这边” 的孩子,也会不自觉地被 “野孩子” 们吸引?性与爱的观念的出现,又对孩子们造成了什么影响?这些问题的背后,无不昭示着一个事实:我们,至少是我们这些 “成年人” 当中的绝大部分,虽然都曾经是个孩子,现如今却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成人的社会秩序里,永远忘却,并且再也找不回来作为一个孩子的感觉了。也许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此:从一个成人的视角,去重新观察孩子们 “异常” 的行为,而不是自说自话,假装成孩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20 年前中美洲一座叫圣克里斯托瓦尔的城市中,人们享受着繁荣而平庸的生活。然而,有一天,城市中出现了一群沿街乞讨的野孩子,他们在大街上纵情嬉闹,并且开展了一系列破坏活动。野孩子的到来打乱了人们的生活,甚至使整个城市陷入恐慌。于是政府出动全部警力搜捕,最终找到了野孩子们的藏身之地 —— 下水道,但也因此使得这些孩子全部意外溺亡。你或许会说,不就是几个孩子吗,怎么还能让整个城市陷入恐慌。在小说中,这些孩子们发明了新的语言,形成了新的组织形式,甚至当大人们进入到野孩子的居住地的时候,发现这个被他们建造的秘密城市简直就像一个 “光明共和国”。当地人对野孩子的感情是复杂的,他们既恐惧又向往。可说,野孩子的野性正是当地人被现代文明所压抑的人性。但是就是这种恐惧使得成年人与野孩子之间相互妖魔化、相互仇视和过激反应,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作者说,对他者的恐惧是人的天性,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本能之一。恐惧保护着我们,就像痛感一样,它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我们怀疑或者试图分析这种恐惧,它就会消散;如果不这么做,我们就会激化一种互相仇视的社会情绪,这也意味着,允许政治人物操纵我们。〈关注公号 DoctorCC,好书不错过。〉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光明共和国》读后1,这本书的写法我是第一次见,有点像是在看纪录片。把 “我” 所能找到的与超市袭击事件关联的资料按某种顺序拼贴在一起,加上旁白,试图还原事件的面貌并挖掘深层原因。2,在 “森林” 与 “城市” 的角力中,孩童本可以成为和谈使者。但 “城市” 缺少对原始生命力应有的敬畏。3,成人们自负于是秩序创建者,但这秩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坚固,反而千疮百孔,日渐僵化。成人在一手创建和维护秩序尊严的过程中也一手把自己困在其中。4,想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麦田里的守望者》。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此书有一种真实的虚幻感,主人公的忏悔同时掺杂着对自己女儿的爱和对这件事最后结果的思考。特别是在本书的开头,对年轻人和对曾亲历者对不同表述,使这本书更有一种吉普赛童话的意味。也许,那些野孩子们自己创立的地方是所有孩子追求的,有自己的语言和秩序,不管外界的看法,这好像是自由的,也是吸引城市孩子加入的原因。但是这个小世界实际上并不真正平等,只要有财产、分配和人与人之间的从属关系,这里就不再是大人们想象的纯洁而光明的,特别是 “妓女” 那个词在孩子们世界中的出现。这其实有点像《蝇王》中对人性本恶的描述,只不过作者让它在刚刚出现端倪的时候结束,给大人们留下一个看似光明有序的地方,但深层次的是孩子们的恶意与绝望。我为那些孩子的死而感到惋惜,但同时也为他们殉道者一样的死而感到 “这也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乍读之初充满了魔幻主义色彩,结尾之际才显现出现实主义悲剧,从神秘到现实的对接之间,就像是小说中的那场下水道大洪水,冲刷了一切表象,坦白了人类的罪恶。马尔克斯说 “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 一旦人类事务被命名,一旦人类开始学会了指指点点,人间的荒诞也就随之弥漫。现实走向了规则,人类走向驯化,叛乱必须被平息,舒适不可被冒犯,恐惧让人类走向了暴力,善意必须为安全让路,哪怕细微的叛乱也要被收编成制度的规则,以合法的暴力完成舒适的建构和规则的收编。指指点点,有时候本身就是合法的犯罪。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叙事节奏一般,但是内涵丰富。其中的隐喻,象征,寓言,乌托邦。你可以将革命,将新世界安插其中,但是书名中的光明却丝毫看不见,只能看见死亡暴力仇恨和那深不见底的恐惧与阴沉。是的,文本中对未知的恐惧,对不按常理的恐惧,对异端的恐惧,对它者的恐惧杂糅在一起好像是有黑色的东西流布出文本,小孩子的世界看似光明美好纯真善良但是在那个 PUTA 下一切也只是幻影最终都会慢慢演化到黑暗中,孩子们是希望是变革的力量但是也正是他们彻彻底底的消灭了希望,人们怀念追思透露出对乌托邦破坏的愧疚与伤感,但是这只是一种补偿,下一次变革到来还是会有大量的反扑大量的背叛。最后一句,死者以弃世的方式背叛了我们,而我们为了活下去也背叛了他们。真是一句充满了无限意味的话,仿佛树根下无数根毛细丝那么微小又那么繁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对他者的恐惧导致了成年人与野孩子之间相互妖魔化、相互仇视和过激反应,最终恐惧的合力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对于这种恐惧,作者巴尔瓦在访谈中这样说:“对他者的恐惧是人的天性,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本能之一。恐惧保护着我们,就像痛感一样,它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我们怀疑或者试图分析这种恐惧,它就会消散;如果不这么做,我们就会激化一种互相仇视的社会情绪,这也意味着,允许政治人物操纵我们。” 带着恐惧,我们既看不见他者,也看不见真实。克服恐惧的方法,就是用分析去消解恐惧,走向他者,也就是那些不同于我们的人,走向那些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用不同的方式组织社会的人,因为他们是我们的镜子,我们如何对待他者,我们就是怎样的人。就像作者说的,我们终将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身边的人 —— 尤其是那些处于弱势的人,那些不同于我们的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人与他人,人与非人有时候,从两本不同的书中能阅读出不同且互有对比的感悟。比如《光明共和国》与《奥斯维辛》。从人与非人互相转变推出环境决定论的《奥斯维辛》,我又阅读了人与 “异土他人” 互相对照反思的《光明共和国》。我们这群从现代化中诞生的人,遇到了另一种试图否定等级制度崇尚自然平等的另一群人时,如何反应?对方还是一群来自 “异土” 的野孩子。这是《光明共和国》的寓意,我们如何对待与自己社会组织截然相反的他人。故事有寓意,那群 32 人的 “野孩子”,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无意识的效仿自然,开启了原始乌托邦的体系建设。他们肆意的宣泄人自然性的一面:各种社交游戏,各种暴力行为的释放。最终他们在城市的下水道中无意识的形成了一个依靠以物易物的原始小社会。原始是对应我们现代化的,书中的现代化集中体现为一座官僚体系发达的中美洲城市。从野孩子的视角出发,这座城市毫无生气,人们按部就班的生活着。有意思的是作者的第一人称叙事。第一人称中更能展现出所谓现代化下形成的等级之差。等级之差造就了人的身份之差,身份之差对照出了野孩子们的非异化。有丰富的,活跃的,甚至是暴力的人性注入的人,可能更贴近真实的人。最后下水道中的野孩子们被水溺死,这种无意识的自然乌托邦解体了,甚至是在孩子们死去前,当他们的 “社会” 中出现 “妓女” 之时就已经解体。性资源的不对称导致等级差异的出现,差异的出现是毁掉 “小国寡民” 的重要内在原因。“光明共和国” 毁于国民生命结束前的身份等级之差意识萌芽。书更多的是借野孩子角度反思作为现代化城市里的我们。反思我们是否被现代体制彻底束缚了人的自然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黑暗森林法则无处不在由于未知,产生恐惧,恐惧导致我们遇到一种新的文明不是接纳,了解,而是先毁灭 / 驯化,尤其是看到这种外来的文明,居然在对我们一点点侵蚀 —— 被引诱走的失踪的孩子们,我们就更加无法忍受,事后再去对他们的文明进行研究和缅怀未免显得假惺惺。但是基因赋予了我们就是喜欢熟悉的东西,遇到未知不产生恐惧的老祖宗基因早就灭绝了,所以作为当代人,我们只能尽力去克制自己的原始本能,对未知多一些包容和好奇心。其实抛开这种文明的冲突不谈,我们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对于 "不合群" 的人总是有意无意的排斥,尤其是一个公司,一个组织中,都一样大家是一模一样的人,有着一模一样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才好。就像昨天看到的一部小说,女主因为失去女儿所以几年来一直穿黑色的服装,被认为冷酷无情,不好接近,但是如果深入了解她的处境和痛苦,还有谁会苛责这位可怜的母亲呢?如果文中的成人世界,了解孩子们的自由的创造,以及他们住在下水道里的处境,谁还忍心去 "逮捕" 而不是 "帮助" 他们呢。敌意源于不理解,或者是傲慢与偏见,对其他的一切人和事,克制思维的惰性,应该尽量的去了解,对这个世界,应该保持孩童的好奇心。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光明共和国》《光明共和国》虚构了一段只存在了 6 个月的美洲历史。中美洲一座叫圣克里斯托瓦尔的城市中,人们享受着经济繁荣所带来的红利,浑然不知无能的官僚系统、节拍器般无聊的生活已经麻醉了他们的灵魂。有一天,城市街头突然出现了一群来路不明的野孩子,像梦一般。他们说着无人能懂的语言,有着与现代文明截然不同的组织方式。起先他们靠沿街乞讨过活,随即开展了一系列破坏活动。更令人心惊的是,本地的孩子们迷上了野孩子,还有人在暗夜里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这让大人们陷入恐慌。在政府的搜捕之下,孩子们先是躲进大森林,后来又藏进下水道,在那里,建立起了一个名为 “光明共和国” 的法外之地…… 本书的核心内容:鬼片之所以可怕,是因为我们跟鬼怪不熟悉。在鬼片中,鬼是杀不死的,唯一降服它们的方法,就是叫出它们的名字,也就是:了解它们。鬼就是 “他者” 的化身。不同文明、意识形态和身份认同之间都会存在 “妖魔化” 对方的倾向,这是由于我们与他者彼此隔绝,不了解对方,于是产生了对他者的恐惧。但是,这种恐惧只会让人远离事实,酿成悲剧。《光明共和国》讲的就是关于这种恐惧的,只是这个他者是一群小孩子,他们在自然和游戏中孕育出了一种新文明,这让成年人非常恐惧,以至于非要把他们驯服不可,最后酿成一桩惨剧。首先是恐惧是如何推动一桩惨剧的酿成的;然后是叙事者是如何追忆和描述这种文明的,孩子的文明为何让成年人恐惧;最后这本书与《黑暗之心》的联系与呼应,以及我们该如何面对他者,面对恐惧。《光明共和国》是个充满乌托邦色彩的书名,讲的却是一桩社会悲剧,也是一则人类文明的暗黑寓言。光明共和国其实并不光明,就像人性中混杂着善与恶,它象征着人类的童年和人类文明的童年,纯真,也野蛮,被压抑,也被渴望。野孩子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现代文明的溃败和人们 “黑暗的心”。对他者的恐惧是人的天性,但被恐惧绑架只会让我们妖魔化他者,仇视他者,直至付诸暴力。更好的方法是走近他者,了解他者,用分析和理解来消解恐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