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越过年轻,越过迷茫,本身就是成长。
随着许知远在青春的时空中穿梭了一个世纪,满满的都是关于青春的那些永远回不去的过去。躁动不安、迷茫、懵懂、好奇、想当然… 好像都是青春时期的代名词。是啊,谁的青春不迷茫。一个年轻人,如何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如何剖析自己的内心,如何确立与社会的关系,怎样寻找自己的历史坐标…… 好像是每个时代都存在的问题。现实的压力、群体的盲从、虚假的诱惑,都容易让置身其中的人陷入迷茫,迷失自我。人们更愿意用各种方式回避孤独与焦虑,躲在通行的规则背后,没有功夫倾听内心的渴望。也有偶尔回过神来发现,很多问题越回避,越迷茫,不如年轻时就选择横冲直撞。所以许知远说,忧伤也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你无法实现自己的追求,却不愿意与现实妥协。所以,我也一直认为,人生很多时候,是走着走着突然才会明白一些道理的。有时候也觉得,幸福就是自己跟自己和解,许知远的拧巴,未尝不是一种自我满足。所以,这世界很多问题或许本就没有标准答案。你有你的幸福,他有他的知足,也有学生时代的他们 20 块钱买来的一场宿醉。所以我们必须一直往前走,才看得见未来的风景,我们也必须不断吸收世界上最杰出的思想文化,因为它们比自我回忆更有建设性。只有这样,年轻人才能不会一直忧伤,年轻人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年轻的一代才会有未来。好在,在独立、强调个人主义的新资讯时代,让新一代年轻人的知识层次更丰富,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是啊,『在这个躁动的时代,能够躲进静谧的激情深处的人确实是幸福的』。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623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句句实话可又那么无奈三年前一位网友给我推荐了一个综艺 “许知远对话许宏”,刚开始被这个奇特的名字吸引了,直到看完,就被那个叫《十三邀》的综艺吸引了。说是综艺,只不过是在当今视频分类里给它贴上的一个无奈的标签。后来慢慢去看《十三邀》其他对话,彻彻底底被许知远 “洗脑”。幽默中带着很无奈的语气,每次与嘉宾谈话总能把自己或对方其中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看节目多了,发现了这本许知远早期写的集子。最喜欢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就是一个文人讲骚话,可是又那么优雅,读了让人啧啧称叹,真的是合格的厕边读物。燕园回忆那部分也是很好,满满青春的味道。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忧伤理想主义许知远,一个在网络化时代显得稍微有点另类的人,一个在碎片化时代试图追寻与构建完整思维与过程的人,一个在他的访谈节目中显得笨拙又试图找寻人们共同理想的人。在这本书中,他试图让我们感受 “我、大学和社会”,尽管没有给出他自己的答案,尽管也没有人能讲清楚,但仍然在试图用自己和借用他人的话语说清楚其中的关系。一个人,首先他是一个自由人,自由的身体,自由的思想,自由的表达;一个大学,是开放的,是包容的,是探索的。在大学的教育与引导下,使个人了解到,在以往他所知晓的哪个小小世界之外还存在更为广阔的天地,亲自领略它的乐趣,充分汲取知识的营养,以支撑自己去征服那片注定要穿越的知识荒漠。在价值观单一又狭隘的迷茫时代为社会提供相对永恒的东西。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唱挽歌的人读完这本书,我有些惊艳。写这本书时许二十出头,和我相仿的年纪。纵然时代不同,但许的批判精神与理想主义仍深深的触动我。许在一个过渡的时代中成长。在他前面,是诗歌与理想主义遍地的灿烂的八十年代。在他后面,是改革开放后野蛮扩张的资本,丰富的物质,功利主义与信息化浪潮。许说过渡的时代是尴尬的,但我反而有些羡慕许,他至少还有最后消逝的光芒可以见证,而到了我们这一代,就被物质与信息彻底的淹没了。我该怎么称呼许知远,人文主义者?理想主义者?知识分子?或许都是,但我想还是用唱挽歌的人最合适。他反思技术与资本的弊端,怀念 80 年代洋溢的理想主义气息,抨击教育的功利化,人的工具化。但或许,有些东西再也回不去了。伴随着技术成长的我们,已经习惯了技术的存在,或许也无法忍受没有技术的未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的感受到其与现实的巨大脱节,许所描绘的人文主义理想与教育模式,虽迷人却几乎不可能实现。美好的愿景碰上坚硬的现实,粉身碎骨的悲剧,是理想主义者的标准结局。但是,这些思想的真正意义,并非在于实现与否。而在于提醒众人主流之外的另一种可能,在于拓宽大众的认知边界,激起众人的反思而不至于在高歌猛进中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是一个通俗知识分子,游走于理想的高峰与现实的平地间,并试图在两者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我们需要唱挽歌的人,他们或许是文明的守夜人,通过缅怀过去反思当下,排查着未来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发出警醒。我们需要听听主流之外的声音。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20年前的海图,那些忧伤的年轻人20 年前,我大学一年级,从一个小县城来到北京读书,慢慢知道了海图和硅谷。那时候还没买电脑,更没有手机。头两年,几乎每个周末,都会从学校北门出发,骑着二手车沿北四环去海图看书、挑磁带(后来改成挑 CD)。记得应该是那年秋天,在海图一个小档口门口的书垛上,看到了这本书,当时还不知道许知远,只是单纯被书名和封面吸引,就买了回来。不夸张的说,当时我有强烈的共鸣和代入感,后来也给很多同学朋友推荐了这本书,也陆陆续续看了许老师其他的随笔集,这几年许老师的《十三邀》是我最喜欢的节目之一,去年也看了许老师的新作《青年梁启超》,但总觉得还是这本最好,可能这是许知远在年轻时最自我的表达,也可能是我很怀念那个秋天和那时候的自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