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观察经济史,重新定义财富
财富,指有价值的东西,是可以给人带来效用的资产,但是效用的概念很抽象,它包含什么呢?在农耕社会,人们认为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衣食住行,温饱才有价值。殊不知,商业和金融的无形力量,也能创造价值。退一步讲,没有发达、完善的商业体系和金融市场,人类不会取得如此跨越式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没有企业家组织生产,提供商品,没有商人四处奔走卖东西,物质资料也不会如此丰富。财富可以是有形的、具体的山川河流和自然资源,但也可以是无形的、抽象的促进财富创造的制度机制及与其相配套的金融创新体系,包含法治精神、契约精神以及产权保护等。作者认为,一国的财富并不完全取决于其自然资源。像日本、新加坡这样的国家,虽然自然资源贫乏,但是创造财富的能力非常强,与此同时亚非拉国家当中的 “资源诅咒” 不在少数(比如石油大国沙特阿拉伯、伊朗)。这样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增长链的内在动力决定于制度机制与金融创新。如果保护并激励创造财富的人,那么社会创造好物的能力就会极大增强,也具备把好物发到每个人手里的能力,并且也能把消费、生产、流通、分配的环节打通,提振经济动能。为什么像无锡尚德这种企业,比起乾隆皇帝更富有?这样的财富创造机制,调动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规模化生产,不仅提高了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而且也为生活提供诸多便利,同时规模生产也孵化科技创新。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1.0关于产权的文章集合(2005年左右发表)先说一下,准备阅读此书的朋友,温馨提醒:本书是作者发表在各种报纸等媒体上的文章集合,发表的时间在 2005 年左右(虽然本书出版时间是 2020 年)。这点中信出版社和得到的编辑没有做特别提醒,只是每篇文章用了角标(这点必须要吐槽一下)本人阅读了上半本,有如下主观感受:一、本书的不足 1. 本书主要是讲制度(重点是产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针对性给了一些建议;2. 观点不能说不对,但是在论证的过程中部分章节有些片面和以偏概全;给的有些建议存在矫枉过正的情况;3.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种要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站在现在,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作者的很多担心是多余的,相反在这么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能够率先突围反而凸显了国内的制度优势(不断迭代和完善的结果)。二、阅读本书唯一的收获假设自己置身于二十一世纪初,站在当时的视角,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思考和建议?从这个角度看,作者是做了大量的想象和思考的。对于阅读此书的人来说,可以把它当作是一种思维训练;至于想通过阅读此书获得新的观点,就算了,经济学理论更新迭代日趋完善,建议阅读紧贴最新形势或者更完善的研究理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从公司,市场,法律制度等方面介绍了金融的影响作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向,文中提到了大量真实案例和科学数据。各国居民储蓄率对比,中国人民收入 100 元存储 46 元,美国人民收入 100 美元会消费 105 美元。资产证券化带动流动性,使人民变得富裕。文中有些观念和总结与现实实际情况还存在不一致,近两年中于国际局势变化,以前倡导的全球化,加强国际间合作,近两年战争危机,能源危机,科技封锁等陇断竞争给世界和国家发展带来更大不确定性。新冠疫情给全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冲击。给金融分析知理论带来更大挑战和新的课题。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