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88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强调科学理性思维的重要性

    书名有点奇怪,以为是讲天体宇宙的问题,因为作者和翻译者都是天体物理学家,而通篇阅读后这本书是讲地球上的事,强调科学思维的重要性,思考:数字化传媒和 AI 智能推送,带来信息爆炸和定向轰炸,从地球是平的,到美国登月是假的,网络摧毁了权威,也让各种思想都能容易找到认可的群组,并深入强化其思维,如何分辨是非?科学思维是工具,本书有详细论述,我个人另外的感悟是不争论对错,不要试图说服别人,现代社会 “知道分子” 已经没有用了,任何人通过搜索,接下来的 ChatGPT 和头显都能让普通人想知道任何事张口问就有答案,但未来难得的是你个人能否有效的加工信息,产生有效的产出,“吃瓜” 谁都会,任何转述的信息都是无效信息,有价值的是你独立思考后的产出。比如美国登月是假的证明了漂亮国傻叉,但不能证明你牛叉。从宇宙视角看人类,人类都是命运共同体。最近从电影《小美人鱼》到系列电影《007》的第七代邦德,变形金刚 7 的女主都是黑皮肤了,很多国人还不能认同跨种族的融合,更不要说走火入魔的 LGBT 了。本书劝人类放弃偏见,和睦相处,理性思维,我认为是缘木求鱼。人类动物的本性,真理不是越辩越明,而是更加撕裂。本书很多篇幅介绍的科学道理,属于对有神论者的苦口婆心,我怀疑有效性,书中道理我都赞成,对于从小受到唯物论教育的中国人,对书中观点毫无违和感。

      3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星际信使|格局打开,宇宙视角看人类。

      一本给地球人的反思之书,献给 “所有看到世界本来面目,而不是现在面目的人”。毕竟,最关心人类的只有人类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问题很严重,解决方案却显而易见。一旦我们尝试着像科学家那样用逻辑关系和数据构建事实,我们就能立即洞见全新的真相。本书作者尼尔・德格拉斯・泰森从 12 个角度关照人的社会现实问题,涉及种族、司法、审美、战争等多个重要的话题,似乎是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泥泞中伸出一只援手,往科学的大道上拉我们一把。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发现不同团体对各种社会议题的观点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整齐,真正的素食主义者的比例一点也不高。通过科学思维,我们发现种族、肤色和性别都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关系,漫长的灰色地带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未来已来,认识科学,赞美科学,应用科学。

          科学是人类唯一,可以真正做到世代累加的财富,未来走向更坏还是走向更好的发展方向,取决于我们现在是否愿意珍视科学思维这种唯一产生累加效应的文化,取决于我们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科学思维的训练,并且加以妥善应用。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后感

            《星际信使》这本书,最喜欢的是第 2 章,探索与发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儒家士大夫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都是在督促人们从身边的小事,从细微的地方开始做起。这种思路可能对于微观的个人没有错,但是如果把它放大,升级为一个群体共识,那么就会有问题。现在社会这么内卷,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的解决不在于内部发力,而在于外部的多样性。当选择的可能性足够多,庄周梦蝶一百万个可能,也许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探索与发现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东西,如果没有这种精神,那么人类祖先不可能走出非洲,不可能学会使用火,也不可能会有那么多发明出现。古今中外,问题都是类似的,也是一直存在的。人们就像推石头的西西弗斯,只是在不同的历史中换了背景而已。宏观问题要用大历史,大视角来解决。此刻的我们就是历史洪流中的一叶扁舟。思维喜欢直观感性的认识,不喜欢那些复杂有钝感的体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泰山一直都在那里,看不见,只是有点掩耳盗铃的感觉。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值得尊敬的,鼓励人们敢于探索发现,对社会进步是有很大帮助的。中国改革开放,互联网领域的弯道超车就在于政府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让子弹飞一会,那也许是好的,这是处理事情时的中国方案。前段时间看的另一本书《世界这么大,带你去看看》,提到了英国政府于 1862 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司法》,确立了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等制度。大大分散了风险,提高了普通人参与的积极性。这就是为探索发现保驾护航啊,后来的工业革命,英国殖民的全球扩张,都是受益于此。自然资源条件相对不那么好的国家想要获得发展,大多都是通过制度创新,普及教育,源源不断的开发出人心中的智慧。惯性和引力不止存在于自然界,更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戍卒叫函谷举,那不是常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静和。所以人们的创新才更加珍贵,每一次突破就像克服了引力,完成了一次阿波罗登月。周伯通教小龙女学习左右互博之术,左手画方右手画圆。就像国家在同时处理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不是生存还是毁灭,也不是重要还是次要,而是一种共生。有人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可现实中,有余没看到损,不足没看到补。更多的是矛盾对立,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人们在嘲笑古人时,自己也是这样的,我们也会是古人。《星际信使》这本书内容不是很多,但每一章都是浓缩的精华,读完真的很受启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未来已来,赞美科学

              译后记高爽在我写下这篇译后记的时候,我儿子正在我身后练习小提琴。每天的练琴环节是他最不想开始的活动,他完全可以做到老师布置的任务,但会在开始练习之前想象出无数的困难,让练琴这件事成为头脑中的恐怖巨怪,给自己立下内心的誓言 “我肯定拉不好”。怎么办呢?为了让可怕的失败别出现,他采取的策略就是能不练就不练,能少练就少练,能晚一点练就晚一点练。很奇怪对吧?练习本来应该是解决不熟练的最好方法,如果有人担心某件事的结果不够美好,合乎逻辑的策略应该是事先增加练习和准备的工夫,而不是采取南辕北辙的策略。其实,像孩子的畏难情绪这样不合逻辑的行为在成年人身上一点也不少见。吵架的家人为的其实是相同的目标,因为担心离心离德而爆发无休止地争论;面对重要的工作,我们选择晚一点再开始,没有 deadline(最后期限)就没有生产力;“买买买” 能让我们一时安心,但很快就会带来新一轮的不安;我们懒得思考宏大的叙事,而是用娱乐化的方式对待一切严肃的主题并陶醉其中。你看,用争吵来和家人保持亲密,用拖延来帮助工作做得更好,用过度消费来补偿收入不足的焦虑,用浅薄来治疗读书太少的问题…… 好奇怪啊。是啊,人类就是这么奇怪。电影《流浪地球》里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 MOSS(莫斯)在被烧毁之前无奈地叹息道:“让人类一直保持理性,真是一种奢侈。” 理性,客观,尊重和追求数据本身的逻辑,从外星人的视角反思人类的环境,在概率论与统计学面前保持谦卑…… 这些品格并非人类与生俱来的本事,它们全部需要花上很大的力气去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在这方面,提供学习和训练指导的就是我们的科学家群体。有人问,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体系?这其实不是一个正确的问题。在我们考察人类的科学史之后,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科学只能出现在古希腊一个地方,而在其他所有民族的文化中全都没有产生科学思维?换句话说,“生而为人,我很遗憾”,作为人,科学是一场偶然,理性是一种稀缺,客观极其珍贵。即便是现代人,在十几年的基础教育中学习科学思维方式,通过各种考核和训练后长大成人,也依然难以摆脱根深蒂固的反科学思维。我们会相信彩票中很久没出现过的数字很有可能在下次出现,我们相信人群可以靠很有限的几个类型简单区分,我们深受情绪的奴役而不自知。问题很严重,解决方案却显而易见。一旦我们尝试着像科学家那样用逻辑关系和数据构建事实,我们就能立即洞见全新的真相。本书作者尼尔・德格拉斯・泰森从 12 个角度关照人的社会现实问题,涉及种族、司法、审美、战争等多个重要的话题,似乎是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泥泞中伸出一只援手,往科学的大道上拉我们一把。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发现不同团体对各种社会议题的观点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整齐,真正的素食主义者的比例一点也不高。通过科学思维,我们发现种族、肤色和性别都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关系,漫长的灰色地带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你看,科学和科学家不会把真实的复杂世界简单化。和我们的偏见恰恰相反,我们过于简单的模型需要被科学修正得更复杂一些才配得上真实世界的样子。作者在本书中特别喜欢做一种理科生喜欢做的计算。比如用美洲狮吃掉乱跑的鹿,就能减少因为鹿而出车祸的死亡人数,美洲狮也会吃掉人,但是车祸死亡人数大于美洲狮吃掉的人数,所以理科生会赞成放狮子咬鹿(和人)的方案。但这个方案恐怕无法执行,因为人做决策的依据不完全是科学和计算,人常常受困于自己的情感。有情感肯定是好事,有了情感,《流浪地球》里的航天员刘培强才能烧掉 MOSS,拒绝执行最佳方案,而是牺牲自己和整个空间站为人类换来一丝渺茫的生存机会。有了情感,我们这些人才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个被无数牺牲者缔造的现代世界里。有了情感,我们才能在技术原始的时代就敢于想象飞上苍穹的未来世界,并且把想象建造成现实。理科生和文科生的组合,似乎才是更好的发展之道。但是,作者呼唤我们继续训练的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文科生的情感相比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不同之处。生活在今天的人类,只需要经过非常简单的初等教育,认得几个字,就基本上可以理解 1000 多年前某位诗人站在长江边上的感慨。我们很容易与那位诗人产生共鸣,很容易从某件雕塑、绘画甚至书法中感受到联结的感动。我们和 1000 多年前的人类在情感方面没有太大的不同。也可以说,以 1000 年的尺度来看,人们的情感不会进步,我们在原地打转。而科学思维就很不一样了,这是人类唯一可以真正做到世代累加的财富。1000 多年前那位诗人感叹江水的时候,人类最快的运动方式是马车,而现在,借助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轨道力学的推进,我们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抵达火星,在几年内深入太阳系边缘地带,我们可以在分子的尺度上解决遗传和疾病的问题,也可以在宇宙的尺度上理解物质的形成。在这一点上,1000 多年前最智慧的诗人也无法与我们沟通。我相信,作者并不是要扫了文科生的兴致,作者自己也支持更多元化的世界。作者真正想为我们建立的认知是,未来走向更坏还是走向更好的发展方向,取决于我们现在是否愿意珍视科学思维这种唯一产生累加效应的文化,取决于我们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科学思维的训练。未来已来,赞美科学。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未來已來,讚美科學!

                讚美理性。善用統計學,概率學!“生而为人,我很遗憾”,作为人,科学是一场偶然,理性是一种稀缺,客观极其珍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光是只说天文

                  所有的科学研究到了极致,就会对这个世界和宇宙充满大彻大悟的认识,因为这种认识,就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透彻的快乐,站的高度不同,感受就不同。作者尼尔・德格拉斯・泰森挺有名的,头衔也很多,在《生活大爆炸》里还客串出演过自己。他书籍写作挺有特色,文笔比较毒舌,挺逗的。在他的作品中 他是很不介意损人的,或者说,损了很多人类。这本《星际信使》是他的最新著作,内容角度写的挺有意思,如果有天外星人发现地球了,会以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地球和我们人类文明呢?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小自己,读大书的体验

                    🤔🤔🤔读之前,绝得这书不过如此读完书,发现自己不过如此读之前,书很小,我很大读完书,书没变,我变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站在高处,换个视角

                      得到听书和万维钢老师应该都解读过这本《星际信使》,所以完整的再看一遍,内容竟然不陌生,有似曾相识之感。作者让我们换一个视角去看待很多问题,其实就是偶尔做一个 “局外人”,抽离出自己所在的这个局中,俯瞰全局,找到背后的真正科学逻辑。很多举例,比如律师,完全就是个煽情的,完全不考虑背后的事实是什么,谁的宣讲能力强,谁就能让陪审团成员跟着自己的节奏走。比如是否放养美洲狮来遏制驯鹿的种群,避免车祸,结果虽然从数学上是放是对的,但是伦理上又过不去,于是错的还是错的。挺好的书,可以用于决策反思。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远方看自己(《星际信使》读书笔记)

                        “从深空看去,整个地球被暴露无遗。就像宇宙希望你看到的那样:一个由陆地、海洋和云层组成的脆弱的联合体,在虚无的太空中孤立和漂流,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东西来拯救我们。这种展望比全景效果高了几个境界,代表了宇宙视角的真正开端。”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抬头看一看天空,然后尝试从我们看到的星星上,望一望我们生存的这个小小的蔚蓝色星球。1994 年,卡尔・萨根出版了《暗淡蓝点:探寻人类的太空家园》,灵感来自 1990 年旅行者 1 号(Voyage 1)太空探测器在穿越海王星轨道后拍摄的一张地球照片。在他的书中,卡尔诗意地描述了当地球被视为一个暗淡的蓝点时,它是多么脆弱和珍贵。我们的烦恼,很多时候来自于认为自己是对的,而这个世界并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给出我们想要的回应。只是,当我们从宇宙视角去看的时候,尤其是从宇宙的空间和时间来回望我们这样的个体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极其深刻的渺小感。宇宙的空间是如此宏大,大到对我们来说已经趋近于无限的星球,在宇宙空间中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而从时间上,“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长度是宇宙的时间线,大爆炸在一端,此刻在另一端,那么人类所有的历史将仅仅占到此刻这端一片草叶的厚度。” 这一片草叶,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已经很难理解了。在这样的尺度下,我们再来看自己对世界的希望,希望物体、事物和思想有一种整齐的秩序感,以方便我们理解和认识,这本身就是一种虚妄,或者用书里的话说:“显然是一种对模糊性的、深层次的无力感。”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自然没有义务去适应我们解释现实的有限能力。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施一公的视频,他说我们所有能认识到的事物都是我们的主观结果。这么说可能有点吓人,但是他的解释很有力。我们认识世界的五感,味觉和嗅觉,依靠的是几百种蛋白质,视觉、听觉,依靠的是我们能识别的有限波段的电磁波。还有我们对于暗物质完全没有感知,而这些成吨的暗物质很可能随时都在穿过我们的身体。我们怎么能说我们认识到的世界是客观的。也许在另外一种能够利用更多手段认识这个世界的生物,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宇宙,我们有怎么能说人类自己本身就是这个世界的万物之灵?“把人类评估为智能?是人类。这又是那种傲慢、自我膨胀的表现。” 只是,如果纯粹从这样的角度去看,我们的生命岂不是太惨了。无论怎样都是刍狗,那为什么还要有所谓的思维能力。毕竟,人是一种需要意义的动物,或者换一种说法,人是一种需要解释的生物。但这种意义或者解释,对于个体来说,都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延续的确定性,这样才能对过去作出合理的解释,然后给予未来以力量。只是,最大的痛苦也正在于此,新思想的痛苦,从宇宙视角回看,“无论如何,你最喜欢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你最坚定的信念是没有根据的”。只是,这是一种不得不,一种我们应该学会的痛苦。所以,到底什么是带给我们意义?或许,带给我们意义的,正是我们不愿意提起的那件事,“死亡”。正是因为必然的消逝,所以我们存在这个世界上才有了意义,才有了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否则存在就没有什么意义。“从逻辑上讲,如果死亡赋予生命以意义,那么永生就使活着毫无意义。” 是的啊,只是当我们出生时只知道生命,并不能理解死亡,所以死亡才看起来有点可怕。但是从宇宙视角上看,如果从未出生过,会不会是一个更可怕的事情?所以,“活着本身就是一场庆典,每一个清醒的时刻都值得庆祝。既然如此,在活着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努力使今天的世界比昨天更美好,而只是庆幸自己生活在其中呢?” 在这个意义下, 我们很多时候就没有必要去争论,因为从宇宙意义上看,我们的争论可能从出发点就是不同的。“如果一场争论持续时间超过 5 分钟,那么双方都是错的。” 书里有句话说,那些跳舞的人被那些听不到音乐的人认为是疯了。这不就是我们大多时候的问题,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其实自己知道的很少很少。既然这样,放下争论,去赶紧做些事情,不是更好嘛。太多时候,我们认为是别人的问题,可能其实是自己的问题。“一些急于说‘这些学生就是不想学’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反过来对自己说:‘也许我的工作很糟糕’。” 如果我们都能从远方看一看自己,或许就没那么多争论了吧,或许这个世界比以前更有意义了吧,或许生命就没有那么惨烈和无聊了吧。“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巨大的困难中活着。我们赢了只有一次机会的生命彩票。我们可以调用我们的理性能力来弄清世界是如何运作的,我们也能闻到花香。我们可以沐浴在神圣的日落和日出中,并深深地凝视着它们所拥抱的夜空。我们可以在这个光辉的宇宙中生活,最终迎来死亡。”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用科学思维重新思考我们熟悉的12组概念

                          我们和 1000 多年前的人类在情感方面没有太大的不同。也可以说,以 1000 年的尺度来看,人们的情感不会进步,我们在原地打转。而科学思维就很不一样了,这是人类唯一可以真正做到世代累加的财富。1000 多年前那位诗人感叹江水的时候,人类最快的运动方式是马车,而现在,借助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轨道力学的推进,我们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抵达火星,在几年内深入太阳系边缘地带,我们可以在分子的尺度上解决遗传和疾病的问题,也可以在宇宙的尺度上理解物质的形成。在这一点上,1000 多年前最智慧的诗人也无法与我们沟通。我相信,作者并不是要扫了文科生的兴致,作者自己也支持更多元化的世界。作者真正想为我们建立的认知是,未来走向更坏还是走向更好的发展方向,取决于我们现在是否愿意珍视科学思维这种唯一产生累加效应的文化,取决于我们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科学思维的训练。未来已来,赞美科学。

                            3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宇宙学视角的启发

                            宇宙学的视角能带给我们什么启发?这本尼尔・泰森的书可以回答你这些问题。很多问题,我们可能根本就没有想过,因为我们始终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提到大自然,我们会使用母亲、美丽、绿色这样的词汇,而尼尔・泰森会告诉你,大自然是一台杀人机器。事实确实如此,火山、地震、海啸、飓风、雷电,任何一种大尺度的自然变化都可以轻易撕碎弱小的人类。其实古人也懂这个道理,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赞美自然,是出于我们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感受,而不是客观事实。宇宙视角会给人带来一种无差别心,有一种概览效应,尼尔・泰森特别会使用思想实验这一工具,揭示出那些明显而无可辩驳的道理,读到这些例子的时候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也许就是佛学里说的无相。最后对于生死意义的讨论也非常有启发,未知生,焉知死,我们首先要搞明白的是,出生在这个星球上,是一种幸运,生比不存在更加值得珍惜。其次,死亡的意义重大,永生是可怕的。是死亡,赋予了生命活在当下的紧迫和实现自我的冲动。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假如一位星际信使从外太空来访地球,你是否好奇他从宇宙视角如何看待人类文明?全球著名天体物理学家、科普作家尼尔・德格拉斯・泰森基于宇宙视角书写了真理、探索、和平、爱恨、生死等 12 个值得人类反思的重要议题,以幽默而散文化的语言带我们重新理解科学与文明。从对解决全球冲突的见解到提醒人们活着是多么珍贵,泰森用他的热情和雄辩揭示了一系列辉煌而美丽的普适性真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观察和描绘这个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星际信使》:站在宇宙的视角看我们很渺小

                                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它让我想起了那部感人的纪录片《我们的星球》。大西洋月刊的评论说:“是一篇悼词,一份忏悔,一个惩罚,更是一次战斗的召唤。” 这不仅是对地球现状的反思,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生存意义的深度挖掘。 🤔看完这本书,我一直在思考:“你能留下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最终都将归于虚无。那么,我们作为个体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呢? 像一个企业,一个优秀的员工、好的领导、杰出的领导人总能留下值得纪念和谈论的成绩。同样,一个家庭的延续也是一代代的辛苦努力才得以薪火相传。这就是我们作为个体的意义。 站在宇宙视角重看人类,宇宙能让你重新认识生命的珍贵;科学家曾经测算过,这个地球上从古至今出生过的人大概是一千亿,这个数字听起来挺大的,但是我们 DNA 可能容纳的变化组合要比这个数字大得多,是十的三十次方。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地球上活过的每一个人类,都只是人类基因密码库中的一亿分之一,再乘以一亿分之一,再乘以一千分之一。绝大多数可能存在的人都永远不会真的出现在地球上,直到地球消失,这个排列组合也不可能会有重复。所以你我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样子,既是比五百万彩票更难得的幸运,也是这个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不是一种修辞,这是数学算出来的答案,站在宇宙视角,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是这样幸运和珍贵,我们身处的地球也是个幸运的存在。💡这里分享一段我最有感触的话:“活着本身就是一场庆典,每一个清醒的时刻都值得庆视。既然如此,在活着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努力使今天的世界比昨天更美好,而只是庆幸自己生活在其中呢?是的,活着比死亡好,活着也比从未出生过要好。但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巨大的困难中活着。我们赢了只有一次机会的生命彩票。” 站在宇宙的视角看,我们很渺小;但站在宇宙的视角看,我们又足够幸运。我们是地球上唯一知道生命的存在并有能力去改变它的生物。我们的未来怎么做,将决定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珍视科学思维

                                  未来已来,赞美科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没有发现特别新的观点和有趣的故事,可能它不是我的菜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宇宙” 是一个大词。它包括了宇宙中的每一个物质粒子,在一个直径高达 100 亿光年的系统中,拥有大量的星系。通过这个镜头看向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有趣的新视角,因为这个视角具备时间和空间的恢宏维度。当我们倒退约 3 万年,想象一群遥远的、住在山洞里的祖先蜷缩在火堆旁,这个人类族群的心智地图不超过洞穴周围十几平方英里的范围。在这些边界之外是巨大的未知,一些人可能会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虚无;另一些人在考虑它时,可能除了危险和死亡之外什么都看不到。有一天,一对无畏的洞穴居民咨询他们的长者,他们想看看外面有什么。长者们权衡此事,并思考风险和回报。有时,你必须离开山洞才能解决你的山洞问题。尽管,巨大的未知世界里潜藏着危险和死亡,但它也蕴含着治愈疾病的植物和制造新工具的有用材料的希望,以及新的食物、水和住所来源。最重要的是,那里有新的思维方式有待发现。这就是许多科学家所珍视的一种想法,也是人类史上一种深刻的想法。正如美国诗人艾略特所说的那样:我们将不会停止探索,而我们所有探索的终点,将抵达我们出发的地方,并第一次认识这个地方。探索关乎旅程,也关乎目的地。当人们开始出发时,他们不仅发现了新的世界,还学会了以新的方式看待我们已经知道的世界。泰森认为,这就是宇宙观。采取这种观点是为了拓宽我们的参考框架。把熟悉的想法重新编排,才能重新来看待我们的出发点。而这将改变一切。因为,人类已经到了必须从宇宙视角思考才能真正认知地球的历史时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宇宙中的一粒塵埃

                                        看書名,以為這是一本科幻小說,翻看後才發現,這是一本用科學視角探討人類問題書。在書中所舉的議題中,作者鮮少給出明確的答案,而是透過一些舉例給人反思的空間,比如,在探討人類是否應該在探索太空中花費大量資金,作者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給出遠古人類居住在洞穴中,有一天,某些人大膽的離開了居住的洞穴,冒著被野獸攻擊的可能,向外探索新的世界,而剩下的一些人,則繼續待在洞穴中,安穩生活。又比如:顏色與種族的問題中,作者並沒有直接譴責歧視,而是透過舉例與科學事實來告訴讀者,歧視特定族群是多麼荒誕的一件事情。人類容易被自身認知的局限和感情侷限,如果像作者所說的,在做決策前把大量數據展開在面前,我們會發現,很多事實和我們腦海中的認知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相比宇宙的浩瀚,不管是人類自身或是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都只如同宇宙中的一粒塵埃而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做我们自己文明更好的牧羊人

                                          每到一个和平发展的时期,人们就自然的认为自己生活在最好的时代,在下一个最好的时代往往比上一个要好的多。作者做了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如果外星人来到地球,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人是完全由肉组成的吗?一堆肉怎么会产生智慧?” 在地球生物谱系当中,人的硬件条件并非最好的,速度不如猎豹,力量不如蚂蚁,所以如果真的有外星人他们沟通的首选地球生物未必是人。作为人,科学是一场偶然,理性是一种稀缺,客观极其珍贵。宇宙如此浩瀚,世界并非只有地球,不要等到真的有比我们先进的文明来到地球才慨叹于我们为什么不早一点去开发这个宇宙。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