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往事并不如烟
被西方公认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历史小说、小说用逼真冷峻的现实主义风格,记述一个犹太家庭二战中的遭遇,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到纳粹死亡集中营和战时苏联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全景展现给读者,因为书在苏联时期被封禁,自然成为西方文宣的利器。特别是去年有些知识精英声泪俱下的朗诵,把马利乌波尔钢铁厂的抵抗比做为书中的斯大林格勒,到现在更有反思者,把哈马斯的 “大屠杀” 和全世界的反犹游行和二战中的纳粹大屠杀划等号。其实效果正好相反,感谢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虽然脸书,谷歌和西方重要新闻媒体都是犹太人控制,但被马斯克收购的推特和 tiktok 还能让真相传遍世界,让西方道德崩塌。正如埃及 “囧司徒” 对话著名主持人皮尔斯 - 摩根中说,当年小胡子就是因为说犹太人是老鼠才无差别屠杀,现在以色列说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是 “human animal” 不是一样吗?西方媒体和精英开始渲染哈马斯 =“犹太大屠杀”,就是在给对加沙无差别轰炸找借口,而被乌克兰奉为精神领袖的班德拉可正是小说中在波兰和乌克兰屠杀犹太人的纳粹头目。当然读者要明白这部书是在大林死后,玉米帝全面否定前任的反思背景下出现的, “伤痕文学” 杀伤力太大。读西方各种近代史,西方总是把纳粹归结为疯子小胡子个人,同样的丑化大林,而有意避开纳粹反共和反犹是一体的,水晶之夜攻击的就是 CP,资产阶级害怕 CP 才支持小胡子上台。美国拍出《奥本海默》攻击的也是偏执狂坏人而不是体制,本书英国人罗伯特 - 钱德勒的导读就指导读者,小胡子和大林是一体两面都是伟大的领袖,这样西方对集中营屠杀脱罪了,可事实是二战后对纳粹分子收留最多的就是美加,今年在枫叶国议会致敬事件,更是不折不扣的向纳粹致敬。通往著名的 “斯大林格勒陵墓” 的花岗岩墙上刻着一排大字:“一个德国兵问道:‘他们又向我们进攻了,他们能是普通人么?’” 在陵墓的大厅内,一个苏联红军战士的回答用烫金大字刻在了墙上:“是的,我们确实都是普通人,活下来的没有几个,但是为了神圣的俄罗斯母亲,我们都履行了爱国者的责任。” 这些话是从作者格罗斯曼一篇文章上摘录下来的。今年 5 月 21 日结束的乌克兰巴赫穆特战役,血战 224 天双方死亡十万以上,被誉为 “绞肉机”,同样可以想象 200 天血战,伤亡百万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烈,西方不愿承认苏联的胜利在于组织动员的先进,德军横扫欧洲在于德军武器先进,指挥参谋部精细和下层官员的战术素养,但苏联的政委制度和身先士卒及平等让苏军更坚韧不拔,西方歌颂的是巴顿等名将,而 CP 歌颂的是普通士兵,正义才是真正的不可战胜,在朝鲜,越南,伊拉克和阿富汗不断被证明。章怡和的《往事并不如烟》我很喜欢,也看过她所有的作品,很佩服她的文采,可看多了也算看出阶级差别和立场了,在普通人吃不饱饭的困难时期,名媛大腕还在养猴子,自然会被百姓清算,而作者从经常吃北京饭店的公主到阶下囚,当然会刻骨仇恨。《静静的顿河》《日瓦戈医生》《生活与命运》虽然在苏联都有被查禁,但俄罗斯民族还是真诚的面对并为之骄傲,伟大的作品是全方位多视角展现社会和人性,如《红楼梦》的作者并没有阶级立场只有把社会浓缩。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也是如此,而且体力蓬勃,留下的都是皇皇巨著,适合断网的荒岛或慢慢冬夜阅读,能带读者进入波澜壮阔的世界,体会世态炎凉,人间百态。让普通人思考如何面对冰冷的强大的国家机器,社会越发展个人越渺小,尤其是 AI 在不断发展的今天,记住书中的话:“个人清白 —— 是中世纪残余,是神话。托尔斯泰说,世界上没有有罪的人。我们肃反工作人员却得出最严密的结论:世界上没有无罪的人,没有不能判罪的人。逮捕证写的是谁,谁就有罪。在逮捕证上写谁都可以。每个人都可以上逮捕证,给别人写逮捕证写了一辈子的人也可以。”
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48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看"他人,"见"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拥有不同的身份,担当不同的角色;我们生活在群体中,构建不同的社会关系,形成一致的共识与认同… 如何认知和处理个人与组织、集体、国家、社会,乃至一个时代的关系?如何洞察、警觉、反思强权怎样在影响和扭曲人性?如何评估和审视自我意志与其他意志的尺度,从而做出不违真心的选择?如何认识战争?怎样看待别人和自己曾走过的路和历经的一切苦难?最终认识自己,成长自己?一个时代虽然终结,总有留下值得我们铭记于心的印记,有隐痛的地方正是我们该剖析和疗愈的地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生活之上 命运之中一 前苏联的众多禁书中,比较有名的是《古拉格群岛》和《日瓦戈医生》,这两本书的作者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瓦西里・格罗斯曼的《生活与命运》作为禁书显得有些籍籍无名,即使解禁后也并未引起注意。身边喜欢读书的朋友,听说过这本书的人很少,看过更少。多亏梁文道的积极推荐,这本被时代埋没的好书终于被 “理想国” 再版。如果作一个简单的比较,相比于《日瓦戈医生》,《生活与命运》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者给读者描绘了一个更广阔的时空,探讨了更深刻的人性问题。《生活与命运》更像是一部史诗,所以有人将之与《战争与和平》相提并论,都是描写一场抵抗入侵的战争,都是以一个家族作为主线展开,都是通过一场战争描绘社会生活的全部细节。 《生活与命运》能够出版全靠幸运,在赫鲁晓夫时代,作者写出了这样一部批判现实和深刻反思的大书,居然想通过国内的官方出版社出版,可以想见,等待这本书的命运是被彻底的封禁。幸运的是,作者去世后,60 多万字的手稿被拍摄在微缩胶片上偷运出苏联得以在西方出版,其背后的惊心动魄也许又可以写一本书了。2012 年俄罗斯根据小说拍摄了一部 12 集同名连续剧,该剧基本忠实于原著,演员和角色吻合度极佳,收视率极高。 二 沙波什尼科娃是一个传统的老太太,也许出身于某个贵族家庭,一个城市的街道以其父亲名字命名。她有多个子女,这些子女构成的社会关系,代表着当时社会的缩影。老太太的儿子在 1937 年的肃反中被捕,死于古拉格。三个女儿,二女儿死于斯大林格勒大撤退中,故事主要在大女儿和小女儿的社会关系中展开。 大女儿柳德米拉是一个遭遇中年危机的妇女,她与前夫的儿子在斯大林格勒前线作战,她每天都在担忧儿子中度过。终于有一天传来了儿子重伤住院的消息,等她赶到医院,儿子已经不治身亡,此时孩子的父亲正被关在古拉格的集中营,对孩子的死讯一无所知。连续剧中着力渲染了柳德米拉去临时墓地的情景 —— 悲伤的母亲趴在儿子墓前痛哭,身后茫茫雪原上密密麻麻数不清的墓碑延伸到天际,每一个墓上只是插着一根用墨写着名字的木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简易的墓碑会渐渐消失被人遗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惨胜几乎是靠人命堆出来的,墓碑会消失,但这本书用文字为牺牲者竖立的不朽丰碑将会永存,因此有评论家说此书意在 “为长眠者发声”。 失去儿子的柳德米拉变得漠然,丈夫维克托也与他渐行渐远,并爱上了同事的妻子。维克托是一名国家科学院的物理学家,由于战争爆发撤退到后方期间取得了核物理方面的重大理论突破,他开始被各种赞美包围。战争结束研究院迁回莫斯科,一切回归正轨。作为一个骨子里喜欢自由的人,回到莫斯科的维克托反而感觉非常不习惯,时时怀念战时的艰苦但自由的生活。由于新领导不喜欢他的研究成果,认为他的理论与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背道而驰,没有划清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界限,于是他被打压、孤立,甚至停止工作。维克托是小说着力刻画的 2 个人物之一(另一个是叶妮亚的前夫克雷莫夫)。从惧怕国家力量的绝望到生死由命的听之任之,维克托的坚持、犹豫、挣扎、恐惧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就在他惶惶不可终日地等待被逮捕入狱的最坏结果时,斯大林打来了电话,说他的研究是国家需要的。于是,仿佛被上帝眷顾,维克托的一切都改变了,他拥有了更多的特权、荣誉以及资源,失去的友谊也回来了,一下子从地狱到了云端。所以当他被要求在一份陷害他人的公开信上签名时,他挣扎了半天最终屈服了。一旦从那个恐惧的深渊中跳出来,他再也没有勇气落回到与国家权力对立被大多数人孤立的境地。只是,他此后的人生势必陷入更深的煎熬,在良心不安中度过。 对于维克托,大约读者会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宽容,换成自己,恐怕也不会比他更勇敢。读过《南渡北归》的人都知道一些著名的大知识分子也曾做过违心的事情,有的甚至十分不堪。 三 另一个男主角克雷莫夫则没有那么令人同情,相反读者会觉得他所遭受的一切不过是他的报应。老太太的小女儿叶妮亚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艺术家,她与前夫克雷莫夫因为价值观不同而分手,在战争期间遇到坦克军军长诺维科夫并爱上了他。恰在此时克雷莫夫因为莫须有的投敌叛国罪入狱,于是叶妮亚离开了诺维科夫选择与克雷莫夫在一起。诺维科夫是这部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他不仅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立下汗马功劳,而且身上有很多值得人敬仰的品质,他极力反对毫无意义的牺牲,对那些冷漠地让士兵去送死的命令深恶痛绝。当看到那些被征入伍的过于年轻的士兵,他会心痛并尽力保护他们;发起总攻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他顶着来自各级的巨大压力,延迟冲锋 8 分钟。作者着力刻画诺维科夫这个人物,并借着这个角色感叹:“战争的秘密及其悲剧性,就是一个人有权利叫另一个人去死。这种权利依靠的基础是:人们为了共同的事业,可以赴汤蹈火”。 叶妮亚选择克雷莫夫,似乎再一次展现了俄罗斯女性那种圣母般的救赎情结,这种救赎情结在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身上可以看到,在《罪与罚》中跟随拉斯科尔尼科夫去流放营的索尼雅身上也能看到。但叶妮亚的行为还是令人费解,她本来早已经不爱克雷莫夫,克雷莫夫作为一个老布尔什维克曾经坚定地支持 1937 年的肃反和集体农庄。战争期间,克雷莫夫被派到一个叫 “6-1” 号的据点做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据点孤悬在德占区中,仅仅通过一个时断时续的地下通道与后方联系。据点的人来自各个地方,每个人物都被描写得十分鲜活,指挥他们的 “楼长” 格列科夫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会打仗又擅长统帅,受到据点里所有士兵的爱戴,是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另一个人物。格列科夫讨厌无时不在的官僚作风,拒绝每天向后方的上级写无意义的思想汇报,对于克雷莫夫的到来不屑一顾。当他发现暗恋的电报员喜欢上另一个年轻的士兵时,便送这对相爱的人离开了这个必死之地。 “6-1” 号据点的存在只是象征意义,显然为了这个意义,上级从来没有想过将这些人撤离,直到有一天,德军的炮火将 “6-1” 号夷为平地。克雷莫夫的思想工作在 “6-1” 号遭到所有人的抗拒,他很快因为被炮火震晕送到后方。坚信的政治思想工作没有发挥作用令他沮丧,而接下来等待他的还有更大的打击。因为过去的一些言论,他被怀疑在派往 6-1 号期间投降了德国人,于是被逮捕并受到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对于一个老布尔什维克最大的打击莫过于对其忠诚的怀疑,他曾经坚信的东西在逐步垮塌。他想起了 1937 年肃反时被他签字确认有罪的那些人,他们也曾被如此残酷地对待。讽刺的是和那些人一样,如今他也成了国家的罪人。克雷莫夫最终受不了折磨放弃反抗签字认罪,在即将送往监狱之时,却意外地重新获得了叶妮亚的陪伴。在连续剧中,这个绝望的男人失声痛哭的场景令人动容。 四 本书另一个有意思的人物是纳粹军官利斯。利斯负责建造毒气室以及焚化炉工厂,书中详细地描述了这个设施的内部结构以及功能,正是这种不带丝毫感情描述,带给人不寒而栗的感觉。即使是冷酷无情的党卫军利斯,在建造这些集中毁灭犹太人的设施时,也需要香烟和酒精来麻痹自己。毕竟除了纳粹中最无人性的个别高官,真正把犹太人当成老鼠看待的还是少数。为了缓解失眠,利斯找来一个被关押的苏联战俘 —— 一个当过红军的老布尔什维克。本来以为会受到刑讯逼供的战俘,却被利斯请到办公室客气地探讨了一番哲学问题。利斯企图从心理上击溃老布尔什维克的信仰,以此获得心理上平衡,于是他发表了一番直击对方灵魂的言论:纳粹德国与苏联的战争并非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事,而是两个极权体制的争斗。而纳粹德国与苏联是如此相似 —— 双方都有伟大的领袖,都认为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都培养了一大批最忠诚的信徒。双方都排斥犹太人,甚至都有关押犯人的集中营,只不过纳粹集中营关押的大多是犹太人,苏联的集中营关押的是自己人。苏联战俘受到极大的冲击,他想起了那些曾经发生的事情:1939 年苏德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德军与苏军共同入侵并瓜分了波兰;苏联在纳粹还没开始大规模排犹之前就开始驱赶并杀害大量犹太人;而直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期间,依然有大批的同志被关押在集中营。 书中还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犹太人被杀死的情节,以维克托母亲的视角细致地描写了犹太人被一步步驱赶、迫害、杀死的心理活动。对于犹太人为何顺从地走进毒气室被杀死,书中透露出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恐惧,以为顺从可以侥幸逃脱死亡的命运;二是因为绝望,反正命运已经注定,不如放弃抗争。大约就是这样,人无法预见最残酷的命运,只是一步步走向深渊。 付出了惨重代价的人们回到了战前的家中,但失去的亲人不会再回来。被战争按下的暂停键重新启动,等待他们的是无法逃避的宿命。 格雷斯曼说 “人类的历史不是善极力要战胜恶的搏斗,人类的历史是巨大的恶极力要碾碎人性的种子的搏斗”。作者用这本书告诉世人,善的种子很弱小,但人性的光辉依然顽强地闪耀在黑暗之中,永远不会消失。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