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人性与爱的博弈
《使女的故事》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所著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虚构的极权主义国家 "共和国" 的故事。这个国家对女性进行了极端的压迫和剥夺,让她们失去了自由和尊严。这本书揭露了女性在极权主义社会中的苦难和无助,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在这个虚构的国家中,女性被剥夺了所有的权利和自由,她们被迫成为 "使女",只能为统治者生育后代。她们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尊严,成为了一种生育机器。这种极端的压迫和剥夺,让女性失去了自由和尊严,成为了社会的弱势群体。然而,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奥芙弗雷德并没有放弃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她在极权主义社会中,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不断地寻找自由和希望的出路。她通过与其他女性的交流和合作,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力量和价值,最终成功逃脱了极权主义的束缚。同时,这本书反思了社会的问题和人性的扭曲。在极权主义社会中,人们为了权力和利益,不惜剥夺他人的自由和尊严,这种扭曲的人性让人深感悲哀和无奈。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探索,寻找建立自由、平等和公正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阅读《使女的故事》是一次深刻的思想之旅,让我对女性、自由和平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社会和人性的哲学著作,值得每个人认真阅读和思考。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3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隐喻和抉择深夜,终于读完了《使女的故事》。前后 10 天时间断断续续阅读,也只用了不到 5 个小时的时间。其实一个下午就可以读完的,如果沉浸在阅读中间。
不过,这本书不适合在白天阅读,只适合在夜深人静,一个人的时间。太多的隐喻需要思考,太多的情境需要抉择。
开篇,就让人窒息。这或许就是阅读中外小说的区别。中国的文学作品,大都会给人一个漫不经心的开头和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尾。西方文学作品,会很直接。包括近代以来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日本文学。所以面对西方文学作品,常常会出现的情况是,拿起来又放下了,然后很久不会再尝试去看。但某一日再拾起时,会一下子就读进去了。
因为,自己想明白了。
据说这部小说背后有一系列大火的影视剧作品,很庆幸我没有蹭到热点看过。寻着影视剧作品阅读的好处是人物的代入,会轻松一些。但其实任何的轻松都会有代价的,比如束缚住了想象力。而自己误打误撞般的阅读,尽管会慢一些,但遇见的一定都是自己的。这就是阅读的奇妙,那些只可意会的美妙。
《圣经》是西方文学的母题,《使女的故事》开篇或者说基础正在此处。作者很仁慈,刚开始就告诉了读者这一点,当然对于对圣经文化相对陌生的中国读者来说,只能借由注解,像拼图一样拼凑起全书的隐喻。不过这样的探索,也很有趣。
文学来源于生活,《使女的故事》创作于 35 年前的 1985 年。如果有时间的话去探究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成长、生活、教育背景,可能会更能理解这部小说。
不过我向来不会这样阅读,至少第一遍阅读的时候,我更在意的是,基于我作为读者的成长背景和我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我会读到一个怎样的故事。
推荐阅读:
第一,反思视角。
小说的叙事方式很有趣,主人公奥弗雷德常常会没有任何过度的跳转到对过去生活的叙述。因为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所以代入感很强。但因为主人公又好似旁观者的视角,又使得回忆的情绪相当冷静。
第二,冲突视角。
一个从自由世界进入到完全集权化的世界,所有的人都被身份化了。但所有的人在暗中,都在与自己明处的身份对抗着。无一例外,被侮辱和被损害的,是被符号化了的所有的人。
第三,女性视角。
绕不开的是作者的女性身份,写作于上个世纪的女性文学在这个世纪阅读,居然没有任何的疏离感觉,反而更多的居安思危。这个世界对待女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样的友好,但我们仍可以充满期待和不懈的努力。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使女的故事在贾行家老师推荐书目里,无意间看到的这本书。一个普通人一夜之间经历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三口之家。突然间女主角银行账户被关闭,一家人出逃,又被抓住,失去爱人与孩子。自己失去自由成为了题目中作为生育工具的使女的故事。细致的心理描写,段落间内容、时间的突然变化,加上全书很有意思的结构设计,非常值得仔细阅读。结尾部分所谓的反转,也和大多数小说的反转方式截然不同。女主角丰富的内心活动,特别贴合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如果是我经历了这种变故,估计心理活动也会和女主角类似。心存反抗的同时,也只能是行动上的屈从。有时候在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行事呢。所谓的 "大家都是这么想,但是没人这么做"。这种浓浓的共鸣感,可能就是作者在布克奖上脱引而出的原因之一。至于所说的反乌托邦题材,我个人到是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至少没有《1984》里感受的那么强烈。初看时,全书总体感觉与《1984》确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仅仅是在总体感受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假宗教之名的荒唐小说讲述了公元 22 世纪末,在美国的一处城市遗址上,发掘出一只铁皮柜,柜子里藏有 30 盒卡式磁带。文物专家组装恢复了一台古老的录放机,于是,历史学家们得以把磁带上的录音转述成文字。在这批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磁带上,一个女声讲述了她的亲身经历。越读越感觉不适,因为书中所描述的一切似乎正在发生。担心人口老龄化的国家逼迫女人生孩子,用人单位对女人越来越苛刻,女人越来越难找到工作,同工不同酬也显而易见,学校录取对女生也设置更高的门槛。没钱没势的男人娶不到老婆。希望这一切到此为止,不要再恶化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使女的故事,社会的悲歌作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经典著作,这部小说无疑继承了反乌托邦小说的典型特征:把一种幻想夸张地付诸实践,最后告诉读者 “如果再这么下去我们都要完蛋” 这样一个统一主题。只要你稍微看过内容概括,就会为书中设想颠覆三观:女人成了生育工具,成了集权统治的牺牲品。那句 “长着两条腿的子宫” 更是让人感到触目惊心。但这本小说还有个特点:它明明在描绘一个非常反常理,反人性的社会,但叙述中竟然透出某种温馨与平和,如果你仅仅看某个句子,会有种 “这是个安宁和平的世界” 的错觉。比如说这段也出现在同名电视剧的描写: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盏灯。抬头望去,雪白的天花板上是一个花环形状的浮雕装饰,中间是空的,由于盖上石膏,看起来像是一张脸被挖去了眼睛。过去那个位置一定是装枝形吊灯的,但现在屋内所有可以系绳子的东西都拿走了。一扇窗,挂着两幅白色窗帘。窗下的窗座上放着一张垫子。当窗子微微开启 —— 它只能开这么点 —— 徐风飘进,窗帘轻舞,我便会坐在椅子或窗座上,双手交握着,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阳光也从窗户透进来,洒在光亮耀眼的细木条地板上,我能闻出家具上光剂的味道。你看,它有种 “岁月静好” 的美好氛围,但其实细思极恐:所有绳子都被拿掉,防止使女们无法忍受单调生活而自杀,窗子只能开个缝,这是对女性感知外部世界权利的剥夺。在这样一种叙述下,不可抑制地透露出绝望带来的麻木。女性为社会发展,家庭延续生育,这本是一件幸福且值得骄傲的事,一旦加上权利的强迫,便成为一件失去了自主权的奴隶事业。若我们从社会总体看,似乎这种强迫好处多多:增加生育率,提高纯种,培养更优秀的基因,但任何事情不能仅仅从经济的角度衡量,我们还有人性和伦理 —— 它伤害了我们对这个社会的观感。“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当我们看完一个使女的人生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有惊人的相似读到本书尾声的时候,我正坐在九月初闷热的迈阿密家中。正是飓风季,窗外又一片厚重乌云压来,伴着滚滚雷声,倾盆大雨接着便毫不留情地泼下来。电视里播着最新的新闻,得克萨斯州通过的禁止堕胎法案马上就要正式实施了,凡是怀孕超过 6 周一律不允许堕胎。新闻里的大街上聚集着大群举着反堕胎法案牌子的女人们,大家想要的也不过是拥有自己身体的主权。魔幻。有时候觉得自己好像就是书里那些见证或参与一段荒诞不经历史的一员而不自知,也许只有当历史的洪流滚滚而过,时过境迁的时候蓦然回首,我们才会发现自己当时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而那时,我们会后悔当时这么心平气和事不关己的看着这出闹剧发生演变吗?亦或许我们甚至都等不到那一天的到来…… 还是珍惜当下吧。和平,自由,平等,希望,爱。希望这些东西在我们的真实世界里不要消失地太快。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3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宗教与极端分子在故事中,现有美国政府被国内宗教激进主义信徒中的极端分子取而代之,成立了神权统治的基列共和国。在这个国度里,当权者对《圣经》顶礼膜拜,进行纯字面的解读,亦步亦趋地效法模仿《圣经》里的生活方式,甚至到荒唐可笑的地步。他们笃信所奉行的这一切足以抵抗人类面临的所有威胁:包括社会动乱、道德堕落、低生育率、环境污染与核废料的威胁,认为只要信奉上帝,一心顺从,便可以没有烦恼、不用思想。相信一切问题自有上帝安排,只要按上帝说的办,生活将变得轻松简单。他们生活在非此即彼的二元论世界里:非好即坏,非明即暗,非真即假。没有中间地带,不存在非此非彼。让我想起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也陷入过极端造成的错误,所以不可生活在非此即彼的二元论世界,不能过度曲解语言来达成目的,这是一种极端的教条主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使女的故事》《使女的故事》是 “加拿大文学女王”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发表于 1985 年的经典反乌托邦小说。自问世以来,《使女的故事》已经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甚至演变为英语中一个常用的短语,用来指代对女性极尽压迫、尤其是强行控制女性生育自由的社会。本书核心内容:《使女的故事》堪称 2017 年最 “恰逢其时” 的影视改编作品,围绕小说展开的各类话题热度居高不下,一时间成为国内外瞩目的警示寓言。与电视剧相比,小说的叙事更复杂,层次也更丰富多变,在传统的反乌托邦文学体系下,运用多种叙事声音的交叉和对抗,构筑出一幅荒诞的乱世图景。阿特伍德试图通过这部作品,指出当下社会中潜在的危险趋势,从而唤起读者的警惕。第一,《使女的故事》延续了我们熟悉的西方反乌托邦文学传统,同时,它也糅合了科幻小说的元素,不过阿特伍德更喜欢把自己的作品称为悬测小说,其本义是一个横跨科幻小说、幻想小说甚至恐怖小说的类别,而阿特伍德又赋予了它特别的涵义,认为它是一种 “其中描写的一切都真的有可能发生” 的科幻小说。第二,小说采用了回旋曲一般的结构设置,不断回溯到以 “黑夜” 为主题的过去,读者仿佛也和主人公一样陷进一片凝滞沉重的黑暗,可它的叙事又是如此流畅、生动,渐次分明地勾勒出过去以及过去的过去之间的交错与重合。我们读到的是多种叙事声音的交叉和对抗,在这片 “黑夜” 的背景中产生回响的双关语、暗指、回忆、重述和文字游戏,共同构成了主人公所处的世界。第三,阿特伍德从不避讳小说应该是一种探讨道德困境的方式。她认为自己的小说遵循的是维多利亚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作家的任务就是让文学成为一面镜子,照出当下社会中潜在的危险趋势,从而唤起读者的警惕。尽管《使女的故事》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产物,但它却是那种能够不断与现实产生共鸣的作品。在阿特伍德看来,一切领域的公共生活都存在着流动的、无形的对抗,对女性和所有人都是如此,而写作就是她表述自我主张的方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看完译者序跟作者序就可以了它的序言,相当于一个作品简介。看完序言,知道它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就可以了。小说正文像旧电影一样有很多慢镜头(环境特写和主人公特写),切碎的镜头(现实跟过去的频繁切换),剧情推进也很慢。毕竟这是 35 年前写的小说。对于看习惯了网文短视频,喜欢剧情快速翻转的年轻人来说,比较沉闷无聊。能静下心来看的人,用来打发时间倒是可以的。剧情设定,对于老看网文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新意。其实就是极端情况下的性别歧视 / 不平等。ABO 背景的星际网文,欧米伽也是背负生育,受控制压迫的性别。注: ABO 即,阿尔法 - 贝塔 - 欧米伽,三性别的世界。阿尔法是天生的战士领导者,贝塔是辅助文职科研宰相,欧米伽负责生育繁衍。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曾真实地发生过前几天美国反堕胎运动游行中,有人扮演这本书里经典的红色女人形象,当时我很好奇,一本小说究竟有怎样的力量,会出现在游行的场景中,于是立马去看了这本书。 读完的感受是后背发凉,而且细思恐极。故事可以从《圣经》说起,《圣经・创世纪》里曾记载:雅各的妻子拉结,无法生育,就让自己的使女辟拉与雅各同房,生了好几个孩子,但使女辟拉所生的孩子,要归到妻子拉结手中。这就是小说的故事原型。阿特伍德把它拓展成了整个小说的世界观设定。在二十一世纪初的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宗教极端组织取代了原来的政府,建立起了一个叫做 “基列共和国” 的政权。这是一个由男人掌控的极端父权社会,用《圣经》作为统治工具。为了解决人口危机,他们把所有具备生育能力的女性集中起来,作为国有资产,按需分配给当权者 “大主教”,让她们代替不能生育的主教夫人们完成生育任务。她们也被称之为 “使女”。使女们会被集中在一个叫 “红色感化中心” 的地方强行教化、洗脑,内容就和所谓的 “女德” 差不多。本书的女主人公奥芙弗雷德(Offred),就是使女中的一员。但奥芙弗雷德(Offred)并不是她的真实名字,而是由自己当时跟随的大主教的名字 “弗雷德”(Fred)加上表示从属关系的前缀 “奥芙”(of)组成的。Offred 在英语中也有 “献祭” 的意思。基列国的权利等级,是被严格划分的,体现在穿着、活动范围、职责各个方面。大主教们穿着黑色制服,象征着权力;管理家庭的 “主教夫人”,穿着蓝色,象征着圣母玛丽亚的纯洁;使女穿着象征着分娩出血的红色,除此之外还有负责家务的 “马大”,也就是女仆,开车的司机,守门的卫士等等。唯一把大主教、夫人和使女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是每月一次的 “受精仪式”。使女躺在夫人两腿之间,夫人拉着她的两只手,而大主教则看着妻子完成这场看起来无比滑稽的任务。在这个世界里,她们不过是 “长着两条腿的子宫”。只有通过生育,才能更好地生存,否则就会被送往 “集中营” 一样的 “隔离营”,生活在核泄漏和核废料之中。这就是使女的命运,也是一个妥妥的女性黑色预言。因为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曾真实地发生过。” 二战时期,希特勒为了能够快速地生产出大批优质的雅利安后代,在德国、法国、波兰一些国家,建立了所谓的 “生育农场”,这个名字很形象,就是把他们挑选出来的金发碧眼的女人当成奶牛,让她们不停地交配不停地生育,孩子出生后,健康的就送给德国家庭收养,不健康的就立刻毒死。罗马尼亚也曾经颁布过一个叫 “770 号” 的法令 —— 禁止女人堕胎,禁止避孕,禁止绝育,一旦被发现立即判刑。把女人作为国有资产配置,强制生育。阿特伍德在序言里说:控制妇女和婴儿,是地球上每一个专制政权的特征。对那些推行强制性生育的人,我们应该质问:这么做 “谁能获利”?有时是这部分人,有时是那部分人。总有人获益。可谁知道自己一定是那个能获利的人呢? 我们怕的不是 “鬼故事”,而是怕 “鬼故事” 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正是读完这本书,让人觉得后背发凉的地方。其实这本小说,让我最有感触的,是一种对于女人自身的认识和反思,你也可以说这是个偏见,就是:女人是最容易被驯化,也是最容易被满足的动物。你能看到女主奥芙弗雷德,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接受、逐渐麻木、逐渐坠落的过程。🔹她刻意去挑逗门口执勤的年轻卫士,觉得自己得到了一种权利;🔹她偷偷和大主教私会,成为了他的情妇,觉得自己不再只是一个行走的子宫;🔹她爱上司机尼克,彻底沉沦下去,不想离开,不想逃跑,甚至连自由也不想要了;她开始合理化自己和自己所处的险恶世界。🔹等到她在基列国的眼目之下绝处逢生,被吓得半死之后,她决定彻底消灭自我。她说:“我想继续活下去,随便怎么活都成。我情愿将自己的身体交给别人任意使用。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对我。我将卑躬屈膝,逆来顺受。” 得到一点恩惠就觉得一切可以忍受,尝到一点爱就放弃自己。这个时候,我想起 “奥芙弗雷德” 那位女权主义母亲说的话:“人的适应性真是不可思议,只要有些许补偿,对什么都能习以为常。” 基列国的嬷嬷们也正是利用这点,不断给使女们洗脑。告诉她们习惯成自然,现在是过渡时期,不好受很正常,等到了她们下一代,下下一代,就不会觉得这一切有什么异常了,她们会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职责,她们会成为一种文化和道德观念的模范后代。阿特伍德选择让 “奥芙弗雷德” 成为一个 “不完美女主”,她完全不是一个漫威式的女英雄,她没有闺蜜莫伊拉那样的清醒、勇敢、乐观、充满战斗精神,相反,她矛盾、懦弱、谄媚、不坚定…… 说实话阅读过程中我一度有点 “怒其不争” 的感觉,等到冷静下来一想,才觉得不对劲。 设想如果某一天,我们真的被迫生活在 “基列国” 那样的地方,我相信大多数人女人,都会是 “奥芙弗雷德”。 波伏娃在《第二性》里说:女人的特性没有一种可以证明她的本质或意愿原本就是堕落的:它们是处境的反映。“强权之下,处处有异化”。我们不能苛责和要求每个女人都可以成为英雄,但我们不要掩饰不幸、不能合理化苦难。“做女人是多么不幸啊!然而,当一个人身为女人时,其不幸还在于她实际上并没有认识到这就是一种不幸”。所以在警惕基列国,警惕文化,警惕政治,警惕男人的同时,也要警惕自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