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15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面对死亡

    本书是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在 1994 年已经是个著名体育专栏作家,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大学恩师莫里・施瓦茨教授的一个采访,恩师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已时日无多。作为老师早年的得意门生,往事回忆上头,决定每周二都上门与老师相伴,聆听老人最后的教诲,14 个星期后老人辞世,相互间的交谈成就本书,老人 去世时 77 岁,本书 1999 年拍成电影,主演杰克 - 莱蒙 2001 年逝世(76 岁)。30 年前的美国还处于如日中天的兴旺时代,一片繁荣,每个人都非常的忙于搬砖,对人生意义和人生是什么的思考太深刻,也很难说清,中国古语是 “未知生焉知死”,对死我们是回避的,而对生也就糊涂了,只有如同作者的老师,知道自己要死,才能透彻的思想。我见过很多知道自己绝症的人,我也陪伴过他们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回想起来最多的是不甘和不舍,会花(浪费)很多时间问医求药,也眼见太多耄耋老人尽力回避死亡话题,本书这位智慧老人给出了答案:“给予才是活着”。人最可悲的是 “没有给予爱的能力,也没有接受爱的能力。” 每个人都会死,这个事实大家都知道,但都很难接受,认为距离自己很远,生气和愤怒都是在于不如愿(如意),顺心顺意自然不会愤怒,面对死亡知道无法避免,无法愤怒,但会逃避和恐惧。正确的是接受死亡,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过去,克服悔恨。薄世宁在 ICU 急救 23 年,见过太多的死亡,所以从不鸡娃,对孩子唯一的期望就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相约星期二》这部 20 年前的电影,我借此机会又看了一遍,每个人境遇不同,感悟肯定不同,人终有一死,想到随时会死,让我们珍惜当下,特别是我这种倒计时的老人。爱与被爱,是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死亡是一桩奇怪的事情。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假装它并不存在,尽管这是生命的最大动机之一。我们其中一些人有足够时间认识死亡,他们得以活得更努力、更执着、更壮烈。有些人却要等到它真正逼近时才意识到它的反义词有多美好。另一些人深受其困扰,在它宣布到来之前就早早地坐进等候室。我们害怕它,但我们更害怕它发生在身边的人身上。”(《一个叫欧维的男人》)

      4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找到你的导师了吗?

      引子:读完《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便去书房寻找谈话类的书。从丹・米尔曼的《鹿智者的法则》、约翰・史崔勒基的《世界尽头的咖啡馆》、罗伯特・戴博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到翻出这本《相约星期二》。那是 2001 年初秋,求学第一年,时隔两个月,我才从爸爸不自然的声音中听出爷爷的离去。悲而无泪,不知道怎样哭,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精涣神散,恍恍惚惚,直到心理学选修课老师给了我这本书。内容:1994 年,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施瓦茨罹患 ALS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与他多年不见的得意门生、本书作者米奇・阿尔博姆,正深陷职业危机。一个意外的电视访谈节目,重启了一段为期十四周的传承:相约星期二。他们称呼自己是 “星期二人”。思考:“死亡不应该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1998 年《相约星期二》简体中文版的出版后,这大概是能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之一。而在我们这个国度,与死亡相关的词汇几乎都带着强烈的禁忌意味。比如当亲朋罹患绝症的时候,我们会想方设法地避免当事人获悉真相,更不要说直面彼此了。越是回避,越是焦虑。这是不健康的心理。如今父母年岁渐厚、去往医院的频次越来越高,生命渐向终点,我有多大程度的不肯直面他们,与他们探讨这个话题?还是不免惶恐,轻易将思考点燃的勇气冰封如冬。 记得观看《寻梦环游记》时,听到观众悄声质疑:他们死得那么快乐,怎么可能?第一次给 7 岁儿子看时,他说:死了不要紧,只是去了另一个国度,只要有人记得,在那个空间里也能拥有快乐的能量。生而被看见,死亦被记得,不是不可能,而是 “我们生活中需要导师的指引”。莫里就是米奇的导师,是他的 “教练”。“你一生遇到过一个好老师吗?他把你视作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他会用智慧把你打磨得璀璨发亮。如果你幸运地找到了一条通向他们的途径,那么你在生活中就不会迷失了方向。” 生活不是一个恒定态,起伏是活生生的;生命不是一个独立体,交互是活生生的。当我们囿于峰谷或是孤独,试着停下来,向某人请教,与他深谈,向他学习凝视某一样东西:树木或花鸟、风或雨、欲望或死亡,什么都可以 —— 思考一下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对它们的那种渴望 —— 一直同行,我们却视若无睹的那种渴望。 对于 “拥有” 的态度,重视或轻视,都是自私的。自私的表现是不愿施爱与人,不愿接受爱。生活就 “像是橡皮筋上的移动,充满了反向力,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它的中间”—— 像是时刻在与自己摔跤比赛,用力盯着自己,生怕错过了稍纵即逝的松动,来不及摔倒自己。但是,“生活中没有来不及这个词”。过去、当下与未来,都是一帧帧独一无二的段落,缀珠成链,不曾重复。我们固执的想独自拥有这一切,不肯舍去。所以,有那么多的 “来不及”。死亡是一张答卷,卷中的题目,皆是我们自己穷举,幸福与否,也需要自己评判 —— 对未尽的题目释然,与自己讲和,死亡,只是重新给我们一张空白页,它 “让人生归于纯净”。 “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死亡不是一个人的事,是能够与某人探讨、共享的课题。直面人生,直面人生的一切,才能做一个心理永远健康的人。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就认为,死亡是开启生命之门的钥匙,借着接受我们个体存在的有限性,我们才能获得力量与勇气,激发实现自我的一切潜能。死亡是自然的,就像我们凝视的那些生命一样,就像我们的诞生一样。我们是它们的一部分 —— 与生活平行交叉,具备 “向死而生” 的大智慧,将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最大保障。“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去生,去活,去爱,去接受爱,是幸福的唯一钥匙。你,找到你的导师了吗?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与生活讲和

        我们都有同样的开始 —— 诞生 —— 我们也有同样的结局 —— 死亡。因此,我们怎么会有大的区别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金句整理

          中文版序余秋雨一再大的专家也不能说自己是人生领域的专家,一时的感悟又怎能保证适合今后、适合别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远不是人生上的成功,一个领导者可以在诸多方面训斥下属却必须除开人生。身在人生而蒙昧于人生,蒙昧得无从谈论,无从倾听,这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恐怖。老人在与死亡近距离对峙的时候很可能会有超常的思维迸发,这种迸发集中了他一生的热量又提纯为青蓝色的烟霞,飘忽如缕、断断续续,却极其珍贵,人们只在挽救着他衰弱的肢体而不知道还有更重要的挽救。二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那么,就在自然的怀抱里讲和吧。讲和不是向平庸倒退,而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境界,让死亡也充满韵味。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三大家都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得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需要,也超过了享受本身。唯一的办法是不要相信原有文化,为建立自己的文化而努力。不要落入 "他人的闹剧"。真正的自我在剥除虚妄后变得既本真又空灵,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放到了人生追寻的中心。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四人生,应该沉得进去,拔得出来。洗去一切原先自认为合理却不符合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大原则的各种污浊,哪怕这种污浊隐藏在最后一道人生缝隙里第一个星期二:谈论世界要找到人生的意义的关键就在于不倒垃圾也许死亡是一种强大的催化剂,它令互不相识的人也会彼此报以同情的泪水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第二个星期二:谈论自怜我悲哀这种缓慢,不知不觉的死法只有你觉得它可怕时,他才可怕看着自己的躯体慢慢地萎谢的确很可怕,但它有幸运的一面,因为我可以有时间跟人说再见第三个星期二:谈论遗憾爱的感情维持着我的生命你不需要语言或听觉去感受这种关系第四个星期二:谈论死亡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这一事实如果我们相信这一事实的话,我们就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拂去了外表的尘埃,你边看到了生活的真谛尽管我说不上来 "精神产物" 到底是何物,但我知道我们在有些方面确实是有缺陷的。我们过多的追求物质需求,可它们并不能使我们满足。我们忽略了人和人之间互相爱护的关系,我们忽略了周围的世界。伤心是一帖治愈创伤的良药第五个星期二:谈论家庭心理安全:知道有一个家在守护你第六个星期二:谈论感情超脱并不是说不投入到生活中去。相反,你应该完完全全地投入进去。然后你才走得出来。打开水龙头,用感情来冲洗第七个星期二:谈论对衰老的恐惧忘掉文化对我们的灌输你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你就不会想回到从前去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 -- 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第八个星期二:谈论金钱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第九个星期二:谈论爱的永恒生活中应该有许多的拥抱,亲吻,交谈,欢笑与道别第十个星期二:谈论婚姻他们连自己都无法认清 -- 又如何去认识他们要嫁娶的人呢?第十一个星期二:谈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化要我们相信的,别去相信他在生命的中途,我们同样需要别人活着第十二个星期二:谈论原谅原谅别人,原谅自己第十三个星期二:谈论完美的一天死亡和生命一样自然,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大惊小怪,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觉得既然是人就得高于自然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人和人的关系是没有固定公式的爱是让你像关心自己一样去关心别人第十四个星期二:道别生活中没有 "来不及" 这个词,他直到说再见的那一天还在改变着自己

            4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年轻时读到这本书是一种幸运

            🌊这是我读 Mitch Albom 的第 3 本书,前两本是《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和《你在天堂遇见的下一个人》。我刚开始听说这本书的中译名《相约星期二》,无法不想到相亲节目相约星期六,对我完全没有吸引力。然而看完两本他的虚构小说之后还是决定读一下,毕竟他的文字非常简单不用多少时间。💙我读的都是英文原版,读完 Tuesday with Morrie,理解了书名更接近于:Morrie 与我,星期二的最后一课。带着不高的预期翻开,但它带给我的感动是多于前两本的。    🌊本书结构很特别,目录采用了授课的形式:教学大纲,试听材料,14 次周二的课程,最后是毕业,接近 100 天。这是作者与本书的主角 Morrie 老师共同的设想。封底上照例印着很多人的推荐语,大部分不需要看书也可以说,最用心的是这句:Every page of this beautiful, moving little book shines with warmth of unembarrassed love.    💙作者学的专业是 Journalism,通过对比可以感觉到他的确更擅长实景描写,人物特写,尤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平实而动人的心理描写。任何一个照料过病床上的亲人或者自己住过院的人,都会被作者真实的记述打动。    🌊Morrie 对死亡的坦然,对每一位读这本书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幸运。死之将至,他并没有郁郁寡欢卧床不起,教学是他一生的热爱,他就像一支残烛一样在燃尽之前还想帮更多人理解人生的大命题:死亡,恐惧,衰老,贪婪…… 他还活着的时候为自己举办了葬礼。他说,人们之所以惧怕死亡,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高于自然的。有生就有死,它只是自然的一部分。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海浪的隐喻:有一朵海浪 A 原本欢呼雀跃,可当他看见前浪撞到岸边不禁消沉起来。后面又来了一朵浪花 BA 表达对宿命的悲伤,而 B 说:我们生来就是大海的一部分。——Were all going to crash! All of us waves are going to be nothing! Isnt it terrible?——Youre not a wave, youre part of the ocean.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今天开始用生命和解(《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

              再一次捧起这本书,终归还是很感慨,毕竟这是一本真正帮助过我的书,也是当我碰到问题会向莫里老人寻求答案的教练。我们现在总是处在一个很有意思的状态,就是我们每天都在感觉不满足,总感觉需要理性、智慧和知识来帮助我们获得答案,然后有了答案以后,我们就能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和人生。可是莫里老人却在用他不幸又有那么一些幸运的生命的最后旅程,来告诉我们其实美好的生活和人生,其实就在我们生命中最普通的每一天。我们要做的不过是用生命和生活和解。所谓成年人的成长,我一直以为,只有在真正经历过死亡,才真正能够说是成长了。不管学习上、生活上、事业上经历过多少磨难,在死亡面前,在一个生命消逝的面前,都是那么无力和苍白。是的,没有什么比死亡更能让人理解这个世界,也没有什么能比死亡更能唤起人对这个世界的怀疑和留恋。是的,怀疑和留恋,就是这么矛盾的两个情感,也只有在死亡面前才能没有一点违和地融化在一起。莫里老人说他很幸运,因为可以有时间和这个世界、和别人告别。米奇也很幸运,有一个走在生命最后的老人作为他的教练,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文化、金钱、世界、家庭、事业以及死亡。很有意思的是,我们虽然都在努力的生活,然而并没有太多人在想这么生活对不对。“男人都在拼命挣钱,女人都在拼命变瘦”。不管这是不是事实,至少看到的人都会会心一笑的吧。好像,我们的生活也就是这么回事吧。莫里老人说这些都是社会交给我们的文化, 而我们应该做的其实是定义自己的文化。今天还看了一个有趣的视频,说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由自主地 “看不上” 一些人,而我们 “看不上” 的其实不是这个人,而是我们自己投射到这个人身上的讨厌的那部分自己,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在某一部分也是这样的,而这一部分正是我们讨厌的,所以才会不由自主地 “看不上”。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但是我们没有那个勇气来定义自己的生活,我们总是用太多的理由来说服自己,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这样的,如果不这样就会被人瞧不起的。然而,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瞧得起自己吗。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样,每天的生活也只有一次。刘擎老师说:“每一天都是余生的第一天。” 所以,余生的第一天,你要怎么做呢?或许换一个方向,如果今天是最后一天呢,你会怎么做呢?我最喜欢的一段就是莫里老人在最后说他的一天,“我想想...... 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宝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个,于是我们可以谈他们的家庭,他她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然后我回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鸭子 —— 我喜欢吃鸭子 —— 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 就这些。最完美的,不就是这么最普通的一天嘛。生活这件事,不是别人,是自己的,永远是自己的。教授能够放松地和别人谈论自己最隐私的事情,其实是对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和解,这种平静地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或许是人生最大的勇气了。教授的哲学是:死亡不应该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他不愿意为它涂脂抹粉。生活又何尝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是自己的,不是说和别人无关,而是说要认真面对自己,没有必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去粉饰自己的生活。很难,不是吗?然而,难并不应该是做正确的事的借口。既然知道,人生最重要的命题是和自己和解,和自己的生活和解,那为什么不从余生的第一天开始,然后用生命的每一天去践行呢。每一天,当你去爱它、生活他,这个世界就会好好的呢。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一个记者和他患了绝症的老师的谈话,关于人生的诸多话题,让剩余的人生更有意义。4 星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平靜面对死亡是人生的必修课

                  我非常清楚的记得,当我在孩童时,第一次了解到死亡的真实含义时,我抱着我的母亲大哭一场,说我不愿意她离开我。彼时的母亲,和蔼的安慰着我,并拍打着我,让我入睡。当我父亲过世时,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面对至亲的离开。说实话,我当时被吓傻了,没有哭,浑浑噩噩的跟着家里人办完葬礼。直到晚上夜深人静时,我嚎啕大哭,意识到我再也见不着父亲了。这本书又勾起了我当时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也让我不禁思考,人生的价值在哪里。莫里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学者,老者,在面对死亡时,他一是做到了平靜面对,二是对死与生的意义做了思考。很奇怪的是,社会竟然会对这种人类的常态思考表达出了诧异。我觉得,莫里对文化的评价,恰好说出了当代社会的一种病态。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让人们不再追求爱,甚至在追求爱的时候,添加了大量的量化的、物质的期待。而真正的爱来自于给予。其实,莫里谈到的不仅仅是爱,而是如何起思考,去实现自我价值。在莫里看来,人生的价值在于给予他人真正的爱与善意。虽然,这是一本让你读起来稍显沉重的书,但它更是一本让你有机会重拾人生思考的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给予即是活着!

                    新年第一天,从头到尾重读了一遍《相约星期二》,为新的一年储存满满的能量,就像往蓄水池里装满水一样。与大家分享莫里教授信奉的人生格言,看一次就被感动一次:1. 爱是唯一理性的行为。2.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3.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这一事实。4. 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5. 你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你就不会想回到从前去。6. 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7. 真正使你感到满足的是给予他人你应该给予的东西。8. 如何寻找有意义的生活: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9. 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10. “给予才让我感觉真切地活着。”—— 给予即是活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相约星期二

                      ALS,于现在而言也是不治之症。最开始听说,就是了不起的《时间简史》作者霍金,那么顽强不屈且有意义的与之抗争着,做出的成就是许多健康都望尘莫及的。后来《相信》的作者蔡磊,京东的高管,又一次把它拉近了人们的视野。健康是 1,其他都是 0 这句话才显得那么惊心动魄。不同于《活出生命的意义》,是自由和灵魂的选择,这是更小的禁锢之地,是不断缩小的金箍圈。相约星期二的交谈,一起回味和感悟,一起珍惜当下。终于明白一句话,生死之外,无大事。🌹爱情和婚姻还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对方,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不懂怎样妥协,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彼此不能开诚布公地交流,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你们同样会有麻烦。你们必须有相同的价值观。🌹只要你做的是发自内心的,你过后就不会感到失望,不会感到妒忌,也不会计较别人的回报。否则,你就要患得患失。🌹死亡恐惧衰老欲望婚姻家庭社会原谅有意义的人生🌹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庸庸的。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相爱,或者死亡。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久违了,相约星期二

                        非常感人,我要将它推荐给朋友们,因为给予就是生命的存在。每个人都会死,但死亡之前可以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让人记住你,或者你轻松离开。我对死亡格外重视,我也经历死亡。我对死亡理解越来越透彻,有相关的好书,我必须阅读。你读到的,我读过,特别差的例外。但这本书,我曾经想读,一次,两次,三次,终于阅读了它,真的是久违了,感谢有你,相约星期二,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帮我思考生命的书

                          这里有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这里有莫里老教授的人生金句;这里有众多感人的画面。莫里老教授临终前的最后一门课,值得常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死亡

                            作者很幸运,有这样的教练,在其生活出现问题,迷茫的时候,遇到教练,已经接近人生尾声的教授,但是他们两个人用 14 个周二上课的方式,和教练谈论生活遇到的事,婚姻,家庭,原谅,爱,与死亡,等等,教练给了作者好多好多启示和讲解,让作者以后的生活更加知道该追求的是什么。给予就是活着,爱才是永生,不再惧怕死亡,更加坦然面对一定会到来的死亡,或早或晚,跟出生一样自然。小时候对死亡的恐惧,是害怕死亡带来的失去,失去所拥有的一切,人和物,还有和他们之间的关联,接受不了这些突然失去。长大以后,面对死亡,会伤感,从此再也无法见到死去的人,无法和他们说话,感受他们的物理存在,只能是在心里,或者在梦里才能和他们见面,说话,就想作者在教练去世后再约周二去墓地看他,和他说话,他能听到。如果明天我就要死了?我还会害怕吗?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侧头问问肩膀上的鸟,是今天吗?然后闭眼,睡觉。如果一觉不醒,那就一觉不醒。如果还能看见明天的太阳,呼吸明天凌晨的空气,又是新的一天!美好的一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位老人和学生的最后 14 堂人生课程,面对衰老,我们如何回忆自己,如何打点行装,然后,坦然赴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是否会在某个时刻想起哪位老师?

                                曾经有幸看过金士杰和卜学亮的话剧《星期二的最后一堂课》,那时候刚好家里有类似的情形,那一场看的很难过,更难过的是同行的朋友,我一直在给他递纸巾。书里的我,也就是作者米奇,他和大学老师莫里教授的最后一门课是这样的:「每星期上一次,授课的地点在他家里,就在书房的窗前,他在那儿可以看到淡红色树叶从一棵小木槿上掉落下来。课在每个星期二上。课堂上不需要书本。课的内容是讨论生活的意义。是用他的亲身经历来教授的。」教授离开以后,米奇说他的课还在继续。人生中有很多老师,学校里的老师,公司里的前辈,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回想一下,我的老师们给我上的上一门课是什么时候,都是什么内容?有没有哪门课仍在继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总是在想,等我老了,身体衰弱,思维能力减弱,我还能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什么呢?物质财富?他们看不上,况且我也没有多少;关心和爱?这个可以有,但也要适度,否则反而成了他们的束缚和负担;人生忠告?这个纯属想多了。想来想去,等我衰老了,我还可以做一个探路者,将自己如何面对身体的衰朽以及即将到来的死亡,做出深入的思考和很好的记录,用适当的方式传达给后辈,希望他们将来遇到同样问题时能够更从容,更优雅。这是我唯一还能在在认知上超过后辈的领域。希望我能有足够的幸运,能够提前一点预知,又不会拖得太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充满人生的智慧

                                    我们的文化给我们指向了一条虚无的路,我们真的需要什么?爱,热情,温暖,还是钱,权,利?我们如何掉头,如何让一家人一起回归真实?这本书值得在人生不同阶段反复读、反复思考。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因为家里挚爱的老人离世,经朋友推荐才得以看到面对生命尽头的智慧,我们的人生不一定非要临近终点才反思,生活需要这样豁达的方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也许是因为翻译成中文吧,读起来很难感动甚至共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会与生活讲和

                                        这是一本薄书,却花了蛮长时间阅读,还从图书馆借了纸质书来读,总体来说还是读纸质书有感觉。这本书是老倪推荐的,人到中年压力大了,想法少了,喜欢读关于 “安宁疗护”(死亡与告别)之类的书,生死有命,如何过的有意义,这本书值得一读。相约星期二,其实不过是一个老人,一个学生,一堂课。课程的名称是人生。上了十四周,最后一堂是葬礼。这十四周的课关于世界,自怜,遗憾,死亡,关于家庭,感情,衰老,金钱,关于爱的永恒,婚姻,原谅,关于完美的一天和道别。他告诉我们,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他告诉我们,人生最困难的事,是学会与生活讲和。 他告诉我们,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东西,未必是生活必须品。在某种所谓进步的文化里面,人真正的需要可能掩盖了。很多时候我们拼命追求的东西正是应该摒弃的,我们年轻时候觉得无比重要的东西,年老的时候会嗤之以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给予即活着

                                          中午刷小红书,无意间看到这本书的推荐,下午花了四个小时读完了。和这本书是一场奇妙的相遇。本来想用教授常说的那句诗,“相爱或者死亡” 作为标题,但是读完全书,确实还是作者在后记中写的 “给予即活着” 更合适。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