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成为波伏瓦》| 一种永不停止的蜕变
01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有了更多的彰显个性、追寻自我的自由;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被 “抛掷” 到这世界上,无所依赖。于是,我们时常会陷入困惑:我该如何面对这潇洒自在却又浮沉如萍的生活?曾经,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有很多张温柔慈祥的笑脸异口同声地说道:“宝贝,做你自己就好啦!” 瞬间,一股暖流在心底涌动着:“是啊,做我自己就好了。” 可是,什么才是做自己呢?买衣服的时候遇到闹心的客服,是不是可以大骂一顿,反手一个差评?工作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小手一撑、就地躺平?可以,但没必要。这样的自己,大概也不是我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吧?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也接触到一些哲学。比如,苏格拉底说,想要成为一个明智的人,你必须 “认清你自己”;尼采说,生而为人的任务就是 “成为你自己”。可是,当我一旦深究起来,想知道苏格拉底或者尼采会如何面对我所面临的问题时,他们的哲学,似乎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答案。难怪波伏瓦会认为,“现有的哲学讨论,很多都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于是,她在 18 岁的时候就开始思考:面对同样一件事,从理性的角度认识它,和在真实的生活中感知它,这中间有多大的距离?又该拿什么来填补这个距离?02 思考的结果是,距离不小。波伏瓦认为,纯粹的哲学作品常常以抽象的方式展开,会把作者的观点强加给读者,强迫他们去接受。这种方式,使得作品脱离了读者自身的生活体验,也剥夺了读者在阅读中思考的空间。而文学,则通过邀请读者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看到其他视角和观点徐徐展开,从而填补了 “理性思考” 和 “真实生活” 之间的距离:“我很喜欢那些能够重新发现生活的作家,以及那些能够重新发现这些连接生活的作家的哲学家。” 波伏瓦很认同克尔凯郭尔的一个观点:“一个哲学家越能注重个人体验主观的一面,一个人的内在生活越独特,他们越有可能用文学的形式来描述个体变成自我的独特体验。” 文学提供生活经验,却不提供答案。哪怕文学作品中描述了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这也不会是唯一的答案,它只是一个选择,仅此而已。重要的是,读者需要进行真正的思考,思考自己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比如,在小说《名士风流》中,波伏瓦就 “展示了一些人如何在怀疑和希望中挣扎,在黑暗中摸索、寻找出路”,但她又说 “我想我证明不了什么”。倘若读者希望从波伏瓦的小说(如《名士风流》)中直接找到关于生活的答案,恐怕要大失所望了,甚至可能会陷入更深的矛盾,因为波伏瓦不想给小说强加主题,她想要的是展示 “冲突观点的永恒舞蹈”。03 为什么对于读者来说,在文学作品里看到不同的选择会如此重要?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了解一点存在主义哲学。萨特认为,人的存在本质上是虚无的,而人厌恶虚无背后的缺失和不确定性,所以人们总是需要去填满自己的虚无,去获得某种本质。然而,通过捕获、占有某种具有固定本质的物来获得自己的本质,这种方式虽然直接,却无法改变根本上的虚无。但从另一方面讲,正因为人没有预先的本质,所以我们才能够自由地行动。既然存在先于本质,那么就没有什么预先给定的东西把我们固定住、束缚住,人就有了无限的潜在可能性,永远可以超越 “过去的本质”、“现在的本质” 去追求 “未来的本质”。换句话说,人永远不会 “是” 什么,而是永远都正在 “成为” 什么。然而,这也就意味着,作为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人必须在不知道未来的情况下生活 —— 追寻一种无法提前知道答案的意义。这就需要一种 “纵身一跃” 的巨大勇气。那么,这种勇气的来源是什么呢?是身处黑屋、紧闭双眼,朝着完全无知的方向,做出貌似自由实则早已注定的所谓 “主动选择” 吗?真正的 “主动选择” 意味着,我们面前摆着不止一个选项,而且,我们知道自己可以在这些选项之间自由地做出选择,还知道每一个选项背后,可能的所得和所失到底是什么。如此,哪怕看不到终点在哪里,我们心底也能多生出几分勇气来。因此,文学作品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展现了生活方式的诸多可能性。这么说来,波伏瓦的哲学小说之所以重要,或许就是因为它们告诉了她的读者们,人生不只有一种选择以及那些可能的选择会是什么样子的。于是,读者的思考便有了依托,或者说,具体的对象。04 可是,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被允许 “做自己”,那该怎么办呢?尤其对于女性而言,如果成为你自己的同时就意味着,你在那些你本该成为的角色上是个失败者 —— 一个失败的女人、爱人,抑或是母亲,那该怎么办呢?如果成为你自己会让你成为众矢之的,被嘲讽、怨恨、羞辱,那又该怎么办呢?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娜拉走后怎样?推想起来,也实在只有两条路:要么堕落,要么回来。” 倘若回来了,人们大概会带着轻蔑又自足的微笑道:“还是回来好啊。” 倘若堕落了,他们大概会一脸惋惜但仍很自足地叹息道:“非要出走作甚呢?” 娜拉意识觉醒了,也愤而出走了,但是出走之后,受困于整个社会对女性的种种看得见的或看不见的限制,她仍然无法完成人生的超越。正如《美国困境:黑人问题与现代民主》一书所指出的:黑人一直受制于压迫、偏见和排斥,白人却指责他们糟糕的表现。倘若白人能够消除偏见,或者美国黑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这种恶性循环就有可能被打破,否则就将继续危害整个社会。这本书也给了波伏瓦以启发,她后来在论及 “为什么女性在文学上的成就不如男性” 时,便明确指出,女性的局限在于她们所处的环境,而不是天生能力的不足:“几个世纪以来,男人,且仅仅是男人,创造了我们生活的世界。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属于他们。女人虽然立足其中,却从来都是束手束脚的。”05 于是,作为女性知识精英的波伏瓦,便开始思考 “在女性的境况中,一个人能成就自己吗?” 她写道:“我们必须理解动词‘是’(to be)的范畴,‘是’什么样的人实际上就是‘成为’(have become)什么样的人。” 前者总是容易给人一种命定的绝望感,而后者则充满了希望 —— 情况可以变得更好。“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成为的。” 波伏瓦认为每个女人的经历都是一种成为(becoming)的过程,而不是一本紧紧合上的书。所以她想要在书里展示女性对她们生活经历的描述,展示她们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被 “他者” 化的过程。因此,波伏瓦在《第二性》的第二卷中着力描写了 “生活体验”—— 她以第一人称视角,运用不同的叙事方法对女性生活的不同阶段或可能性进行了历史梳理:童年、成为女孩、青春期、性启蒙、女同性恋、婚姻、母亲、社会期望、妓女、老年。《第二性》在 1949 年出版以后,很快成为了女权主义者的圣经,而女权运动也在 20 世纪 50-70 年代迎来了第二波浪潮。而波伏瓦的关注点也从 “在女性的境况中,一个人能成就自己吗” 转移到 “如何改善女性的真实境况”。1972 年,波伏瓦在一次采访中清晰地宣称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这仿佛是一个公开宣言,此后,她开始频频参加社会活动:1973 年,她在《摩登时代》杂志上为那些想要谴责性别歧视的人设立了一个永久专栏,名为 “日常的性别歧视”(Everyday Sexism);1973-1974 年的冬天,波伏瓦与安妮・泽林斯基共同创立了 “女性权利联盟”,致力于推动制定一部反对性别歧视的法律;1975 年,她在为一本书写的序言中热切地呼吁进行离婚改革,等等。06 此时的波伏瓦已经成为了女权主义运动无可争议的精神领袖。然而,女权主义者们却充满困惑地发现:波伏瓦在鞭辟入里地分析了女性所遭受的压迫的同时,又在写作中表现出了一种 “无意识的厌女症”;波伏瓦极力提倡女性追求 “有伦理的爱情”(对等而互惠,爱人与被爱的人都必须有意识,是自由的),可是她却似乎为了 “能够独占萨特而愿意不惜代价放弃一切”…… 总之,有人认为波伏瓦过于女权主义,但有人又认为她还不够女权主义。然而,这对波伏瓦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她将自己视为一种永不停止的蜕变,她认为生活中的单一瞬间无法显示出完整的 “西蒙娜・德・波伏瓦”,因为 “生命中没有那种与一切都和解的瞬间”。所有的行动都有失败的可能,而有些失败只是在事后才显现出来。时间在流逝,梦想在变化,而自我总是遥不可及。作为一个开放的人,波伏瓦一直处在成为自己、试图理解自己经历的过程中。在波伏瓦 “成为波伏瓦” 的过程中,每一个瞬间都是极其多样化的。所以,对波伏瓦来说,做(being)自己并不意味着从出生到死亡都做同一个自己。做自己意味着,要在一种不可逆转的 “成为”(becoming)的过程中,与同样在改变的他者一起不断改变。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做自己呢?也许直到现在,我们还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可是,如果 “做自己” 是为了追求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和谐,是一种 “与一切都和解” 的状态,那么,这就永远会是一个过程,一个永远不可能达到的结果。或许,基于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用自己当下的认知,做出当下最真诚的选择,便是最好的 “做自己” 了。当下,即是永恒。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3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没有人可以孤独的成为ta自己一个四十多岁的大老爷们,两个女孩的父亲,津津有味的读完了一本女权主义者的传记,并理解她的观点了。必须承认,我是因为萨特的大名而顺藤摸瓜的找到这本书的。原来对波伏瓦的印象也是刻板印象,不太正面。但是通过这本书,她的形象立体了。我的思想地图又多了一个维度。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过,女性同胞对自己的生活原来可以有如此丰富的探索。完全有悖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法国小日子,也可以这么 high。而人与人之间的包容性可以如此。无论如何,我建议所有人有机会都能读一下,尝试探索一种你不敢的人生。别中毒太深,祝好运,并向德。波伏瓦女士表达敬意。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2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过一种智识的生活读传记有一个作用,就是在你对一个人过分尊敬时适当给你泼个冷水。读这本书之前我确实把波伏娃当成偶像以及羡慕的对象:她凭一己之力推动法律的进步;用笔与时代偏见顽强对抗;在最浪漫也最有故事的巴黎与知己萨特畅谈哲学。在对这些基本事实了解的基础上,作者却提供了更多全面客观的信息,那时你才会发现,她与萨特之间的感情没有世人说的那样完美,甚至波伏娃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她自己的感情生活却混乱不堪,一生中与多个女性有暧昧关系。就像托尔斯泰老年有多个情妇,狄更斯为追求他人试图把妻子送进精神病院。只有了解到这个程度,才真正明白人性的多个维度,才算全面地看了一个人。然而读这本传记的过程中,最精彩也最值得看的不是作者列举出的一个个她的经历,而是展现波伏娃本人的思考过程,尤其是引用的日记和作品原文,非常精彩。波伏娃一生确实有很多缺陷,如果说我们能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永远要清晰地区分自我与他者,永远不要一味接受默认选项,永远不要放弃过一种智识的生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本书了解波伏娃这本书讲了波伏娃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读这本书之前只知道她的第二性,她和萨特的爱情契约。读完之后完全颠覆了我原有的想法。单从她和萨特的关系来说,我甚至都不觉得是爱情。根据文中的描述来看,我更倾向于他两是精神伴侣 partner,而不是 couple,因为他们保持身体关系也就是几年,那之后萨特有萨特的情人,波伏娃也一直有自己的。两个人更多的交集是精神层面,他两一直可以讨论哲学这些和其他人很难有持续共鸣的东西。波伏娃不会在萨特面前表现自己感性的一面,因为萨特不理解这些情绪。一个只接受理性层面的爱人是爱人吗?当萨特走了的时候,波伏娃更像是丢了自己本人的另一半,而不是丢了自己的爱人。我甚至认为如果萨特是个女人,他的一生或许就是波伏娃的一生,在思考哲学,思考男女的不平等。但是他不是,所以他一生都是花花公子。和波伏娃的关系中,他从一开始就是刻意主导的,我非常同意书里的一句话,大意是波伏娃年老时发现二十岁同意萨特的契约关系的那个自己被骗了。波伏娃二十多岁前想事情的角度很像传统的女孩子,有自己的暗恋,有自己的容貌焦虑,也有大多数女性的不自信。比如于 21 岁第一次参加教师考试时获得第二名,认为自己不如第一名的萨特,尽管此时的萨特已经 25 岁,第二次参加考试了。二十多岁特别是接受了和萨特不结婚的恋爱关系之后,思想渐渐的倾向于中性了,可以从几段女性的关系看出来。到后期可能在大众看来就是一个男人的想法,也许这也是为什么非刻意的结束和男性的关系。波伏娃的不幸在于生错了年代,出什么书,发表什么意见一开始都被讽刺和批判,或者被大众报道是依附于萨特的思想。这也是我读的时候会愤怒的地方,如果她是一个男人,会需要为了属于自己的理论一遍一遍解释吗?而她的不幸恰恰给女权运动带来了曙光,因为有她的书,开启了女性的觉醒。如果没有人揭示女性是被塑造的,也许现在还是另一个世界,一个类似 使女的故事 的世界。她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因为有她,后来的女性才慢慢有资格像男人一样生活。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波伏瓦用她的一生实践了她的哲学,如她自己所说,“哲学和生活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生活中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哲学的选择。” 她在一个女性面临众多束缚的年代,选择成为一名女性知识分子。她选择与萨特一起实践了一种新型关系,并探讨自由和道德的关系。她在一个女权主义饱受争议的年代,选择成为一名女权主义者,并持续为女性发声。即使到了老年,她也要选择成为一名充满激情的老人。70 岁的时候,波伏瓦接受了著名的女权主义者施瓦泽的采访,这些采访被集结成书出版了,中文版就叫《波伏瓦访谈录》。在这本书中,施瓦泽形容 70 岁的波伏瓦是一个 “不庄重的老妇人”,而波伏瓦对此的回应是:“我一直都是这样的。我想到什么,或被什么吸引,就去做,而不是压抑自己。因此,我今天也没有什么需要去弥补的。” 在波伏瓦看来,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行动是唯一属于你的,且仅属于你一个人的,这是你成为你自己的方式。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阴影下的阳光不少人和我一样,提起波伏娃,总是会想起她和萨特的爱情故事。上野千鹤子在《始于极限》中谈论婚姻时就曾提及并对其表示赞赏。可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成为波伏瓦》一书中作者通过读其作品等相关资料的研究,尽力帮助我们去还原她相对完整的一生。她身上有着不少值得我们发掘的,却总会被笼罩在萨特的阴影之下。至少在不少外人的眼中如此,仿佛她自身散发的光芒不曾存在。打开这本书,让我们一起看见阴影下的阳光,走进波伏娃的一生。1. 没落贵族波伏娃的家庭在当时算是贵族,但也已呈现出没落的迹象。父母之间本来是富人之间门当户对的结合,却在一系列变故下变得落魄。这在她早年间影响还不算大,至少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相对顺利,她并没有直面过生活的惨淡和世界的险恶。天生聪慧,又喜爱阅读,她在学业上的进步让父母感到欣慰。与此同时,却也表示担忧。因为她的学识已经超越了一个家庭妇女相夫教子所需要的程度,很可能不会安心按照自己设定的人生路线继续下去。这一点父母自然不会喜欢。2. 爱情契约在相对独立地开展自己的求学之路后,波伏娃邂逅了一生的伴侣萨特,彼此之间也在一段时间的交往后,开启了具有实验意义的交往。这不光在当时,在当下也是超越了世俗的观念,招致污名化和不理解也是意料之中。可能彼此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但以当时的情况来推测的话,波伏娃所要承受的恐怕比萨特要多。在一个男权社会下,一个思想和行为自由的女性自然是不受欢迎的,甚至会招致诸多的诋毁和中伤。3. 八卦之外后世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吃瓜群众,可能会对其产生不少误解。一些女性主义者或者女权主义者可能会以其为楷模,将这段关系进行美化。事实上,这和八卦一样都是一种扭曲和误读。不同于我们传统意义中对爱情的想象,波伏娃和萨特这一对伴侣之间的开放关系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既有他人的参与,也有寻常伴侣面临的苦恼和挑战。让二年之约变成一生相伴,除了对彼此之间的爱,更加不容忽视的是智识上的欣赏和由此带来的安全感。以我不太专业的眼光来看,维系这段关系的核心不在于其身体和精神上的结合,而在于历经人世间的种种变化后彼此都能在对方那里找到一种归属感。基于此的确定性和满足感,让彼此难舍难分,融为一体。4. 只有人类波伏娃曾经历过热恋期少女所会体会的一切,也在相处不久接到了萨特关于婚姻的邀约。不过出于双方的认真考虑,最终不了了之。这种拒绝的背后可能有现实的因素,但更受到各自哲学思想的影响。借用书中一段她的话,没有女性,只有人类。对于自由和人生意义的痴迷,让她不会满足于按照既有的社会规则去按部就班地行事。在看似叛逆的行为之下是其对自由的渴望和长期思考之后的结果。5. 成为女性要提及到她的哲学思想,自然绕不过存在主义,也不会忽视掉其代表作《第二性》。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来看,作者努力在破除我们对于波伏娃的误解,并试图带领我们走进她真实而又不寻常的一生,去理解她在思想上的变化。在波伏娃看来,女性并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过程中形成的。她自己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当我们用女性主义或者其他的标签来认识她的时候,往往会忽视掉她的真实生活和其所处的时代。6. 迎接挑战想要了解和理解她,就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不管是她的现实生活还是精神世界,常常是和我们的认知存在出入,甚至是充满不少挑战。一方面是她以自己的方式在面对世界,另一方面也在于我们自身的偏见和误解。她的生前和身后,既有赞誉,也没少批评之声。甚至时常被隐藏在萨特的背后。想要了解她的和她的思想,自然就意味着我们需要突破这些限制,进行一场认知上的冒险。我承认和赞赏她所做的努力,但也不会以一种完美的形象对其苛责,更加不会以自己想象中的模样去做出批判。了解她的一生,就是了解女性,理解这个世界。就像我对女性主义的了解还在路上一样,这只是一个开始。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被误解的波伏娃的一生安妮・海瑟薇演过一部很出名的电影《成为简・奥斯丁》,讲述简・奥斯丁经历了恋情的失败,写出了伟大的作品《傲慢与偏见》。你看,在关于女性的叙事中,哪怕是讲述个人成就,爱情也要占据主导地位。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来写波伏娃的传记,萨特必然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有取其代之,成为主角的风险。这很难让人满意,毕竟波伏娃可是写出了大名鼎鼎的女性圣经《第二性》,时至今日,它依旧是女权运动难以绕过的经典。就连最近几年大火的上野千鹤子的《厌女》中的诸多观点,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源头。幸好,这本同样以 "成为" 命名的传记《成为波伏娃》没有跌入陈词滥调的窠臼,它力争拨开层层迷雾,还原一个波伏娃,而不是站在萨特旁边的波伏娃。在这里,"成为" 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她是如何成为公众眼中的波伏娃;一种是她是如何努力成为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成为" 是一种流动与变化,不是生来的,而是在生活中,在他者的影响下,不断成长而成的。成名四十多年的波伏娃,常常处于舆论的旋涡中,误会、诋毁、谩骂都是常态,所以相比塑造公众眼中的她,可能更在乎的是真正的自己。这本《成为波伏娃》可能并非完美,但是它力争寻找大众误解背后的波伏娃。世人对波伏娃的误解颇多,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她是一个在学术上,尤其是哲学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女人。一个女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才能?而这些作品又实实在在地放在这里,如果要否定这一切,就需要找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就是萨特。所以世人对波伏娃的误解,毋宁说是否定更准确。所有的否定都可以从萨特出发,分为三个层次:最低级的是抛弃她的作品,否定她的成就,单单从女性这个身份出发。波伏娃一生未婚,因此她缺乏女性特征,在身为女性这一点上,她是失败的。众所周知,萨特是花花公子,风流韵事层出不穷,因此波伏娃只不过是一个渴望完全占有萨特而不得的妒妇,是一个欲求不满的荡妇。你看,这不过是女性常常面临的境界,哪怕是今天。就像林徽因,我们提起她,不是因为她是杰出的建筑学家,诗人、作家,而是因为与三个男人的情感纠葛。再高一级的否定,则认为她是缺乏思想的,所有的著作只不过是拾人牙慧,是在抄袭萨特的思想,将其重写了一遍。哪怕是《第二性》这种只有身为女性才能写出来的著作,世人对波伏娃进行荡妇羞辱否认同时,也不忘记说起思想来源于萨特。波伏娃不过是站在萨特阴影中的女人,她不是一个独立的学者,而是萨特的伴侣、圣徒、守卫者而已。另一种否定,则认为她虽然深受萨特影响,但是缺乏想象力,刻板而无趣,所有的写作不过来自个人经验,尤其在生命的后期,不过是在重复写着自己的回忆录而已。也许是为了自己的公众形象,也许是为了不给其他人造成麻烦,也许是一种自谦,也许是一种自保,波伏娃在自己的回忆录里隐藏了部分事实,没有完全呈现自己的多段恋情,也一再说萨特是真正的哲学家,而自己不是。在这本《成为波伏娃》中,作者寻访多种资料,来尽量在一定程度上还原真实。1929 年,波伏娃与萨特订立契约,决定成为一对与众不同的伴侣,双方互为本质的爱,除此之外,可以去寻找偶然的爱。在此后几十年里,两个人分别经历了数段恋爱,波伏娃甚至还和好几位同性发展出了恋情。但这并没有影响两人之间的对话,自从认识以来,他们就在不停地对话,互相阅读对方的作品,并提出建议。萨特一再说,波伏娃每次都会对自己的作品提出批判,而每次她都是对的。两人之间或许曾有过爱情,但它并不长久,身体上的亲密接触也已不再,说他们是伴侣,毋宁说他们是精神上的挚友。找到恋人是容易的,找到可以进行平等的、高质量对话的朋友是非常难的,但很幸运,他们找到了彼此。恋人容易分离,但朋友不会。在萨特写出《存在与虚无》之前,在波伏娃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她就在不停地思考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思考爱究竟是什么,道德又是如何的。对于一个 21 岁就通过全国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对于一个常年在日记中自省的人,对于一个热爱哲学阅读颇丰的人,她的人生不会挂在一个男人身上,她自小就渴望的是在文学上干出一番事业,成为自己。在此后几十年的人生中,她一直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不提《第二性》,单单是《名士风流》与《道德的模糊性》也足以成就她小说家与哲学家的美名。作为一名哲学家,波伏娃寻找的不是一种抽象的哲学,而是一种生活化的哲学。为了更好地传递哲学思想,她选择了文学这种方式。所以,波伏娃的小说是一种哲学式的小说,它很难成为闲暇时的消遣,而会传递某种理念,自然是晦涩难读的。波伏娃博览群书,知识广泛,不断在世界各地旅行,在写学术著作时旁征博引,这对于读者来说并不友好,比如《第二性》,这部被奉为经典的厚厚的著作,在我的床头放了两年依旧没有读完。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她能力的理由。在人生的后半段,波伏娃确实写了很多与自己相关的著作,但是人是变化的,思想也是变化的,在著作中,波伏娃坦率地承认了以前的错误,这不是另一种进步吗?站在今天,回望 1949 年的波伏娃,你会发现她太过先进了,与那个时代相比,太过超前。因为这种超前,所以必须被误解,被否定。到了今天,在女性运动的发展中,她又一次成了一面旗帜,毫无疑问,她还是要一再被误读。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到:"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后多年后,她说 "男人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波伏娃也是,她也是在误解中形成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人间清醒的波伏瓦历经一周,大概花了八个半小时,终于把《成为波伏瓦》这本传记看完了。第一天很兴奋,读的时候,进入了心流状态,仿佛穿越回 1908 年,看着一个伟大的哲学思想家、女权主义者诞生在巴黎第六区。后面几天的阅读体验是有点颓废,甚至不耐烦,可能是一种落差感造成的吧。之所以会读这本书,是因为我先被萨特的哲学思想所吸引,他的 “存在就是虚无”,“他人即地狱”,“自由选择是很沉重的负担” 等,以及他以自己的实际生活践行着他的哲学观,这些都忍不住想让人进一步就了解他的生活。无数后人企图模仿萨特和波伏瓦的爱情契约,他们不想以结婚的方式来捆绑在一起,而是以自由意志每两年签订一个合约,来确定他们之间最本质的爱,当然这期间他们的关系不是排外的,如果遇到各自偶然的爱也是可以开诚布公地告诉对方的。书中有几个章节是介绍他们各自的情人,甚至他们共有的情人。我看到他们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不是很感兴趣,甚至有点看不下去了。因为之前听到在那个年代居然有这么先进的关系理念,并且他们还真的坚持了 52 年,直到萨特去世,感觉不可思议,很好奇。但是真的通过这部传记了解到了那些公开的书信等细节,其实对我个人的冲击比较大,至少目前我是不认同的,真正的爱情怎么能不具有排他性呢?全部读完之后,我在想,之所以波伏瓦能写出那些著作,以及她掀起的女权主义的浪潮,都离不开她那些和情人或友人的共同经历,以及最重要的是和萨特在精神上的共鸣,她在日记中写道:萨特之于我,是 “我的心灵、我的身体,但最重要的是,我的思想收获了一个无可比拟的朋友。身体和心灵的伙伴,别人也可以做,但思想的朋友只有他,不可替代”。这本书想要试图证明,波伏瓦有自己的哲学思想,她不是萨特的附属品,可惜的是《伦敦时报》在宣布萨特死亡的文章中将她介绍为萨特 “最亲密的朋友” 之一,“成为他的情妇和一生的政治、哲学和文学盟友”,波伏瓦就像是活在萨特的阴影中。媒体的导向确实起到了作用,我也是因为萨特才去了解波伏瓦,这本书读完,一个立体鲜活的她仿佛就站在我面前,隔着一百多年的时空,我表示深深地敬意,她的勇气,她的智识,她的清醒,在那时那地很少人能做到,甚至是今天。原生家庭能影响一个人,但成长过程中的思考更能塑造一个人变得理智成熟。波伏瓦的妈妈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她的父亲是坚定的无神论者,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导致她的童年是怀疑主义和忠诚信仰之间的一场拉锯战。好在她热爱读书,喜欢写日记,养成了反驳既定的应该要遵循的旧规章制度和教条主义的习惯。波伏瓦是一个妥妥的学霸,两年间拿下了 6 个高等教育的资格证,如数学、法国文学、拉丁语、哲学史、希腊语等,她把大部分地精力放在学习上,但与此同时也经历了青春期对爱的懵懂与好奇,她有强烈的批判性思维,她与她的父亲讨论 “爱意味着什么”,她父亲认为 “爱” 意味着 “奉献、爱慕和感激”,她对此是不认同的,她早期读过很多哲学思想家的作品,所以不再屈服于长辈的权威,开始自己独立的思考,她觉得 “互相回馈是爱的必要条件”。波伏瓦的哲学思想光芒在很大程度上被萨特掩盖了,在萨特出版《存在与虚无》之前,她就已经在自己的日记中涉及存在主义,只是没有得出问题的解决答案。但不管怎样,她和萨特的关系贯穿了半个世纪,更像是灵魂伴侣、精神依靠,他们过往的情人只是短暂地陪同了一段旅程,而他们俩彼此才是自始至终相互了解相互支撑的伴侣和朋友。波伏瓦的一生,经历了无数次被人嘲讽诋毁,但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回忆录中,波伏瓦说她决心不走入婚姻这个资产阶级的制度,而且也不愿要孩子,因为她写作需要时间和自由,所以她说:“没有孩子,我才能完成我应当的使命。” 波伏瓦,绝对的人间清醒。这样拿自己的一生践行其哲学观的一个人,值得我花 8 个多小时走进她的世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没有人能孤独地成为她自己“女权主义” 被人误会很深,几乎要变成一个贬义词。波伏瓦更因作为女权主义代言人而饱受非议。这本书并不是要替波伏瓦证明什么,而只是通过波伏瓦去世后公开的信函,结合她发表过的作品,为世人尽可能还原一个更加完整的波伏瓦。完整,代表着你可能会因为她这一生中的一些决定而感到不悦,你又可能因为她这一生中的其他一些决定而感到钦佩。完整,我觉得是人物传记的最高水准。没有人是完美的,这句话人人都说,但未必有人真愿意去这么看待别人。通常一个标签,便定义了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像波伏瓦这样,给世间留下哲学思考,推动社会变革的公众人物,在她所处的时代,甚至在今天,“女性” 就是她的标签。这个标签完全可以是中性含义,即它只代表人的生理性别。然而,因为是女性,波伏瓦被认为:她的思想不足为道,她的哲学思考只是重复萨特的思想,她的作品《第二性》都被人说成其实是萨特写的;她不可能不是因为爱情而和萨特一起工作生活那么多年,她被描绘成忍气吞声履行和萨特的开放关系之约的放荡女人;她恨男人,她破坏家庭稳定,正是因为她,女人都不要在家养育孩子,都丧失了伦理道德。而此书的发现是:波伏瓦是有史以来通过法国国家哲学考试教师资格考试最年轻的考生,波伏瓦早在萨特出版《存在与虚无》前,就已经在日记里写到过存在与虚无的基本对抗。波伏瓦希望哲学能够对人的生活有实际意义,所以她之所以生前淡化自己是哲学家的身份,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并不是像笛卡尔和黑格尔那样的 “系统的” 哲学家;波伏瓦和萨特可以说真正实现了平等的关系,这在波伏瓦的时代是难以想象的。二人在短暂的激情过后,是两人对哲学的热爱和思考,是两人笔耕不辍的写作生活,是两人哲学观察之间的火花碰撞,让波伏瓦和萨特一直保持着灵魂伴侣的关系。波伏瓦本人多次说过,她从来没有说过恨男人或仇视男人,她一生中有很多重要的男性朋友,给她的哲学思考带来启发。她想做的是让女人有自由,有选择的自由。当女人意识到自己有选择的权利,这对男性、对社会都是好事,但很遗憾,《82 年生的金智英》在韩国两性间极端的评价反应,就说明还是有很多人没办法理解这一点,他们担心自己的利益会受到损害。女权主义被人误会是仇视男性。确实,不乏一些激进的女权主义者抱有极端的性别观念。但女权主义归根到底是追求自由,并且以数据和实证让社会,尤其是让组成社会另一半的男性意识到,女性有了选择的自由,这将会推动形成一个更完美的社会。女权主义不否认男女生理差别,但要去抵制的是,仅因一个人是女性,就否决她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读完整本书后,你会感受到 “成为” 这一动词的力量,就像作者在最后说道,“从内心来看,波伏瓦将自己视为一种永不停止的蜕变。” 波伏瓦的蜕变和成为不是孤独完成,是在她与世界和不仅仅是萨特的更多人的联系中完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一位崇尚女性自由又被一个男人一生捆绑的人,有些清醒但又有些矛盾。她既要精神契合,又要尊诚于身体。看完不知道她和萨特的纠缠关系是为了啥?可能作者要的是精神大于肉体需求。 对于她的感情线经历有些大开眼界,甚至有些目瞪口呆… 她一直在体验各种 “感情”,把学生介绍给情人,把感情经历写成书。是不是没有这些经历,她的书也出不来?评价一个人可能还要考虑她的时代背景和成长环境。但是真有些不能理解她对一个人的偏执和矛盾体。只能解释每个人追求不同。 当然,主人公也有正面的能量场需要学习。她酷爱哲学,长期坚持看书旅游徒步,也有一套自己的人生复盘方法?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