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00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作者写这本书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你用这个问题就可以找到一本书的核心价值观。因为作者写作一本书,他一定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写的,这也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我们曾经说过,阅读的价值在于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而作者写书的价值也是同理,也是为了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比如《影响力》这本书,作者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就是想要通过了解提升影响力的原因,从而解决提升一个人的影响力问题是吧。在我们回答问题之后,还需要再回答一个问题,就是在书名后面加个是什么三个字,那影响力是什么?影响力就是有多少人愿意支持你,支持的人多影响力就大,反之,支持你的人少影响力就小。002、作者想要通过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既然作者要解决问题,就一定会提出解决方案,第二步我们就需要根据作者要解决问题找到问题解决方案,一般我们可以在书的封面封底、广告语以及书的序言或目录中去找。那提升影响力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从书的目录中我们可以看见提升影响力的 6 个技巧,所以答案就是作者通过使用使用 6 个技巧来提升一个人的影响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重新理解认知,信息加工、定决策!【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617 本《认知》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它的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因此又可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研究人如何注意和选择信息,对信息的认识和存储,利用信息制定决策、指导外部行为等。信息可能来自外部环境,也可能是身体内部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信息加工心理学借用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和信息论的概念来说明人的认识能力和适应行为,包括各种心理过程和智能行为。信息加工理论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主导方向,在知觉、记忆、注意、语言、思维、问题解决等方面都作出了贡献。计算机输入符号,进行编码,与内部存储的模式进行匹配,作出决定,给出符号输出;心理学家则利用计算机知识建立人的认知模型:接收信息、编码和存入记忆,利用记忆材料作出决定,指导外部行为。物理符号系统的假设说明了在人工系统或人脑系统中智能和知识的存在。这一假设是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心理学家根据这一假设来建立关于心理活动或脑的机制的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有三种不同的途径,也就是有三种不同的层次和水平。第一级水平是研究复杂行为,例如研究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语言现象。第二级水平是研究简单的信息加工过程,例如对光点的感觉、图形知觉的形成等都是简单的信息加工。研究简单信息加工过程以反应时间、干扰时间为指标。第三级水平是生理水平,例如对中枢神经过程、神经结构的研究。这个领域很活跃,进展较快。当心理学研究越来越深入的时候,对这三种现象都有所了解,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有了较深的认识。信息加工系统也叫 “符号操作系统”(symbol operation system),更常称作 “物理符号系统”(physical symbol system)。 用 “物理符号系统” 主要是强调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具体的物质系统,如计算机的构造系统、人的神经系统、大脑的神经元等。所谓符号就是模式(pattern),任何一个模式,只要它能和其他模式相区别,它就是一个符号。不同的英文字母就是不同的符号。一页书上有许多不同的符号,也有重复出现的相同的符号。我们怎样才能设计一个有效模拟人的认知活动的系统。这样一个系统必须满足下列四个条件,或者说这个系统必须具备下列四种功能,模拟人类认知活动系统的必需条件(1)这个系统必须是一个单线的、进行系列(serial)活动的系统,因为人只能同时想一件事、做一件事。人就是一个单线的系统。(2)这个系统只能进行有限的计算。人用弓箭去射一个目标时,并不能同时列出箭行进的微分方程。(3)这个系统必须能够发展多方面的需要。人在生活中有各种需要,不仅有衣、食、住、行等基本的需要,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新的物质需要,如自行车、手表等等。此外,人还有不断增长的精神和文化的需要。(4)这个系统必须能够处理突然发生的、没有预料到的事件。人的一个特点是可以调节满足需要的程度。人根据不同的情况,调节自己满足需要的幅度可以是很大的。他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可把满足需要局限于基本的生存方面,如饱食、温暖;当情形不太困难时,人不仅想到要满足基本需要,还要更舒适一点;当舒适的需要满足了,又会有文娱、艺术等更高的需要。因此,在困难条件下认为是好的东西,在不太困难的条件下就认为是不够好的了。心理学家把这种满足需要的不同水平叫作志向水平。随着成功的程度不同,志向水平也会提高或降低:在困难条件下志向水平降低;在成功条件下志向水平提高。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般来说,人类认知有三类基本过程。第一类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采用了启发式方法,其中的一种是手段 — 目分析法,即解题者通过当前情况与目标的不断比较而找到一个更好的算子。另一种是计划过程。这是一种简约的解题过程,当然,根据具体的任务又可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解决河内塔问题时有知觉指导和机械学习等策略。人类的第二类基本认知过程是模式识别。人要建立事物的模式,就必须认识元素之间的关系。元素之间有各种关系,例如等同关系、连续关系等。根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构成模式。解决问题和认识系列模式之间具有共同性,这在科学发现的研究中可以得到应用。人类的第三类认知过程是学习。学习就是获取信息并把它们存储起来,便于以后使用。学习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辨别学习,如 EPAM 就是模拟的辨别学习;另一种是阅读和理解,如 UNDERSTAND 程序;第三种是样例学习,它可以创造出新的适应性的产生式。然而,我们还不十分了解人类的学习活动。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一定能发现以上三种学习以及其他学习形式的内部过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推荐其实本书的主要观点,我在别的地方知道了不少,但是再读读赫伯特・西蒙的这本《认知》,看到西蒙想要用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的思维方法来解决心理学的问题,这等胸怀觉得非常震惊。以前,总是觉得心理学的各种不完备,不完善,大佬已经在想办法怎么量化解决心理学问题。实在是由衷佩服。书里面特别有意思的是,赫伯特・西蒙写这本书的过程中,竟然用的都是跟中国有关系的词汇,甚至,读这本书并不觉得理解上有困难。像是不少西方的著作,作者的写作思路就是我们东方人读起来总有点不顺畅。这本书没有这个情况,并且因为许多例子也用的中国的,非常有熟悉感。真是用心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认知心理学1,真的是不忍心写总结,因为读了两遍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真的是太有收获了,比读康德的批判好看多了。并且更加的底层和科学。当然,虽然读了两遍,依然还有不少没记住的,就像长期记忆还没建立起来,毕竟这些内容,基本都是精华,需要记住的。2,好书就是让你不自觉的去应用,不同的认知方式,观察身边的人,以及面对要解决的问题,都会有帮助。3,关于 “分层” 的规律,就像分类一样,分层是理解事物的好方式。分层才能立体,才能有切入点。4,解决问题,理解概念,学习,这是不同的认知方式。很多定义,都是需要重新理解一下,然后觉得,真有意思。5,虽然是认知,还有智能,西蒙教授很善于讲解,深入浅出,此书真的是太赞了。强烈推荐。思维方式,我们过去只是站在外面观察,现在是打开里面,来看到底思维方式是什么。这个层面可不同。6,毫无疑问,锁定今年的年度最佳书,买了纸质版,要读第三遍,需要重复,变成长期记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物理符号系统的假设。研究表明,人脑具有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认为人脑具有物理符号系统的功能。人可以解决各种各样的认知任务。实验材料证明,信息加工理论能够解释人类完成认知任务的心理过程。人在复杂的环境中生活,他必须适应环境,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这是进化论的基本观点。适应环境的需要使人发展了各种各样的认知技能,也使人产生了有限合理性的行为。所谓有限合理性的行为,是指人并不一定要确切地解决复杂的问题,而只希望得到满意的解决,满意的程度则取决于人脑的能力和所获得的信息。然而,对问题的满意的解决也促进了确切的解决。因为人的行为的有限合理性,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人并不进行大量的计算,以得到确切的解决,而只借助于启发,以获得满意的解决。另外,人能够把注意集中到某一活动上,这也是能使人适应复杂环境的基本机制。总之,以有限合理性满意地解决问题,运用启发式和能集中注意,这是人脑的信息加工特点。从信息加工理论来看,人脑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包括三个部分:输入、记忆和输出装置。了解了记忆的组成(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及其工作原理,我们就可以预测人在一定情景下的活动。记忆量的单位叫作组块。无论是视觉信息还是听觉信息,组块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都不到 1 秒。短时记忆的输出比较快,1 秒钟约可以输出 5 个组块,其输入也比较快。然而短时记忆的容量却很有限,一般是 6 个左右的组块。所以,短时记忆的功能就是保持那些工作中需要的信息。对口语记录的分析表明,被试的短时记忆的内容是随时在更换的,它总在不断地输入和输出。计算机也有类似的情况,它的存储也有水平上的差别,有提取快而容量小的存储,也有提取慢而容量大的存储。前者用于当前的计算,后者用于以后的计算,这与人的记忆是一样的。短时记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决定了人当前的活动。顺便提一下,人即使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如算一道乘法题,由于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也需要一些长时记忆里的信息,或是外在记忆的信息,如用纸笔记录下来的材料。人的长时记忆的容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它的输入和输出很费时间。一般输入一个组块需要 8 秒,输出一个组块需要 2 秒。长时记忆有以下几种不同的信息:(1)用于再认熟悉事物所需的信息,如 EPAM 系统进行再认时所利用的长时记忆中的信息。(2)各种图式和知识结构。当我们再认事物时,首先出现的是事物的图式。有了这些知识图式,就能迅速地再认事物,即产生直觉。(3)执行活动所需要的产生式。至于数据与加工过程之间的界限、两者在脑中的呈现方式,目前还是不清楚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认知人在复杂的环境中生活,他必须适应环境,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这是进化论的基本观点。适应环境的需要使人发展了各种各样的认知技能,也使人产生了有限合理性的行为。所谓有限合理性的行为,是指人并不一定要确切地解决复杂的问题,而只希望得到满意的解决,满意的程度则取决于人脑的能力和所获得的信息。然而,对问题的满意的解决也促进了确切的解决。因为人的行为的有限合理性,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人并不进行大量的计算,以得到确切的解决,而只借助于启发,以获得满意的解决。另外,人能够把注意集中到某一活动上,这也是能使人适应复杂环境的基本机制。总之,以有限合理性满意地解决问题,运用启发式和能集中注意,这是人脑的信息加工特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